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八校201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鄂南高中黄冈中学黄石二中华师一附中 襄阳四中襄阳五中孝感高中荆州中学 八校 命题学校:孝感高中命题人:冯锦霞李金明彭攀峰鄢子华张梅芬审题人: 严文娟 考试时间:2015年4月1日上午9:00-11:30 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逶迤(wi)喋血(xue)黄骠马(biao)卓有成效(zhuo) B.瞥见(pie)镣铐(liao)潜意识(qin)掎角之势(j) C.荸荠(b)旋涡(xuan)胳肢窝(ga)喁喁私语(yu) D.俨然(yan)抱厦(sha)小鞶鼓(pan)蹑手蹑脚(lie)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叱骂营利泪下沾衿蓬头垢面 B.亲睐麋鹿能裨实用卷帙浩繁 C.会晤寰宇嬉皮笑脸颐指气使 D.桅杆俗滥驱除邪恶如丸走板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入夜,月色溶溶,水面_,我们或坐在树下促膝畅谈,或坐在船上扣舷高歌, 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②远观秦岭山脉:山势蜿蜒,沟壑纵横,林木。它是大自然雕琢的精妙绝伦的 艺术品 ③有的地方以山色取胜,有的地方以水色撩人,唯独在这里,水与山:水是岷 江的水,山是青城的山,而我们就是这岷江水畔的山水人家 A.寥廓苍莽相得益彰 B.寥廓苍茫相映成趣 C.辽阔苍茫相得益彰 D.辽阔苍莽相映成趣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央视对电影《狼图腾》做出特别报道,不仅是由于该片的口碑及其社会影响 力,更是因为其在春节期间排片比例与票房规模呈现出的逆势增长。 B.随着柴静新作《穹顶之下》播出,使公众对其热议程度大有高过今年两会的 势头;同时,这几天有关雾霾的话题以及对于视频内容是否客观的探讨,引发了 多方热议。 C.“博士返乡笔记”的作者一一湖北籍博士生王磊,对家乡现状进行了细致入 微的描述,痛感乡村共同体的断裂和传统伦理感的流失,感慨现代生活“让人的 心肠变硬”。 D.两会期间,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应继续通过改革规范和保障知名高校在 各地的招生比例、招考方式、考试纪律等,确保高考公平。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湖北省八校 2015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鄂南高中 黄冈中学 黄石二中 华师一附中 襄阳四中 襄阳五中 孝感高中 荆州中学 八校 命题学校:孝感高中 命题人:冯锦霞 李金明 彭攀峰 鄢子华 张梅芬 审题人: 严文娟 考试时间:2015 年 4 月 1 日上午 9:00—11:30 本试题卷共 8 页,六大题 23 小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 祝考试顺利 ★ 一、语文基础知识 (共 15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逶迤(wēi) 喋血(xuè) 黄骠马(biāo) 卓有成效(zhuō) B. 瞥见(piē) 镣铐(liào) 潜意识(qián) 掎角之势(jǐ) C. 荸荠(bì) 旋涡(xuán) 胳肢窝(gā) 喁喁私语(yú) D. 俨然(yǎn) 抱厦(shà) 小鞶鼓(pán) 蹑手蹑脚(li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叱骂 营利 泪下沾衿 蓬头垢面 B. 亲睐 麋鹿 能禆实用 卷帙浩繁 C. 会晤 寰宇 嬉皮笑脸 颐指气使 D. 桅杆 俗滥 驱除邪恶 如丸走板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入夜,月色溶溶,水面 ,我们或坐在树下促膝畅谈,或坐在船上扣舷高歌, 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②远观秦岭山脉:山势蜿蜒,沟壑纵横,林木 。