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县2016年中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 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答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 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 1.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正确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 游南河心旷神宜,宿薤山万籁具寂。 2.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字注音。(2分)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今天的襄阳,已经不再是兵器铿锵()的战场,却 依然展示出胜于往昔的繁华。文化,则永远浸()染在汉江两岸的这片土地上,她让襄 阳拒绝了千篇一律的城市面孔,小心守护着自己的历史记忆,也让我们对一个充满生机的襄 阳、一个更为丰富多彩的襄阳充满期待! 3.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干事业要有一鼓作气的冲劲,更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 B.面对微博“大V”“態作业本”亵渎烈士的丑陋行径,社会各界莫衷一是 C.茨河镇狮子岩生态度假区,风光秀美,游客称赞这里是襄阳的一座世外桃源。 D.4月13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及讲师团走进襄阳五中、襄阳四中,与襄阳的学子畅谈 人生梦想。成功源于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进取的心态。 4.下面四个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一带一路”战略是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支点。 B、《我是演说家》这个栏目对我很喜欢 C、为避免游客不再盲目出行,上海迪斯尼加大旅游警示力度,以帮助更多人顺利买到门票。 D、美国主动挑起了南海军事化,中国政府冷静有力应对这一新的复杂局面。 5.将下面语句填入文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 ①所以当我们说阅读的时候,心境是平静的、严肃的,也是美好的、向往的。②是有 目的的、带着问题观看,是一个思维过程,边看边想。③而对不须太动脑子的,浅一点的 东西,消遣、娱乐的,则常说看,不说阅。④阅者,看也。但是比看要深一些,它不是 随意地、可有可无地观看。⑤什么是阅读?阅读就是思考 A.⑤①③②④B.⑤①②④③C.⑤④②①③D.⑤④②③① 6.阅读名著,是一种快乐的享受。为故事补全题目:八卦炉中逃 五行山上
谷城县 2016 年中考适应性考试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共 6 页,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 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答题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 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20 分) 1.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正确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 分) 游南河心旷神宜,宿薤山万籁具寂。 2.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字注音。(2 分)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今天的襄阳,已经不再是兵器铿锵.( )的战场,却 依然展示出胜于往昔的繁华。文化,则永远浸.( )染在汉江两岸的这片土地上,她让襄 阳拒绝了千篇一律的城市面孔,小心守护着自己的历史记忆,也让我们对一个充满生机的襄 阳、一个更为丰富多彩的襄阳充满期待! 3.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有误 ....的一项是( )(2 分) A.干事业要有一鼓作气 ....的冲劲,更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 B.面对微博“大 V”“@作业本”亵渎烈士的丑陋行径,社会各界莫衷一是 ....。 C.茨河镇狮子岩生态度假区,风光秀美,游客称赞这里是襄阳的一座世外桃源 ....。 D.4 月 13 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及讲师团走进襄阳五中、襄阳四中,与襄阳的学子畅谈 人生梦想。成功源于持之以恒 ....的精神和进取的心态。 4. 下面四个选项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2 分) A、“一带一路”战略是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支点。 B、《我是演说家》这个栏目对我很喜欢。 C、为避免游客不再盲目出行,上海迪斯尼加大旅游警示力度,以帮助更多人顺利买到门票。 D、美国主动挑起了南海军事化,中国政府冷静有力应对这一新的复杂局面。 5.将下面语句填入文段,顺序排列正确 ....的一项是( ) (2) ①所以当我们说阅读的时候,心境是平静的、严肃的,也是美好的、向往的。 ②是有 目的的、带着问题观看,是一个思维过程,边看边想。 ③而对不须太动脑子的,浅一点的 东西,消遣、娱乐的,则常说看,不说阅。 ④阅者,看也。但是比看要深一些,它不是 随意地、可有可无地观看。 ⑤什么是阅读?阅读就是思考。 A. ⑤①③②④ B. ⑤①②④③ C. ⑤④②①③ D. ⑤④②③① 6.阅读名著,是一种快乐的享受。为故事补全题目:八卦炉中逃___________ ,五行山上
