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19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II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请将第Ⅰ卷题目的答案选出后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代 号上;第II卷用黑色签字笔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 作废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是 A.肄(yi)业 聒(guo) 压轴(zhou)戏 唾(chui)手可得 B.谂(ren)知 莅(1i) 体(t)己钱 繁文 缛(r山)节 C.媒妁(shuo) 趿(ta) 拉 饮(yin)牲I 抢( qiang) 呼欲绝 D.蹊(xi)跷 平仄 (ze) 歼(jian)击机 茕( qIong) 茕孑立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是 A.脉搏兵慌马乱度过难关冒然从事 B.辐射协从 不问关怀倍至渊远流长 C.震撼以逸代劳严惩不待仗义直言 D.坐镇食不 果腹毕恭毕敬委曲求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京剧被视为“角的艺术”,有好角儿才有好戏,有好戏才能吸 引观念,因此,京剧艺术能否薪火相传,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B.让善良的人得到保护,邪恶的人得到惩罚,这是和谐社会的基 本条件,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一条路,就是建立法制社会。 C.纵观证券市场,虽然整体跌幅尚不算大,但重挫个股不在少数 加之成交量萎缩,短期操作存在较大风险,故建议投资者暂且作壁上观。 D.凡·高在三十七岁时结束了自己病痛相伴的生命,半年之后,提 奥也随之而去。但在他们的故乡荷兰,至今还传诵着他们情同手足、亲密无间的 友谊。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 是 A.孔子在谈到如何治理国家时说,“民无信不立”,表明诚信是 “立政之本”。孔子又说,“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政府有诚信,公民自 然也讲诚信
山东省青岛 19 中 2013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语 文 试 题 说明:1.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满分 1 50 分。答题时间 1 50 分钟。 2.请将第 I 卷题目的答案选出后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代 号上;第 II 卷用黑色签字笔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 作废。 第 I 卷(选择题,共 36 分) 一.(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 是 ( ) A.肄(yì)业 聒(guō) 噪 压轴(zhòu)戏 唾(chuī)手可得 B.谂(rěn)知 莅(lì) 临 体(tī)己钱 繁文 缛(rù)节 C.媒妁(shuò) 趿(tā) 拉 饮(yìn)牲口 抢(qiāng) 呼欲绝 D.蹊(xī)跷 平仄 (zè) 歼(jiān)击机 茕(qióng) 茕孑立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是 ( ) A.脉搏 兵慌马乱 度过难关 冒然从事 B.辐射协从 不问 关怀倍至 渊远流长 C.震撼 以逸代劳 严惩不待 仗义直言 D.坐镇食不 果腹 毕恭毕敬 委曲求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京剧被视为“角的艺术”,有好角儿才有好戏,有好戏才能吸 引观念,因此,京剧艺术能否薪火相传,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B.让善良的人得到保护,邪恶的人得到惩罚,这是和谐社会的基 本条件,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一条路,就是建立法制社会。 C.纵观证券市场,虽然整体跌幅尚不算大,但重挫个股不在少数, 加之成交量萎缩,短期操作存在较大风险,故建议投资者暂且作壁上观。 D.凡·高在三十七岁时结束了自己病痛相伴的生命,半年之后,提 奥也随之而去。但在他们的故乡荷兰,至今还传诵着他们情同手足、亲密无间的 友谊。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 是 ( ) A.孔子在谈到如何治理国家时说,“民无信不立”,表明诚信是 “立政之本”。孔子又说,“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政府有诚信,公民自 然也讲诚信
