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启封前 荆门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6页,22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 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城均无效 3.非选择題的作答:用黑色签宇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城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基础与运用(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翘首(qio)黄晕(yimn)箴言(zhen)戛然而止(i) B.诘责(j)蝉蜕(t)伛偻(yu) 相形见绌(chu) C.稽首(q) 本(she) 拘泥(ni) 间不容发(jian) D.广袤(mao)锃亮(ceng)愧怍(zuo)矫揉造作(j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粗犷荣膺 走头无路 箪食壶浆 B.彗星响午 创根问底 老骥伏枥 C.修葺 崩殂 心无旁鹜 轻歌曼舞 D.告罄 战战兢兢 觥筹交错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登上象山远望,看到高楼林立、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潮澎湃。 B.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上很受孤立,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一个很自负的人 C.埃菲尔铁塔的声名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而这座高塔的设计者古斯塔夫埃菲尔本人 却鲜为人知 D.在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4.下列选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红书店”凭借高颜值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打卡圣地” B.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荆门市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广场,成为市民娱乐的 新去处 C.2018年12月2日,根据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发布的《2018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 显示,仅有38%的学生没有报辅导班。 D.收藏是以保存物证的方式传承人类文明,促进各民族之间文化艺术交流以及人们情 操的重要行为方式 语文试题第1页(共6页)
5.下列有关文化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 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律诗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笫四联为尾联 C.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该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有吃粽子、赛龙舟、赏菊花等习俗。 D.《礼记》,我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礼记》中的《学 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 综合性学习(5分) 材料一: 新学期开学,伴随的是学校教室的打扫和布置。2019年2月,在开学前两天,浙江杭 州多家家政公司接到了来自学生家长的订单,这些学生家长都是预约钟点工到学校做教室卫 生。对于这件事,网友们开启了一轮辩论,有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也有人说, 假期开学打扫教室的要求很高,边边角角都要打扫一遍,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存在困难…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屐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 班人”,并对我国教育方针作了全面阐逑,习总书记在教育方针中强调劳动教育,丰害了教 育方针的内涵,“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 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三 日本教育大纲規定,小学从五年级起开设家庭课,家庭课是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的必修 课,有系统的教科书和相关实践用材。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家庭生活与家人、家常饭菜的 炊事基础、舒适的衣服与家居、身边的消费生活与环境 俄罗斯于1993·年重新制定了劳动课教学大纲,大纲对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的内容、日 的、要求等儆出了详细的规定。其中针对初中学生,课程内容有:设备材秆与机器零部件的 加工、家政技术、缝纫、食昴加工、手工艺制作等 (1)针对材料一中“雇人打扫教室”一事,某班同学准备以“该不该雇人打扫教室”为 辩题进行一场辩论赛正方的观点是“应该雇人打扫教室”,假设你是反方辩手 请陈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至少说出两点理由)。(3分) (2)请你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给“廑人打扫教室”的家长发一条微信,对他们进行劝 阻。要求:微信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0个字。(2分) 7.按要求填写相应的诗句。(7分) 1)博学而笃志, (《论语子张》) (2)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渔家傲》) (4)今天下三分,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5)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 (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两句与狂风停止之后 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语文试题第2页(共6页)
二、阅读(48分)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问题。(5分) 题大庾岭北驿 【唐】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①驿:驿站。②阳月:农历十月。③珠:实。④瘴:南方湿热蒸都之气。③陇: 此处指大庾岭,岭上多梅,故又称梅岭 (1)这首诗是宋之问被流放岭南途经大庾岭时所作。请分析尾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2)诗歌的前两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做简要赏析。(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2题。(10分)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于,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 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闯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 能冲石,其反澈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河中石兽》) 【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 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 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 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 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选自司马迁《史记》) 【注】①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②难:驳倒。③易置:撒换。④纵奇兵:调遣派 出变化莫测的军队 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竟不可得竟然 B.尔辈不能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C.佯败走假装 D.而绝其粮道 截断 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山门圮于河介词,在 B.如其言 代词,他(的) C.以天下莫能当连词,因而 D.而括易言之连词,表转折 语文试题第3页(共6页)