定心猿。出自名著 》。(2分) 7.默写。(8分) 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②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诗抒怀。古往今来,仁人志士或表节操,如辛弃疾在《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表明一统天下,建功立业的两句是:“ ”;或激 励梦想,如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说,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 (语出李白《行路难》)把自己的信心 满满,说得淋漓尽致:或表白抱负,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作者“ ”的旷达胸襟。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和谐美好环境需要你我他的共同参与,在创建国家级文卫生城市过程中,你看见一位同 学正在乱扔垃圾,想过去提个醒,你会如何说?(2分) 9.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某校八年级(3)班准备开展一次“背起行囊走四方”综合性 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四个学习任务:(8分,每小题2分) (1)拟写标语。走四方,先要爱家乡。为提升家乡谷城的知名度,请根据对联常识,以谷 城一处山水美景或一位名人作为宣传语内容,拟写一个对句,要求易记易颂。(2分) 上句:双雄相会人杰地灵下句: (2)设计项目。在活动准备阶段,为丰富活动形式,请你根据示例帮忙再设计两种不同的 活动形式。(2分) 示例:演唱“走四方”的歌曲 我的设计 (3)材料探究。为方便襄阳市民更便捷游玩我市景观,近年来市政府推出了“旅游年卡”,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说你从中得出的主要信息是什么?(2分) 材料一:旅游年票是为了丰富襄阳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方便市民旅游出行,在2012 年5月推出了旅游“一卡通”,80元的旅游年票可畅游19个景区。。据年票办介绍,旅游 年票发行四年多来,有数百万人次持年票进入景区,让更多的市民得到实惠,也带动了襄阳 本地的旅游市场 材料二:进入2016年春季,市年票办在古隆中、黄家湾等年票景区发现有部分游客冒 用他人年卡出游,在景区检票处被查扣。据了解,被查扣的年卡,有些是儿子借用爸爸的年 卡,有些是女士借用男士的年卡,甚至有“90后”游客借用“70后”年卡的。对此情况 检票人员当场对年卡予以没收,并上报市年票办将年卡持有人列入黑名单。 我的理解 (4)意见建议。为提升襄阳旅游品牌形象,根据你的出行体验或所见,给当地景区或主管 部门提一条有价值的建议。(2分) 我的建议 三、阅读与欣赏。(40分) (一)诗歌赏析。阅读杜牧的《赤壁》,完成10-11题。(4分)
定心猿。出自名著《________》。(2 分) 7.默写。(8 分) ①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②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诗抒怀。古往今来,仁人志士或表节操,如辛弃疾在《破陈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表明一统天下,建功立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或激 励梦想,如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说,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 “ ___ __ , __ ____ ” (语出李白《行路难》)把自己的信心 满满,说得淋漓尽致;或表白抱负,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作者“ _ , ___ ”的旷达胸襟。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 分) 8. 和谐美好环境需要你我他的共同参与,在创建国 家级文卫生城市过程中,你看见一位同 学正在乱扔垃圾,想过去提个醒,你会如何说?(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某校八年级(3)班准备开展一次“背起行囊走四方”综合性 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四个学习任务:(8 分,每小题 2 分) (1)拟写标语。走四方,先要爱家乡。为提升家乡谷城的知名度,请根据对联常识,以谷 城一处山水美景或一位名人作为宣传语内容,拟写一个对句,要求易记易颂。(2 分) 上句:双雄相会人杰地灵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项目。在活动准备阶段,为丰富活动形式,请你根据示例帮忙再设计两种不同的 活动形式。(2 分) 示例:演唱“走四方”的歌曲 我的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探究。为方便襄阳市民更便捷游玩我市景观,近年来市政府推出了“旅游年卡”,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说你从中得出的主要信息是什么? (2 分) 材料一:旅游年票是为了丰富襄阳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方便市民旅游出行,在 2012 年 5 月推出了旅游“一卡通”, 80 元的旅游年票可畅游 19 个景区。。据年票办介绍,旅游 年票发行四年多来,有数百万人次持年票进入景区,让更多的市民得到实惠,也带动了襄阳 本地的旅游市场。 材料二:进入 2016 年春季,市年票办在古隆中、黄家湾等年票景区发现有部分游客冒 用他人年卡出游,在景区检票处被查扣。据了解,被查扣的年卡,有些是儿子借用爸爸的年 卡,有些是女士借用男士的年卡,甚至有“90 后”游客借用“70 后”年卡的。对此情况, 检票人员当场对年卡予以没收,并上报市年票办将年卡持有人列入黑名单。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意见建议。为提升襄阳旅游品牌形象,根据你的出行体验或所见,给当地景区或主管 部门提一条有价值的建议。(2 分) 我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与欣赏。(40 分) (一)诗歌赏析。阅读杜牧的《赤壁》,完成 10-11 题。(4 分)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0.这首绝句,前两句写 ,后两句发 (2分) 1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千百年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你是怎样理解这 两句诗的?(2分)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 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 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 (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 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比将之,破赵 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 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 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节选自《史记》)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 ②秦悉坑之 13.