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授课题目: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授课学时:第十三、十四周总4学时 三、授课班级: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进程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趋势,科学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正确理解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深刻理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 盾与冲突;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五、教学重难点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特点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实质 资本输出与垄断资本的国际扩张 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六、教学设计分析: 导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卡内基钢铁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企业。 它拥有2万多员工以及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它的年产量超过了英国全国的钢铁 产量,它的年收益额达4000万美元。1879年底,洛克菲勒所拥有的美国标准石 油公司已控制了90%的全美炼油业,到了1880年,全美生产出的石油,95%都是 由标准石油公司提炼的。洛克菲勒成功地造就了美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时代- 垄断时代。 七、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阶段和垄断阶段。 自由竞争阶段←自由竞争逐步向垄断过渡→垄断代替自由竞争 19世纪70年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本时期的垄断资本主义主要以私人垄断为基础,又称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是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1、生产集中: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 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2 一、授课题目: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授课学时:第十三、十四周总 4 学时 三、授课班级: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进程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趋势,科学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正确理解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资本主义变化的新特点,深刻理解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 盾与冲突;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五、教学重难点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特点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实质 资本输出与垄断资本的国际扩张 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冲突 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六、教学设计分析: 导入: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卡内基钢铁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企业。 它拥有 2 万多员工以及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它的年产量超过了英国全国的钢铁 产量,它的年收益额达 4000 万美元。1879 年底,洛克菲勒所拥有的美国标准石 油公司已控制了 90%的全美炼油业,到了 1880 年,全美生产出的石油,95%都是 由标准石油公司提炼的。洛克菲勒成功地造就了美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时代-- 垄断时代。 七、教学过程与内容: 第一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阶段和垄断阶段。 自由竞争阶段 ← 自由竞争逐步向垄断过渡 →垄断代替自由竞争 19 世纪 70 年代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本时期的垄断资本主义主要以私人垄断为基础,又称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是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1、生产集中: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 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2、资本集中: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 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资本家所支配。 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结果。 ★3、垄断: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 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产生的原因: 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 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 企业之间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例如:日本啤酒在华销售的区域划 分) 4、垄断组织: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 合。 课题讨论: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世界上有哪些巨大的垄断组织? 参考资料: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60年代在合并了众多企业后,产品有3000 多种,除生产发动机、柴油机、家用电器外还生产原子能发电站、军火以及宇航 设备等。日本的三菱公司大到电气设备、飞机、采矿、造船、银行、保险、小到 纸、钢铁、玻璃等行业。 常见的垄断组织: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思考题: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 杂和剧烈。因为: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 生产都包下来。 (例如:像三菱、通用这样的垄断组织也存在着竞争,他们生产的物品种类 己经及其丰富但还是不能涵盖整个生活。) (三)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1、金融资本: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 断资本。 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密切 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 (例如:一种是,大银行通过向工业企业贷款或购买一定比例的工业企业的 股票来进行控制,大银行的代理人兼任工业企业中的要职。另一种是,工业企业 购买大银行的股票获得股东的地位或自己创办银行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 2、金融寡头: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 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体
3 2、资本集中: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 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资本家所支配。 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结果。 ★3、垄断: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 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产生的原因: 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 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 企业之间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例如:日本啤酒在华销售的区域划 分) 4、垄断组织: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 合。 课题讨论: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世界上有哪些巨大的垄断组织? 参考资料: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60 年代在合并了众多企业后,产品有 3000 多种,除生产发动机、柴油机、家用电器外还生产原子能发电站、军火以及宇航 设备等。日本的三菱公司大到电气设备、飞机、采矿、造船、银行、保险、小到 纸、钢铁、玻璃等行业。 常见的垄断组织: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 (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思考题: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形成的,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 杂和剧烈。因为: 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 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 第三, 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 生产都包下来。 (例如:像三菱、通用这样的垄断组织也存在着竞争,他们生产的物品种类 已经及其丰富但还是不能涵盖整个生活。) (三)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1、金融资本: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 断资本。 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密切 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 (例如:一种是,大银行通过向工业企业贷款或购买一定比例的工业企业的 股票来进行控制,大银行的代理人兼任工业企业中的要职。另一种是,工业企业 购买大银行的股票获得股东的地位或自己创办银行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 2、金融寡头: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 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体
