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为私人垄断资本服务,另一方面为维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服务。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是通过跨国公司这一国际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 跨国公司也叫多国公司、国际公司,最初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建立的大型企 业。这些企业的特点是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进行 跨国或国际性的生产、销售、金融等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后果。 对于资本输出国来讲,资本输出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加速了资本积累,增 强了垄断资本的实力:带动和扩大了商品输出,巩固和扩大了垄断资本的销售市 场和投资场所:大大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垄断优势地位。在资本输出过程中,资本输出国可能出现产 业空心化,资本输出国与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会加深,但是这 些都不能改变垄断资本通过资本输出攫取巨大利益和扩大垄断实力的实质。 资本输入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来讲,资本的输入对其经济和 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吸收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为经济发展提 供了条件:引进了比较先进的机器设备和工艺技术,同时培训了一批适应现代化 生产需要的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和企业管理人员;利用外资和技术,建立一批现 代工业,改造老企业和旧设备,优化了产业结构;利用外资扩大生产,增加产品 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收入水平。但资本输入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定的不 利影响,主要是:付出了较大的经济代价以及环境污染、能源资源消耗的代价: 产业调整和布局有可能受制于外资的投资战略;外来资本和跨国公司投资增加, 冲击本国的民族工业,并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控制权:债务负担加重,影响经济的 持续稳定发展:对国际资本的依赖性增强,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等。 随着资本输出的不断增加和垄断资本势力范围的迅速扩大,各国之间的经济 联系日益密切,国际经济联系也更为复杂,同时,彼此间的竞争更为激烈,矛盾 和冲突也更为突出。在这个背景下,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 立起国际垄断资本的联盟,即国际垄断同盟,以便在世界范围形成垄断,并在经 济上瓜分世界。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是通过垄断组织间的协议实现 的,而协议的订立、瓜分的结果又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和基础。由于各国经济发展 总是不平衡的,这种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趋势还将不断持续下去。早期的国际垄 断同盟主要是国际卡特尔,即若干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或经营某种产品的垄断 组织,通过订立国际卡特尔协议,垄断和瓜分这种产品的世界市场,规定垄断价 格,谋求垄断利润。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 主。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是由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出面缔结协定 所组成的国际经济集团,如西方七国集团、欧盟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 盟使联盟中各国经济的一体化程度大大增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 集中,刺激了生产的发展,使各国间有可能保持和平与稳定的关系。 为了加强对各国垄断资本的协调和制约,防止彼此之间的激烈竞争可能引起 的剧烈经济动荡,特别是防止发生全球性经济危机,在协商和合作的基础上,国 际垄断资本还建立起国际经济调节体系,以加强国际协调。国际经济协调的具体 形式包括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协议以及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和集团等。各 国的垄断资本通过这些组织参与竞争,往往能够大大增强垄断资本在世界市场上 的竞争力,增强一体化经济组织和区域集团内各国的竞争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7 面为私人垄断资本服务,另一方面为维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服务。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是通过跨国公司这一国际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 跨国公司也叫多国公司、国际公司,最初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建立的大型企 业。这些企业的特点是对外进行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进行 跨国或国际性的生产、销售、金融等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后果。 对于资本输出国来讲,资本输出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加速了资本积累,增 强了垄断资本的实力;带动和扩大了商品输出,巩固和扩大了垄断资本的销售市 场和投资场所;大大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控制,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垄断优势地位。在资本输出过程中,资本输出国可能出现产 业空心化,资本输出国与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会加深,但是这 些都不能改变垄断资本通过资本输出攫取巨大利益和扩大垄断实力的实质。 资本输入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来讲,资本的输入对其经济和 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吸收了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为经济发展提 供了条件;引进了比较先进的机器设备和工艺技术,同时培训了一批适应现代化 生产需要的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和企业管理人员;利用外资和技术,建立一批现 代工业,改造老企业和旧设备,优化了产业结构;利用外资扩大生产,增加产品 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出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收入水平。但资本输入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一定的不 利影响,主要是:付出了较大的经济代价以及环境污染、能源资源消耗的代价; 产业调整和布局有可能受制于外资的投资战略;外来资本和跨国公司投资增加, 冲击本国的民族工业,并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控制权;债务负担加重,影响经济的 持续稳定发展;对国际资本的依赖性增强,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等。 随着资本输出的不断增加和垄断资本势力范围的迅速扩大,各国之间的经济 联系日益密切,国际经济联系也更为复杂,同时,彼此间的竞争更为激烈,矛盾 和冲突也更为突出。在这个背景下,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 立起国际垄断资本的联盟,即国际垄断同盟,以便在世界范围形成垄断,并在经 济上瓜分世界。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是通过垄断组织间的协议实现 的,而协议的订立、瓜分的结果又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和基础。由于各国经济发展 总是不平衡的,这种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趋势还将不断持续下去。早期的国际垄 断同盟主要是国际卡特尔,即若干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或经营某种产品的垄断 组织,通过订立国际卡特尔协议,垄断和瓜分这种产品的世界市场,规定垄断价 格,谋求垄断利润。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 主。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是由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出面缔结协定 所组成的国际经济集团,如西方七国集团、欧盟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 盟使联盟中各国经济的一体化程度大大增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 集中,刺激了生产的发展,使各国间有可能保持和平与稳定的关系。 为了加强对各国垄断资本的协调和制约,防止彼此之间的激烈竞争可能引起 的剧烈经济动荡,特别是防止发生全球性经济危机,在协商和合作的基础上,国 际垄断资本还建立起国际经济调节体系,以加强国际协调。国际经济协调的具体 形式包括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协议以及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和集团等。各 国的垄断资本通过这些组织参与竞争,往往能够大大增强垄断资本在世界市场上 的竞争力,增强一体化经济组织和区域集团内各国的竞争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来,从事国际经济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有三个,即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 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各种形式的国际垄断组织、国际垄断同盟和国际经济 协调机构的发展,加快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国际的流动,推动了商品和服 务贸易额的迅速增加,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但是,这些国际协调机构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局部范围的经济波动,难以对全 球性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发挥有效的协调作用。