它是大自然雕琢的精妙绝伦的 艺术品。 ③有的地方以山色取胜,有的地方以水色撩人,唯独在这里,水与山 :水是岷 江的水,山是青城的山,而我们就是这岷江水畔的山水人家。 A. 寥廓 苍莽 相得益彰 B. 寥廓 苍茫 相映成趣 C. 辽阔 苍茫 相得益彰 D. 辽阔 苍莽 相映成趣 4.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央视对电影《狼图腾》做出特别报道,不仅是由于该片的口碑及其社会影响 力,更是因为其在春节期间排片比例与票房规模呈现出的逆势增长。 B.随着柴静新作《穹顶之下》播出,使公众对其热议程度大有高过今年两会的 势头;同时,这几天有关雾霾的话题以及对于视频内容是否客观的探讨,引发了 多方热议。 C.“博士返乡笔记”的作者——湖北籍博士生王磊,对家乡现状进行了细致入 微的描述,痛感乡村共同体的断裂和传统伦理感的流失,感慨现代生活“让人的 心肠变硬”。 D.两会期间,多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应继续通过改革规范和保障知名高校在 各地的招生比例、招考方式、考试纪律等,确保高考公平。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妙玉天赋聪慧,资质不凡。她茶艺精湛,与贾府四春的琴棋书画并称绝艺; 她续写的中秋诗,获得湘云、黛玉盛赞。才华馥郁、品位高雅的她,却落入被贼 掳走的结局。因此作者为之发出“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慨叹 B.《论语》是一个个片段的集合体,并非出自一人之手。在形式上,有的是直 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有的采用问答的形式,也有的是交谈的形式。此外,还 有少量的夹叙夹议的形式 C.《炼金术师》是一篇充满哲理的小说:一个西班牙牧羊少年在寻梦的过程中, 他离开了固守的家园,见识了世界的广阔与精彩。小说通过讲述这个故事,告诉 我们不但要正视自己的梦想,而且要敢于追求和实现它。 D.鲁迅在《呐喊》中塑造了一批破坏和反抗封建制度的知识分子形象,如《狂 人日记》中的狂人、《药》中的夏瑜以及《一件小事》中的“我”等。他们的悲 剧既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己缺乏“韧性”精神和斗争策略的 结果。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当代戏剧走向终结了吗? 胡德才 《文艺争鸣》发表了一组关于中国当代戏剧状况的研究论文,发起了关于“当代 戏剧与戏剧的“终结”的讨论。讨论中对当代戏剧现状的一些描述也是事实, 提出的某些观点也能给人启发,但对“戏剧面临的萎缩乃至消亡的必然命运”即 当代戏剧正“走向终结”的宣判及其论证却没有说服力 朱寿桐先生在《论走向终结的当代戏剧》一文中提出:“在电子文明时代立体传 媒的包围和裹挟之下,戏剧艺术无论是作为一种审美欣赏的对象还是作为文化消 费的对象,其优势都已经丧失殆尽,其走向穷途末路体现为一种时代的必然。戏 剧失去了其优势,就必然失去观众,失去本来属于它那一部分的文化市场,失去 进一步繁荣或保持自身繁荣与发展的资本与原动力,因而也自然就获得了等待终 结的命运。”朱先生所说的戏剧的优势指的是“戏剧传播的剧场效果”、“戏剧 演出的现场性”和“戏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等三个方面,而他的结论正是从分 析戏剧的这三个优势的丧失而得到的。 然而实际上,戏剧作为一种“活的艺术”,以演员在剧场扮演人物直接面对观众 表演故事而区别于所有其他艺术样式。活的戏剧以其独具魅力的观演关系至今仍 在世界戏剧舞台上保持着持久的生命活力。戏剧的独特优势并没有像朱寿桐先生 所说的那样“在众多立体传媒的包围下”失去。何况,戏剧从其诞生和发展到今 天以及延续至未来,还源于人类所存在的创造戏剧的本能冲动。今天世界许多国 家的戏剧现状也都证明戏剧还保持着其持续的魅力与活力。因此,宣称当代戏剧 已走向终结,在理论上既没有说服力,与实际情形也不相符合,因而是一个虚假 的命题。 否定了当代戏剧走向终结的命题,但并不意味着认为当代戏剧没有危机。恰恰相 反,笔者认为,朱寿桐先生等人发起的“当代戏剧与戏剧的‘终结’”的讨论, 从积极的方面说,主要是体现了一种可贵的危机意识。关于当代戏剧的危机,近 20年来一直是戏剧界议论的话题。从80年代中期的戏剧观争鸣,到近年来剧作 家魏明伦先生发起“当代戏剧之命运”的讨论、罗怀臻先生提出“重建中国戏 剧”的口号、戏剧学家董健先生指陈“当代戏剧精神的萎缩”,尽管各家立论角 度不同,观点殊异,但无疑都显示了强烈的危机意识
