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复习二轮资料一第三部分古代诗歌鉴赏 第三部分古代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蒋兴祖女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 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减字木兰花 淮上女 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 山长水 断行人东望眼。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注早在宋代,当靖康之变及南宋灭亡时,曾涌现出一大批爱国女词人。她们 被金兵掳掠北去,在离别故乡山河时,留下了很多令人感泣、深沉悲愤的词章。 前首为“靖康初,金兵侵犯京师”时,阳武县令蒋兴祖之女为贼掳去,遂“题字 于雄州驿中,叙其本末”。后首为南宋宁宗年间,金人掳大批淮上良家女北归, 有女题此词于泗州客舍间 (1)《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中主要通过 等意象写出 了北国荒寂悲凉的景象,表达词人的忧愁和悲愤之情;而淮上女写的词中主要通 过 、烟波迷茫等意象写出了告别故乡山河、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眷恋 的忧愁和悲愤之情 (2)任选一画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答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文后问题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 答 (2)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认为是这样吗?诗歌 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 3.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蟾宫曲·九日① 张可久
2014 届高三复习二轮资料--第三部分 古代诗歌鉴赏 第三部分 古代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蒋兴祖女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 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减字木兰花 淮 上 女 淮山隐隐,千里云峰千里恨。淮水悠悠,万顷烟波万顷愁。 山长水远,遮 断行人东望眼。恨旧愁新,有泪无言对晚春。 注 早在宋代,当靖康之变及南宋灭亡时,曾涌现出一大批爱国女词人。她们 被金兵掳掠北去,在离别故乡山河时,留下了很多令人感泣、深沉悲愤的词章。 前首为“靖康初,金兵侵犯京师”时,阳武县令蒋兴祖之女为贼掳去,遂“题字 于雄州驿中,叙其本末”。后首为南宋宁宗年间,金人掳大批淮上良家女北归, 有女题此词于泗州客舍间。 (1)《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中主要通过 、 等意象写出 了北国荒寂悲凉的景象,表达词人的忧愁和悲愤之情;而淮上女写的词中主要通 过 、烟波迷茫等意象写出了告别故乡山河、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眷恋 的忧愁和悲愤之情。 (2)任选一画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答: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文后问题。 春 思 贾 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 答: (2)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认为是这样吗?诗歌 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 3.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蟾宫曲·九日①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②归雁横秋:“横秋归雁”的倒装句式。 (1)这是元曲作家张可久写的一首被后人称为“清而且丽”的散曲。张可久仕 途失意,整日沉湎于诗酒世界,寄情于山水之间。你认为这首曲中揭示主题的是 哪一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2)“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描写是否与主题有关?请简要分析。 答 4.阅读下面一首明代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前调·阊门夜泊 陈所闻 风雨萧然,寒入姑苏夜泊船。市喧才寂,潮汐还生,钟韵俄传 乌啼不管旅愁牵,梦回偏怪家山远。摇落冮天,喜的是蓬窗曙色,透来一线。 注阊门:苏州城西北的城门。 1)作者在曲中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 (2)这首散曲写夜泊,写钟声,写乌啼,意境与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有相似 之处。试比较此曲与张继诗的内容和手法方面的不同。 答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别 左纬 骑马出门三月暮,杨花无赖雪漫天。 客情唯有夜难过,宿处先寻无杜鹃。 (1)第二句写了什么景物?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其描写特点如何? 答 (2)结句“宿处先寻无杜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②,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 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②归雁横秋:“横秋归雁”的倒装句式。 (1)这是元曲作家张可久写的一首被后人称为“清而且丽”的散曲。张可久仕 途失意,整日沉湎于诗酒世界,寄情于山水之间。你认为这首曲中揭示主题的是 哪一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答: (2)“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描写是否与主题有关?请简要分析。 答: 4.阅读下面一首明代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前调·阊门[注]夜泊 陈所闻 风雨萧然,寒入姑苏夜泊船。市喧才寂,潮汐还生,钟韵俄传。 乌啼不管旅愁牵,梦回偏怪家山远。摇落江天,喜的是蓬窗曙色,透来一线。 注 阊门:苏州城西北的城门。 (1)作者在曲中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 (2)这首散曲写夜泊,写钟声,写乌啼,意境与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有相似 之处。试比较此曲与张继诗的内容和手法方面的不同。 答: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 别 左 纬 骑马出门三月暮,杨花无赖雪漫天。 客情唯有夜难过,宿处先寻无杜鹃。 (1)第二句写了什么景物?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其描写特点如何? 答: (2)结句“宿处先寻无杜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房兵曹胡马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作者在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 (2)作者写胡马的用意是什么? 答 7.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山雨 [宋]翁卷 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山雨 [清]何绍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1)翁卷的《山雨》一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答 (2)这两首诗都描写了山雨,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甘露寺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三国吴时,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 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房兵曹胡马 杜 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作者在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 答: (2)作者写胡马的用意是什么? 