参与制,即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 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的。 (例如:摩根财团、福特汽车公司、大通曼哈顿银行等美国垄断企业的高级 管理人员都曾在美国历届政府中任职。布什的租父普雷斯特·布什与老洛克菲勒 的关系就非常密切) ★(四)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 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得垄断利润,其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 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思考题:垄断利润是怎样由来的?并请举例说明。 垄断利润的来源: 第一,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第二,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 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第三,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 第四,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 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举例:1860年1月17日的伦敦《每日电讯》曾报道说:“9岁到10岁的孩 子,在大清早2、3、4点钟就从肮脏的床上被拉起来,为了勉强糊口,不得不 直干到夜里10、11、12点钟。他们四肢瘦弱,身体萎缩,神态呆痴,麻木得像 石头人一样,使人看一眼都感到不寒而粟。” 19世纪80年代,美国工人每天工作12至15个小时的现象很普遍,很多工 厂白班倒夜班时,工人连续工作24小时。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从事硝石、鸦片贸易形成贸易和殖民垄断。西方殖民者 从贩奴贸易中获得巨额利润,19世纪则高达4000%,西方资产阶级利用在黑人和 印第安人身上榨取的巨额利润进入了工场手工业的繁荣阶段,劳动生产率迅速提 高,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2、垄断价格: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 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 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1)垄断高价: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2)垄断低价: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 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
4 参与制,即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 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的。 (例如:摩根财团、福特汽车公司、大通曼哈顿银行等美国垄断企业的高级 管理人员都曾在美国历届政府中任职。布什的租父普雷斯特·布什与老洛克菲勒 的关系就非常密切) ★(四)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1、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 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得垄断利润,其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 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思考题:垄断利润是怎样由来的?并请举例说明。 垄断利润的来源: 第一,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第二,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 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第三,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国外利润; 第四,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 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举例:1860 年 1 月 17 日的伦敦《每日电讯》曾报道说:“9 岁到 10 岁的孩 子,在大清早 2、3、4 点钟就从肮脏的床上被拉起来,为了勉强糊口,不得不一 直干到夜里 10、11、12 点钟。他们四肢瘦弱,身体萎缩,神态呆痴,麻木得像 石头人一样,使人看一眼都感到不寒而粟。” 19 世纪 80 年代,美国工人每天工作 12 至 15 个小时的现象很普遍,很多工 厂白班倒夜班时,工人连续工作 24 小时。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从事硝石、鸦片贸易形成贸易和殖民垄断。西方殖民者 从贩奴贸易中获得巨额利润,19 世纪则高达 4000%,西方资产阶级利用在黑人和 印第安人身上榨取的巨额利润进入了工场手工业的繁荣阶段,劳动生产率迅速提 高,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2、垄断价格: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 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 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1)垄断高价: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2)垄断低价: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 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
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资料分析:罗斯福“新政” 1929一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是有史以来资本主义最严重的经济 危机。1933年一1939年期间,为缓和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推出新政,加强政 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政府在金融、工业、农业、公共工程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所 采取的一系列干预经济的措施。“新政”的实施,把美国经济从几乎崩溃中挽救 过来。大危机使西方传统经济理论走到了尽头,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成为 主导思想。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张 国家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创造需求,以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保证资本主 义经济的稳定运行,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4、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1)宏观调节: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 和总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的基本目标。 (2)微观规制:★A、反托拉斯法B、公共事业规制C、社会经济规制 材料分析:反垄断法,又称反托拉斯法。 1890年美国国会制定了美国联邦第一个反托拉斯法,《保护贸易及商业免受 非法限制及垄断法》。因由参议员约翰·谢尔曼提出而得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近年来,美国最重要的反托拉斯案例涉及两大产业即电信业和计算机业的三大巨 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国际商用器公司(IBM)和微软垄断案。反托拉斯法 的主要目的在于,禁止不利于市场竞争的活动,以此提高经济效率。 课堂讨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 了积极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其次,资本阶级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 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 限。再次,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最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 商业、通信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 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添加相关纪录片等) (二)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建立了国际货币体系,亦即布雷顿森林 体系,该体系对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维护了美国的 世界经济霸权地位。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加深和国际 货币体系内在矛盾的激化,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随后,西方国家普遍走上金融 J
5 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资料分析:罗斯福“新政”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是有史以来资本主义最严重的经济 危机。1933 年——1939 年期间,为缓和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推出新政,加强政 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政府在金融、工业、农业、公共工程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所 采取的一系列干预经济的措施。“新政”的实施,把美国经济从几乎崩溃中挽救 过来。大危机使西方传统经济理论走到了尽头,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成为 主导思想。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 1936 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主张 国家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创造需求,以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保证资本主 义经济的稳定运行,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4、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1)宏观调节: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供给 和总需求进行调节,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的基本目标。 (2)微观规制:★A、反托拉斯法 B、公共事业规制 C、社会经济规制 材料分析:反垄断法,又称反托拉斯法。 1890 年美国国会制定了美国联邦第一个反托拉斯法,《保护贸易及商业免受 非法限制及垄断法》。因由参议员约翰·谢尔曼提出而得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近年来,美国最重要的反托拉斯案例涉及两大产业即电信业和计算机业的三大巨 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和微软垄断案。反托拉斯法 的主要目的在于,禁止不利于市场竞争的活动,以此提高经济效率。 课堂讨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 了积极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其次,资本阶级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 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 限。再次,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最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 商业、通信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 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添加相关纪录片等) (二)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建立了国际货币体系,亦即布雷顿森林 体系,该体系对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维护了美国的 世界经济霸权地位。20 世纪 70 年代初,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加深和国际 货币体系内在矛盾的激化,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随后,西方国家普遍走上金融
