机密★启用前 2019年襄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 (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2分) 发倔襄阳文化内涵,章显华夏多彩文明。 错字: 掘彰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y)清芬。”汉水苍茫,沧浪濯缨,洗涤了高士大儒们的尘 埃,成就了他们的武功文事。凝(ning)思静想,他们的一世英名,如汉水之清流,历万 世而流芳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C)(2分) A.美国采用极限施压的方式打贸易战,对中国来说注定是徒劳的,我们坚决奉陪到底 B.我们阅读经典,就是要学会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领悟其中蕴藏的深刻哲理 C.经过充分地讨论,大家认为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地表示赞成 D.璀璨的亚洲文明是世界文明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丽多姿ε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2分) A.王维是唐代诗人,其作品《使至塞上》《竹里馆》都体现出了“诗中有画”的特点。 B.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C.“这是我的好朋友李华从他的家乡给我带来的一件根雕礼物。”这句话没有语病。 D.“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个句子是转折复句。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项是(A)(2分)
机密★启用前 2019 年襄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含答案) (本试题卷共 6 页,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 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2 分) 发倔襄阳文化内涵,章显华夏多彩文明。 错字: 掘 彰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 分)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 yī ) 清芬。”汉水苍茫,沧浪濯缨,洗涤了高士大儒们的尘 埃,成就了他们的武功文事。凝.( nínɡ ) 思静想,他们的一世英名,如汉水之清流,历万 世而流芳。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C ) (2 分) A.美国采用极限施压的方式打贸易战,对中国来说注定是徒劳的,我们坚决奉陪..到底。 B.我们阅读经典,就是要学会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领悟其中蕴藏的深刻哲理。 C.经过充分地讨论,大家认为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地 ...表示赞成。 D.璀璨的亚洲文明是世界文明浓墨重彩 ....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丽多姿。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 (2 分) A.王维是唐代诗人,其作品《使至塞上》《竹里馆》都体现出了“诗中有画”的特点。 B.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C.“这是我的好朋友李华从他的家乡给我带来的一件根雕礼物。”这句话没有语病。 D.“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这个句子是转折复句。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项是( A ) (2 分)
①对历史名人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丰富襄阳城市文化,探求襄阳城市精神 ②宋玉、刘秀、诸葛亮、孟浩然、米芾等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为国人所熟知。 ③在其丰厚的底蕴中,众多著名人物构成其鲜亮的一笔 ④这些名人不仅是襄阳的文化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瑰宝。 ⑤襄阳是国家历史名城,底蕴丰厚,魅力四射。 A.⑤③②④①B.①②④⑤③C.⑤③①②④D.①⑤③④② 6.名著阅读(每空1分,共4分) 次日起马,范进独自送在三十里之外,轿前打恭。周学道又叫到跟前,说道:“‘龙头 属老成。’本道看你的文字,火候到了,即在此科,一定发达。我复命之后,在京专候。” (1)此文段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本回 目主要写了两人科举高中,一人是范进,另一人是_周进_。(1分) (2)吴敬梓在创作本书时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_儒生。形象,对封建科 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作出了深刻批判。书中还通过描写少数淡泊名利的贤者奇 人,寄托了自己对_人生理想_的追求。阅读此类作品要注意体会批判精神,欣赏_讽刺 幽默的笔法。(3分) 7.诗文默写(每句1分,共8分) (1)口口口口口,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对天下人发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 (3)学习白求恩,就是要学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 了低级趣味的人,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4)先哲如山,让我们仰慕。我们惊叹杜甫“A.口口口口口,B.口口口口口”(《望岳》)的 雄心壮志;我们钦佩刘禹锡“C.口口口口口口口,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见赠》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更敬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D.口口口口口口口”《岳 阳楼记》)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报国情怀。 答案:(1)曲径通幽处(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4)A 会当凌绝顶,B.一览众山小C.沉舟侧畔千帆过D.后天下之乐而乐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8分) 8.回望共和国历史,七十年弹指一挥间。举国同庆之时,学校将举办“为祖国献礼”综合性
①对历史名人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丰富襄阳城市文化,探求襄阳城市精神。 ②宋玉、刘秀、诸葛亮、孟浩然、米芾等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为国人所熟知。 ③在其丰厚的底蕴中,众多著名人物构成其鲜亮的一笔。 ④这些名人不仅是襄阳的文化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瑰宝。 ⑤襄阳是国家历史名城,底蕴丰厚,魅力四射。 A.⑤③②④①B. ①②④⑤③ C.⑤③①②④ D.①⑤③④② 6.名著阅读(每空 1 分,共 4 分) 次日起马,范进独自送在三十里之外,轿前打恭。周学道又叫到跟前,说道:“‘龙头 属老成。’本道看你的文字,火候到了,即在此科,一定发达。我复命之后,在京专候。” (1)此文段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本回 目主要写了两人科举高中,一人是范进, 另一人是 周进 。 (1 分) (2)昊敬梓在创作本书时通过刻画奔走于科举道路上的众多 儒生 形象,对封建科 举制度和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作出了深刻批判。书中还通过描写少数淡泊名利的贤者奇 人,寄托了自己对 人生理想 的追求。阅读此类作品要注意体会批判精神,欣赏 讽刺 幽默的 笔法。 (3 分) 7.