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大治一中等六校2015届高三元月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大治一中广水一中天门中学 仙桃中学浠水一中潜江中学 2015届高三元月调考 语文试卷 命题学校:浠水一中命题教师:付志华蔡火坤陈清毕在峰 审题学校:潜江中学审题教师:汪铮 考试时间:2015年1月6日上午9:00-11:00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考号、班级、姓名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 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 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 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试卷综析】 本次高三语文试题总分为150分,其中写作60分,阅读部分现代文,古代诗歌 及文言文部分,和高考卷相同。写作总分和高考分值相同。总题量为23题,其 中语言基础知识、阅读22题,写作1题,从试题难度梯度上看,试题的梯度呈 现由浅入深的排列,两题文言文前一题的得分较低,作文只限定学生写供材料作 文。本次试卷只考査了高中课内背诵部分。侧重于学生古代汉语的理解、分析 综合运用,如解释文言实词和虚词,将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分析,理解文中人 物形象,揣摩人物言语的真实用意,这些试题的设置强化了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 练 总体来说,这份高三月考语文试卷,试题题量适中,试题形式灵活,侧重基础。 语言基础知识(共15分,5小题,每小题3分) 【题文】A0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场合/捧场泊车/湖泊屏障/屏退左右 B.累蒉/磊落靡费/消弭菁华/不矜不伐 C.脾脏/睥睨哺育/胸脯瑕疵/遐迩闻名 D.仿效/发酵烙印/唠叨癸丑/焚膏继晷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A(识记)。【答案和解析】答案:B解析: A chang/ chang b6/ po ping/ bing b lei/lei mi/mi jing/jin C pi/pi bu/fu xia/ xia D xiao /jiao lao/lao gui/ gui 【思路点拨】完成本题需要平时的积累。一是积累语文教材注释中注音的汉字, 二是积累平时训练的试卷中注音的汉字,三是积累平时阅读中读错字,特别是多 音字,如:A项,泊车/湖泊读音是bo/p0屏障/屏退左右ping/bing。 【题文】B0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作揖常春藤险相环生蓬头垢面 B.婆娑挖墙脚慨当以慷亭亭玉立 C.凄惋圆舞曲寻死觅活地崩山摧 D.通牒白内瘴意气用事咄咄逼人
湖北省大冶一中等六校 2015 届高三元月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大冶一中 广水一中 天门中学 仙桃中学 浠水一中 潜江中学 2015 届高三元月调考 语文试卷 命题学校:浠水一中 命题教师:付志华蔡火坤 陈清 毕在峰 审题学校:潜江中学 审题教师:汪铮 考试时间:2015 年 1 月 6 日上午 9:00—11:00 试卷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考号、班级、姓名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 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 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 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 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试卷综析】 本次高三语文试题总分为 150 分,其中写作 60 分,阅读部分现代文,古代诗歌 及文言文部分,和高考卷相同。写作总分和高考分值相同。总题量为 23 题,其 中语言基础知识、阅读 22 题,写作 1 题,从试题难度梯度上看,试题的梯度呈 现由浅入深的排列,两题文言文前一题的得分较低,作文只限定学生写供材料作 文。本次试卷只考查了高中课内背诵部分。侧重于学生古代汉语的理解、分析、 综合运用,如解释文言实词和虚词,将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分析,理解文中人 物形象,揣摩人物言语的真实用意,这些试题的设置强化了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 练。 总体来说,这份高三月考语文试卷,试题题量适中,试题形式灵活,侧重基础。 一、语言基础知识(共 15 分,5 小题,每小题 3 分) 【题文】A0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场合/捧场 泊车/湖泊 屏障/屏退左右 B.累赘/磊落 靡费/消弭 菁华/不矜不伐 C.脾脏/睥睨 哺育/胸脯 瑕疵/遐迩闻名 D.仿效/发酵 烙印/唠叨 癸丑/焚膏继晷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A(识记)。【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A chǎng/ chǎng bó/pō ping/bǐng B léi/lěi mí/mǐ jīng/jīn C pí/pì bǔ/fú xiá/ xiá D xiào /jiào lào/láo guǐ/ guǐ 【思路点拨】完成本题需要平时的积累。一是积累语文教材注释中注音的汉字, 二是积累平时训练的试卷中注音的汉字,三是积累平时阅读中读错字,特别是多 音字,如:A 项,泊车/湖泊 读音是 bó/pō 屏障/屏退左右 ping/bǐng。 【题文】B0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作揖 常春藤 险相环生 蓬头垢面 B. 婆娑 挖墙脚 慨当以慷 亭亭玉立 C. 