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大一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检测 高三语文试题 命题人:高三语文备课组 审题人:胡洪涛 本试题卷共七页,共七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 A.坍缩(tan) 蹊跷(qjao) 混沌 模棱两可(lng) B.贮存(ch) 弭谤(m) 尺牍(d) 不折不挠(nao) C.颓废(tui) 毗邻(pi) 潜在(qan)引吭高歌(hang) D.精髓(sui) 盥洗(guan)拨弦(xuan)乳臭未干(xu)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永葆生机得鱼忘筌出神入化辐射笑咪咪 B.繁文缛节 哀声叹气 开诚布公 汗涔涔 C.战战兢兢 起承转合 归根结蒂 落醉醺醺 D.锋芒必露 责无旁贷 感恩带德炒作 峭楞楞 3.下列各项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善于把西方各类美学、心理学和中国人熟悉的文学现象结合起来,书中精辟见解 层出不穷,让人读来津津乐道。 B.作者刻画人物的技巧很高明,只寥寥数笔,就使老师直面人生的气度和幽默风趣的 个性跃然纸上 C.抑扬的美和回环的美都是音乐美,诗歌和音乐是休戚相关的 D.为提高英语口语能力,学校开展了“每周英语角″活动,许多英语爱好者趋之若鹜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文学大师们所铸造的文学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精华,也是一代代人不断充实和提升 自己的精神源泉 B.“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体现的和谐这一中国式的传统人文精神,在当今的 中国社会无时无处都在实践着 C.别里科夫生活中的种种“套子”,既東缚自己,也限制别人,已成为顽固保守、害怕 改革这类人的代名词 D.语文学习除课堂之外,我们还需要在课外通过看报刊、看课外书、看电视以及大量 的阅读来提高语文素养。 5.下列有关文学作品鉴赏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巴金的《家》以爱情和婚姻纠葛为情节的主要线索,小说的结构类似《红楼梦》,以 觉慧等几个年轻人的爱情和生活追求为情节链条,全面展示了一个大家族的衰亡过程 《三国演义》作为最早的长篇章回小说,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艺术典型,其中最为 突出的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张飞的“义绝”,孔明的“智绝”。 C.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代表了他艺术创作的顶峰,其主要人物都是复杂丰满、发人深 思形象。哈姆雷特就是一个敏感多思的人文主义者,作者浓墨重彩的表现了他作为理想主义 者企图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迷惘、痛苦和悲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有两处错误 .....的一项是 A.坍.缩(tān) 蹊跷.(qiāo) 混.沌(hùn) 模棱.两可(líng) B.贮.存(chǔ) 弭.谤(mǐ) 尺牍.(dú) 不折不挠.(náo) C.颓.废(tuí) 毗.邻(pí) 潜.在(qiǎn) 引吭.高歌(háng) D.精髓.(suí) 盥.洗(guàn) 拨弦.(xuán) 乳臭.未干(xiù)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A.永葆生机 得鱼忘筌 出神入化 辐射 笑咪咪 B.繁文缛节 哀声叹气 开诚布公 膨涨 汗涔涔 C.战战兢兢 起承转合 归根结蒂 寥落 醉醺醺 D.锋芒必露 责无旁贷 感恩带德 炒作 峭楞楞 3.下列各项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 A.他善于把西方各类美学、心理学和中国人熟悉的文学现象结合起来,书中精辟见解 层出不穷,让人读来津津乐道 ....。 B.作者刻画人物的技巧很高明,只寥寥数笔,就使老师直面人生的气度和幽默风趣的 个性跃然纸上 ....。 C.抑扬的美和回环的美都是音乐美,诗歌和音乐是休戚相关 ....的。 D.为提高英语口语能力,学校开展了“每周英语角”活动,许多英语爱好者趋之若鹜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文学大师们所铸造的文学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精华,也是一代代人不断充实和提升 自己的精神源泉。 B.“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体现的和谐这一中国式的传统人文精神,在当今的 中国社会无时无处都在实践着。 C.别里科夫生活中的种种“套子”,既束缚自己,也限制别人,已成为顽固保守、害怕 改革这类人的代名词。 D.语文学习除课堂之外,我们还需要在课外通过看报刊、看课外书、看电视以及大量 的阅读来提高语文素养。 5.下列有关文学作品鉴赏的表述不恰当 ...的一项是 A.巴金的《家》以爱情和婚姻纠葛为情节的主要线索,小说的结构类似《红楼梦》,以 觉慧等几个年轻人的爱情和生活追求为情节链条,全面展示了一个大家族的衰亡过程。 B.《三国演义》作为最早的长篇章回小说,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艺术典型,其中最为 突出的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张飞的“义绝”,孔明的“智绝”。 C.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代表了他艺术创作的顶峰,其主要人物都是复杂丰满、发人深 思形象。哈姆雷特就是一个敏感多思的人文主义者,作者浓墨重彩的表现了他作为理想主义 者企图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迷惘、痛苦和悲怆