A.妙玉天赋聪慧,资质不凡。她茶艺精湛,与贾府四春的琴棋书画并称绝艺; 她续写的中秋诗,获得湘云、黛玉盛赞。才华馥郁、品位高雅的她,却落入被贼 掳走的结局。因此作者为之发出“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慨叹。 B.《论语》是一个个片段的集合体,并非出自一人之手。在形式上,有的是直 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有的采用问答的形式,也有的是交谈的形式。此外,还 有少量的夹叙夹议的形式。 C.《炼金术师》是一篇充满哲理的小说:一个西班牙牧羊少年在寻梦的过程中, 他离开了固守的家园,见识了世界的广阔与精彩。小说通过讲述这个故事,告诉 我们不但要正视自己的梦想,而且要敢于追求和实现它。 D.鲁迅在《呐喊》中塑造了一批破坏和反抗封建制度的知识分子形象,如《狂 人日记》中的狂人、《药》中的夏瑜以及《一件小事》中的“我”等。他们的悲 剧既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己缺乏“韧性”精神和斗争策略的 结果。 二、 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9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 当代戏剧走向终结了吗? 胡德才 《文艺争鸣》发表了一组关于中国当代戏剧状况的研究论文,发起了关于“当代 戏剧与戏剧的‘终结’”的讨论。讨论中对当代戏剧现状的一些描述也是事实, 提出的某些观点也能给人启发,但对“戏剧面临的萎缩乃至消亡的必然命运”即 当代戏剧正“走向终结”的宣判及其论证却没有说服力。 朱寿桐先生在《论走向终结的当代戏剧》一文中提出:“在电子文明时代立体传 媒的包围和裹挟之下,戏剧艺术无论是作为一种审美欣赏的对象还是作为文化消 费的对象,其优势都已经丧失殆尽,其走向穷途末路体现为一种时代的必然。戏 剧失去了其优势,就必然失去观众,失去本来属于它那一部分的文化市场,失去 进一步繁荣或保持自身繁荣与发展的资本与原动力,因而也自然就获得了等待终 结的命运。”朱先生所说的戏剧的优势指的是“戏剧传播的剧场效果”、“戏剧 演出的现场性”和“戏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等三个方面,而他的结论正是从分 析戏剧的这三个优势的丧失而得到的。 然而实际上,戏剧作为一种“活的艺术”,以演员在剧场扮演人物直接面对观众 表演故事而区别于所有其他艺术样式。活的戏剧以其独具魅力的观演关系至今仍 在世界戏剧舞台上保持着持久的生命活力。戏剧的独特优势并没有像朱寿桐先生 所说的那样“在众多立体传媒的包围下”失去。何况,戏剧从其诞生和发展到今 天以及延续至未来,还源于人类所存在的创造戏剧的本能冲动。今天世界许多国 家的戏剧现状也都证明戏剧还保持着其持续的魅力与活力。因此,宣称当代戏剧 已走向终结,在理论上既没有说服力,与实际情形也不相符合,因而是一个虚假 的命题。 否定了当代戏剧走向终结的命题,但并不意味着认为当代戏剧没有危机。恰恰相 反,笔者认为,朱寿桐先生等人发起的“当代戏剧与戏剧的‘终结’”的讨论, 从积极的方面说,主要是体现了一种可贵的危机意识。关于当代戏剧的危机,近 20 年来一直是戏剧界议论的话题。从 80 年代中期的戏剧观争鸣,到近年来剧作 家魏明伦先生发起“当代戏剧之命运”的讨论、罗怀臻先生提出“重建中国戏 剧”的口号、戏剧学家董健先生指陈“当代戏剧精神的萎缩”,尽管各家立论角 度不同,观点殊异,但无疑都显示了强烈的危机意识