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道路。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金 融自由化的主要内容是:各国政府放松对银行利率的管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取消外汇管制,金融市场相互开放。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是:包括远期合约、期 货合约、期权合约、掉期合约等在内的信用风险防范工具和融资技术不断推陈出 新,金融机构开始突破原有的专业分工界限,综合经营各种金融业务,金融工具 不断创新,传统信贷业务逐年减少,债券业务迅速增长,融资方式的证券化趋势 迅猛发展。 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自由 化促使由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融合而成的金融寡头发生分化,以大银行 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垄断资本脱离实体经济独立发展,金融垄断资本 通过形形色色的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市场呼风唤雨、巧取豪夺,使财富以惊人的 速度膨胀。在金融垄断资本的推动下,垄断资本主义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金 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金融资本在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和利 润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随着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率下降,面对激烈竞争, 实体经济部门不得不把利润的一部分投向金融领域,导致金融资本的急剧膨胀: 制造业就业人数严重减少,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逐步增加:虚拟经济 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 随着金融垄断资本势力的爆炸性增长,金融垄断资本的控制能力大大提升, 不但掌握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而且还通过控制政府决策部门和决策过程实现 对整个国家的政治控制,利用国家机器维护自身的利益。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导致金 融危机频繁发生,不仅给资本主义经济,也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 (三)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垄断资本在国内建立了垄断统治后,必然要把其统治势力扩展到国外,建立 国际垄断统治。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逻辑, 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是:首先,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 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其次,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 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再次,争夺商品销售市场:最后,确保原材 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这些经济上的动因与垄断资本主义在政治上、文化上、外 交上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交织发挥作用,共同促进了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 扩展。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即由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银行、企业把资本贷给其他国家的政府、银行或企业。第 二种是生产资本输出,即在国外直接投资,独立创办企业,与国外资本合营,或 者收购国外己有的企业等。第三种是商品资本的输出。从输出资本的来源看,主 要是两类:一类是私人资本输出,另一类是国家资本输出。私人资本输出主要包 括:私人对外直接投资,各种对外证券投资,私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对外 贷款,私人在国外的房地产投资和存款,私人对外开展商品和服务贸易等。国家 资本输出主要包括:政府及其所属金融机构的对外贷款:政府的对外援助,包括 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向国际机构的投资,如对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亚洲 开发银行等投资;政府在国外的资产等。私人资本输出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或利息,同时也是加强剥削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手段。国家资本输出则一方 6
6 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道路。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是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金 融自由化的主要内容是:各国政府放松对银行利率的管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取消外汇管制,金融市场相互开放。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是:包括远期合约、期 货合约、期权合约、掉期合约等在内的信用风险防范工具和融资技术不断推陈出 新,金融机构开始突破原有的专业分工界限,综合经营各种金融业务,金融工具 不断创新,传统信贷业务逐年减少,债券业务迅速增长,融资方式的证券化趋势 迅猛发展。 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自由 化促使由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融合而成的金融寡头发生分化,以大银行 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金融垄断资本脱离实体经济独立发展,金融垄断资本 通过形形色色的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市场呼风唤雨、巧取豪夺,使财富以惊人的 速度膨胀。在金融垄断资本的推动下,垄断资本主义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金 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上升,金融资本在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和利 润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随着实体经济的资本利润率下降,面对激烈竞争, 实体经济部门不得不把利润的一部分投向金融领域,导致金融资本的急剧膨胀; 制造业就业人数严重减少,以金融为核心的服务业就业人数逐步增加;虚拟经济 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 随着金融垄断资本势力的爆炸性增长,金融垄断资本的控制能力大大提升, 不但掌握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而且还通过控制政府决策部门和决策过程实现 对整个国家的政治控制,利用国家机器维护自身的利益。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 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导致金 融危机频繁发生,不仅给资本主义经济,也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 (三)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垄断资本在国内建立了垄断统治后,必然要把其统治势力扩展到国外,建立 国际垄断统治。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逻辑, 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是:首先,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 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其次,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 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再次,争夺商品销售市场;最后,确保原材 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这些经济上的动因与垄断资本主义在政治上、文化上、外 交上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交织发挥作用,共同促进了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 扩展。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即由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银行、企业把资本贷给其他国家的政府、银行或企业。第 二种是生产资本输出,即在国外直接投资,独立创办企业,与国外资本合营,或 者收购国外已有的企业等。第三种是商品资本的输出。从输出资本的来源看,主 要是两类:一类是私人资本输出,另一类是国家资本输出。私人资本输出主要包 括:私人对外直接投资,各种对外证券投资,私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对外 贷款,私人在国外的房地产投资和存款,私人对外开展商品和服务贸易等。国家 资本输出主要包括:政府及其所属金融机构的对外贷款;政府的对外援助,包括 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向国际机构的投资,如对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亚洲 开发银行等投资;政府在国外的资产等。私人资本输出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或利息,同时也是加强剥削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手段。国家资本输出则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