答: 7.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山 雨 [宋]翁 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山 雨 [清]何 绍 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 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1)翁卷的《山雨》一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答: (2)这两首诗都描写了山雨,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甘露寺[注] 曾 公 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 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三国吴时,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 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 析答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感受最深的 点 9.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山坡羊·述怀 薛昂夫 大江东去,长安西去,为功名走遍天涯路。厌舟车,喜琴书, 早星星鬓影瓜田[暮。心待足时名便足。高,高处苦;低,低处苦 注瓜田:邵平秦时封东陵侯,汉初种瓜于长安东门。 (1)简要描绘出“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暮”的人物形象。 (2)有曲评家认为末句“高,高处苦;低,低处苦”有警戒意,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 10.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长安秋望 唐)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髙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水村闲望 (宋)俞紫芝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两首诗均为七言律诗,赵诗为宦游长安时所作,而俞诗为仕宦失意后隐逸 扬州时所作。翡翠:翠鸟。 (1)两诗均按“望”字组织题材,景中寓情。赵诗紧扣“秋”字,绘出了一幅 深秋拂晓图:云雾飘游,残星寥落,归雁横天,长笛幽怨,红莲凋谢,显出一派 凄迷清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内心孤寂伤感的愁思。而俞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 析。 答: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 点。 答: 9.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山坡羊·述怀 薛 昂 夫 大江东去,长安西去,为功名走遍天涯路。厌舟车,喜琴书, 早星星鬓影瓜田[注]暮。心待足时名便足。高,高处苦;低,低处苦。 注 瓜田:邵平秦时封东陵侯,汉初种瓜于长安东门。 (1)简要描绘出“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暮”的人物形象。 答: (2)有曲评家认为末句“高,高处苦;低,低处苦”有警戒意,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 10.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长安秋望 (唐)赵 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水村闲望 (宋)俞 紫 芝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 两首诗均为七言律诗,赵诗为宦游长安时所作,而俞诗为仕宦失意后隐逸 扬州时所作。翡翠:翠鸟。 (1)两诗均按“望”字组织题材,景中寓情。赵诗紧扣“秋”字,绘出了一幅 深秋拂晓图:云雾飘游,残星寥落,归雁横天,长笛幽怨,红莲凋谢,显出一派 凄迷清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内心孤寂伤感的愁思。而俞
(2)两诗分别以议论和感叹的笔触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情怀,点明诗歌主旨。赵诗 中“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是说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 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借典故抒写了诗人思 念故园、毅然归隐的心情。俞诗中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1)诗人以“诗家”的眼光赏景,“诗家”欣赏的是怎样的景色? 答: (2)诗中“看花人”与“诗家”的欣赏趣味有什么不同?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答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①罟师:这里指船夫。②临圻: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王维与哪位诗人被并称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 表?这首诗的前两句包含了哪三重意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2)王维的诗,语言生动凝练,描写细致传神,意境清幽淡远,被宋代哪位作家 誉为“诗中有画”?前人评论这首诗的三、四句说:“工于比喻,善于言情 你同意吗?试结合全诗赏析 答
诗 (2)两诗分别以议论和感叹的笔触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情怀,点明诗歌主旨。赵诗 中“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是说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 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借典故抒写了诗人思 念故园、毅然归隐的心情。俞诗中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城东早春 杨 巨 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1)诗人以“诗家”的眼光赏景,“诗家”欣赏的是怎样的景色? 答: (2)诗中“看花人”与“诗家”的欣赏趣味有什么不同?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 处? 答: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 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桨向临圻②。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 ①罟师:这里指船夫。②临圻: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王维与哪位诗人被并称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 表?这首诗的前两句包含了哪三重意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2)王维的诗,语言生动凝练,描写细致传神,意境清幽淡远,被宋代哪位作家 誉为“诗中有画”?前人评论这首诗的三、四句说:“工于比喻,善于言情。” 你同意吗?试结合全诗赏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