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寻十余里寻病终 而括易言之沿河求之 C、其反激之力尝与其父言兵事 D、遂反溯流逆上矣数十万之众遂降秦 14.翻译下列句子(2分)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5.乙文可以提炼出一个成语 。意思是 。(2分) 16.甲乙两文围绕着一个话题,说说你从中明白了怎样的道理?(2分) 读《看自行车的女人》,完成17-21题:(14分) 看自行车的女人 梁晓声 ①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 ②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 书包的带子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上。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 着哭腔的声音叫嚷:“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钱多不容易呀!。 ③她40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0.这首绝句,前两句写_____________,后两句发_____________(2 分) 11.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千百年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你是怎样理解这 两句诗的?(2 分)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阅读甲乙两文,完成 12-16 题。(10 分)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 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 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 (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 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比将之,破赵 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 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 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节选自《史记》)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 分)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 ②秦悉坑.之 13.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寻.十余里 寻.病终 B、而括易言之. 沿河求之. C、其.反激之力 尝与其.父言兵事 D、遂.反溯流逆上矣 数十万之众遂.降秦 14. 翻译下列句子(2 分)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乙文可以提炼出一个成语:_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16. 甲乙两文围绕着一个话题,说说你从中明白了怎样的道理?(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 读《看自行车的女人》,完成 17-21 题:(14 分) 看自行车的女人 梁晓声 ①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 ②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 书包的带子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上。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 着哭腔的声音叫嚷:“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钱多不容易呀!”。 ③她 40 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
脚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 又无助的惊恐。 ④我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明白了两个女人纠缠的原因:那胖女人存车时,忘了拿放在车 筐里的包,包丢了。她认为这个看自行车的外地女人应该负责任,并且怀疑是被她藏起来了。 ⑤胖女人一用力,终于将看自行车的女人那书包夺了去,她将一只手伸进包里去掏,却 只不过掏出了一把零钱。“当”的一声,一只小搪瓷碗抛在看自行车女人的脚旁,抢夺者骑 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装有一把零钱的别人的书包,扬长而去 ⑥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瓷 碗,瞧着发楞。忽然,她把头往身边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 ⑦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家商场的自行车场。我因没买到合适的东西,带着的一百元钱 也就没破开。取自行车时,我歉意地说:“忘带存车的零钱了,一百元你能找得开吗?”我 以为她会朝不好的方面猜疑我,因为一个人从商场出来,居然说自己兜里连几角零钱都没有, 不大可信的。她望着我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 她当时那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许多人,不是已被猜度惯了吗?偶尔有一次竟不被 明明有理由猜度我们的人所猜度,于是我们自己反倒觉得很稀奇了。每每的,竟至于感激起 来。我当时的心情就是那样。应该不好意思的是我,她倒那么不好意思。 ⑧后来我又去那家商场,付存车费时,我说:“上次欠你两毛钱,这次一起付给你。”我 之所以如此主动,是我觉得她肯定记得我欠她两毛钱的事,若由她提醒,我会尴尬的。不料 她又像上次那样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硬塞还给了我两 毛钱。