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六)实验内容安排【实验一】墙书展示旅游先驱人物述评1.实验学时:4学时2.实验目的:通过该实验课程教学,使得学生初步认知与理解旅游活动、旅游产业、旅游业管理等内容,掌握对旅游业发展趋势、旅游宏观情况,进而在此基础上分析近现代旅游业、中外旅游发展史上的先驱人物、典型代表人物的成功与经验。初步形成述评能力,并掌握墙书展示、图示法等多样化手段表达述评理念。使同学们能够了解近现代旅游业发展史,通过以中外先驱的经历为例(手写绘制墙书,随后拍成图片),展示其旅游业的贡献:随后通过案例成功背景要素分析,体现自身对旅游业发展、旅游活动发展的相关规律的掌握与应用;最后,通过自身实验设计及实验过程的经验总结与发展展望,分析自身对历史人物、旅游活动及旅游业发展规律的认知程度,分析自身对实验绘制墙书形式的体验感受,形成自身独立学习专业知识的发展展望。3.实验内容:(1)***(人物)对(全球/我国)近现代旅游业发展贡献的墙书形式述评。可依据托马斯库克或者陈光甫这两位先驱的经历为例,制作A4竖版多页墙书,(多张A4纸并列连接类似于折子),自行设计展示其对旅游业的贡献,随后拍成图片(整体开合状1张图片、内容按顺序拍成图片,注意图片处理、图片说明)。(2)案例人物成功的背景要素分析及旅游业发展、旅游活动发展相关规律的影响作用分析。注意墙书选择展示的先驱人物的信息与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相互呼应,实现图文结合的论证及评述效果;从而客观展现实验者个人对于先驱人物贡献的个性观点。(3)个人此次实验活动的评价与经验总结(包括三个方面,二级提纲依据自已的个性表达自行修改)。例如:分析自身对历史人物、旅游活动及旅游业发展规律的认知程度;分析自身对实验绘制墙书形式的体验感受;对于自身独立学习专业知识的个人发展展望。4.实验要求:实验人员需要提前认真搜索案例信息,细心归纳整理、罗列信息逻辑分类、提炼信息材料的中心主旨:实验人员需要进行至少两次手绘思维导图、图文结合的训练,以确保墙书展示的思路清晰、图文对照说明效果显著;实验人员需要预先学习左脑与右脑配合的图文展示方法:实验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分析、自我探查自省能力。5.实验设备及器材:A4纸多页、彩色马克笔、人物信息剪影或照片等素材、模拟汇报展台、投影设备、能上网的电脑。【实验二】旅游者行为/旅游活动的调及分析报告1.实验学时:4学时2.实验目的:通过该实验课程教学,使同学们能够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评价修订调查问8
8 展示。 (六)实验内容安排 【实验一】墙书展示旅游先驱人物述评 1.实验学时:4 学时 2.实验目的:通过该实验课程教学,使得学生初步认知与理解旅游活动、旅游产业、旅 游业管理等内容,掌握对旅游业发展趋势、旅游宏观情况,进而在此基础上分析近现代旅游 业、中外旅游发展史上的先驱人物、典型代表人物的成功与经验。初步形成述评能力,并掌 握墙书展示、图示法等多样化手段表达述评理念。使同学们能够了解近现代旅游业发展史, 通过以中外先驱的经历为例(手写绘制墙书,随后拍成图片),展示其旅游业的贡献;随后 通过案例成功背景要素分析,体现自身对旅游业发展、旅游活动发展的相关规律的掌握与应 用;最后,通过自身实验设计及实验过程的经验总结与发展展望,分析自身对历史人物、旅 游活动及旅游业发展规律的认知程度,分析自身对实验绘制墙书形式的体验感受,形成自身 独立学习专业知识的发展展望。 3.实验内容: (1)***(人物)对(全球/我国)近现代旅游业发展贡献的墙书形式述评。可依据托 马斯库克或者陈光甫这两位先驱的经历为例,制作 A4 竖版多页墙书,(多张 A4 纸并列连接, 类似于折子),自行设计展示其对旅游业的贡献,随后拍成图片(整体开合状 1 张图片、内 容按顺序拍成图片,注意图片处理、图片说明)。 (2)案例人物成功的背景要素分析及旅游业发展、旅游活动发展相关规律的影响作用 分析。注意墙书选择展示的先驱人物的信息与旅游业发展背景分析相互呼应,实现图文结合 的论证及评述效果;从而客观展现实验者个人对于先驱人物贡献的个性观点。 (3)个人此次实验活动的评价与经验总结(包括三个方面,二级提纲依据自己的个性 表达自行修改)。例如:分析自身对历史人物、旅游活动及旅游业发展规律的认知程度;分 析自身对实验绘制墙书形式的体验感受;对于自身独立学习专业知识的个人发展展望。 4.实验要求:实验人员需要提前认真搜索案例信息,细心归纳整理、罗列信息逻辑分类、 提炼信息材料的中心主旨;实验人员需要进行至少两次手绘思维导图、图文结合的训练,以 确保墙书展示的思路清晰、图文对照说明效果显著;实验人员需要预先学习左脑与右脑配合 的图文展示方法;实验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分析、自我探查自省能力。 5.实验设备及器材:A4 纸多页、彩色马克笔、人物信息剪影或照片等素材、模拟汇报展 台、投影设备、能上网的电脑。 【实验二】旅游者行为/旅游活动的调查及分析报告 1.实验学时:4 学时 2.实验目的:通过该实验课程教学,使同学们能够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评价修订调查问
卷目的与调研问题合理性、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问题拍成图片),做出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习得调研设计能力:随后通过分析调研对象(具体某一类旅游者或者某一具体旅游活动)的特征分析,得到该调查对象(抽样样本)的分析结果,并进一步推及总体的现实状况分析结论,从而习得自身对旅游者行为或旅游活动发展相关规律的掌握与应用:最后,通过自身实验设计及实验过程的经验总结与发展展望,分析自身旅游活动及旅游业发展规律的认知程度,分析自身对问卷设计及结果分析能力的体验感受,形成自身独立锻炼专业能力的发展展望。3.实验内容:(1)***(类型旅游者)/***(类型旅游活动)调查目的及问卷设计。注意问卷设计紧贴调查目的,并通过预调查检验问卷题目的提问形式、提问逻辑、信息抓取是否实现调查目的:记录并分析预调研问卷设计与正式调研问卷设计之间的差异及个人经验总结。(2)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分析。第一,调查数据结果(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注意分析数据的语言逻辑性、指代清晰性):第二,分析此次调查结果背后旅游业发展、旅游活动发展相关规律的影响作用分析(依据自已的研究结果所发展出来的个人观点自行表达二级提纲)。(3)个人此次实验活动的评价与经验总结(包括三个方面,二级提纲依据自己的个性表达自行修改)。例如:分析自身对旅游活动及旅游业发展规律的认知程度;分析自身对问卷设计及结果分析能力的体验感受;对于自身独立锻炼专业能力的个人发展展望。