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电影电视等新媒体形式的普及以及电子化时代的到来,戏 剧自然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和危机。但正如上文所说,新媒体形式的挑战和竞 争只会改变和丰富戏剧,而不会取代戏剧。来自外部的挑战固然使戏剧面临危机, 但事实证明,戏剧并没有因此遭遇人们早就预言的厄运。戏剧的危机更主要的还 是来自戏剧自身。当代戏剧观念的偏狭、戏剧精神的萎缩、戏剧文学性的衰微、 对戏剧物质层面的片面追求以及戏剧管理体制的僵化、营运机制的缺陷等,这些 已被有识之士论及的方面正是当代戏剧危机的主要表现和原因所在。需要强调的 点是,当代戏剧从理论到实践对戏剧体裁的忽略,也是一大缺失。具体地说, 当代戏剧之贫弱,关键在于我们既没有悲剧也缺少喜剧,当代的悲剧精神和喜剧 精神都严重失落,这也是戏剧的危机之所在。 总之,当代戏剧虽然面临着危机,但并不是一无可取,更没有走向终结。“虽然 当今时代还不是一个产生了伟大戏剧的时代,但却是一个在创作和演出方面、在 先锋实验戏剧方面和在重演经典名著方面活动频繁且取得了巨大成绩的一个时 期。”两位美国学者在总结当代戏剧现状时写下的这几句话,我以为借用来评估 中国当代戏剧的现状也是大体合适的。 (本文有删改) 6.关于当代戏剧走向终结的内容表述,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艺争鸣》发表了一组关于中国当代戏剧状况的研究论文,提出了“当代 戏剧与戏剧的“终结’”的观点,这个观点能给人启发 B.朱寿桐先生认为当代戏剧走向终结体现为一种时代的必然,他的观点是分析 “戏剧传播的剧场效果”等三个优势都已经丧失殆尽而得到的。 戏剧失去了其优势,就必然失去观众,失去一部分文化市场,失去进一步繁 荣或保持自身繁荣与发展的资本与原动力,于是自然而然地走向终结 D.戏剧以其独具魅力的观演关系至今仍在世界戏剧舞台上保持着持久的生命活 力,因此宣称当代戏剧已走向终结,在理论上是一个虚假的命题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代戏剧没有走向终结,朱寿桐先生等人发起的讨论,从积极的方面说,主 要是体现了一种可贵的危机意识 B.当代戏剧的危机,近20年来一直是戏剧界议论的话题。尽管各家立论角度不 同,观点殊异,但无疑都显示了强烈的危机意识。 C.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戏剧自然面临着电影电视等新媒体形式普及的挑战和 危机,但挑战和竞争只会改变和丰富戏剧,而不会取代戏剧 D.戏剧面临的危机,主要来自外部的挑战和戏剧自身,此外,当代戏剧从理论 到实践对戏剧体裁的忽略,也是一大缺失。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以演员在剧场扮演人物直接面对观众表演故事而区别于所有其他艺术样 式,这一独特优势表明戏剧最受观众欢迎。 B.今天世界许多国家的戏剧还保持着其持续的魅力与活力,这一切源于人类所 存在的创造戏剧的本能冲动 C.当代戏剧之贫弱,关键在于我们既没有悲剧也缺少喜剧,当代的悲剧精神和 喜剧精神都严重失落,这也是戏剧的危机之所在。 D.当代戏剧虽然面临着危机,但并不是一无可取,更没有走向终结,两位美国 学者评估中国当代戏剧的现状也是大体合适的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电影电视等新媒体形式的普及以及电子化时代的到来,戏 剧自然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和危机。但正如上文所说,新媒体形式的挑战和竞 争只会改变和丰富戏剧,而不会取代戏剧。来自外部的挑战固然使戏剧面临危机, 但事实证明,戏剧并没有因此遭遇人们早就预言的厄运。戏剧的危机更主要的还 是来自戏剧自身。当代戏剧观念的偏狭、戏剧精神的萎缩、戏剧文学性的衰微、 对戏剧物质层面的片面追求以及戏剧管理体制的僵化、营运机制的缺陷等,这些 已被有识之士论及的方面正是当代戏剧危机的主要表现和原因所在。需要强调的 一点是,当代戏剧从理论到实践对戏剧体裁的忽略,也是一大缺失。具体地说, 当代戏剧之贫弱,关键在于我们既没有悲剧也缺少喜剧,当代的悲剧精神和喜剧 精神都严重失落,这也是戏剧的危机之所在。 总之,当代戏剧虽然面临着危机,但并不是一无可取,更没有走向终结。“虽然 当今时代还不是一个产生了伟大戏剧的时代,但却是一个在创作和演出方面、在 先锋实验戏剧方面和在重演经典名著方面活动频繁且取得了巨大成绩的一个时 期。”两位美国学者在总结当代戏剧现状时写下的这几句话,我以为借用来评估 中国当代戏剧的现状也是大体合适的。 (本文有删改) 6.关于当代戏剧走向终结的内容表述,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艺争鸣》发表了一组关于中国当代戏剧状况的研究论文,提出了“当代 戏剧与戏剧的‘终结’”的观点,这个观点能给人启发。 B.