我将装东西的纸箱夹在车后座上,忍不住问她:“来北京多久了?”“还不到半年。” 家乡的日子怎么样?”“不容易啊……再加上我儿子又上了大学……”她将“大学”两个 字说出特别强调的意味,一脸自豪。我推自行车下人行道时,觉得后轮很轻,回头一看,她 正替我提着后轮呢。骑上自行车刚蹬了几个,纸箱掉了,她跑过来,从书包里掏出一截塑料 绳 ⑨这年寒冬的一天,那个雪后北风呼啸着席卷着这北方的城市的晩上,纷纷扬扬的大雪 在风中肆意飞舞。单位一位退休摄影师给我打电话,让我替他写一封信。他要表扬的,就 是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我到那家商场去,遇到熟人聊了一会儿,竟忘了取自行车,拎兜 也忘在车筐里了。拎兜里的几百元钱倒没什么,关键是我洗的三百多张老照片啊!干了一辈 子摄影,那些老照片可都是我的宝呀!天黑了我才想起来急忙赶去,你猜怎么着?就剩我那 辆车了!商场早关门了,看车的女人在冷风中站着,抱着我的拎兜,守着我那辆旧自行车。 人心不可以没有了感动呀,是不是?人对人也不可以不知感激呀,是不是?”他在电话里言 辞恳切 ⑩不久前我又去那家商场,见看自行车的已经换成一个男人了,我想问原先那个女人到 哪里去了,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问。我祈愿她永远也不会再碰到什么欺负她的人,比如那 个抢夺了她书包的胖女人 ①阳光底下,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弱者有时对这平等反倒显得诚惶诚恐似的,不是 他们不配,而是因为这起码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 17.本文写了“看自行车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2分) ②她知道我没零钱时,免收我的存车费。 ③她不要我补给她的存车费,还帮我抬车、捆纸箱 18.品读第③自然段和第⑥自然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4分)
脚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 又无助的惊恐。 ④我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明白了两个女人纠缠的原因:那胖女人存车时,忘了拿放在车 筐里的包,包丢了。她认为这个看自行车的外地女人应该负责任,并且怀疑是被她藏起来了。 ⑤胖女人一用力,终于将看自行车的女人那书包夺了去,她将一只手伸进包里去掏,却 只不过掏出了一把零钱。“当”的一声,一只小搪瓷碗抛在看自行车女人的脚旁,抢夺者骑 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装有一把零钱的别人的书包,扬长而去。 ⑥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瓷 碗,瞧着发楞。忽然,她把头往身边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 ⑦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家商场的自行车场。我因没买到合适的东西,带着的一百元钱 也就没破开。取自行车时,我歉意地说:“忘带存车的零钱了,一百元你能找得开吗?”我 以为她会朝不好的方面猜疑我,因为一个人从商场出来,居然说自己兜里连几角零钱都没有, 不大可信的。她望着我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 她当时那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许多人,不是已被猜度惯了吗?偶尔有一次竟不被 明明有理由猜度我们的人所猜度,于是我们自己反倒觉得很稀奇了。每每的,竟至于感激起 来。我当时的心情就是那样。应该不好意思的是我,她倒那么不好意思。 ⑧后来我又去那家商场,付存车费时,我说:“上次欠你两毛钱,这次一起付给你。”我 之所以如此主动,是我觉得她肯定记得我欠她两毛钱的事,若由她提醒,我会尴尬的。不料 她又像上次那样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硬塞还给了我两 毛钱。我将装东西的纸箱夹在车后座上,忍不住问她:“来北京多久了?”“还不到半年。” “家乡的日子怎么样?”“不容易啊……再加上我儿子又上了大学……”她将“大学”两个 字说出特别强调的意味,一脸自豪。我推自行车下人行道时,觉得后轮很轻,回头一看,她 正替我提着后轮呢。骑上自行车刚蹬了几个,纸箱掉了,她跑过来,从书包里掏出一截塑料 绳…… ⑨这年寒冬的一天,那个雪后北风呼啸着席卷着这北方的城市的晚上,纷纷扬扬的大雪 在风中肆意飞舞。单位一位退休摄影师给我打电话, 让我替他写一封信。他要表扬的,就 是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我到那家商场去,遇到熟人聊了一会儿,竟忘了取自行车,拎兜 也忘在车筐里了。拎兜里的几百元钱倒没什么,关键是我洗的三百多张老照片啊!干了一辈 子摄影,那些老照片可都是我的宝呀!天黑了我才想起来急忙赶去,你猜怎么着?就剩我那 辆车了!商场早关门了,看车的女人在冷风中站着,抱着我的拎兜,守着我那辆旧自行车。 人心不可以没有了感动呀,是不是?人对人也不可以不知感激呀,是不是?”他在电话里言 辞恳切。 ⑩不久前我又去那家商场,见看自行车的已经换成一个男人了,我想问原先那个女人到 哪里去了,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问。我祈愿她永远也不会再碰到什么欺负她的人,比如那 个抢夺了她书包的胖女人。 ⑪阳光底下,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弱者有时对这平等反倒显得诚惶诚恐似的,不是 他们不配,而是因为这起码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 17.本文写了“看自行车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2 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知道我没零钱时,免收我的存车费。 ③她不要我补给她的存车费,还帮我抬车、捆纸箱。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品读第③自然段和第⑥自然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4 分)
