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2015年2月 本试题分第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 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共45分)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年来,非虚构写作成为一种颇受关注的文学现象,尤其是《人民文学》从2010 年开始设置“非虚构”栏目,先后发表了《中国在梁庄》《拆楼记》《女工记》 等一大批作品。与此同时,不少批评家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有的甚至认为非虚 构写作“已经在打破传统文学思维乃至文学秩序的‘新的生机、力量和资源’的 意义上,成为一种新的文学可能性”。在我看来,提倡非虚构写作,对于纠正当 代文学中出现的虚构之无根性、虛构文学与生活世界的隔膜越来越深等问题是有 益的,却也不宜过分放大其作用与意义。 我们无法给“非虚构”一个相对确切的、有效的界定。非虚构强调“非”,即所 写的不是虚构的,而是真实存在的。不少非虚构的实践者与提倡者又强调,非虚 构中可以有变形,甚至可以在某些方面大胆虚构。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模糊 感觉的指引下,非虚构写作内部出现了许多陷阱。比如说,非虚构写作强调直接 经验的呈现,强调对现实的直面,这就使得经验与现实压倒一切,从而构成对写 作者和文学自身的束缚。 不少非虚构作品均以自述或旁观的形式讲述农民入城打工的经历,借以呈现乡土 中国与城市中国的变迁。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在一个工业化或后工业化的时代,除 了努力改变自我,别无他法。可悲的是,即使他们远离故土,拼尽全力,牺牲尊 严、快乐与健康,还是无法在城里扎根,也无法回到故乡。这是很多中国人正在 遭遇的现实,也是许多非虚构作品的写作母题 受非虚构强调真实性的驱使,很多作家在讲述这些普通民众的命运时,往往采用 实录的手法,以为只要把所见的一切记录下来就足矣。问题是,单是再现,而不 能借助思想之光来穿透层层叠叠的表象,抵达问题的核心,不通过各种文学手法 来调动读者的情感,在美的层面有所创造,那么文章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更不 可能持久。很多非虚构作品就没有找到一条合适地讲述相关事件的方式,也没有 抓住人物命运中能让读者的心灵发生共振的细节,更因为缺乏文学性而经不起反 复阅读。本来是文学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许多作家却受制于真实的律令而止步, 所写下的作品就比较单调。 许多人在肯定非虚构写作时,都有共同的出发点:文学创作正变得越来越书斋化 越来越与现实无关。当作家们认为自己对现实已洞若观火并获得代言资格时,读 者和批评家则认为,他们不过是活在自我想象的真空中,是在“匆匆忙忙地代表 着中国”。为了打破这种自我耽溺、想入非非的困境,重视书写当下生活现实的 非虚构就变得极其重要。 (2014年12月12日《文学报》) 1.下列关于“非虚构”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虚构是一种叙事原则和写作方法,它强调写作内容的真实性,许多人对其 持肯定的态度,都是基于当前文学创作越来越脱离现实的现状
江西省赣州市 2015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2015 年 2 月 本试题分第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 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共 45 分)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 近年来,非虚构写作成为一种颇受关注的文学现象,尤其是《人民文学》从 2010 年开始设置“非虚构”栏目,先后发表了《中国在梁庄》《拆楼记》《女工记》 等一大批作品。与此同时,不少批评家也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有的甚至认为非虚 构写作“已经在打破传统文学思维乃至文学秩序的‘新的生机、力量和资源’的 意义上,成为一种新的文学可能性”。在我看来,提倡非虚构写作,对于纠正当 代文学中出现的虚构之无根性、虚构文学与生活世界的隔膜越来越深等问题是有 益的,却也不宜过分放大其作用与意义。 我们无法给“非虚构”一个相对确切的、有效的界定。非虚构强调“非”,即所 写的不是虚构的,而是真实存在的。不少非虚构的实践者与提倡者又强调,非虚 构中可以有变形,甚至可以在某些方面大胆虚构。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模糊 感觉的指引下,非虚构写作内部出现了许多陷阱。