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15 表1一7 竞技项目主要分类体系的对应关系 标准 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 动作结构特点 成绩评定方法 快速力量性 单一动作结构里调蜻性 测量类 体能 速度性 单一动作结构,周期性 测量类 主导类 项 耐力性 单一动作结构,周期性 测量类 群 表现准确性 单一动作结构,周期性 测量类 划 表现难美性 固定组合多元动作结构 评分类 分 技能 同场对抗性 变异组合多元动作结构 命中类 主导类 隔网对抗性 变异组合多元动作结构 得分类 格斗对抗性 变异组合多元动作结构 制胜/命中类 2.4.项目类属研究的举例一排球类属的确定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认识中,习惯于把篮、排、足球并称 为三大球,也就自然地把这三个球类项目的技术、战术、训练 方法等划归于同一个聚合之中。而实质上,除去球体较大和成 队比赛之外,在对抗形式、场地使用、竞赛规则、计分方法以 及技、战术特点等许多方面,排球与足、篮球之间都有着明显 的区别。为了对排球项目的类属进行准确的研究,我们借助于 模糊聚类的方法,对十个球类项目进行了聚类分析。分析的步 骤如下: (1)根据技能主导类对抗性竞技项目中的若干特点,制定 评价标准如下(以足球的特征为1,以羽毛球的特征为0),见 (表1一8)
16 ☐项群训练理论 表1-8 球类项目模糊聚类分析评价标准 评 分 编号 竞技特性 0.5 0 对抗激烈程度 同场对抗 隔网、可过,隔网、不可 场 过场 参加比赛人数 10±1 6±1 2±1 连续触球次数 无限制 3 失分或失得 d 失误的后果 失去控制权 失分 分权 计分的办法 定时得分 定数 (2)求出十个球类项目的各点得分。 (3)求出每两项在各项特点上的相似度。令同级相似度为 1,差一级的相似度为0.5,差两级的相似度为0。 (4)列出各项目模糊关系矩阵(表19)。 表19 十个球类项目的模糊相关矩阵 Y行 足 手 排 篮 冰 曲 水 网 乒 羽 足球 1 0.9 0.2 0.9 0.9 1 0.9 0 0.2 0 手 球 0.9 1 0.3 1 0.9 1 0.2 0.3 0.1 排 球 0.2 0.3 1 0.3 0.3 0.2 0.3 0.8 0.6 0.8 篮 球 0.9 1 0.3 1 1 0.9 1 0.1 0.3 0.1 冰球 0.9 0.3 1 1 0.9 1 0.1 0.3 0.1 曲棍球 1 0.9 0.2 0.9 0.9 1 0.9 0 0.2 0 水 球 0.9 1 0.3 1 1 0.9 1 0.】 0.3 0.1 网球 0 0.2 0.8 0.1 0.1 0 0.1 1 0.8 乒乓球 0.2 0.3 0.6 0.3 0.3 0.2 0.3 0.8 1 0.8 羽毛球 0 0.1 0.8 0.1 0.1 0 0.1 0.8 1
☐第一章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17 (5)逐级作出入水平矩阵。 (6)画出最大树图(图1一3)。 曲 1.0 0.8 足 0.9 10 羽 0 0.8 排 图1一3球类竞技项目模糊聚类最大树图 (7)作出聚类分析: 取λ=0.8,则可将十个球类项目分为两组: 第一组:足、曲、水、冰、手、篮六项 第二组:羽、网、乒、排四项。 上述模糊聚类分析的结果明确地告诉我们,根据排球项目 的基本特点,它应该与羽毛球、网球及乒乓球同归于一个项群 之中。 3.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 训练理论的研究主要针对“为何练、练什么、练多少、怎 样练”,即训练目标、训练的内容、负荷量度及训练的组织这 样四个问题来进行。不同层次的训练理论都担负着在各自的层
18 口项群训练理论 次上回答上述问题的任务。除此之外,各项群的形成与发展也 应做为项群训练理论研究的内容,这样,可以把项群训练理论 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各项群的形成与发展。 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各项群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负荷、量度、训练的组织与 控制)。 3.1.各个项群的形成与发展 各个项群内部所包含的许多竞技项目都有着密切的亲缘关 系。在一些古老的基础运动项目的发展、演变中不断地衍生出 一批新的运动项目。例如,1880年英国的体育用品制造商, 为适应贵族生活的需要,把网球搬到室内桌子上打,便出现了 乒乓球。1860年的夏天,一批英国足球迷在足球赛后带着足 球下水游泳嬉戏,这就是水球的起源。从古老的德国古典体操 中衍生出了现代竞技体操、艺术体操、技巧、绷床等运动项 目。现代铁人三项则把长距离游泳、长距离骑自行车和马拉松 跑这三个看来似乎截然不同的耐力性运动项目连在一起进行竞 赛,展示出这些体能类周期性耐力项目的同群性特点。 当然,属于同一个项群的运动项目,也并非都由同群其它 项目衍生而来。但在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中,它们都由于具有 共同的特点而殊途同归,最后被“组合”在同一个项群之中 了。 随着运动实践的不断发展,某些地区性的竞技项目得到推 广,并获得国际体育组织的承认;新的竞技运动项目也不断地 产生、推广,引起人们的兴趣,直至进入世界大赛的竞技舞 台。由之,多个项群的家族也在不断扩大,同时,在这一发展
口第一章项群训练理沦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19 过程中,也必然地孕育着新的项群的诞生。 3.2.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任何一个运动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高低,都是由运动员 的心、技、体、智四个方面的能力所决定的。其中,体能又包 含形态、机能、及素质三个方面的状况,运动员的技术、战术 能力则可近似地概括为技能(图1一4)。 竞技能力 但是,上述各个因 素对运动员竞技能力总体所 起作用的大小又依项群特点 心 的不同而有着明显的区别 能 (参见表一10)。例如,高度 发展的动力性耐力素质和心 体能 技能 血管系统的工作能力对体能 类耐力性项群选手来说,是 图1一4竞技能力的构成 其竞技能力高低的决定性因 素;而对体操运动员来说,耐力素质的重要程度则大大地降低 了。技能类对抗性项群运动员训练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在激 烈的对抗性活动中强烈的战术意识,和努力提高其随时对对手 的活动作出适宜的反应,进而克“敌”制胜的战术能力;而在 射击训练中,则需着力培养运动员不受对手与环境的干扰,高 度集中注意力于自我的心理自控能力。艺术体操和花样滑冰选 手一举手、一投足都要注意姿态的优美,表现出优雅的气质或 奔放的热情;而对投掷、摔跤选手来说,则根本不必顾忌自己 的姿态是否给人以好感,当然也不必去有意识地塑造形态的美 感,他们高度发展的竞技能力则充分地表现在把器械掷得更远 或把对手捧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