诗文默写(每句 1 分,共 8 分) (1) 口口口口口,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对天下人发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 (3)学习白求恩,就是要学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 了低级趣味的人,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4)先哲如山,让我们仰慕。我们惊叹杜甫“A.口口口口口,B.口口口口口”(《望岳》)的 雄心壮志;我们钦佩刘禹锡“C.口口口口口口口,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见赠》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更敬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D.口口口口口口口”(《岳 阳楼记》)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报国情怀。 答案:(1)曲径通幽处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4)A. 会当凌绝顶,B.一览众山小 C.沉舟侧畔千帆过 D.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8 分) 8.回望共和国历史,七十年弹指一挥间。举国同庆之时,学校将举办“为祖国献礼”综合性
学习活动,让我们积极参加,来庆祝伟大祖国的生日吧!(8分) (1)【家国颂我参与】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校长在活动动员会上的演讲稿。请根据画线句 子内容,结合所学对联知识,补写下联。(2分) 你听,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那一句庄严宣告,声震寰宇;你看,庆祝改革 开放四十周年的欢庆场面,历历在目。七十年峥嵘岁月,漫漫旅途中您用一种心无旁鹜的决 心,用一把响彻天宇的号角,改写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燃起了民族复兴的梦想。四十载, 您带领全国人民立下“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诤诤誓言,绘出三步走的美好愿景,拼搏迎来 幸福生活。祖国,您是十三亿儿女共同温暖的家。 上联:七十年改写历史燃梦想下联:四十载绘出愿景迎未来_ (2)【家国文我传承】汉字,是当今世界最美的文字之一,写好汉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 责任。汉字有篆体、隶体、草体、行体、楷体等字体。以“家”字为例,A为篆体,_E为 行体,B为楷体。(2分) 麻,[家郾。爽 (3)【家国事我探究】人生重要关头,需要我们做出选择。请综合探究下面两则材料, 说说你从中得到的主要启示。(2分) 材料一:钱学森经历了重重的艰难险阻后,终于回到了祖国。回国后他受到了最高规 格的待遇,主席经常和他在一起,讨论国家以后的发展。主席曾经问过钱学森,为什么要执 意回国,美国的待遇这么好,回来后悔吗?钱学森异常认真地说:“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八个字掷地有声,听者无不为其鼓掌 材料二: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 杜富国对战友大喊:“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査明情况时突遇爆炸,他英勇负伤,失去双 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我只是做了一个军人应该做的选择。”这个阳光帅气的 小伙,对雷场救下战友这个选择,从未后悔过。 主要启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青年一代要牢固树立这样的理想和信念,要修 钱学森那样为国奉献,要像杜富国那样在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甘于奉献或牺牲 (4)【家国吟我推荐】学校将要组织一场“我和我的祖国”文艺汇演,班主任张老师想排 演爱国诗歌吟诵节目,他想从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舒 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三部作品中,选取一部进行吟诵。从作品内容或情感上看, 你会向他推荐哪一部?(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2分)
学习活动,让我们积极参加,来庆祝伟大祖国的生日吧! (8 分) (1)【家国颂 我参与】下面这段文字,节选自校长在活动动员会上的演讲稿。请根据画线句 子内容,结合所学对联知识,补写下联。(2 分) 你听,1949 年 10 月 1 日天安门城楼上那一句庄严宣告,声震寰宇;你看,庆祝改革 开放四十周年的欢庆场面,历历在目。七十年峥嵘岁月,漫漫旅途中您用一种心无旁骛的决 心,用一把响彻天宇的号角,改写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燃起了民族复兴的梦想。四十载, 您带领全国人民立下“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诤诤誓言,绘出三步走的美好愿景,拼搏迎来 幸福生活。祖国,您是十三亿儿女共同温暖的家。 上联:七十年改写历史燃梦想 下联:四十载绘出愿景迎未来 (2) 【家国文 我传承】汉字, 是当今世界最美的文字之一,写好汉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 责任。汉字有篆体、隶体、草体、行体、楷体等字体。以“家”字为例,A 为篆体, E 为 行体, B 为楷体。 (2 分) (3) 【家国事 我探究】 人生重要关头,需要我们做出选择。请综合探究下面两则材料, 说说你从中得到的主要启示。(2 分) 材料一:钱学森经历了重重的艰难险阻后,终于回到了祖国。回国后他受到了最高规 格的待遇,主席经常和他在一起,讨论国家以后的发展。主席曾经问过钱学森,为什么要执 意回国,美国的待遇这么好,回来后悔吗?钱学森异常认真地说:“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八个字掷地有声,听者无不为其鼓掌。 材料二: 2018 年 10 月 11 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 杜富国对战友大喊:“你退后, 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他英勇负伤,失去双 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我只是做了一个军人应该做的选择。 ”这个阳光帅气的 小伙,对雷场救下战友这个选择,从未后悔过。 主要启示: 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我们青年一代要牢固树立这样的理想和信念,要像 钱学森那样为国奉献,要像杜富国那样在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甘于奉献或牺牲。 (4) 【家国吟 我推荐】学校将要组织一场“我和我的祖国”文艺汇演,班主任张老师想排 演爱国诗歌吟诵节目,他想从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舒 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三部作品中,选取一部进行吟诵。从作品内容或情感上看, 你会向他推荐哪一部? (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2 分)