B.论坛的开放、博客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使世界进入到“人 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但人人都有“麦克风”,绝不等于人人都可以“乱放 风” C.菲律宾军舰在黄岩岛海域对中国渔船进行袭扰,中国百姓非常关 心中国海军将会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 五一”动漫节期间,被济南当地业界誉为“中国聋人美女漫 画家”的郎嘉楣将携新作“洛克和威克’’与观众见面,并进行现场签售。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是 A.中国公民在苏丹遭劫持虽然是一起偶发事件,但这告诉我们, 出国前要了解海外的安全形势,防止各类安全风险,以便采取有效措施。 B.“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能够尽快制定措施,尽量 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能拿得起药,看得起病。 C.刘翔在“两会”的提案中坦承,运动员文化教育效果不理想的 原因是运动员本身主观能动性不强、自我约束能力差造成的 D.“教育创强”工作进入攻坚阶段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 问题,它们是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龙文化源起 在原始社会的史前阶段,把龙作为民族部落的图腾物来崇祀,是原始人 朴素宗教意识的反映。其文化史价值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对象。其功能意 识来源于人们认为民族的精神偶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的信念。在考古文物和 丧葬习俗中,则反映在希望来世幸福的追求之中,如西水坡墓葬中的“骑龙升 天”摆塑,就是很好的例证 龙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有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主要经历 了原龙、礼龙、神龙和文化龙四个阶段。原龙即图腾龙,主要作为氏族的感生神 而存在。主要作用是氏族的保护神和崇拜图腾,既是民族之根,同时具有超常的 能力 在西安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壶龙纹,揭示了龙的一源。陶壶龙 纹为人面、长鱼身、有鳍、曲身、似龙似蛇,应为原龙形象的一种。在仰韶文化 彩陶纹饰中,鱼的形象占了绝大多数,联想到商周铜器上习见的族徽动物,可以 初步认定这些鱼纹具有族徽的性质 大凡图腾崇拜,起初都是现实中实在的动物和植物,此后便不断地被加 以神化,最后就可能演变为完全脱离实际的神物了。所以说鱼纹可能即是六千多 年前半坡人的图腾物,而加长的鱼龙纹则是一种变形纹,有趋向神化的痕迹。 那么,鱼这种水中精灵怎么会成为半坡人的图腾物呢?这不能不让人联 想到一万年以前的第四纪冰川洪水期。当时洪水滔天,世界一片汪洋,长达数千 年,人类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所以,半坡人在回答“人从哪里来’’的时 候,很自然地把鱼作为自己的感生神,即祖先,来加以崇拜。只有作为鱼的子孙, 才可能具有鱼类在水中遨游的本领,民族才能在洪水世界里得到延续。而半坡民
B.论坛的开放、博客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使世界进入到“人 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但人人都有“麦克风”,绝不等于人人都可以“乱放 风”。 C.菲律宾军舰在黄岩岛海域对中国渔船进行袭扰,中国百姓非常关 心中国海军将会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 D.“五一”动漫节期间,被济南当地业界誉为“中国聋人美女漫 画家”的郎嘉楣将携新作“洛克和威克’’与观众见面,并进行现场签售。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是 ( ) A.中国公民在苏丹遭劫持虽然是一起偶发事件,但这告诉我们, 出国前要了解海外的安全形势,防止各类安全风险,以便采取有效措施。 B.“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能够尽快制定措施,尽量 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能拿得起药,看得起病。 C.刘翔在“两会”的提案中坦承,运动员文化教育效果不理想的 原因是运动员本身主观能动性不强、自我约束能力差造成的。 D.“教育创强”工作进入攻坚阶段之后,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 问题,它们是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 6~8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中国龙文化源起 在原始社会的史前阶段,把龙作为民族部落的图腾物来崇祀,是原始人 朴素宗教意识的反映。