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人可以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人惯于对外界的影响(包括别人的思想)起强烈的反应。一 类人则消极被动地接受一切事物。前一类人甚至在孩提时期就对别人教给自己的一切提出疑 问,并往往叛逆传统和习俗。他们富有好奇心,要自己去探索事物。第二类人更容易适应生 活,而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更能积累正规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后一类人的头脑充满 了公认的观点和固定的看法,而反应型的人则具有较少的固定观念,他们的思想更自由、更 可变。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按照这两个极端来划分,从而隶属于某一种,但显然, 接近被动型的人是不适于从事研究工作的 怎样选择有前途的人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是判断自己是否适宜,这是个难题。列出 一连串所需的品格条件对解决问题并无多大帮助因为目前还没有一种客观的手段来衡量所 列出的特点。然而,心理学家有一天也许会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可以设计一种实验,来测 验人们日常生活方面的知识。这可以衡量人们好奇心和观察力的大小,即他“发现”周围环 境中事物的成功率,因为生活就是一个不断的发现过程。还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来检验人们 概括的能力以及能否提出与已知资料相适应的假说的能力。也许对科学的热爱可这样来考 察:看他们在获知科学上的新发现时是高兴还是相反,据此进行判断。 普通的考试并不足以说明学生研究能力的强弱,因为考试往往有利于积累知识的人,而 不利于思想家。出色的考生并不一定擅长于研究工作,而另一方面,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则往 往在考试上表现得不好。埃里希完全是靠着考官们的好心而通过医学毕业考试的,因为考官 们很有见识,承认他有特殊的才能。而爱因斯坦则在工艺学校入学考试中不及格。比起那种 不加怀疑地接受全部教学内容的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批判的学生在积累知识方面很有可能 处在不利的地位
2014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 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人可以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人惯于对外界的影响(包括别人的思想)起强烈的反应。一 类人则消极被动地接受一切事物。前一类人甚至在孩提时期就对别人教给自己的一切提出疑 问,并往往叛逆传统和习俗。他们富有好奇心,要自己去探索事物。第二类人更容易适应生 活,而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更能积累正规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后一类人的头脑充满 了公认的观点和固定的看法,而反应型的人则具有较少的固定观念,他们的思想更自由、更 可变。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按照这两个极端来划分,从而隶属于某一种,但显然, 接近被动型的人是不适于从事研究工作的。 怎样选择有前途的人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是判断自己是否适宜,这是个难题。列出 一连串所需的品格条件对解决问题并无多大帮助,因为目前还没有一种客观的手段来衡量所 列出的特点。然而,心理学家有一天也许会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可以设计一种实验,来测 验人们日常生活方面的知识。这可以衡量人们好奇心和观察力的大小,即他“发现”周围环 境中事物的成功率,因为生活就是一个不断的发现过程。还可以设计一些实验,来检验人们 概括的能力以及能否提出与已知资料相适应的假说的能力。也许对科学的热爱可这样来考 察:看他们在获知科学上的新发现时是高兴还是相反,据此进行判断。 普通的考试并不足以说明学生研究能力的强弱,因为考试往往有利于积累知识的人,而 不利于思想家。出色的考生并不一定擅长于研究工作,而另一方面,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则往 往在考试上表现得不好。埃里希完全是靠着考官们的好心而通过医学毕业考试的,因为考官 们很有见识,承认他有特殊的才能。而爱因斯坦则在工艺学校入学考试中不及格。比起那种 不加怀疑地接受全部教学内容的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批判的学生在积累知识方面很有可能 处在不利的地位