凄惋 圆舞曲 寻死觅活 地崩山摧 D. 通牒 白内瘴 意气用事 咄咄逼人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A(识记)。【答案和解析】答案:B解析:A项险相环生一一险象环生:C项凄 惋一一凄婉;D项白内瘴一一白内障 【思路点拨】完成本题需要①注意形近音异字和留心同音字。答题时不要“一瞥 而过”,要看清形近字的细微差别,在细微处下功夫,字字落实。如险相环生 险象环生;②注意读准字音法、区分字义法的灵活运用。当然平时积累很重要, 要分门别类地整理,建立错字档案,另外做题时要仔细审题,看清是选错误的还 是正确的,可结合词义和适当运用联想进行比较,注意运用好排除法等。 【题文】D0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深入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全面加强部队 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②15日,香港警方完持续近80天的“占领中环”非法集会后,各种商铺便纷 纷打出节日促销广告 ③高兴了躺在洁白的雪堆里面,仰望浩瀚的苍穹,静观疏林水墨画,夕阳下的 雪山,任风雪亲近你的脸颊,任白云飘荡蓝天,一种世外桃源的清静感觉,痛 痛快快享受那种畅游后的快感。 A.切实处理随意超凡脱俗 B.扎实处置任意超尘出世 C.扎实处理随意超尘出世 D.切实处置任意超凡脱俗 【知识点】本题考査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 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B解析:“扎实”侧重于过程的踏实、牢固。“处置”包 含惩罚性的处理。“任意”是不经心的意思,更符合语境。“超尘出世”,指超 脱尘世,到了另外的境界。“超凡脱俗”指超脱凡俗,成为一个清高的人 【思路点拨】完成本题需要辨析词语的确切含义。有些词语看起来意思比较接近 但其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因此一定要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比较其异 同,这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如“扎实”侧重于过程的踏实、牢固 【题文】E0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有腐必反,有贪必肃, 不仅在国内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在国际反腐败合作方面也频出新招、狠招, 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初步形成合力。 B.易建联现身深圳,除了球员的身份,他的新标签是U17篮球文化体验店的 老板,昨天,在南山区保利文化广场正式开业。 C.2008年开始,澳门开始给澳门居民发红包,永久居民一次发5000澳门元, 非永久居民也发3000澳门元,澳门特首崔世安说,明年每个红包将超过万元发 放给居民。 D.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普安排好值班、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 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 日假期。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A解析:B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在南山”前加“该店”。 C项句式杂糅,“每个红包超过万元”和“将超过万元红包发放给居民”是两个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A(识记)。【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A 项险相环生——险象环生;C 项凄 惋——凄婉;D 项白内瘴——白内障 【思路点拨】完成本题需要①注意形近音异字和留心同音字。答题时不要“一瞥 而过”,要看清形近字的细微差别,在细微处下功夫,字字落实。如险相环生—— 险象环生;②注意读准字音法、区分字义法的灵活运用。当然平时积累很重要, 要分门别类地整理,建立错字档案,另外做题时要仔细审题,看清是选错误的还 是正确的,可结合词义和适当运用联想进行比较,注意运用好排除法等。 【题文】D0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深入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全面加强部队 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②15 日,香港警方 完持续近 80 天的“占领中环”非法集会后,各种商铺便纷 纷打出节日促销广告。 ③高兴了 躺在洁白的雪堆里面,仰望浩瀚的苍穹,静观疏林水墨画,夕阳下的 雪山,任风雪亲近你的脸颊,任白云飘荡蓝天,一种世外桃源 的清静感觉,痛 痛快快享受那种畅游后的快感。 A. 切实 处理 随意 超凡脱俗 B. 扎实 处置 任意 超尘出世 C. 扎实 处理 随意 超尘出世 D. 切实 处置 任意 超凡脱俗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 级(表 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扎实”侧重于过程的踏实、牢固。“处置”包 含惩罚性的处理。“任意”是不经心的意思,更符合语境。“超尘出世”,指超 脱尘世,到了另外的境界。“超凡脱俗”指超脱凡俗,成为一个清高的人。 【思路点拨】完成本题需要辨析词语的确切含义。有些词语看起来意思比较接近, 但其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因此一定要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比较其异 同,这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如“扎实”侧重于过程的踏实、牢固。 