其文化史价值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对象。其功能意 识来源于人们认为民族的精神偶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的信念。在考古文物和 丧葬习俗中,则反映在希望来世幸福的追求之中,如西水坡墓葬中的“骑龙升 天”摆塑,就是很好的例证。 龙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起源和发展有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主要经历 了原龙、礼龙、神龙和文化龙四个阶段。原龙即图腾龙,主要作为氏族的感生神 而存在。主要作用是氏族的保护神和崇拜图腾,既是民族之根,同时具有超常的 能力。 在西安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壶龙纹,揭示了龙的一源。陶壶龙 纹为人面、长鱼身、有鳍、曲身、似龙似蛇,应为原龙形象的一种。在仰韶文化 彩陶纹饰中,鱼的形象占了绝大多数,联想到商周铜器上习见的族徽动物,可以 初步认定这些鱼纹具有族徽的性质。 大凡图腾崇拜,起初都是现实中实在的动物和植物,此后便不断地被加 以神化,最后就可能演变为完全脱离实际的神物了。所以说鱼纹可能即是六千多 年前半坡人的图腾物,而加长的鱼龙纹则是一种变形纹,有趋向神化的痕迹。 那么,鱼这种水中精灵怎么会成为半坡人的图腾物呢?这不能不让人联 想到一万年以前的第四纪冰川洪水期。当时洪水滔天,世界一片汪洋,长达数千 年,人类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所以,半坡人在回答“人从哪里来’’的时 候,很自然地把鱼作为自己的感生神,即祖先,来加以崇拜。只有作为鱼的子孙, 才可能具有鱼类在水中遨游的本领,民族才能在洪水世界里得到延续。而半坡民
族大量的长身鱼纹或龙鱼纹则有明显的向龙转化的趋向,处于龙文化的萌芽状 态 这种起源在后世的典籍中也可得到印证。在我国夏代,还常常面临着洪 水灾害,所以夏人仍把龙鱼作为感生图腾,仍希望人类像龙鱼那样在水中生活。 战国时代,人们把龙当做“鳞虫之长”,还保留了把龙作为鱼类的传统观念。在 商周铜器和汉代画像石中的龙,口中是常常衔鱼的。所以说,原始龙是水物的观 念是始终不变的。 在东北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玉猪龙”,头部似猪首,身体呈“C”形。所 以,有学者认为:猪是龙的起源,因为在人类最早驯化的六畜之中,只有猪的繁 殖能力最强,而强大的繁殖能力,可以使氏族生生不息,在任何灾害面前代代延 续下去。这和半坡人以鱼龙为图腾出于同一理想:希望氏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 只不过半坡人希望拥有超自然力,而红山人希望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而已 以上两种原始的龙之起源中,随着炎黄二帝及华夏族形成的文化大融合, 玉猪龙文化被融入了龙鱼文化之中。这从中原地区分布广大的仰韶文化遗址和与 仰韶文化有直接传承关系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可以得到佐证。之后的夏商周文化 直延续至今。 据研究,龙崇拜起源于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而有文字记载以来 的中国历史即使从甲骨文算起,也只有三千多年。因此,古代文献资料所记载的 龙,只能反映当时人们的崇龙习俗和认识水平,不能当做龙崇拜起源的直接材料 加以引用,清楚龙的本来面目, 只能根据考古材料 【注】①感生图腾即感生神话中的匿腾。指母系氏族时期人们把 氏族繁衍的“功劳”归于图腾的意志和行为 6.下列关于我国龙文化起源和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是 A.在原始社会,把龙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物来崇祀,反映了史前 阶段原始人朴素的宗教意识。人们对于氏族的精神偶像存在于生活中的信念,成 为其功能意识来源 B.伴随着中华民族漫长韵演化过程,龙文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原 龙、礼龙、神龙和文化龙四个阶段。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壶龙纹,揭示 了龙的一源。 C.长身鱼纹或龙鱼纹则有明显的向龙转化的趋向,处于龙文化的 荫芽状态,鱼纹可能是,六千多年前半坡人的图腾物,而加长的鱼龙纹则有趋向 神化的痕迹。 D.西水坡墓葬中的“骑龙升天”摆塑,有力地证明了氏族部落把 龙作为崇祀的图腾物,意为希望追求来世的幸福,所以说原龙主要作用是氏族的 保护神和崇拜图腾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A.人类生存曾遇到洪水肆虐的严重挑战,因而后来的半坡人很自 然地把鱼作为自己的祖先来崇拜。他们认为只有作为鱼的子孙,氏族才可能在洪 水世界里生存延续