朱寿桐先生认为当代戏剧走向终结体现为一种时代的必然,他的观点是分析 “戏剧传播的剧场效果”等三个优势都已经丧失殆尽而得到的。 C.戏剧失去了其优势,就必然失去观众,失去一部分文化市场,失去进一步繁 荣或保持自身繁荣与发展的资本与原动力,于是自然而然地走向终结。 D.戏剧以其独具魅力的观演关系至今仍在世界戏剧舞台上保持着持久的生命活 力,因此宣称当代戏剧已走向终结,在理论上是一个虚假的命题。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代戏剧没有走向终结,朱寿桐先生等人发起的讨论,从积极的方面说,主 要是体现了一种可贵的危机意识。 B.当代戏剧的危机,近 20 年来一直是戏剧界议论的话题。尽管各家立论角度不 同,观点殊异,但无疑都显示了强烈的危机意识。 C.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戏剧自然面临着电影电视等新媒体形式普及的挑战和 危机,但挑战和竞争只会改变和丰富戏剧,而不会取代戏剧。 D.戏剧面临的危机,主要来自外部的挑战和戏剧自身,此外,当代戏剧从理论 到实践对戏剧体裁的忽略,也是一大缺失。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以演员在剧场扮演人物直接面对观众表演故事而区别于所有其他艺术样 式,这一独特优势表明戏剧最受观众欢迎。 B.今天世界许多国家的戏剧还保持着其持续的魅力与活力,这一切源于人类所 存在的创造戏剧的本能冲动。 C.当代戏剧之贫弱,关键在于我们既没有悲剧也缺少喜剧,当代的悲剧精神和 喜剧精神都严重失落,这也是戏剧的危机之所在。 D.当代戏剧虽然面临着危机,但并不是一无可取,更没有走向终结,两位美国 学者评估中国当代戏剧的现状也是大体合适的。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共 7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羊玄保,泰山南城人也。祖楷,尚书都官郎。父绥,中书侍郎。初为宋武帝镇军 参军。少帝景平中,累迁司徒右长史。府公王弘甚知重之,谓左长史庾登之、吏 部尚书王准之曰:“卿二贤明美朗诣,会悟多通,然弘懿之望,故当共推羊也。” 顷之,入为黄门侍郎 善弈棋,品第三,文帝亦好弈,与赌郡,玄保戏胜,以补宣城太守。先是,刘式 之为宣城立吏人亡叛制,一人不禽,符伍里吏送州作部;能禽者赏位二阶。玄保 以为非宜,陈之于上曰:“臣伏寻亡叛之由,皆出于穷逼,未有足以推存而乐为 此者也。今立殊制,于事为苦。又寻此制施一邦而已,若其是邪,则应与天下为 若其非邪,亦不宜独行一郡。”由此制停。 文帝以玄保廉素寡欲,故频授名郡。为政虽无殊绩,而去后常必见思。不营财利, 处家俭薄。文帝尝曰:“人仕宦非唯须才,亦须运命;每有好官缺,我未尝不先 忆羊玄保 元凶弑立,以为吏部尚书,领国子祭酒。及孝武入伐,朝士多南奔,劭集群僚, 横刀怒曰:“卿等便可去矣!”众并惧莫敢言,玄保容色不异,徐曰:“臣其以 死奉朝。”劭为解 孝武即位,为金紫光禄大夫,以谨敬见知。大明五年,加散骑常侍、特进。玄保 自少至老,谨于祭奠,四时珍新未得祠荐者,口不妄尝。大明八年,卒,时年九 十四。谥曰定子 子戎,有才气,而轻薄少行检,玄保常嫌其轻脱,云“此儿必亡我家”。位通 直郎。坐与王僧达谤时政赐死。死后孝武帝引见玄保,玄保谢曰 无日磾 之明,以此上负。”上美其言。戎二弟,文帝并赐名,曰咸,曰粲。谓玄保曰 欲令卿二子有林下正始余风。 (选自《南史》之《宋书·羊玄保传》,有删改) 【注】①日磾:金日磾(midi),西汉时期著名匈奴族政治家。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府公王弘甚知重之 知:了解。 B.与赌郡 赌郡:以郡官做赌注。 C.未有足以推存而乐为此者也推存:求得生存 D.我未尝不先忆羊玄保 忆:回忆。 0.下列各组语句全都表现羊玄保受宋历任皇帝器重的一组是(3分) ①然弘懿之望,故当共推羊也②由此制停 ③故频授名郡 ④以为吏部尚书,领国子祭酒 ⑤人仕宦非唯须才,亦须运命⑥戎二弟,文帝并赐名 A.①②⑤B.②③⑥C.①④⑤D.③④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羊玄保聪明俊朗,很多东西可以颖悟通达,所以深受府公王弘器重,在 后者的帮助下,玄保很快就入朝当了黄门侍郎。 B.羊玄保到宣城任太守,认为前任太守刘式之为宣城订立的官吏对付叛逃的政 策,是很不恰当的 C.