【题文】E0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有腐必反,有贪必肃, 不仅在国内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在国际反腐败合作方面也频出新招、狠招, 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初步形成合力。 B. 易建联现身深圳,除了球员的身份,他的新标签是 US17 篮球文化体验店的 老板,昨天,在南山区保利文化广场正式开业。 C. 2008 年开始,澳门开始给澳门居民发红包,永久居民一次发 5000 澳门元, 非永久居民也发 3000 澳门元,澳门特首崔世安说,明年每个红包将超过万元发 放给居民。 D. 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 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 日假期。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 级(表达应用)。 【答案和解析】答案:A 解析:B 项成分残缺,缺主语,“在南山”前加“该店”。 C 项句式杂糅,“每个红包超过万元”和“将超过万元红包发放给居民”是两个
句子。D项搭配不当,“值班”不能修饰“工作”,也不合事理,“值班”本身 就是工作。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语感检査法。辨析病 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 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都可用此法;②主干枝叶法, 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 用此法;③类比检査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 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④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 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 是否呼应等;⑤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得语音标志。 【题文】L0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的、最重要的一个源头, 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 篇,其作品按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中国现代文学名家辈出,佳作纷呈,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有朱自清的 《荷塘月色》,有沈从文的《边城》,更有巴金的《激流三部曲》、鲁迅《祝 福》和《阿Q正传》,等等。 C.《红楼梦》里的香菱是位让人感叹唏嘘的女子。四岁时的元宵节被人拐卖, 稍长后被薛蟠抢去做小妾,宝钗给她取名香菱。虽在薛蟠娶妻后饱受欺凌,但 最终被扶为正室,生子得福,得以普终。 D.《九三年》是被誉为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雨果最后一部长篇小 说,是他晚年炉火纯青之作。作为故事开头的《炮兽》中场景描写是为人物塑 造服务的。在这个狭小而摇晃的舞台上,人们的性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表现。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级(识记) 【答案和解析】答案:C解析:香菱因难产而死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我们要做到熟悉考纲限定必读的名著,了解全书的情 节梗概和结构特点,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把握全书的主题思想和语言 风格;精读其中部分有代表性章节,做到点面结合。 【题文】二、现代文(论述类文章阅读)(共9分3小题,每小题3分) 【题文】M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两汉“《书》教”首在治政 翟文铖 《尚书》保存了中华民族原初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历来被视为帝王将相的 政治教科书,因此对中国社会文化影响深远。同是一部《尚书》,不同历史时 期接受的重点和阐释的方式相距甚远,因此钱宗武等著名学者近年来倡导断代 《尚书》学研究,但目前就成果而言,除清代外,其他朝代的断代《尚书》学 仍是学界公认的薄弱环节。两汉《尚书》学在整个“《书》教”研究中具有特 殊地位,因为它不仅处于《尚书》学传统的前源时期,对当时的政治哲学、社 会沿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整个汉文化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
句子。D 项搭配不当,“值班”不能修饰“工作”,也不合事理,“值班”本身 就是工作。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语感检查法。辨析病 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是有语病的 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都可用此法;②主干枝叶法, 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都可 用此法;③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 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句不正确;④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 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 是否呼应等;⑤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得语音标志。 