族大量的长身鱼纹或龙鱼纹则有明显的向龙转化的趋向,处于龙文化的萌芽状 态。 这种起源在后世的典籍中也可得到印证。在我国夏代,还常常面临着洪 水灾害,所以夏人仍把龙鱼作为感生图腾①,仍希望人类像龙鱼那样在水中生活。 战国时代,人们把龙当做“鳞虫之长”,还保留了把龙作为鱼类的传统观念。在 商周铜器和汉代画像石中的龙,口中是常常衔鱼的。所以说,原始龙是水物的观 念是始终不变的。 在东北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玉猪龙”,头部似猪首,身体呈“C”形。所 以,有学者认为:猪是龙的起源,因为在人类最早驯化的六畜之中,只有猪的繁 殖能力最强,而强大的繁殖能力,可以使氏族生生不息,在任何灾害面前代代延 续下去。这和半坡人以鱼龙为图腾出于同一理想:希望氏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 只不过半坡人希望拥有超自然力,而红山人希望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而已。 以上两种原始的龙之起源中,随着炎黄二帝及华夏族形成的文化大融合, 玉猪龙文化被融入了龙鱼文化之中。这从中原地区分布广大的仰韶文化遗址和与 仰韶文化有直接传承关系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可以得到佐证。之后的夏商周文化一 直延续至今。 据研究,龙崇拜起源于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而有文字记载以来 的中国历史即使从甲骨文算起,也只有三千多年。因此,古代文献资料所记载的 龙,只能反映当时人们的崇龙习俗和认识水平,不能当做龙崇拜起源的直接材料 加以引用,清楚龙的本来面目, 只能根据考古材料。 【注】①感生图腾即感生神话中的匿腾。指母系氏族时期人们把 氏族繁衍的“功劳”归于图腾的意志和行为。 6.下列关于我国龙文化起源和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在原始社会,把龙作为氏族部落的图腾物来崇祀,反映了史前 阶段原始人朴素的宗教意识。人们对于氏族的精神偶像存在于生活中的信念,成 为其功能意识来源。 B.伴随着中华民族漫长韵演化过程,龙文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原 龙、礼龙、神龙和文化龙四个阶段。仰韶文化半坡遗址中出土的陶壶龙纹,揭示 了龙的一源。 C.长身鱼纹或龙鱼纹则有明显的向龙转化的趋向,处于龙文化的 荫芽状态,鱼纹可能是,六千多年前半坡人的图腾物,而加长的鱼龙纹则有趋向 神化的痕迹。 D.西水坡墓葬中的“骑龙升天”摆塑,有力地证明了氏族部落把 龙作为崇祀的图腾物,意为希望追求来世的幸福,所以说原龙主要作用是氏族的 保护神和崇拜图腾。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 ) A.人类生存曾遇到洪水肆虐的严重挑战,因而后来的半坡人很自 然地把鱼作为自己的祖先来崇拜。他们认为只有作为鱼的子孙,氏族才可能在洪 水世界里生存延续
B.起源于原始人类的玉猪龙和鱼龙,随着文化大融合而相互渗透, 这从诸多仰韶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中可以得到佐证。再由夏商周文化一直延 续到现在。 C.有学者认为,猪是龙的起源,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和半坡人以鱼 龙为图腾的理想都是同样的:希望氏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 D.大凡图腾崇拜,起初都是现实中实在的动物和植物,此后便不 断地被加以神化,最后就可能演变为完全脱离实际的神物了。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A.我国的龙文化在文化史价值上,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对 象。例如:仰韶文化中的“鱼龙”和红山文化中的“玉猪龙”,只是象征着氏族 的生存、繁衍。 B.原始龙是水中物,这个观念一直伴随着中原一带华夏文化的发 展。有学者认为,,因为猪的繁殖力可佑护氏族在灾害中延续下去,所以它自然 就成为红山文化中龙的起源。 C.夏人为感激龙鱼对本氏族的繁衍、避灾之功,依然把其作为图 腾,希望自己的族人还能像龙鱼那样在水中生活。因为在那时,我国的人民还常 常面临着洪水灾害。 D.研究表明,龙的崇拜起源于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用文 字记载的中国历史也不过三千多年。因此,研究龙文化的起源,只能依据考古材 料而不能依赖古代文献资料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徐石麒,字宝摩,号虞求,嘉兴人。天启壬戌进士,授工部主事。御史 黄尊素坐忤魏忠贤,下狱。石麒为尽力,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崇祯中, 起官南京;历十二年,始入为通政司,升刑部侍郎、署部事。时帝以刑威驭下, 法官引律大抵深文注:;石麒多所平反。寻进尚书,论诛兵部尚书陈新甲。后有熊 姜之狱,卒以执法去位。 江南立国,起右都御史:未至,改吏部尚书。再疏力辞,举郑三俊 不允。乃入朝,即奏陈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废、明保举、交 堂廉七事;皆褒纳之。石麒方以进贤退奸为任,而马士英、阮大铖植党树私,货 贿公行,权倾中外;石麒时以祖宗之法裁之。士英欲得侯封,讽司礼监韩赞周入 言之,请加恩定策,五等延世。石麒奏曰:“世宗以外藩入继,将封辅臣伯爵 而杨廷和、蒋冕谦不受。