比如说,非虚构写作强调直接 经验的呈现,强调对现实的直面,这就使得经验与现实压倒一切,从而构成对写 作者和文学自身的束缚。 不少非虚构作品均以自述或旁观的形式讲述农民入城打工的经历,借以呈现乡土 中国与城市中国的变迁。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在一个工业化或后工业化的时代,除 了努力改变自我,别无他法。可悲的是,即使他们远离故土,拼尽全力,牺牲尊 严、快乐与健康,还是无法在城里扎根,也无法回到故乡。这是很多中国人正在 遭遇的现实,也是许多非虚构作品的写作母题。 受非虚构强调真实性的驱使,很多作家在讲述这些普通民众的命运时,往往采用 实录的手法,以为只要把所见的一切记录下来就足矣。问题是,单是再现,而不 能借助思想之光来穿透层层叠叠的表象,抵达问题的核心,不通过各种文学手法 来调动读者的情感,在美的层面有所创造,那么文章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更不 可能持久。很多非虚构作品就没有找到一条合适地讲述相关事件的方式,也没有 抓住人物命运中能让读者的心灵发生共振的细节,更因为缺乏文学性而经不起反 复阅读。本来是文学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许多作家却受制于真实的律令而止步, 所写下的作品就比较单调。 许多人在肯定非虚构写作时,都有共同的出发点:文学创作正变得越来越书斋化, 越来越与现实无关。当作家们认为自己对现实已洞若观火并获得代言资格时,读 者和批评家则认为,他们不过是活在自我想象的真空中,是在“匆匆忙忙地代表 着中国”。为了打破这种自我耽溺、想入非非的困境,重视书写当下生活现实的 非虚构就变得极其重要。 (2014 年 12 月 12 日《文学报》) 1.下列关于“非虚构”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虚构是一种叙事原则和写作方法,它强调写作内容的真实性,许多人对其 持肯定的态度,都是基于当前文学创作越来越脱离现实的现状
B.非虚构作为颇受关注的文学现象,概念模糊,是由于其实践者与提倡者在强 调非虚构的“非”的同时,又都强调非虚构中可以有变形的内容。 C.非虚构的很多作品塑造了工业化或后工业化时代远离故土,拼尽全力,牺牲 尊严、快乐与健康,仍然无法扎根城里,也无法回到故乡的农民形象。 D.非虚构写作的倡导,有利于纠正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一些问题,有的批评家甚 至认为,非虚构写作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种新的文学可能性”。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非虚构和虚构二者的边界模糊不清,与非虚构写作的部分实践者与提倡者强 调非虚构“可以在某些方面大胆虚构”有关。 B.着重写实的《中国在梁庄》《拆楼记》《女工记》等作品曾先后发表在《人 民文学》2010年开始设置的“非虚构”栏目 C.非虚构束缚了写作者的思维,其作品由于没有找到一条合适地讲述相关事件 的方式,因而显得内容单调,经不起反复阅读。 D.由于文学创作正变得越来越书斋化,并且越来越与现实无关,因此作家重视 书写当下生活现实的非虚构就变得极其重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虚构写作的提倡,可以打破传统文学思维乃至文学秩序,纠正当代文学中 出现的虚构之无根性、虚构文学与生活世界的隔膜越来越深等问题。 B.很多非虚构作品都是以自述或旁观的形式,并常常用实录的手法来讲述很多 中国人正在遭遇的悲苦的现实经历,以此来呈现中国社会的变迁 C.如果借助思想之光来穿透表象以抵达问题的核心,通过文学手法来调动读者 情感,在美的层面有所创造,那么文学作品的力量就有可能持久。 D.若作家们没有深入社会生活,脱离现实,其创作就容易陷入自我耽溺、想入 非非的困境,读者和批评家就会认为他们是没有代言资格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史建瑭,雁门人也。晋王为雁门节度使,其父敬思为九府都督,从晋王入关破黄 巢,复京师,击秦宗权于陈州,尝将骑兵为先锋。晋王东追黄巢于冤朐,还过梁, 军其城北。梁王置酒上源驿,独敬思与薛铁山、贺回鹘等十余人侍。晋王醉,留 宿梁驿,梁兵夜围而攻之。敬思登驿楼,射杀梁兵十余人,会天大雨,晋干得与 从者俱去,缒尉氏门以出。而敬思为梁追兵所得,见杀。 建瑭少事军中为裨校,自晋降丁会,与梁相距于潞州,建瑭已为晋兵先锋。梁兵 数为建瑭所杀,相戒常避史先锋。梁遣王景仁攻赵,晋军救赵,建瑭以先锋兵出 井陉,战于柏乡。建瑭、周德威共击梁军,大败梁军。以功加检校左仆射 天祐九年,晋攻燕,燕王刘守光乞师于梁,梁太祖自将击赵,围枣强、蓓县。是 时晋精兵皆北攻燕,独符存审与建瑭以三千骑屯赵州。梁军已破枣强,存审扼下 博桥。建瑭分其麾下五百骑为五队,自将其一,约各取梁刍牧者十人会下博。至 暮,擒梁兵数十,皆杀之,各留其二人,纵使逸去,眚之曰:“晋王大军目至 明日,建瑭率百骑为梁旗帜,杂其刍牧者,暮叩梁营,杀其守门卒,纵火大呼 斩击数十百人。而梁刍牧者所出,各遇晋兵,有所亡失,其纵而不杀者,归而皆 言晋军且至。梁太祖夜拔营去,篠县人追击之,梁军弃其辎重铠甲不可胜计。梁 太祖方病,由是增剧,而晋军以故得并力以收燕者,二人之力也。后从庄宗入魏