19.本文表现了作者的理性思考。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⑦自然段为例进行分析 (3分) 20.请分析文章⑨段划线句子的作用。(2分) 21.从全文看,“我”为什么想为“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3分) (四)阅读议论文《人生需要一块聚光镜》,完成22-26题:(12分 人生需要一块聚光镜 陈凌 ①最近,朋友圈里流行一个小游戏:七分钟内,连续写出数字1到300,不能停顿,也 不能涂改。这道源于一所大学自主招生的考题,看似简单无奇,却难倒了不少参与者。“手 写着写着就酸了,一酸注意力也分散了”“数字写多了,就觉得烦躁,一烦躁就写错了” 游戏虽小,却折射出了大多数人面临的现实症结一一专注力的丧失。 ②“日光不经透镜屈折,聚于焦点,绝不能使物体燃烧”。人的一生,同样需要一块聚 光镜。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读书经历,花时间把一页读通读透,比囫囵吞枣地读好几本书,更 有收获。的确,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诱惑,三心二意、浅尝辄止、眉毛胡 子一起抓,纵然能力再出众,也难免跌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陷阱。相反,心无旁骛 全神贯注,方能百炼成钢 ③孟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有一位名为弈秋的下棋高手,他曾有两位徒弟 位徒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认真听弈秋所讲的弈棋之道:另一位徒弟虽然人在听讲,心思 却在“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最终,学成之后,水平远不如前者。师出同门, 却有高下之分,与其说是智力不同,毋宁说是专注有别。正如哲人所言,“达到敏捷的方法 在乎专心治事而不在一次包揽许多事务”。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要想事有所成,必须力有 所精 ④很多时候,人们很难专注于一件事,从表面上看,是外物纷扰、诱惑太多,其实不然, 根由还在于心不静。明代大儡儒王阳明曾与友人同游,友人指着岩石中的花问道:天下无心 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 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样一番对答,也启示我们:心 有所主,哪怕纷扰再多,也不会乱花迷人眼、浮云遮望眼;但假如心散志衰,都无需外界干 扰,自己首先便难沉住气,更别说专注一事上下求索了。“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 也,必在慢之”,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⑤当然,专注绝非是要让人固守一隅、甘做井底之蛙,恰恰相反,心有全局才有价值排 序,胸有丘壑方能分清主次。可以说,专注在本质上,乃是撇去不必要的泡沫、剔除不恰当 的欲望。兵法有云:“守少则固,力专则强。”对于每个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曾有人提 出“两万小时理论”,也就是“经过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两万小时, 看起来很长,分解到每一天,也就只是一两个小时而已。但倘若守不住心中的宁静、抵抗不 住外界的波澜,东瞧瞧、西望望,别说一两个小时,一两分钟都会成为奢侈。多几分老僧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表现了作者的理性思考。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⑦自然段为例进行分析。 (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分析文章⑨段划线句子的作用。(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从全文看,“我”为什么想为“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议论文《人生需要一块聚光镜》,完成 22-26 题:(12 分) 人生需要一块聚光镜 陈凌 ①最近,朋友圈里流行一个小游戏:七分钟内,连续写出数字 1 到 300,不能停顿,也 不能涂改。这道源于一所大学自主招生的考题,看似简单无奇,却难倒了不少参与者。“手 写着写着就酸了,一酸注意力也分散了”“数字写多了,就觉得烦躁,一烦躁就写错了”…… 游戏虽小,却折射出了大多数人面临的现实症结——专注力的丧失。 ②“日光不经透镜屈折,聚于焦点,绝不能使物体燃烧”。人的一生,同样需要一块聚 光镜。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读书经历,花时间把一页读通读透,比囫囵吞枣地读好几本书,更 有收获。的确,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诱惑,三心二意、浅尝辄止、眉毛胡 子一起抓,纵然能力再出众,也难免跌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陷阱。相反,心无旁骛、 全神贯注,方能百炼成钢。 ③孟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有一位名为弈秋的下棋高手,他曾有两位徒弟,一 位徒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认真听弈秋所讲的弈棋之道;另一位徒弟虽然人在听讲,心思 却在“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最终,学成之后,水平远不如前者。师出同门, 却有高下之分,与其说是智力不同,毋宁说是专注有别。正如哲人所言,“达到敏捷的方法 在乎专心治事而不在一次包揽许多事务”。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要想事有所成,必须力有 所精。 ④很多时候,人们很难专注于一件事,从表面上看,是外物纷扰、诱惑太多,其实不然, 根由还在于心不静。明代大 儒王阳明曾与友人同游,友人指着岩石中的花问道:天下无心 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 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样一番对答,也启示我们:心 有所主,哪怕纷扰再多,也不会乱花迷人眼、浮云遮望眼;但假如心散志衰,都无需外界干 扰,自己首先便难沉住气,更别说专注一事上下求索了。“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 也,必在慢之”,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⑤当然,专注绝非是要让人固守一隅、甘做井底之蛙,恰恰相反,心有全局才有价值排 序,胸有丘壑方能分清主次。可以说,专注在本质上,乃是撇去不必要的泡沫、剔除不恰当 的欲望。兵法有云:“守少则固,力专则强。”对于每个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曾有人提 出“两万小时理论”,也就是“经过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两万小时, 看起来很长,分解到每一天,也就只是一两个小时而已。但倘若守不住心中的宁静、抵抗不 住外界的波澜,东瞧瞧、西望望,别说一两个小时,一两分钟都会成为奢侈。多几分老僧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