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专业第一篇课程教学大纲1.生态学导论2、自然地理3.土壤学134.气象学265.植物学406.动物生物学567.微生物学.638.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才.799.生态学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9410.基础生态学.10411.生理生态学11712.生态环境工程12613.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13814714.污染生态学15.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15416.生态规划.17317.生态经济与绿色发展.185保护生物学18.192.21220.环境经济学21921.水土保持学22.环境法22523.生态文明史.233.23924.环境影响评价25.产业生态学25926.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26727327.生态毒理学
生态学专业 第一篇 课程教学大纲 1. 生态学导论. 1 2、 自然地理学. 5 3. 土壤学. 13 4. 气象学. 26 5. 植物学. 40 6. 动物生物学. 56 7. 微生物学. 63 8.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 79 9. 生态学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94 10.基础生态学. 104 11. 生理生态学.117 12. 生态环境工程. 126 13. 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 138 14. 污染生态学. 147 15. 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 154 16. 生态规划. 173 17. 生态经济与绿色发展. 185 18. 保护生物学. 192 20. 环境经济学. 212 21. 水土保持学. 219 22. 环境法. 225 23. 生态文明史. 233 24. 环境影响评价. 239 25. 产业生态学. 259 26. 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267 27. 生态毒理学. 273
28.景观生态学28529.生态学专业英语.29530.湿地生态学300第二篇实习教学大纲1.生态学实习307第三篇考核大纲3231.生态学导论2.自然地理学3263.土壤学.3324.气象学.3395.植物学3456.动物生物学.3527.微生物学.3578.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363.3739.生态学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10.基础生态学37911.生理生态学.38612.生态环境工程.391.39813.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14.污染生态学40215.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407.41316.生态规划17.生态经济与绿色发展422.42718.保护生物学20.环境经济学43721.水土保持学44222.环境法447
28. 景观生态学. 285 29. 生态学专业英语. 295 30. 湿地生态学. 300 第二篇 实习教学大纲 1.生态学实习. 307 第三篇 考核大纲 1. 生态学导论. 323 2. 自然地理学. 326 3. 土壤学. 332 4. 气象学. 339 5. 植物学. 345 6. 动物生物学. 352 7. 微生物学. 357 8. 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 363 9. 生态学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373 10. 基础生态学. 379 11. 生理生态学.386 12. 生态环境工程. 391 13. 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 398 14. 污染生态学. 402 15. 生态系统健康与管理. 407 16. 生态规划. 413 17. 生态经济与绿色发展. 422 18. 保护生物学. 427 20. 环境经济学. 437 21. 水土保持学. 442 22. 环境法. 447
23.生态文明史45224.环境影响评价.45725.产业生态学.47026.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47527.生态毒理学..48028.景观生态学.487生态学专业英语29.49330.湿地生态学.498
23. 生态文明史. 452 24. 环境影响评价. 457 25. 产业生态学. 470 26. 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475 27. 生态毒理学. 480 28. 景观生态学. 487 29. 生态学专业英语. 493 30. 湿地生态学. 498
第一篇课程教学大纲1.生态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Ecology and Environment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2051001课程总学时:8实验学时:0学时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属性:专业类开设学期:第2学期课程团队:杨喜田、王婷、吴明课程负责人:孔德良授课语言:中文作适用专业:生态学、林学、环境科学对先修的要求:基础的生物学、数学和物理等对后续的支撑:是后续的植物生理学、基础生态学的铺垫主撰人:孔德良审核人:郭二辉大纲制定(修订)日期:2023.06一、课程的教学理念、性质、目标和任务(300-500字,一级标题统一宋体五号字加粗)生态学导论是生态学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生态学专业的学生正式学习专业课之前的一个引导性质的课程。本课程以生态学基础理论和技术为主线,结合课程团队教师的专长,介绍前生态学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生态学基础理论框架,当前主流和前沿的生态学研究课题,以及生态环境工程技术在植被恢复中的应用。本课程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引入国内外生态学科理论和技术的前沿进展,组织学生对共性和重要的学科问题展开课堂讨论和课后研讨,通过多样的授课方式,全面提升教学效果。通过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提升学生的生态学思维和国际视野,为后续的生态学专业课程,包括生理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生态环境工程等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生态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学科分支。2.了解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和生态环境工程技术。三、课程的教学设计1