11.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 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B.甲文中寺僧只注意到“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忽视了水流的运动规律;讲学家过 高估计了水流的推力而忽视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只有老河兵综合考虑多方因 素,做出了正确推断。 C.乙文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赵括年轻时熟读 兵法,后来接替廉颇为赵将,只知道按兵法行事,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D.两篇选文都阐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甲文中寺僧和讲学家都脱离实际、主观 臆断,老河兵实践经验丰富,因而能提出正确的看法;乙文中赵括虽懂兵法却不会实 际作战,因而战败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13.名著导读(7分) 但当A和他的副手扑到它身上去的时候,这个东西喷出一道黑色的液体,这是从 它 肚子中的一个口袋分泌出来的黑水。我们的眼晴都被弄得昏花看不见了。 这次战子廷长至一刻钟之久。怪物打败了,受伤了,死了,最后给我们让出地方来 入水中不见了。 全身血红,站在探照灯附近,一动也不动,眼町着吞噬了他的一个同伴的大海, 滴的汩珠从他的眼里淌了出来。 (1)以上文段选自,该书作者是,A处的人物是 。(3分) (2)“这次战斗”指小说中哪个精彩片段?请简要叙述该片段的故事情节,并分析该情 节表现了A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 说明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①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 的第二个节气。今年小满交节时剌为5月20日22时36分 ②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不在气, 而在物。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热作物籽 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究全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③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漸满”的说法。此时,小麦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拔 节,抽穗开花,亟须熏风暖熟,虽然仍是一片青绿,但有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头。麦穗已经抽 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等到这晶莹的嫩绿变为黄绿,麦子也即将成热 了。农谚又云“小满未满,还有危险”。小麦成长的最后阶段灌浆期十分关键,籽粒才刚刚盈 实,若碰到灾难天气或病虫害,麦粒未经过充分的乳熟期,小麦的品质使会大打折扣。 ④在南方地区,小满还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反映了这时南方降雨增多的气 候特点。确实,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漸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语文试题第4页(共6页)
⑤此时,南方的早艏早已抽穗,农人除了给早稻增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秧奔小满 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农人们将培育奷的秧茜按间隔,齐整地栽插在地 里。若是高度杌械化的地区,就采取机器种植了。但最重要的,是“水”。若小满雨水不丰, 稻囯田坎于裂,就无法栽插水稻;若雨水过丰,栽插妤的稻苗便经不住大雨的袭击,秧苗轻 則东倒西歪,重则被雨滴打伤。南方的小满节气,充满了对水的期许。 ⑥小满,是麦子的秋,是水稻的夏。 (有删节 14.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分) 15.文章第①②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并分析其作用。(2分) 1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2分) 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17.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人们也由此制订了《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相关的节气名称, 将农事歌补充完整(3分) 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 (2) 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 结冰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 墒,土壤适合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的湿度,) 记叙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灯 侯发山 ①周耒,小伟回乡下看望父亲。 ②看到小伟曰来,父亲的眼角、眉梢,还有皱纹、舒心的笑意都一起弥漫出来。小伟算 个孝子,虽然在城里上班,平时没少回家看看,有时忙,回不来,打个电话,或是在微信上 视频聊天,这一切都让父亲自豪、欣慰。 ③吃罢晓饭,父亲提出要带小伟到东江钓鱼。晚上钓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 給自己做鱼吃?还是父亲缺钱花啊?小伟心里打了不少的问号,嘴上还是爽快地答应了。 ④小伟知道,人上了年纪,往往跟小孩子一样,会做出一些看似可笑或是愚蠢的事。他 还知道,顺着老人的意思就是最好的孝顺。母亲死得早,是父亲一把屎一嘴饭把自己带大的 风里来雨里去,靠捕鱼供自己吃喝,供自己上学。小伟毕业参加工作后,想把父亲带进城, 父亲执意不去,说自已在乡下习惯了,小伟也就没再坚持。他心里清楚,最主要的,家里有 母亲的影子和味道,父亲舍不得离开。 ⑤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儿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 ⑥父亲没有拿出鱼竿,没有带鱼饵。小伟以为父亲忘了,正要自责自己没有提醒他,父 亲笑了笑,说,孩子,不用鱼竿,照样可以钓鱼。小伟吃惊不小,心说父亲什么时候会徒手 逡鱼了?从未见过,也从没有听说过啊。难道是父亲早就有的绝技,今天要露一手給自己瞧? 小伟正在胡乱猜测,父亲拉着他来到浅水处,让他往水里看。顺着父亲的手势,小伟辩认丰 天,才看清水底下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那是什么?小伟心里疑惑,正要问父亲,父亲说 伟,那是蛤蟆鱼,也叫老头鱼,学名安康鱼。还有这种鱼?它怎么会发光呢?小伟惊诧不 已。他又往水里细看,看到这种鱼头顶上有一根钓竿,这根钓竿不时会发出星星一样的闪光 像一只悬挂明灯的钓鱼竿。 语文试题第5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