孝武帝入京讨伐刘劭,朝中人士大多向南逃走,刘劭把官员全部召集过来加 以威胁,只有羊玄保面不改色。 D.羊玄保廉洁朴素没有贪欲,不谋求钱财利益,治家俭省微薄,这是他被宋历 任皇帝器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羊玄保,泰山南城人也。祖楷,尚书都官郎。父绥,中书侍郎。初为宋武帝镇军 参军。少帝景平中,累迁司徒右长史。府公王弘甚知重之,谓左长史庾登之、吏 部尚书王准之曰:“卿二贤明美朗诣,会悟多通,然弘懿之望,故当共推羊也。” 顷之,入为黄门侍郎。 善弈棋,品第三,文帝亦好弈,与赌郡,玄保戏胜,以补宣城太守。先是,刘式 之为宣城立吏人亡叛制,一人不禽,符伍里吏送州作部;能禽者赏位二阶。玄保 以为非宜,陈之于上曰:“臣伏寻亡叛之由,皆出于穷逼,未有足以推存而乐为 此者也。今立殊制,于事为苦。又寻此制施一邦而已,若其是邪,则应与天下为 一;若其非邪,亦不宜独行一郡。”由此制停。 文帝以玄保廉素寡欲,故频授名郡。为政虽无殊绩,而去后常必见思。不营财利, 处家俭薄。文帝尝曰:“人仕宦非唯须才,亦须运命;每有好官缺,我未尝不先 忆羊玄保。” 元凶弑立,以为吏部尚书,领国子祭酒。及孝武入伐,朝士多南奔,劭集群僚, 横刀怒曰:“卿等便可去矣!”众并惧莫敢言,玄保容色不异,徐曰:“臣其以 死奉朝。”劭为解。 孝武即位,为金紫光禄大夫,以谨敬见知。大明五年,加散骑常侍、特进。玄保 自少至老,谨于祭奠,四时珍新未得祠荐者,口不妄尝。大明八年,卒,时年九 十四。谥曰定子。 子戎,有才气,而轻薄少行检,玄保常嫌其轻脱,云 “此儿必亡我家” 。位通 直郎。坐与王僧达谤时政赐死。死后孝武帝引见玄保,玄保谢曰:“臣无日磾① 之明,以此上负。”上美其言。戎二弟,文帝并赐名,曰咸,曰粲。谓玄保曰: “欲令卿二子有林下正始余风。” (选自《南史》之《宋书·羊玄保传》,有删改) 【注】 ①日磾:金日磾(mì dī),西汉时期著名匈奴族政治家。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府公王弘甚知重之 知:了解。 B.与赌郡 赌郡:以郡官做赌注。 C.未有足以推存而乐为此者也 推存:求得生存。 D.我未尝不先忆羊玄保 忆:回忆。 10. 下列各组语句全都表现羊玄保受宋历任皇帝器重的一组是(3 分) ①然弘懿之望,故当共推羊也 ②由此制停 ③故频授名郡 ④以为吏部尚书,领国子祭酒 ⑤人仕宦非唯须才,亦须运命 ⑥戎二弟,文帝并赐名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因为羊玄保聪明俊朗,很多东西可以颖悟通达,所以深受府公王弘器重,在 后者的帮助下,玄保很快就入朝当了黄门侍郎。 B.羊玄保到宣城任太守,认为前任太守刘式之为宣城订立的官吏对付叛逃的政 策,是很不恰当的。 C.孝武帝入京讨伐刘劭,朝中人士大多向南逃走,刘劭把官员全部召集过来加 以威胁,只有羊玄保面不改色。 D.羊玄保廉洁朴素没有贪欲,不谋求钱财利益,治家俭省微薄,这是他被宋历 任皇帝器重的一个重要原因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若其非邪,亦不宜独行一郡。(3分) (2)为政虽无殊绩,而去后常必见思。(3分) (3)玄保谢曰:“臣无日磾之明,以此上负。”(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3分) 玄保既善棋而何尚之亦雅好其事吴郡_禇 品及长冠绝当时胤父荣 期 诛。何尚之固请曰:“胤弈棋之妙,超 古冠今。父戮子宥,其例甚多。特乞与其微命,使异术不绝。”不许,时人痛惜 之 (选自《南史》之《宋书·羊玄保传》,有删改)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方秋 李商隐 酒薄吹还醒,楼危望已穷。江皋当落日,帆席见归风。 烟带龙潭白,霞分鸟道红。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 [注]此诗为诗人客居桂林所作。 (1)颈联与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2)这首诗是如何表现“访秋”之“访”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 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纷纷暮雪下辕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 《岳阳楼记》)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杜牧《阿房宫赋》) (5)长太息以掩涕兮,。