我注意到在英国许多生物学或非生物科学方面的研究人员都是博物学家或者在青年时 期曾是博物学爱好者。年轻人爱好博物学的某一学科进行深入研究,这也许是一种可贵的 迹象,说明他有研究的才能。这表明他从研究自然现象中得到兴趣,并很想亲自通过观察来 认识事物。 目前,挑选有前途的、有研究才能的人,也就是劳斯所说的“发现发现者”的唯一方法 是:给候选人以机会,至少有一两年的时间来作科学研究的尝试。除非年轻科学家确实表现 了研究方面的能力,否则最好不要给他永久性的研究职位。这种谨慎的态度不仅关系到科学 家未来的物质生活和幸福,而且对研究机构也有好处。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年应有机会涉 足研究,因为这有助于初步证明某人是否适于做研究工作。一个年轻的毕业生如果釆取措施 谋求一个研究工作的职位,那就表明他有从事科学研究的真诚愿望,换言之,最优秀的研究 人员往往自己挑选自己。 不管科学研究究竟需要何种智力条件,总之大家公认:并不是人人都能从事研究工作而 有所成就,正如并非人人都有作曲的才能一样。然而,缺乏这些条件的人并不等于在其他方 面的智力和能力有缺陷。(选自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性格”与“研究工作”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反应型的人则具有较少的固定观念,他们的思想更自由、更可变,能成为研究工作 B.消极被动地接受一切事物,这种被动型的人是不适于从事研究工作的。 C.每一个人并不绝对隶属于“反应型“”被动型”中的一种,所以难以判断是否适宜 研究工作 D.人的性格对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对科学的热爱永远是最基本的品格之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我注意到,在英国许多生物学或非生物科学方面的研究人员都是博物学家或者在青年时 期曾是博物学爱好者。年轻人爱好博物学的某一学科,进行深入研究,这也许是一种可贵的 迹象,说明他有研究的才能。这表明他从研究自然现象中得到兴趣,并很想亲自通过观察来 认识事物。 目前,挑选有前途的、有研究才能的人,也就是劳斯所说的“发现发现者”的唯一方法 是:给候选人以机会,至少有一两年的时间来作科学研究的尝试。除非年轻科学家确实表现 了研究方面的能力,否则最好不要给他永久性的研究职位。这种谨慎的态度不仅关系到科学 家未来的物质生活和幸福,而且对研究机构也有好处。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后一年应有机会涉 足研究,因为这有助于初步证明某人是否适于做研究工作。一个年轻的毕业生如果采取措施 谋求一个研究工作的职位,那就表明他有从事科学研究的真诚愿望,换言之,最优秀的研究 人员往往自己挑选自己。 不管科学研究究竟需要何种智力条件,总之大家公认:并不是人人都能从事研究工作而 有所成就,正如并非人人都有作曲的才能一样。然而,缺乏这些条件的人并不等于在其他方 面的智力和能力有缺陷。(选自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 1. 从原文看,下列关于“性格”与“研究工作”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反应型的人则具有较少的固定观念,他们的思想更自由、更可变,能成为研究工作 者。 B. 消极被动地接受一切事物,这种被动型的人是不适于从事研究工作的。 C. 每一个人并不绝对隶属于“反应型“”被动型”中的一种,所以难以判断是否适宜 研究工作。 D. 人的性格对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对科学的热爱永远是最基本的品格之一。 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根据好奇心和观察力的大小准确判断自己是否适宜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B.普通的考试并不足以说明学生的研究能力,出色的考生只擅长考试,不擅长于研究 工作 C.年轻科学家研究方面的能力不强,可变因素较大,最好不要给他永久性的研究职位 D.不是人人都能从事研究工作,从事研究工作是有条件的,但缺乏这些条件的人并不 妨碍在其他方面做得很出色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擅长于研究工作的人,也许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并不比别人高,这表明他们在其他方 面的智力和能力有缺陷。 B.接受全部教学内容的学生更容易受老师的欢迎;善于思考、勇于批判的学生往往处 在不利的地位 C挑选适合研究的人的好方法之一是给候选人有足够的机会,至少有一两年的时间来 做科学研究的尝试,这有助于初步证明其是否适于做研究工作。 