D.《巴黎圣母院》体现了雨果作为浪漫主义作家的特色,作品的描写就具有浪漫主义的 夸张和抒情特点:美就美得白璧无瑕,丑就丑得令人恐怖。 二、(9分,每小题3分) 美国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 美国会参议院于10月11日不顾国内外的强烈反对,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 督改革法案》。国会议员们和一些经济学家给出的逻辑是,人民币被人为低估,使中国出口 商品获得了不公平的比较优势,从而扩大了美中贸易逆差,并最终抢走了美国的就业岗位。 这种老调重弹在选民中还颇有市场,它成为了奥巴马政府转移选民对其经济政策尤其就业问 题上无能的关注的重要工具 但汇率问题并非中美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美国政府也清楚人民币过快升值对改善美国经济并没有实 际作用,其实只是一些国会议员和利益集团惜炒作人民币升值向政府施压。而通过与国会唱昌“双簧”,美国 政府借机向中国索取更多的利益好处,剌激中国对美国更多迸口,为美国企业在华争取更多权益,打开中 国高科技、节能环保和服务业尤其金融业市场,恐怕才是美国真正的意囡。美国确信,中国对人民币汇率 问题的高废敏,必定能为他们谋取最大的收益。美国政府深知贸易战对美方毫无益处,但美国更清楚, 对出口严重依赖的中国更害怕打贸易战 再者,汇率可以说是美国打击对手驾轻就熟的手段了。上个世纪,拉美、日本、东南亚 都曾在美国的汇率和货币攻势下陷入过危机。如果说那一轮货币战争主要目的是打压这些国 家良好的发展势头,那么,此轮对人民币“开战”,包括之前运用隐性手段打击欧元,美国的 主要目的是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近期亚洲货币加速升值,各国央行纷纷入市干预,而美国 力压中国人民币升值,目的就是要借此促使亚洲货币集体全线升值。 最后,也不能排除这是美国“无意之中"将其在政治、军事上惯用的“围堵"手段习惯性移 植到人民币汇率这样的财经问题上,遏制中国战略扩张步伐的手段。但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政 治化、国际化,不仅适得其反,甚至可能引发世界对美国“经济单边主义"做法的担忧,尤其 是亚洲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反感。 专家指出,当前全球经济不平衡问题原因众多,中美两国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不在于 人民币汇率,中美投资和贸易的结构不同、中美储蓄率和消费率不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形 的产业链分工不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合理等都可能是比汇率更重要的因素
D.《巴黎圣母院》体现了雨果作为浪漫主义作家的特色,作品的描写就具有浪漫主义的 夸张和抒情特点:美就美得白璧无瑕,丑就丑得令人恐怖。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美国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 美国会参议院于 10 月 11 日不顾国内外的强烈反对,通过了《2011 年货币汇率监 督改革法案》。国会议员们和一些经济学家给出的逻辑是,人民币被人为低估,使中国出口 商品获得了不公平的比较优势,从而扩大了美中贸易逆差,并最终抢走了美国的就业岗位。 这种老调重弹在选民中还颇有市场,它成为了奥巴马政府转移选民对其经济政策尤其就业问 题上无能的关注的重要工具。 再者,汇率可以说是美国打击对手驾轻就熟的手段了。上个世纪,拉美、日本、东南亚 都曾在美国的汇率和货币攻势下陷入过危机。如果说那一轮货币战争主要目的是打压这些国 家良好的发展势头,那么,此轮对人民币“开战”,包括之前运用隐性手段打击欧元,美国的 主要目的是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近期亚洲货币加速升值,各国央行纷纷入市干预,而美国 力压中国人民币升值,目的就是要借此促使亚洲货币集体全线升值。 最后,也不能排除这是美国“无意之中”将其在政治、军事上惯用的“围堵”手段习惯性移 植到人民币汇率这样的财经问题上,遏制中国战略扩张步伐的手段。但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政 治化、国际化,不仅适得其反,甚至可能引发世界对美国“经济单边主义”做法的担忧,尤其 是亚洲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反感。 专家指出,当前全球经济不平衡问题原因众多,中美两国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不在于 人民币汇率,中美投资和贸易的结构不同、中美储蓄率和消费率不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形 成的产业链分工不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合理等都可能是比汇率更重要的因素
中方已多次阐明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政策,并表明了坚决反对美国会参议院有关 人民币汇率议案的严正立场。这项议案不仅解决不了美自身经济和就业问题,到头来只 会严重干扰中美经贸关系,干扰中美两国和国际社会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复苏和增长 的努力,损人而不利己,有百害而无一益。 6.对美国会通过《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的原因及目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美国政府想趁机向中国索取更多的利益好处,为美国企业在华争取更多权益, 打开多个市场。 B.在国内贸易保护主义高涨的氛围中,这一法案成为了奥巴马政府获取更多选民选票 的重要工具 C.人民币升值对改善美国经济有实际帮助,所以那些国会议员和利益集团才会借炒作 人民币升值向政府施压。 D.这是美国遏制中国战略扩张的手段,其主要目的是让亚洲货币集体全线升值,从而 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 7.下列对美国这场货币战争会产生的影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国际化,一定会引发世界对美国“经济单边主义”做法的 担忧,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反感。 B.美参院以立法方式逼迫人民币升值必定会引发中方对此的强烈反对,并会严重干 扰中美乃至世界经济正常的经贸关系 C.这场货币战争的影响空前巨大,即使亚洲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大力入市干预 也仍然不可能改变货币加速升值的结局 D.美国是惯用汇率手段来打击对手的,它让拉美、日本、东南亚等地区国家早在上个 世纪就在汇率 和货币攻势下陷入过危机 8.依据原文,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贸易战,中国一定不会迫于外界压力让人民币升值 B.中国严重依赖对外出口,一定会抵制这场贸易战,这样美国从中便可捞取好处。 C.这场贸易战一旦爆发,世界经济将即刻陷于混乱和衰退状态,难以强劲复苏和增长。 D.在这场货币战争中,中国应该更加冷静严肃地思考,积极应对,一味拒绝是无用的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泰山记 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 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