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 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士英恶之,凡所上考选,少所称可 先是,御史刘宗周矢公甄别,拟庄元辰等十三人为科道;土英庇其私人, 更易殆半。御史黄耳鼎、陆朗有物议,石麒以例出之;朗急贿阉人内侍留用。名 麒愤甚,因发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疾乞休。无何,耳鼎亦两疏劾 石麒,士英助之。石麒益愤,因力请罢斥,卒引疾去。去后以登极恩,加太子太 明年南都亡,石麒移居嘉兴城外,扁舟水宿。及城守将破,至城下呼 曰:“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复入居城中,朝服自缢死;时闰六 月二十七日也。僧真实藏之柜中,瑜蹿二旬始殓,颜色如生。仆祖敏、李升从死 闽中唐王立,谥“忠襄
B.起源于原始人类的玉猪龙和鱼龙,随着文化大融合而相互渗透, 这从诸多仰韶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中可以得到佐证。再由夏商周文化一直延 续到现在。 C.有学者认为,猪是龙的起源,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和半坡人以鱼 龙为图腾的理想都是同样的:希望氏族代代繁衍,生生不息。 D.大凡图腾崇拜,起初都是现实中实在的动物和植物,此后便不 断地被加以神化,最后就可能演变为完全脱离实际的神物了。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我国的龙文化在文化史价值上,仅限于氏族文化的精神信仰对 象。例如:仰韶文化中的“鱼龙”和红山文化中的“玉猪龙”,只是象征着氏族 的生存、繁衍。 B.原始龙是水中物,这个观念一直伴随着中原一带华夏文化的发 展。有学者认为,,因为猪的繁殖力可佑护氏族在灾害中延续下去,所以它自然 就成为红山文化中龙的起源。 C.夏人为感激龙鱼对本氏族的繁衍、避灾之功,依然把其作为图 腾,希望自己的族人还能像龙鱼那样在水中生活。因为在那时,我国的人民还常 常面临着洪水灾害。 D.研究表明,龙的崇拜起源于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用文 字记载的中国历史也不过三千多年。因此,研究龙文化的起源,只能依据考古材 料而不能依赖古代文献资料。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12 分,每小题 3 分) 徐石麒,字宝摩,号虞求,嘉兴人。天启壬戌进士,授工部主事。御史 黄尊素坐忤魏忠贤,下狱。石麒为尽力,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崇祯中, 起官南京;历十二年,始入为通政司,升刑部侍郎、署部事。时帝以刑威驭下, 法官引律大抵深文注;石麒多所平反。寻进尚书,论诛兵部尚书陈新甲。后有熊、 姜之狱,卒以执法去位。 江南立国,起右都御史;未至,改吏部尚书。再疏力辞,举郑三俊自代, 不允。乃入朝,即奏陈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废、明保举、交 堂廉七事;皆褒纳之。石麒方以进贤退奸为任,而马士英、阮大铖植党树私,货 贿公行,权倾中外;石麒时以祖宗之法裁之。士英欲得侯封,讽司礼监韩赞周入 言之,请加恩定策,五等延世。石麒奏曰:“世宗以外藩入继,将封辅臣伯爵, 而杨廷和、蒋冕谦不受。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 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士英恶之,凡所上考选,少所称可。 先是,御史刘宗周矢公甄别,拟庄元辰等十三人为科道;士英庇其私人, 更易殆半。御史黄耳鼎、陆朗有物议,石麒以例出之;朗急贿阉人内侍留用。名 麒愤甚,因发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疾乞休。无何,耳鼎亦两疏劾 石麒,士英助之。石麒益愤,因力请罢斥,卒引疾去。去后以登极恩,加太子太 保。 明年南都亡,石麒移居嘉兴城外,扁舟水宿。及城守将破,至城下呼 曰: “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复入居城中,朝服自缢死;时闰六 月二十七日也。僧真实藏之柜中,踰蹿二旬始殓,颜色如生。仆祖敏、李升从死。 闽中唐王立,谥“忠襄
石麒立朝刚方清介,值权奷用事,郁郁不得志。中贵田成辈纳赂请属, 皆拒不应,且疏劾之。其博闻强识,尤长于国家典制。性乐易爱人,与人言移日 不倦。下吏寒士有才者,汲引不遗余力 【注】深文:引用法律过于严 苛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诛兵部尚书陈新甲 论:判罪 B.讽 司礼监韩赞周入言之讽:暗示 C.因发朗内通之罪 发:揭 发 D.中贵田成辈纳赂请属 属:亲属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石麒为尽力不足为外人道 B.石麒以例出之余船以次俱进 C.石麒益愤,因力请罢斥因人之力而敝之D.皆拒不应,且 疏劾之彼且奚适也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徐石麒“刚方清介”的是 ①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②石麒多所平反。