1 第一篇 课程教学大纲 1. 生态学导论 Introduction to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2051001 课程总学时:8 实验学时: 0 学时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属性:专业类 开设学期:第 2 学期 课程负责人:孔德良 课程团队:杨喜田、王婷、吴明 作 授课语言:中文 适用专业:生态学、林学、环境科学 对先修的要求:基础的生物学、数学和物理等 对后续的支撑:是后续的植物生理学、基础生态学的铺垫 主撰人:孔德良 审核人:郭二辉 大纲制定(修订)日期:2023.06 一、课程的教学理念、性质、目标和任务(300-500 字,一级标题统一宋体五号字加粗) 生态学导论是生态学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生态学专业的学生正式学习专业 课之前的一个引导性质的课程。本课程以生态学基础理论和技术为主线,结合课程团队教师的专 长,介绍前生态学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生态学 基础理论框架,当前主流和前沿的生态学研究课题,以及生态环境工程技术在植被恢复中的应用。 本课程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引入国内外生态学科理论和技术的前沿进展,组织学生对共性和重要 的学科问题展开课堂讨论和课后研讨,通过多样的授课方式,全面提升教学效果。通过课程的学 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和素质,提升学生的生态学思维和国际视野,为后续的生态学专业课程,包括生理生态学、基础 生态学、生态环境工程等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生态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学科分支。 2.了解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和生态环境工程技术。 三、课程的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说明围绕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理论学时8,主要教学内容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生态学的基本问题,介绍生态学的概念、分支、研究内容,以及生态学科在我校的产生和发展历程。第二章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并以根系生态学为例,介绍生态学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前沿进展。第三章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主要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例介绍基础理论和前沿进展。第四章生态环境工程,介绍生态工程技术在生态恢复实践中的应用。本课程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辅助大量的科技前沿,突出理论和实践的综合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和课程的兴趣,达成教学目标。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序号课程目标毕业要求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研究思想和探究方式,并能将其有效的转化到自身学习和科研的11实践中。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独立思考和自主分析,学习解决学习和科研实践中22, 3所存在的问题。使学生理解生态学的学科内涵和价值,能够承担宣传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43任。四、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8学时)学时数2第一章生态学的基本问题教学目标:掌握生态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了解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掌握生态学的基本分支学科,掌握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并了解生态学科在河南农业大学的发展历程。教学重点和难点: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1生态学的概念2生态学的研究内容3生态学的分支学科4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教学组织与实施: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组织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和对相关老师进行访谈和交流。学时数2第二章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教学目标:了解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掌握全球变化生态学的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案例,以根系生态学为例了解根系与环境互作的最新研究前沿。教学重点和难点:生态学在宏观和微观尺度上的发展与困境及其解决途径,当前多学科理论和技2
2 1.教学设计说明 围绕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理论学时 8,主要教学内容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生态 学的基本问题,介绍生态学的概念、分支、研究内容,以及生态学科在我校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第二章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并以根系生态学为例,介绍生态学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前沿进展。 第三章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主要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例介绍基础理论和前沿进展。第四章 生态环境工程,介绍生态工程技术在生态恢复实践中的应用。本课程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辅助 大量的科技前沿,突出理论和实践的综合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和课程的兴趣,达成教学目 标。 2.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序号 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 1 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研究思想和探究方式,并能将其有效的转化到自身学习和科研的 实践中。 1 2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独立思考和自主分析,学习解决学习和科研实践中 所存在的问题。 2,3 3 使学生理解生态学的学科内涵和价值,能够承担宣传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 任。 4 四、理论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8 学时) 第一章 生态学的基本问题 学时数 2 教学目标:掌握生态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了解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掌握生态学的基本分支学科, 掌握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并了解生态学科在河南农业大学的发展历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与要求: 1 生态学的概念 2 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3 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4 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组织与实施: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组织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和对相关老师进行访谈和交流。 第二章 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学时数 2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掌握全球变化生态学的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案例, 以根系生态学为例了解根系与环境互作的最新研究前沿。 教学重点和难点:生态学在宏观和微观尺度上的发展与困境及其解决途径,当前多学科理论和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