中方已多次阐明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政策,并表明了坚决反对美国会参议院有关 人民币汇率议案的严正立场。这项议案不仅解决不了美自身经济和就业问题,到头来只 会严重干扰中美经贸关系,干扰中美两国和国际社会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复苏和增长 的努力,损人而不利己,有百害而无一益。 6.对美国会通过《2011 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的原因及目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美国政府想趁机向中国索取更多的利益好处,为美国企业在华争取更多权益, 打开多个市场。 B.在国内贸易保护主义高涨的氛围中,这一法案成为了奥巴马政府获取更多选民选票 的重要工具。 C.人民币升值对改善美国经济有实际帮助,所以那些国会议员和利益集团才会借炒作 人民币升值向政府施压。 D.这是美国遏制中国战略扩张的手段,其主要目的是让亚洲货币集体全线升值,从而 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 7.下列对美国这场货币战争会产生的影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将人民币汇率问题政治化、国际化,一定会引发世界对美国“经济单边主义”做法的 担忧,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反感。 B.美参院以立法方式逼迫人民币升值必定会引发中方对此的强烈反对,并会严重干 扰中美乃至世界经济正常的经贸关系。 C.这场货币战争的影响空前巨大,即使亚洲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的大力入市干预 也仍然不可能改变货币加速升值的结局。 D.美国是惯用汇率手段来打击对手的,它让拉美、日本、东南亚等地区国家早在上个 世纪就在汇率 和货币攻势下陷入过危机。 8.依据原文,下列推断合理的一项是 A.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贸易战,中国一定不会迫于外界压力让人民币升值。 B.中国严重依赖对外出口,一定会抵制这场贸易战,这样美国从中便可捞取好处。 C.这场贸易战一旦爆发,世界经济将即刻陷于混乱和衰退状态,难以强劲复苏和增长。 D.在这场货币战争中,中国应该更加冷静严肃地思考,积极应对,一味拒绝是无用的。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泰山记 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 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
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干有 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 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 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也。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 云中白若搏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 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 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 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历:经过 B.半山居雾若带然 居:停留 C.崖限当道者 当:挡住 D.其远古刻尽漫失 漫:弥漫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②余之力尚足以入 B.①古谓之天门溪水 ②蚓无爪牙之利 C.①其级七千有余 ②其孰能讥之乎 D.①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文章围绕作者的游踪,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 的经过,描写了泰山雪后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 B.文章第三段,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泰山日出时、日出后这两个时间段的景色 展示出一幅泰山日出变化迅速的画面。 C.本文的侧面描写很巧妙。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再借山 顶俯视时“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