D.富有好奇心,要自己去探索事物,有从事科学研究的真诚愿望,他一定是最有前途 的、有研究才能的人 (3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沈炼字纯甫会稽人。嘉靖十七年进土。除溧阳知县。用伉据忤御史调荏平。父忧去, 补清丰入为锦衣卫经历。 炼为人刚直嫉恶如仇然颇疏琉狂。毎饮酒辄箕踞笑傲旁著无人。锦衣帅陆炳善遇之。炳 与严嵩父子交至深以故炼亦数从世蕃饮。世蕃以酒虐客炼心不平輒为反之世蕃惮不敢较。 会俺答犯京师致书乞贡多嫚语。下廷臣博议司业赵贞吉请勿许。廷臣无敢是贞吉者 独炼是之。炼偾国无人,致寇猖狂疏请以万骑护陵寝万骑护通州军储而合勤王师十余万人
A. 人们根据好奇心和观察力的大小准确判断自己是否适宜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B. 普通的考试并不足以说明学生的研究能力,出色的考生只擅长考试,不擅长于研究 工作。 C. 年轻科学家研究方面的能力不强,可变因素较大,最好不要给他永久性的研究职位。 D. 不是人人都能从事研究工作,从事研究工作是有条件的,但缺乏这些条件的人并不 妨碍在其他方面做得很出色。 3.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擅长于研究工作的人,也许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并不比别人高,这表明他们在其他方 面的智力和能力有缺陷。 B. 接受全部教学内容的学生更容易受老师的欢迎;善于思考、勇于批判的学生往往处 在不利的地位。 C. 挑选适合研究的人的好方法之一是给候选人有足够的机会,至少有一两年的时间来 做科学研究的尝试,这有助于初步证明其是否适于做研究工作。 D. 富有好奇心,要自己去探索事物,有从事科学研究的真诚愿望,他一定是最有前途 的、有研究才能的人。 二、(3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沈炼,字纯甫,会稽人。嘉靖十七年进士。除溧阳知县。用伉据,忤御史,调荏平。父忧去, 补清丰,入为锦衣卫经历。 炼为人刚直,嫉恶如仇,然颇疏狂。每饮酒辄箕踞笑傲,旁若无人。锦衣帅陆炳善遇之。炳 与严嵩父子交至深,以故炼亦数从世蕃饮。世蕃以酒虐客,炼心不平,辄为反之,世蕃惮不敢较。 会俺答犯京师,致书乞贡,多嫚语。下廷臣博议,司业赵贞吉请勿许。廷臣无敢是贞吉者, 独炼是之。炼愤国无人,致寇猖狂,疏请以万骑护陵寝,万骑护通州军储,而合勤王师十余万人
击其惰归可大得志。帝弗省。 嵩贵幸用事,边臣争致贿遗。及失事惧罪贿日以重。炼时时扼腕。一日从尚宝丞张逊业 饮酒半及嵩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遂上疏言:“今大学士嵩,贪婪之性疾入膏肓,愚鄙之心顽 于铁石。当主忧臣辱之时不闻延访贤豪咨询方略惟与子世蕃图自便。忠谋则多方沮之谀 谄则曲意引之。要贿鬻官沽恩结客。”帝大怒榜之数十谪佃保安。 既至未有馆舍。贾人某询知其得罪故徙家舍之。里长老亦日致薪米遣子弟就学。炼语 以忠义大节皆大喜。塞外人素憨直又谂知嵩恶争詈高以快炼。炼亦大喜日相与詈嵩父子 为常。且缚草为人,象李林甫、秦桧及嵩,醉则聚子弟攒射。或踔骑居庸关口,南向戟手詈嵩, 复痛哭乃归。语稍稍闻京师嵩大恨思有以报炼。 后嵩败世蕃坐诛。临刑时炼所教保安子弟在太学者以一帛署炼姓名官爵于其上持入 市。观世蕃断头讫大呼日:“沈公可瞑目矣。因恸哭而去。 隆庆初诏褒言事者。赠炼光禄少卿天启初,谥忠憨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用伉据怜御史调往平用:因为B父忧去补清丰入为锦衣卫经历忧指父母的丧事 C会俺答犯京师会会同D嵩大恨思有以报炼 报报复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沈炼为人刚直嫉恶如仇的一组是()(3分) ①每饮酒辄箕踞笑傲旁若无人②世蕃以酒虐客炼心不平辄为反之③炼愤国无人致寇 猖狂④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⑤要贿鬻官沽恩结客⑥醉则聚孑弟攒射之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③④ 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炼担任溧阳知县期间由于行为亢直倨傲触犯御史被调荏平,后又因为父亲去世离 职守孝期满后被补到清丰做了锦衣卫经历