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即 充分暴露了现有国际经济秩序的缺陷和国际经济协调能力的不足,建立国际经济 新秩序、改革现有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加强全球治理已势在必行。 (四)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列宁根据他所处时代的实践曾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 展到帝国主义,便具有五个基本特征:(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 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 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这些特征集中体现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 垄断利润。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对内通过“参与制”和同政府的“个 人联合”谋求从经济到政治对整个国家的统治:对外运用经济、政治甚至战争的 手段进行扩张,谋求对整个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控制。早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 先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国家就在对外进行商品输出、奴隶贸易等经济侵略活动的 同时,通过武力占领等手段,把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 或半殖民地、附属国。从殖民地掠夺的巨额财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积累、发展和 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成为它们维持其垄断统治和经济实力的源泉。19世纪末20 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把世界领土瓜分完毕后,由垄断资本的本性与资本主义经 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所决定,后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必然提出重新瓜分世 界的要求,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因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而 引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老殖民主义体系己经瓦解,垄断资本主义对世界 的统治也由旧殖民主义转为新殖民主义。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更多地采取比较 缓和和隐蔽的手法,打着所谓援助的旗号实现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控制。同 时,出于维护垄断资本既得利益和扩张势力范围的需要,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在对 外关系中依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不尊重他国 主权和独立,甚至寻找种种借口对他国进行赤裸裸的军事侵略和武装占领,暴露 出垄断资本主义的扩张本性。因此,虽然列宁指出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 征在表现形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其基本内容及实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列 宁的论述仍然是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重要理论武器。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 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 活动越来越超出某一国家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虽然是冷战结束以后才流行起来的,但它所表达的 经济发展趋势早已开始出现。I9世纪上半期,马克思、恩格斯就详细论述了世 界贸易、世界市场、世界历史等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 了。”这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萌芽。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
8 来,从事国际经济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有三个,即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 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各种形式的国际垄断组织、国际垄断同盟和国际经济 协调机构的发展,加快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国际的流动,推动了商品和服 务贸易额的迅速增加,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但是,这些国际协调机构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局部范围的经济波动,难以对全 球性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发挥有效的协调作用。2008 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即 充分暴露了现有国际经济秩序的缺陷和国际经济协调能力的不足,建立国际经济 新秩序、改革现有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加强全球治理已势在必行。 (四)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列宁根据他所处时代的实践曾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 展到帝国主义,便具有五个基本特征:(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 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 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这些特征集中体现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 垄断利润。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对内通过“参与制”和同政府的“个 人联合”谋求从经济到政治对整个国家的统治;对外运用经济、政治甚至战争的 手段进行扩张,谋求对整个世界经济和政治的控制。早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 先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国家就在对外进行商品输出、奴隶贸易等经济侵略活动的 同时,通过武力占领等手段,把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 或半殖民地、附属国。从殖民地掠夺的巨额财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积累、发展和 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成为它们维持其垄断统治和经济实力的源泉。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把世界领土瓜分完毕后,由垄断资本的本性与资本主义经 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所决定,后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必然提出重新瓜分世 界的要求,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因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而 引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老殖民主义体系已经瓦解,垄断资本主义对世界 的统治也由旧殖民主义转为新殖民主义。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更多地采取比较 缓和和隐蔽的手法,打着所谓援助的旗号实现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控制。同 时,出于维护垄断资本既得利益和扩张势力范围的需要,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在对 外关系中依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国际经济政治旧秩序,不尊重他国 主权和独立,甚至寻找种种借口对他国进行赤裸裸的军事侵略和武装占领,暴露 出垄断资本主义的扩张本性。因此,虽然列宁指出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 征在表现形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其基本内容及实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列 宁的论述仍然是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重要理论武器。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 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 活动越来越超出某一国家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虽然是冷战结束以后才流行起来的,但它所表达的 经济发展趋势早已开始出现。19 世纪上半期,马克思、恩格斯就详细论述了世 界贸易、世界市场、世界历史等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 了。”这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萌芽。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