4.实验要求:实验人员需要进行至少两次调研,以确保调查思路清晰、调查内容设计合理;实验人员需要预先学习文档办公软件中的EXCEL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图展示方法:实验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分析、自我探查自省能力。5.实验设备及器材:文档办公软件、数据分析软件、模拟汇报展台、投影设备、能上网的电脑。(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本课程实验环节,非单独开设实验课程,留存部分优秀实验报告,个人最终实验成绩列入课程总成绩的过程性考核之中,实验成绩百分制,评定依据包括:分组考核(40%)与个人考核(60%)相结合。实验考核内容包括:实验过程的认真程度:实验记录表、实验报告、实验课程总结记录书写的内容丰富情况及格式规整情况:遵守实验室工作规章制度情况等。六、课程思政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人间烟火美,家国情怀深”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例如:旅游体验专题讨论价值共创的时候,引导学生讨论案例中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服务理念,把这种服务理念的价值感强化,实现学9
9 卷目的与调研问题合理性、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问题拍成图片),做出调查问卷调查 结果分析,习得调研设计能力;随后通过分析调研对象(具体某一类旅游者或者某一具体旅 游活动)的特征分析,得到该调查对象(抽样样本)的分析结果,并进一步推及总体的现实 状况分析结论,从而习得自身对旅游者行为或旅游活动发展相关规律的掌握与应用;最后, 通过自身实验设计及实验过程的经验总结与发展展望,分析自身旅游活动及旅游业发展规律 的认知程度,分析自身对问卷设计及结果分析能力的体验感受,形成自身独立锻炼专业能力 的发展展望。 3.实验内容: (1)***(类型旅游者)/***(类型旅游活动)调查目的及问卷设计。注意问卷设计紧 贴调查目的,并通过预调查检验问卷题目的提问形式、提问逻辑、信息抓取是否实现调查目 的;记录并分析预调研问卷设计与正式调研问卷设计之间的差异及个人经验总结。 (2)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分析。第一,调查数据结果(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注 意分析数据的语言逻辑性、指代清晰性);第二,分析此次调查结果背后旅游业发展、旅游 活动发展相关规律的影响作用分析(依据自己的研究结果所发展出来的个人观点自行表达二 级提纲)。 (3)个人此次实验活动的评价与经验总结(包括三个方面,二级提纲依据自己的个性 表达自行修改)。例如:分析自身对旅游活动及旅游业发展规律的认知程度;分析自身对问 卷设计及结果分析能力的体验感受;对于自身独立锻炼专业能力的个人发展展望。 4.实验要求:实验人员需要进行至少两次调研,以确保调查思路清晰、调查内容设计合 理;实验人员需要预先学习文档办公软件中的 EXCEL 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图展示方法;实 验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分析、自我探查自省能力。 5.实验设备及器材:文档办公软件、数据分析软件、模拟汇报展台、投影设备、能上网 的电脑。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本课程实验环节,非单独开设实验课程,留存部分优秀实验报告,个人最终实验成绩列 入课程总成绩的过程性考核之中,实验成绩百分制,评定依据包括:分组考核(40%)与个人 考核(60%)相结合。实验考核内容包括:实验过程的认真程度;实验记录表、实验报告、实 验课程总结记录书写的内容丰富情况及格式规整情况;遵守实验室工作规章制度情况等。 六、课程思政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人间烟火美,家国情怀深”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 道德修养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例如:旅游体验专题讨论价值共创的时候,引导学生 讨论案例中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服务理念,把这种服务理念的价值感强化,实现学
生尊重服务价值、同时也增强自我价值感的思政教育效果。七、教材及教学参考书1.选用教材:(1)理论课教材:旅游学概论,第2版,邓爱民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年。(2)实验课教材:旅游学概论实验指导书(自编),旅游管理教研室编制,2023年。2.参考书:(1)旅游学概论,第3版,吴必虎编著,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2)基础旅游学,第4版,谢彦君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5年。(3)旅游学概论,第1版,傅广海编著,科学出版社,2019年。(4)旅游学概论,第7版,李天元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5年。3.推荐网站(线上资源):(1)世界旅游组织,http://www.unwto.org/(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https://www.mct.gov.cn/(3)国际饭店与餐馆协会,http://www.ih-ra.com/八、教学条件课程“教与学”环节互动需求较多,所需要多媒体设备、学习通线上讨论平台。九、教学考核评价1.过程性评价:实验报告、个人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及汇报展示、考勤等多元考核环节,将考核结果作为平时成绩,与学习过程紧密结合;占课程综合评价比重30%。2.终结性评价:期末闭卷笔试;占课程综合评价比重70%。3.课程综合评价:期末闭卷笔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对应的课程目标1。10