③石麒以祖宗之法 裁之。④且俟海 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⑤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疾乞休。⑥去后以登 极恩,加太子太保。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任吏部尚书后,徐石麒向皇帝陈奏了有关官吏考核任用的七 件事,都被皇帝采纳了。 B.马士英上疏向皇帝讨要封赐,徐石麒坚决反对,认为在这个时 候这样做很不合适,因而被马士英怀恨在心 C.徐石麒死后,真实和尚把他的尸身藏在柜子中,二十天后入殓, 面色还和活着一样,很有传奇色彩 D.徐石麒博闻强识,明晓典律,爱人荐贤,为官清正刚直,却因奷臣当 道屡遭排挤打击。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再疏力辞,举郑三俊自代,不允。(4分) (2)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3分) (3)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虞美人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潆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连,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1)词的上片是如何表现“愁”的?(4分) (2)结合下片内容,赏析“海棠红近绿栏杆”一句。(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6分) (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 有, (《赤壁赋》)
石麒立朝刚方清介,值权奸用事,郁郁不得志。中贵田成辈纳赂请属, 皆拒不应,且疏劾之。其博闻强识,尤长于国家典制。性乐易爱人,与人言移日 不倦。下吏寒士有才者,汲引不遗余力。 【注】深文:引用法律过于严 苛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诛兵部尚书陈新甲 论:判罪 B.讽 司礼监韩赞周入言之 讽:暗示 C.因发朗内通之罪 发:揭 发 D.中贵田成辈纳赂请属 属:亲属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石麒为尽力 不足为外人道 也 B.石麒以例出之 余船以次俱进 C.石麒益愤,因力请罢斥 因人之力而敝之 D.皆拒不应,且 疏劾之 彼且奚适也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徐石麒“刚方清介”的是 ①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 ②石麒多所平反。③石麒以祖宗之法 裁之。 ④且俟海 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⑤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疾乞休。⑥去后以登 极恩,加太子太保。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改任吏部尚书后,徐石麒向皇帝陈奏了有关官吏考核任用的七 件事,都被皇帝采纳了。 B.马士英上疏向皇帝讨要封赐,徐石麒坚决反对,认为在这个时 候这样做很不合适,因而被马士英怀恨在心。 C.徐石麒死后,真实和尚把他的尸身藏在柜子中,二十天后入殓, 面色还和活着一样,很有传奇色彩。 D.徐石麒博闻强识,明晓典律,爱人荐贤,为官清正刚直,却因奸臣当 道屡遭排挤打击。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4 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再疏力辞,举郑三俊自代,不允。(4 分) (2)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3 分) (3)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3 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虞美人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潆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连,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1)词的上片是如何表现“愁”的?(4 分) (2)结合下片内容,赏析“海棠红近绿栏杆”一句。(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6 分) (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 有, 。(《赤壁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