击其惰归,可大得志。帝弗省。 嵩贵幸用事,边臣争致贿遗。及失事惧罪,贿日以重。炼时时扼腕。一日从尚宝丞张逊业 饮,酒半及嵩,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遂上疏言:“今大学士嵩,贪婪之性疾入膏肓,愚鄙之心顽 于铁石。当主忧臣辱之时,不闻延访贤豪,咨询方略,惟与子世蕃图自便。忠谋则多方沮之,谀 谄则曲意引之。要贿鬻官,沽恩结客。”帝大怒,榜之数十,谪佃保安。 既至,未有馆舍。贾人某询知其得罪故,徙家舍之。里长老亦日致薪米,遣子弟就学。炼语 以忠义大节,皆大喜。塞外人素憨直,又谂知嵩恶,争詈嵩以快炼。炼亦大喜,日相与詈嵩父子 为常。且缚草为人,象李林甫、秦桧及嵩,醉则聚子弟攒射。或踔骑居庸关口,南向戟手詈嵩, 复痛哭乃归。语稍稍闻京师,嵩大恨,思有以报炼。 后嵩败,世蕃坐诛。临刑时,炼所教保安子弟在太学者,以一帛署炼姓名官爵于其上,持入 市。观世蕃断头讫,大呼曰:“沈公可瞑目矣。”因恸哭而去。 隆庆初,诏褒言事者。赠炼光禄少卿,天启初,谥忠憨。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用伉据,怜御史,调往平 用:因为 B.父忧去,补清丰,入为锦衣卫经历 忧:指父母的丧事 C.会俺答犯京师 会:会同 D.嵩大恨,思有以报炼 报:报复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沈炼为人刚直,嫉恶如仇的一组是( )(3分) ①每饮酒辄箕踞笑傲,旁若无人②世蕃以酒虐客,炼心不平,辄为反之③炼愤国无人,致寇 猖狂④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⑤要贿鬻官,沽恩结客⑥醉则聚子弟攒射之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③④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沈炼担任溧阳知县期间,由于行为亢直倨傲,触犯御史,被调荏平,后又因为父亲去世离 职,守孝期满后被补到清丰做了锦衣卫经历
B.沈炼行为刚直嫉恶如仇但行为很是狂放不羁;沈炼愤恨国中无人导致俺答猖獗于 是上疏请求在敌军疲倦地回军时候发动进攻 C沈炼因为上疏揭露严嵩父子的种种倒行逆施而激怒了皇帝,被贬至保安为民,到了后 在当地人帮助下才得到处所。 D沈炼到了保安后深得当地人民的同情和支持让他们的子弟来跟着他学习;于是他在 那里经常把忠义大节讲给孩子们听。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忠谋则多方沮之谀谄则曲意引之。 (2)塞外人素憨直又谂知嵩恶争詈嵩以快炼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日家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范成大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8、欧阳修的《田家》在描绘农村生活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技巧?请结合全诗简析。 9、两首诗都描绘了农村生活,但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 10.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甲、乙两题任选一题。(6分) 【甲】早岁那知世事艰 ,干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乙】(1) ,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B.沈炼行为刚直,嫉恶如仇,但行为很是狂放不羁;沈炼愤恨国中无人,导致俺答猖獗,于 是上疏请求在敌军疲倦地回军时候,发动进攻。 C.沈炼因为上疏揭露严嵩父子的种种倒行逆施而激怒了皇帝,被贬至保安为民,到了后 在当地人帮助下才得到处所。 D.沈炼到了保安后,深得当地人民的同情和支持,让他们的子弟来跟着他学习;于是他在 那里经常把忠义大节讲给孩子们听。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l)忠谋则多方沮之,谀谄则曲意引之。 (2)塞外人素憨直,又谂知嵩恶,争詈嵩以快炼。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田 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范成大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8、欧阳修的《田家》在描绘农村生活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技巧?请结合全诗简析。 9、两首诗都描绘了农村生活,但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 10.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甲、乙两题任选一题。(6分) 【甲】早岁那知世事艰, 。 , 。 , 。 ,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乙】(1) ,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