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气中氧分压降低 乏氧性缺 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供氧不足 血液性缺 血红蛋白结构、功能异常 全身循环功能障碍 缺氧 循环性缺 局部循环功能障碍 线粒体功能受抑制 用氧障碍 组织性缺 呼吸酶合成减少 紱粒体损伤 缺氧的病因分类图 、乏氧性缺氧( hypoxic hypoxia) 其中心环节是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又称 低张性缺氧( hypotonic hypoxia) (一)原因 1.吸入气氧分压过低①常见于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高空。在高原 海拔越高,大气压越低,氧分压也越低(见下图)。海拔3000米的高空,人体 就有高原反应(举例);②在通风不良的坑道、矿井作业,或吸入低氧混合气及 被惰性气体或麻醉剂过度稀释的空气均会因为吸入气体的氧分压过低而发生缺 海拔高度 大气压 吸入气氧分压肺泡气氧分压动脉血氧饱 (m)mmHg)(mmHg)(mmhg)和度(%) 760 530 110 405 7.000 310
一、乏氧性缺氧(hypoxic hypoxia) 其中心环节是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又称 低张性缺氧(hypotonic hypoxia)。 (一) 原因 1.吸入气氧分压过低 ①常见于海拔 3000m 以上的高原、高空。在高原, 海拔越高,大气压越低,氧分压也越低(见下图)。海拔 3000 米的高空,人体 就有高原反应(举例);②在通风不良的坑道、矿井作业,或吸入低氧混合气及 被惰性气体或麻醉剂过度稀释的空气均会因为吸入气体的氧分压过低而发生缺 氧
不同海拔高度下,大气压、吸入气与肺泡气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的 变化 2.外呼吸功能障碍肺的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如呼衰、呼吸道肿瘤 异物堵塞等,可致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降低而发生缺氧,又称呼吸性缺氧 (respiratory hypoxia) 3.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多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或室间隔缺 损伴有肺动脉狭窄或肺动脉高压,或法乐( Fallot’s)四联症等,由于右心的 压力高于左心,出现右向左的分流,静脉血掺入左心的动脉血中 ro2,大气肺泡轴盤动脉血,编盐警静脉血 160 104 100 正常氧分压 0 150 吸人低氧分压的实气100 150 肺泡遁气减少100 150 100 弥散碍601B 短格(肺泡100房 150 灌浅失衡)50 多 0 盔勢授0多 50 0 乏氧性缺氧发生机制示意图 以上图总结各种不同原因所致乏氧性缺氧发生机制。图中斜线表示氧分压正常 黑色表示氧分压降低 (二)血氧变化特点 1.动脉氧分压降低
不同海拔高度下,大气压、吸入气与肺泡气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的 变化 2. 外呼吸功能障碍 肺的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如呼衰、呼吸道肿瘤、 异物堵塞等,可致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降低而发生缺氧,又称呼吸性缺氧 (respiratory hypoxia)。 3.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多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或室间隔缺 损伴有肺动脉狭窄或肺动脉高压,或法乐(Fallot’s)四联症等,由于右心的 压力高于左心,出现右向左的分流,静脉血掺入左心的动脉血中。 以上图总结各种不同原因所致乏氧性缺氧发生机制。图中斜线表示氧分压正常, 黑色表示氧分压降低。 (二)血氧变化特点 1.动脉氧分压降低
2.血氧容量不变因为在单纯性低张性缺氧中,Hb的质和量都无改变,所 以血氧容量不变 3.血氧含量和氧饱和度降低由于动脉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和氧饱 和度随之降低。但由于氧分压在60mmg(8kPa)以上时,氧离曲线近似水平线, 因此只有当PaO2降至60mmg以下才会使SaO2及CaO2显著减少,导致组织、细胞 缺氧。 4.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少血液中的氧弥散入细胞的动力,取决于两 者之间的氧分压差。低张性缺氧时,由同量血液弥散给组织的氧量减少,故动 静脉血氧含量差一般是减少的。如慢性缺氧使组织利用氧的能力代偿性増强,则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也可接近于正常。 5.发绀正常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浓度约为2.6g/dl。乏氧 性缺氧时,动、静脉血中的脱氧血红蛋白浓度増髙。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 蛋白浓度达到或超过5g/d1时,可使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称为发绀( cyanosIs)。 在血红蛋白正常的人,可根据发绀的程度大致估计缺氧的程度。但血红蛋白 过多或过少时,发绀与缺氧常不一致。例如重度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可降至5g/d1 以下,出现严重缺氧,但不会发生发绀。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中脱氧血红蛋白 超过5g/dl,出现发绀,但可无缺氧症状 乏氧性缺氧时血氧特点是:PaO2↓CO2max正常;CaO2↓;SaO2↓;Da-vO2↓ 或正常;发绀。 二、血液性缺氧( hemic hypoxia) 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使血液携氧能力降低,血氧含量减 少,或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放而导致的组织缺氧。此时动脉血的氧分压和 氧饱和度均正常,故又称等张性低氧血症( isotonic hypoxemia)。 (一)原因 1.血红蛋白含量减少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贫血。血红蛋白是体 内携带氧的主要载体,严重贫血,使得邗b携带氧的能力下降,从而导致组织缺 氧 2.血红蛋白质量改变
2.血氧容量不变 因为在单纯性低张性缺氧中,Hb 的质和量都无改变,所 以血氧容量不变。 3.血氧含量和氧饱和度降低 由于动脉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和氧饱 和度随之降低。但由于氧分压在 60mmHg (8kPa)以上时,氧离曲线近似水平线, 因此只有当 PaO2降至 60mmHg 以下才会使 SaO2及 CaO2显著减少,导致组织、细胞 缺氧。 4.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少 血液中的氧弥散入细胞的动力,取决于两 者之间的氧分压差。低张性缺氧时,由同量血液弥散给组织的氧量减少,故动- 静脉血氧含量差一般是减少的。如慢性缺氧使组织利用氧的能力代偿性增强,则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也可接近于正常。 5.发绀 正常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浓度约为 2.6g/dl。乏氧 性缺氧时,动、静脉血中的脱氧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 蛋白浓度达到或超过 5g /dl 时,可使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称为发绀(cyanosis)。 在血红蛋白正常的人,可根据发绀的程度大致估计缺氧的程度。但血红蛋白 过多或过少时,发绀与缺氧常不一致。例如重度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可降至 5g/dl 以下,出现严重缺氧,但不会发生发绀。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中脱氧血红蛋白 超过 5g/dl,出现发绀,但可无缺氧症状。 乏氧性缺氧时血氧特点是:PaO2↓CO2max 正常;CaO2↓;SaO2↓;Da-v O2↓ 或正常;发绀。 二、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 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使血液携氧能力降低,血氧含量减 少,或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放而导致的组织缺氧。此时动脉血的氧分压和 氧饱和度均正常,故又称等张性低氧血症(isotonic hypoxemia)。 (一)原因 1.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贫血。血红蛋白是体 内携带氧的主要载体,严重贫血,使得 Hb 携带氧的能力下降,从而导致组织缺 氧 2.血红蛋白质量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