你向张老师推荐道“我推荐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历 经磨难后奋发向上、欣欣向荣的歌颂和赞美,感情沉郁、凝重,也有清新和昂扬,很契合这 动和 三、阅读与欣赏(40分) (一)古诗词赏析(4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9.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B)(2分) A.第一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 B.第二句说,登飞来峰顶的高塔,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 C.第三句中“不畏”表现了诗人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D.诗作最后两句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 10.“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蕴含着深刻的晢理,请简要说明。(2分) 诗句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晢理。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 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①。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 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②,河南贫人伤水旱 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③发河南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④“之罪。” 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⑤切谏,不 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⑥,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 大指⑦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称之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刪改) [注释]①谒者:官名。②河南:指河南郡。③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的凭证。④矫制:假传 圣旨。⑤数:屡次。⑥黄老之言:指道家学说。⑦大指:大的原则
你向张老师推荐道“我推荐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历 经磨难后奋发向上、欣欣向荣的歌颂和赞美,感情沉郁、凝重,也有清新和昂扬,很契合这 个活动和场合。 ” 三、阅读与欣赏(40 分) (一)古诗词赏析(4 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9.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2 分) A.第一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 B.第二句说,登飞来峰顶的高塔,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 C.第三句中“不畏”表现了诗人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D.诗作最后两句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 10.“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简要说明。(2 分) 诗句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 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二)文言文阅读(10 分)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①。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 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②,河南贫人伤水旱 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③发河南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④“之罪。” 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⑤切谏,不 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⑥,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 大指⑦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称之。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刪改) [注释]①谒者:官名。②河南: 指河南郡。③节: 符节,皇帝派遣使者的凭证。④矫制:假传 圣旨。⑤数: 屡次。⑥黄老之言: 指道家学说。⑦大指: 大的原则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上使黯往视之使:派遣 ②乃召拜为中大夫乃:于是、就 1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B.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 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D.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之。 拿着使者的凭证征发河南郡粮仓的粟米来救灾 14.文中的汲黯作为文臣,和《周亚夫军细柳》中的武将周亚夫一样,也具有_不畏强权,按 理处事的品质,从原文中“_臣谨以便宜”这一句可以看出。(2分) 15.从汲黯治理东海的事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选文语句简要说一说。(2分) 汲黯治理东海“责大指而已,不苛小。”,意思是他对大的错误(问题)或者案件,给 处理、问责:而对于小的问题或案件,给予免责,不苛求它。然后“东海大治”。由此 示我们:对身边的人或事都能宽宏大度,给予改过机会,不过分苛责他,这个人一定会珍 惜机会,改过自新;周围都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记叙文阅读(13分) 早起 罗瑞花 ①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每天黎明即起,借着从窗户透进来的微微光亮,拿木梳梳理好 短发,用发夹夹好,精神利落开始一天的忙碌 ②在勤劳的农家是没有一个闲人的,只要不生病就不会停下手中的活。八十多岁的桂 鑫爷爷大清早就在庭院里编竹筛竹箩、扎竹扫把、削竹筷子,他能把一根竹子变出许多物件
1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①上使.黯往视之 使: 派遣 ②乃.召拜为中大夫 乃: 于是、就 12.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2 分) A.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B.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 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D.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之。 拿着使者的凭证征发河南郡粮仓的粟米来救灾。 14.文中的汲黯作为文臣,和《周亚夫军细柳》中的武将周亚夫一样,也具有 不畏强权,按 理处事 的品质,从原文中“ 臣谨以便宜 ”这一句可以看出。(2 分) 15.从汲黯治理东海的事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选文语句简要说一说。(2 分) 汲黯治理东海“责大指而已,不苛小。”,意思是他对大的错误(问题)或者案件,给予 处理、问责;而对于小的问题或案件,给予免责,不苛求它。然后“东海大治”。由此启 示我们:对身边的人或事都能宽宏大度,给予改过机会,不过分苛责他,这个人一定会珍 惜机会,改过自新;周围都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记叙文阅读(13 分) 早起 罗瑞花 ①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每天黎明即起,借着从窗户透进来的微微光亮,拿木梳梳理好 短发,用发夹夹好,精神利落开始一天的忙碌。 ②在勤劳的农家是没有一个闲人的,只要不生病就不会停下手中的活。八十多岁的桂 鑫爷爷大清早就在庭院里编竹筛竹箩、扎竹扫把、削竹筷子,他能把一根竹子变出许多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