10 生尊重服务价值、同时也增强自我价值感的思政教育效果。 七、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选用教材: (1)理论课教材:旅游学概论,第 2 版,邓爱民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 年。 (2)实验课教材:旅游学概论实验指导书(自编),旅游管理教研室编制,2023 年。 2.参考书: (1)旅游学概论,第 3 版,吴必虎编著,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年。 (2)基础旅游学,第 4 版,谢彦君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5 年。 (3)旅游学概论,第 1 版,傅广海编著,科学出版社,2019 年。 (4)旅游学概论,第 7 版,李天元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5 年。 3.推荐网站(线上资源): (1)世界旅游组织,http://www.unwto.org/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https://www.mct.gov.cn/ (3)国际饭店与餐馆协会,http://www.ih-ra.com/ 八、教学条件 课程“教与学”环节互动需求较多,所需要多媒体设备、学习通线上讨论平台。 九、教学考核评价 1.过程性评价:实验报告、个人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及汇报展示、考勤等多元考核环节, 将考核结果作为平时成绩,与学习过程紧密结合;占课程综合评价比重 30%。 2.终结性评价:期末闭卷笔试;占课程综合评价比重 70%。 3.课程综合评价:期末闭卷笔试成绩(70%),平时成绩 30%;对应的课程目标 1
旅游管理专业导论An introductiontotourism management课程基本信息课程总学时:8实验学时:0学时课程编号:02042102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属性:基础类开设学期:第1学期课程团队:课程负责人:朱玉芳授课语言:中文适用专业:旅游管理对先修的要求:无对后续的支撑:本课程是对初入大学后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其专业学习的先导教育,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本专业有一个初步整体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后续学期对该专业所有课程的学习。主撰人:朱玉芳审核人:何静大纲修订日期:2023年一、课程的教学理念、性质、目标和任务《旅游管理专业导论》是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属于选修课。为了消除学生入校以后的专业迷范,从2019级我们开设了这门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历史、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招生情况、专业发展状况、本专业的知识领域和基本框架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有一定的了解,并对专业发展前景进行展望,鼓励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认真学习本专业设置的各种相关课程,掌握专业技能,并注意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学会做合格旅游人。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理论知识方面:通过学习《旅游管理专业导论》课程,要求学生对学校及本专业的历史、概括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了解本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发展前景,使学生目标明确的投入到专业学习中。三、课程的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说明《旅游管理专业导论》课程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在开设旅游管理专业课前,于学生初入大学后开设的一门基础课,这门课的理论性较强,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采用启发式11
11 旅游管理专业导论 An introduction to tourism management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2042102 课程总学时:8 实验学时: 0 学时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属性:基础类 开设学期:第 1 学期 课程负责人:朱玉芳 课程团队: 授课语言:中文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对先修的要求:无 对后续的支撑:本课程是对初入大学后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其专业学习的先导教育,通过 学习使学生对本专业有一个初步整体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后续学期对该专业所有课 程的学习。 主撰人:朱玉芳 审核人:何静 大纲修订日期:2023 年 一、课程的教学理念、性质、目标和任务 《旅游管理专业导论》是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属于选修课。为了消除学 生入校以后的专业迷茫,从 2019 级我们开设了这门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 发展历史、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招生情况、专业发展状况、本专业的知识领域 和基本框架及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有一定的了解,并对专业发展前景进行展望,鼓励学 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认真学习本专业设置的各种相关课程,掌握专业技能,并注意不断 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学会做合格旅游人。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理论知识方面:通过学习《旅游管理专业导论》课程,要求学生对学校及本专业的历史、 概括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了解本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发展前景,使学生目标明确 的投入到专业学习中。 三、课程的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说明 《旅游管理专业导论》课程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在开设旅游管理专业课前,于学生 初入大学后开设的一门基础课,这门课的理论性较强,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采用启发式