【题文】L0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的、最重要的一个源头, 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 305 篇,其作品按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B.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辈出,佳作纷呈,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有朱自清的 《荷塘月色》,有沈从文的《边城》,更有巴金的《激流三部曲》、鲁迅《祝 福》和《阿 Q 正传》,等等。 C.《红楼梦》里的香菱是位让人感叹唏嘘的女子。四岁时的元宵节被人拐卖, 稍长后被薛蟠抢去做小妾,宝钗给她取名香菱。虽在薛蟠娶妻后饱受欺凌,但 最终被扶为正室,生子得福,得以善终。 D.《九三年》是被誉为 19 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雨果最后一部长篇小 说,是他晚年炉火纯青之作。作为故事开头的《炮兽》中场景描写是为人物塑 造服务的。在这个狭小而摇晃的舞台上,人们的性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表现。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A 级(识记)。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香菱因难产而死。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我们要做到熟悉考纲限定必读的名著,了解全书的情 节梗概和结构特点,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把握全书的主题思想和语言 风格;精读其中部分有代表性章节,做到点面结合。 【题文】二、现代文(论述类文章阅读)(共 9 分,3 小题,每小题 3 分) 【题文】M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 两汉“《书》教”首在治政 翟文铖 《尚书》保存了中华民族原初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历来被视为帝王将相的 政治教科书,因此对中国社会文化影响深远。同是一部《尚书》,不同历史时 期接受的重点和阐释的方式相距甚远,因此钱宗武等著名学者近年来倡导断代 《尚书》学研究,但目前就成果而言,除清代外,其他朝代的断代《尚书》学 仍是学界公认的薄弱环节。两汉《尚书》学在整个“《书》教”研究中具有特 殊地位,因为它不仅处于《尚书》学传统的前源时期,对当时的政治哲学、社 会沿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整个汉文化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
这样的认识,马士远毕十年之功,撰写一部近百万言的学术专著—《两汉(尚 书)学研究》。 作为“五经”之一的《尚书》,经典化的过程就是其思想文化播撒社会的过程 也是“《书》教”传统逐步确立的过程。“《书》教”传统涉及社会文化的诸 多层面,如何界定把握显然不是个简单问题。该书作者认为,“《书》教”主 要蕴含着知识、观念和文献三大体系,三者的交互发展奠定了“《书》教”传 统文化的基本形态。具体地说,文献指由《尚书》衍生出的各类诠释文本;知 识指《尚书》及《尚书》学诸多文献中的名物制度;观念指其中蕴含的各类重 要文化观念,如《洪范》“五行”观念对于汉代人宇宙观和认识论之建构的影 响,《禹贡》九州观念对汉代郡国行政区域之划分的影响,《吕刑》观念对汉 代律例制定的影响,等等。这三个系统的划分不仅明确了“《书》教”包含的 具体内容,而且从宏观角度厘清了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可谓高屋建瓴。 《尚书》及“《书》教”文献广博,包罗万象,涉及政治、法律、地理、历法、 军事、经济、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马著认为,《尚书》提出 了“天之断命”“续命于天”“剿绝其命”“恭行天之罚”“改股之命”的说 法,已经体现出朴素的“天人合一”观念,这表明商人、周人已经开始认定国 家得失系天命所赐,初步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天命观。汉代“《书》 教”承袭了这一观念,一些学者依此思维方式对朝代更迭的规律性等作出进一 步阐释,把它推衍为政治权力合法性的依据,因此当时无论对于帝国的巩固 还是对于意识观念的整合,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尚书·洪范》已经提及五行 观念,汉代《尚书》学者敏感地意识到了这一观念的文化生成功能,对此加以 衍生和诠释,当时流行的“五德终始”说、“三统”说(即“三正”说)无不 深受“洪范五行”说的浸染,而这些理念对于当时凝聚意志、规范人心起到了 不可低估的作用 也许有人认为,本书的研究对象尚处两汉,时代久远,应该是象牙塔里的工作, 与现实全无牵涉。这自然是一种误解,如果学术无补于现实,则本身就会丧失 价值依托。《两汉〈尚书〉学研究》的研究对象虽然远在两汉,但学术观点却 呼应着当代文化建设的宏伟策略。鉴古知今,洞悉汉代《尚书》学精义及其发 展理路,传承它所体现的本固邦宁、协和万邦的和谐精神,领悟它灵活沉实的 治政智意,自然可以为当代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提供宝贵的历史经 验,从而把继承中国优秀传统的文化使命落到实处,真正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 软实力 《光明日报》2014年12月8日) 6.下列对《尚书》和“《书》教”的表述,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尚书》历来被统治者当作治国安邦的政治教材,对中国社会文化产生了普 遍而深远的影响,因而也为中华民族保存了原初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 B.“《书》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点和方式差别很大,因此当代学者倡导推 行断代《尚书》学研究,只是目前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学界的充分肯定。 C.《尚书》是“五经”之一,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涉及到社会科学的方方面 面。在向社会传播思想文化的过程中,《尚书》的文化地位日益凸现。 D.“《书》教”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与《尚书》的尊为经典相生相伴的,目前 学术界仍难以选择合适的角度正确界定把握“《书》教”传统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 是C级(分析综合)