(屈原《离骚》) (6)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7),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8)寄蜉蝣于天地,。哀吾生之须臾,羨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机舱里的钟声 希区柯克 从明尼苏达州杜鲁门城飞往华盛顿的班机上,坐在我旁边靠窗座位上的那个大高 个子,看着手腕上的表说:“七点十分,托尼,我们已飞一半路了,假如我逃亡 海外的话,他们会认为我不回来了 “山姆,你不是在逃亡。”我说。他微微一笑,赞同地说:“对,我不是在逃亡 就从那时候起,从头顶传来“滴答,滴答”的声音 山姆的两眼瞪大,他长期处于恐怖之中,一听到这滴答声,立即目瞪口呆,一只 手紧紧抓住我们座位间的扶手。 我明白他恐怖的原因,这是定时炸弹的定时装置的声音。 他惊恐地望着我,好像我能保护他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若其非邪,亦不宜独行一郡。(3 分) (2)为政虽无殊绩,而去后常必见思。(3 分) (3)玄保谢曰:“臣无日磾之明,以此上负。”(3 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 6 处)(3 分) 玄 保 既 善 棋 而 何 尚 之 亦 雅 好 其 事 吴 郡 褚 胤 年 七 岁 便 入 高 品 及 长 冠 绝 当 时 胤 父 荣 期 与 臧 质 同 逆 胤 应 从 诛。何尚之固请曰:“胤弈棋之妙,超 古冠今。父戮子宥,其例甚多。特乞与其微命,使异术不绝。”不许,时人痛惜 之。 (选自《南史》之《宋书·羊玄保传》,有删改)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访 秋 李商隐 酒薄吹还醒,楼危望已穷。江皋当落日,帆席见归风。 烟带龙潭白,霞分鸟道红。殷勤报秋意,只是有丹枫。 [注]此诗为诗人客居桂林所作。 (1)颈联与尾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 分) (2)这首诗是如何表现“访秋”之“访”的?请作简要分析。(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 5 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 过 5 个,按所答的前 5 个小题计分)(5 分) (1)纷纷暮雪下辕门,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 《岳阳楼记》)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杜牧《阿房宫赋》) (5)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 (6)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7) ,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8)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 20 分,共 4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题。 机舱里的钟声 希区柯克 从明尼苏达州杜鲁门城飞往华盛顿的班机上,坐在我旁边靠窗座位上的那个大高 个子,看着手腕上的表说:“七点十分,托尼,我们已飞一半路了,假如我逃亡 海外的话,他们会认为我不回来了。” “山姆,你不是在逃亡。”我说。他微微一笑,赞同地说:“对,我不是在逃亡。” 就从那时候起,从头顶传来“滴答,滴答”的声音。 山姆的两眼瞪大,他长期处于恐怖之中,一听到这滴答声,立即目瞪口呆,一只 手紧紧抓住我们座位间的扶手。 我明白他恐怖的原因,这是定时炸弹的定时装置的声音。 他惊恐地望着我,好像我能保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