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川加入后的沉淀实际上是K+置换了SDS中的 Na+形成了不溶性的PDS,而高浓度的盐有利于变 性的大分子染色体DNA、RNA以及SDS-蛋白复合物 凝聚,使得沉淀更完全。 前者是因为中和核酸上的电荷,减少相斥力而互相 聚合,后者是因为盐与SDS-蛋白复合物作用后,能 形成较小的盐形式复合物
溶液III加入后的沉淀实际上是K+置换了SDS中的 Na+形成了不溶性的PDS,而高浓度的盐有利于变 性的大分子染色体DNA、RNA以及SDS-蛋白复合物 凝聚,使得沉淀更完全。 前者是因为中和核酸上的电荷,减少相斥力而互相 聚合,后者是因为盐与SDS-蛋白复合物作用后,能 形成较小的盐形式复合物
5、离心、取上清夜于一新的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酚/复 仿(1:1)混匀,抽提。 酞与氯仿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当蛋白水溶液与酚 或氯仿混合时,蛋白质分子之间的水分子就被酚或氯仿挤去, 使蛋白失去水合状态而变性。经过离心,变性蛋白质的密度 比水的密度为大,因而与水相分离,沉淀在水相下面,从而 与溶解在水相中的DNA分开。而酚与氯仿有机溶剂比重更大, 保 留 在 最 下 层 图
5、离心、取上清夜于一新的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酚/氯 仿(1:1)混匀,抽提。 酞与氯仿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当蛋白水溶液与酚 或氯仿混合时,蛋白质分子之间的水分子就被酚或氯仿挤去, 使蛋白失去水合状态而变性。经过离心,变性蛋白质的密度 比水的密度为大,因而与水相分离,沉淀在水相下面,从而 与溶解在水相中的DNA分开。而酚与氯仿有机溶剂比重更大, 保留在最下层
站希 √作为表面变性的酚与氯仿,在去除蛋白质的作用中,各有 利弊,酚的变性作用大,但酚与水相有一定程度的互溶,大 约10%~15%的水溶解在酚相中,因而损失了这部分水相中 的DNA. √而氯仿的变性作用不如酚效果好,但氯仿与水不相混溶, 不会带走DNA。所以在抽提过程中,混合使用酚与氯仿效果 最好。经酚第一次抽提后的水相中有残留的酚,由于酚与氯 仿是互溶的,可用氯仿第二次变性蛋白质,此时一起将酚带 走 阳
✓作为表面变性的酚与氯仿,在去除蛋白质的作用中,各有 利弊,酚的变性作用大,但酚与水相有一定程度的互溶,大 约10%~15%的水溶解在酚相中,因而损失了这部分水相中 的DNA. ✓而氯仿的变性作用不如酚效果好,但氯仿与水不相混溶, 不会带走DNA。所以在抽提过程中,混合使用酚与氯仿效果 最好。经酚第一次抽提后的水相中有残留的酚,由于酚与氯 仿是互溶的,可用氯仿第二次变性蛋白质,此时一起将酚带 走
Tris饱和酚: 市售酚在160℃用冷凝管进行重蒸,加入0.1%的8-羟基喹 啉,并用等体积的0.5mol/L Tris-CI(pH8.0)和0.1mol/L Tis·Cl(pH8.O)缓冲液反复抽提使之饱和并使其pH值达到 7.6以上。 原因: A、市售苯酚中含有醌等氧化物,这些产物可引起磷酸二酯 键的断裂及导致RNA和DNA的交联。 B、8-羟基喹琳不仅能抗氧化,并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 DNase的活性,它是金属离子的弱螯合剂
Tris饱和酚: 市售酚在160℃用冷凝管进行重蒸,加入0.1%的8-羟基喹 啉,并用等体积的0.5mol/L Tris·Cl (pH8.0)和0.1mol/L Tris·Cl(pH8.0)缓冲液反复抽提使之饱和并使其pH值达到 7.6以上。 原因: A、市售苯酚中含有醌等氧化物,这些产物可引起磷酸二酯 键的断裂及导致RNA和DNA的交联。 B、8-羟基喹琳不仅能抗氧化,并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 DNase的活性,它是金属离子的弱螯合剂
C、Tris pH8.0水溶液饱和: 酚与水有一定的互溶,苯酚用水饱和的目的是使其抽提 DNA过程中,不致吸收样品中含有DNA的水分,减少 DNA的损失。 用Tis调节至pH为8是因为DNA在此条件下比较稳定。在 中性或碱性条件下(pH5~7),RNA比DNA更容易游离 到水相。 用Tris pH8.0水溶液饱和后的酚,最好分装在棕色小试剂 瓶里,上面盖一层Tis水溶液或TE缓冲液,隔绝空气, 防止氧化
C、Tris pH8.0水溶液饱和: 酚与水有一定的互溶,苯酚用水饱和的目的是使其抽提 DNA过程中,不致吸收样品中含有DNA的水分,减少 DNA的损失。 用Tris调节至pH为8是因为DNA在此条件下比较稳定。在 中性或碱性条件下(pH5~7),RNA比DNA更容易游离 到水相。 用Tris pH8.0水溶液饱和后的酚,最好分装在棕色小试剂 瓶里,上面盖一层Tris水溶液或TE缓冲液,隔绝空气, 防止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