这样的认识,马士远毕十年之功,撰写一部近百万言的学术专著——《两汉〈尚 书〉学研究》。 作为“五经”之一的《尚书》,经典化的过程就是其思想文化播撒社会的过程, 也是“《书》教”传统逐步确立的过程。“《书》教”传统涉及社会文化的诸 多层面,如何界定把握显然不是个简单问题。该书作者认为,“《书》教”主 要蕴含着知识、观念和文献三大体系,三者的交互发展奠定了“《书》教”传 统文化的基本形态。具体地说,文献指由《尚书》衍生出的各类诠释文本;知 识指《尚书》及《尚书》学诸多文献中的名物制度;观念指其中蕴含的各类重 要文化观念,如《洪范》“五行”观念对于汉代人宇宙观和认识论之建构的影 响,《禹贡》九州观念对汉代郡国行政区域之划分的影响,《吕刑》观念对汉 代律例制定的影响,等等。这三个系统的划分不仅明确了“《书》教”包含的 具体内容,而且从宏观角度厘清了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可谓高屋建瓴。 《尚书》及“《书》教”文献广博,包罗万象,涉及政治、法律、地理、历法、 军事、经济、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马著认为,《尚书》提出 了“天之断命”“续命于天”“剿绝其命”“恭行天之罚”“改殷之命”的说 法,已经体现出朴素的“天人合一”观念,这表明商人、周人已经开始认定国 家得失系天命所赐,初步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天命观。汉代“《书》 教”承袭了这一观念,一些学者依此思维方式对朝代更迭的规律性等作出进一 步阐释,把它推衍为政治权力合法性的依据,因此当时无论对于帝国的巩固, 还是对于意识观念的整合,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尚书·洪范》已经提及五行 观念,汉代《尚书》学者敏感地意识到了这一观念的文化生成功能,对此加以 衍生和诠释,当时流行的“五德终始”说、“三统”说 (即“三正”说)无不 深受“洪范五行”说的浸染,而这些理念对于当时凝聚意志、规范人心起到了 不可低估的作用。 也许有人认为,本书的研究对象尚处两汉,时代久远,应该是象牙塔里的工作, 与现实全无牵涉。这自然是一种误解,如果学术无补于现实,则本身就会丧失 价值依托。《两汉〈尚书〉学研究》的研究对象虽然远在两汉,但学术观点却 呼应着当代文化建设的宏伟策略。鉴古知今,洞悉汉代《尚书》学精义及其发 展理路,传承它所体现的本固邦宁、协和万邦的和谐精神,领悟它灵活沉实的 治政智慧,自然可以为当代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提供宝贵的历史经 验,从而把继承中国优秀传统的文化使命落到实处,真正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 软实力。 (《光明日报》2014 年 12 月 8 日) 6. 下列对《尚书》和“《书》教”的表述,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尚书》历来被统治者当作治国安邦的政治教材,对中国社会文化产生了普 遍而深远的影响,因而也为中华民族保存了原初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 B. “《书》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点和方式差别很大,因此当代学者倡导推 行断代《尚书》学研究,只是目前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学界的充分肯定。 C.《尚书》是“五经”之一,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涉及到社会科学的方方面 面。在向社会传播思想文化的过程中,《尚书》的文化地位日益凸现。 D. “《书》教”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与《尚书》的尊为经典相生相伴的,目前 学术界仍难以选择合适的角度正确界定把握“《书》教”传统。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次 是 C 级(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C解析:A.因果倒置,“保存中华民族原初的历史记忆和 文化基因”是因;B.改变范围,原文说“除清代外”;D.曲解原意,原文是说 “‘《书》教’传统的逐步确立”,而不是“发扬光大”。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一)抓住关键的语段,推敲领会句段的含 义,对内容进行提炼加工,有时需要概括的内容包含了多层意思,要依据试题的 要求进行取舍,注意概括的周全。对于文章的内容要点归纳,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意抓住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②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 句。③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分析把握其内容的重点 ④分析归纳时,要整体把握,从全文岀发,既髙瞻远瞩,不偏不漏,又不纠缠于 细枝末节。(二)由结果追溯原因,归纳内容要点。在解答时,首先要找到结论 在文章中的位置,然后根据文中的一些重要词语及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确定作者 在行文过程中是把结论或者观点在前,原因的诠释或者论据在后,还是在陈述了 原因得出结论或者在陈述理由之后得出观点。如果结论或者观点在前,其原因或 者论据就要在陈述观点的句子前面去筛选概括,反之则要在这一句话的后面去筛 选概括。