教学,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善于思考和质疑,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主要通过多媒体视频资料,自制PPT及视频结合现场课堂讲授,配合对学生的课前提问或抢答,课后练习或拓展知识阅读,以及学生出勤情况,学习态度等信息,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序号课程目标毕业要求11目标1:学生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怨气与发展历程28自标2:激发学生对旅游行业的热爱与忠诚度113目标3: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职业规划。四、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8学时)学时数:2第1章学院及专业简介教学目标: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旅管专业的办学历程,学院的教职工人数、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及在读生情况,以及本学科的科研和社会服务情况。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了解:旅管管理专业的发展概况及社会服务情况。主教学组织与实施:通过自制PPT及视频材料的观看,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办学经历,师资力量等情况,使学生对林学系旅管专业有一个初步感知印象,使学生充满信心的快速融入河南农大旅管专业的大家庭,进而很快适应入校后的大学生活。学时数:3第2章认识旅游管理专业,做合格的旅游人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本专业主要知识领域和基本框架,本专业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本专业与经济社会的关系,树立专业精神和自豪感,通过学习做一个合格的旅游人。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本专业与经济社会的关系。教学难点:本专业主要知识领域和基本框架。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了解:旅管专业的主要知识领域和基本框架,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及文化传统。理解:本专业与经济社会的关系教学组织与实施:本章以教师讲授为主,通过PPT及自制课程视频等,通过案例的讲授,让12
12 教学,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善于思考和质疑,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主 要通过多媒体视频资料,自制 PPT 及视频结合现场课堂讲授,配合对学生的课前提问或抢答, 课后练习或拓展知识阅读,以及学生出勤情况,学习态度等信息,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序号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1 目标 1:学生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怨气与发展历程 1 2 目标 2:激发学生对旅游行业的热爱与忠诚度 8 3 目标 3: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职业规划。 11 四、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8 学时) 第 1 章 学院及专业简介 学时数:2 教学目标: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旅管专业的办学历程,学院的教职工人 数、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及在读生情况,以及本学科的科研和社会服务情况。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了解:旅管管理专业的发展概况及社会服务情况。 主教学组织与实施:通过自制 PPT 及视频材料的观看,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办学经历,师资 力量等情况,使学生对林学系旅管专业有一个初步感知印象,使学生充满信心的快速融入河 南农大旅管专业的大家庭,进而很快适应入校后的大学生活。 第 2 章 认识旅游管理专业,做合格的旅游人 学时数:3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本专业主要知识领域和基本框架,本专业的历史和文化 传统,本专业与经济社会的关系,树立专业精神和自豪感,通过学习做一个合格的旅游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本专业与经济社会的关系。 教学难点:本专业主要知识领域和基本框架。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了解:旅管专业的主要知识领域和基本框架,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及文化传统。 理解:本专业与经济社会的关系 教学组织与实施:本章以教师讲授为主,通过 PPT 及自制课程视频等,通过案例的讲授,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