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 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 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 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也。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 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 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 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 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 历:经过 B.半山居.雾若带然 居:停留 C.崖限当.道者 当:挡住 D.其远古刻尽漫.失 漫:弥漫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②余之力尚足以.入 B.①古谓之.天门溪水 ②蚓无爪牙之.利 C.①其.级七千有余 ②其.孰能讥之乎 D.①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文章围绕作者的游踪,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 的经过,描写了泰山雪后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 B.文章第三段,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泰山日出时、日出后这两个时间段的景色, 展示出一幅泰山日出变化迅速的画面。 C.本文的侧面描写很巧妙。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再借山 顶俯视时“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
D.本文是姚鼐的代表作,也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之一。文章语言简洁生动,全文只有 八九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 四、(27分) 12.将上面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3分) 答 (2)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4分)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3分) 答 13.给下列文言文段断句(3分)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 于地圆转未止仍(通“乃”)下地以屐齿跟(nian:踩)之又不得瞋 甚复于地取内(通“纳”)口中啮破即吐之 14.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题。(8分)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① [唐]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②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注]①诗人好友裴坦调任舒州,杜牧赴官归京,以诗赠别。②清戈:江名,在宣州西。 (1)本诗的首联和颔联描绘了哪些画面,请简要概括。(4分) 答 (2)结合全诗,谈谈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4分) 答: 15.填空。(6分) (1)巴金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陆续写成了小说《家》《春》《秋》,这三部长篇合称 为《 (2)西班牙作家 写的《堂吉诃德》是一部世界级的经典小说,是一部很有趣 味的小说。 (3)陶渊明《归园田居》中“开荒南野际,① 语句质朴;苏轼《赤壁 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② 富有哲理;柳永《望海潮》中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意境美妙:李密《陈情表》中“母孙二人, 相为命,④ 情真意切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D.本文是姚鼐的代表作,也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之一。文章语言简洁生动,全文只有 八九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 四、(27 分) 12.将上面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3 分) 答: ⑵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4 分) 答: ⑶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3 分) 答: 13.给下列文言文段断句(3 分) 王 蓝 田 性 急 尝 食 鸡 子 以 箸 刺 之 不 得 便 大 怒 举 以 掷 地 鸡 子 于 地 圆 转 未 止 仍(通“乃”) 下 地 以 屐 齿 蹍(niǎn:踩) 之 又 不 得 瞋 甚 复 于 地 取 内(通“纳”) 口 中 啮 破 即 吐 之 14.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题。(8 分)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① [ 唐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②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 注 ]①诗人好友裴坦调任舒州,杜牧赴官归京,以诗赠别。②清戈:江名,在宣州西。 (1)本诗的首联和颔联描绘了哪些画面,请简要概括。(4 分) 答: (2)结合全诗,谈谈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4 分) 答: 15.填空。(6 分) (1)巴金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陆续写成了小说《家》《春》《秋》,这三部长篇合称 为《 》。 (2)西班牙作家 写的《堂吉诃德》是一部世界级的经典小说,是一部很有趣 味的小说。 (3)陶渊明《归园田居》中“开荒南野际,① ”,语句质朴;苏轼《赤壁 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② ”,富有哲理;柳永《望海潮》中 “③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意境美妙;李密《陈情表》中“母孙二人,更 相为命,④ ”, 情真意切。 五、(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