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两汉《尚书》学不仅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哲学、社会沿革,而且客观促进 了汉文化特色的形成,因此在整个“《书》教”研究中意义重大。 B.汉代一些学者依照《洪范》“五行”观念,建构汉代人的字宙观和认识论, 阐释朝代更迭的规律性,推衍政治权力的合法性。 C.《尚书》蕴含的各类重要文化观念对汉代的社会文化生活已经产生了具体而 明显的影响,比如划分行政区域、制定律例等 D.当代学者和决策者可以借助《两汉〈尚书〉学研究》这一平台,掌握汉代《尚 书》学精髓,领悟其灵活沉实的政治智意,促进当代的政治社会文化建设。 【知识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 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B解析:原文第三段“汉代一些学者承袭了商周朴素的‘天 人合一’观念”。 【思路点拨】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联系全文作者的基本倾向性,检查选项的解 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 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马士远认为,知识、观念和文献共同构成了“《书》教”的三大体系,三者 的交互发展奠定了“《书》教”传统文化的基本形态。 B.《两汉〈尚书)学研究》高屋建瓴,卓有成效,不仅从学术上明确了“《书》 教”的内容和形式,并且在现实中观照了当今的文化建设策略 C.“五德终始“说、”三统”说都是汉从《洪范》五行观念演变得来的,为古 代凝聚意志、规范人心、整合意识、巩固帝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与其它《尚书》学研究成果相比,《两汉《尚书)学研究》更能继承中国优 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推断作者观点的能力,能力层次 是C级(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B解析:A.以偏概全,原文第二段“‘《书》教’主要蕴 含着知识、观念和文献的三大体系”;C.窜改原文,原文是说“当时”,而不是
【答案和解析】答案:C 解析:A.因果倒置,“保存中华民族原初的历史记忆和 文化基因”是因; B.改变范围,原文说“除清代外”;D.曲解原意,原文是说 “‘《书》教’传统的逐步确立”,而不是“发扬光大”。 【思路点拨】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一)抓住关键的语段,推敲领会句段的含 义,对内容进行提炼加工,有时需要概括的内容包含了多层意思,要依据试题的 要求进行取舍,注意概括的周全。对于文章的内容要点归纳,则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意抓住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②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 句。③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分析把握其内容的重点。 ④分析归纳时,要整体把握,从全文出发,既高瞻远瞩,不偏不漏,又不纠缠于 细枝末节。(二)由结果追溯原因,归纳内容要点。在解答时,首先要找到结论 在文章中的位置,然后根据文中的一些重要词语及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确定作者 在行文过程中是把结论或者观点在前,原因的诠释或者论据在后,还是在陈述了 原因得出结论或者在陈述理由之后得出观点。如果结论或者观点在前,其原因或 者论据就要在陈述观点的句子前面去筛选概括,反之则要在这一句话的后面去筛 选概括。 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两汉《尚书》学不仅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哲学、社会沿革,而且客观促进 了汉文化特色的形成,因此在整个“《书》教”研究中意义重大。 B. 汉代一些学者依照《洪范》“五行”观念,建构汉代人的宇宙观和认识论, 阐释朝代更迭的规律性,推衍政治权力的合法性。 C.《尚书》蕴含的各类重要文化观念对汉代的社会文化生活已经产生了具体而 明显的影响,比如划分行政区域、制定律例等。 D. 当代学者和决策者可以借助《两汉〈尚书〉学研究》这一平台,掌握汉代《尚 书》学精髓,领悟其灵活沉实的政治智慧,促进当代的政治社会文化建设。 【知识点】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分 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原文第三段“汉代一些学者承袭了商周朴素的‘天 人合一’观念”。 【思路点拨】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联系全文作者的基本倾向性,检查选项的解 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 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士远认为,知识、观念和文献共同构成了“《书》教”的三大体系,三者 的交互发展奠定了“《书》教”传统文化的基本形态。 B. 《两汉〈尚书〉学研究》高屋建瓴,卓有成效,不仅从学术上明确了“《书》 教”的内容和形式,并且在现实中观照了当今的文化建设策略。 C. “五德终始“说、”三统”说都是汉从《洪范》五行观念演变得来的,为古 代凝聚意志、规范人心、整合意识、巩固帝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 与其它《尚书》学研究成果相比,《两汉〈尚书〉学研究》更能继承中国优 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推断作者观点的能力,能力层次 是 C 级(分析综合) 【答案和解析】答案:B 解析:A.以偏概全,原文第二段“‘《书》教’主要蕴 含着知识、观念和文献的三大体系”;C.窜改原文,原文是说“当时”,而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