B.非虚构作为颇受关注的文学现象,概念模糊,是由于其实践者与提倡者在强 调非虚构的“非”的同时,又都强调非虚构中可以有变形的内容。 C.非虚构的很多作品塑造了工业化或后工业化时代远离故土,拼尽全力,牺牲 尊严、快乐与健康,仍然无法扎根城里,也无法回到故乡的农民形象。 D.非虚构写作的倡导,有利于纠正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一些问题,有的批评家甚 至认为,非虚构写作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种新的文学可能性”。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非虚构和虚构二者的边界模糊不清,与非虚构写作的部分实践者与提倡者强 调非虚构“可以在某些方面大胆虚构”有关。 B.着重写实的《中国在梁庄》《拆楼记》《女工记》等作品曾先后发表在《人 民文学》2010 年开始设置的“非虚构”栏目。 C.非虚构束缚了写作者的思维,其作品由于没有找到一条合适地讲述相关事件 的方式,因而显得内容单调,经不起反复阅读。 D.由于文学创作正变得越来越书斋化,并且越来越与现实无关,因此作家重视 书写当下生活现实的非虚构就变得极其重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虚构写作的提倡,可以打破传统文学思维乃至文学秩序,纠正当代文学中 出现的虚构之无根性、虚构文学与生活世界的隔膜越来越深等问题。 B.很多非虚构作品都是以自述或旁观的形式,并常常用实录的手法来讲述很多 中国人正在遭遇的悲苦的现实经历,以此来呈现中国社会的变迁。 C.如果借助思想之光来穿透表象以抵达问题的核心,通过文学手法来调动读者 情感,在美的层面有所创造,那么文学作品的力量就有可能持久。 D.若作家们没有深入社会生活,脱离现实,其创作就容易陷入自我耽溺、想入 非非的困境,读者和批评家就会认为他们是没有代言资格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史建瑭,雁门人也。晋王为雁门节度使,其父敬思为九府都督,从晋王入关破黄 巢,复京师,击秦宗权于陈州,尝将骑兵为先锋。晋王东追黄巢于冤朐,还过梁, 军其城北。梁王置酒上源驿,独敬思与薛铁山、贺回鹘等十余人侍。晋王醉,留 宿梁驿,梁兵夜围而攻之。敬思登驿楼,射杀梁兵十余人,会天大雨,晋王得与 从者俱去,缒尉氏门以出。而敬思为梁追兵所得,见杀。 建瑭少事军中为裨校,自晋降丁会,与梁相距于潞州,建瑭已为晋兵先锋。梁兵 数为建瑭所杀,相戒常避史先锋。梁遣王景仁攻赵,晋军救赵,建瑭以先锋兵出 井陉,战于柏乡。建瑭、周德威共击梁军,大败梁军。以功加检校左仆射。 天祐九年,晋攻燕,燕王刘守光乞师于梁,梁太祖自将击赵,围枣强、蓚县。是 时晋精兵皆北攻燕,独符存审与建瑭以三千骑屯赵州。梁军已破枣强,存审扼下 博桥。建瑭分其麾下五百骑为五队,自将其一,约各取梁刍牧者十人会下博。至 暮,擒梁兵数十,皆杀之,各留其一人,纵使逸去,告之曰:“晋王大军且至。” 明日,建瑭率百骑为梁旗帜,杂其刍牧者,暮叩梁营,杀其守门卒,纵火大呼, 斩击数十百人。而梁刍牧者所出,各遇晋兵,有所亡失,其纵而不杀者,归而皆 言晋军且至。梁太祖夜拔营去,蓚县人追击之,梁军弃其辎重铠甲不可胜计。梁 太祖方病,由是增剧,而晋军以故得并力以收燕者,二人之力也。后从庄宗入魏
博败刘掞于故元城累以功历贝、相二州剌史十八年晋军讨张文礼于镇州建瑭以先 锋兵下赵州执其刺史王珽。 (节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二十五,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还过梁,军其城北军:驻扎 B.建瑭少事军中为裨校裨校:副职军官 C.相戒常避史先锋戒:通“诫”,告诫 D.梁太祖自将击赵将:将要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从庄宗入魏博败刘掞/于故元城累/以功历贝/相二州刺史十八年/晋军讨张 文礼于镇州/建瑭以先锋兵下赵州/执其刺史王珽。 B.后从庄宗入魏博/败刘掞于故元城/累以功历贝/相二州刺史/十八年/晋军讨张 文礼于镇州/建瑭以先锋兵下/赵州执其刺史王珽。 C.后从庄宗入魏博/败刘掞于故元城/累以功历贝/相二州刺史/十八年/晋军讨张 文礼于镇州/建瑭以先锋兵下赵州/执其刺史王珽。 D.后从庄宗入魏博/败刘掞于故元城/累以功历贝/相二州刺史十八年/晋军讨张 文礼于镇州/建瑭以先锋兵下/赵州执其刺史王珽。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敬思一家两代忠勇,父子俩都为晋王出生入死。史敬思为保护晋王出逃 效忠而死:史建瑭为晋王攻城中飞箭而死。 B.史建瑭在年轻时就初显英勇,初建功业。在和梁于潞州相对峙时,梁兵多次 被史建瑭杀死;而在救赵的过程中,又与周德威大败梁军, C.史建瑭智勇双全,出奇制胜。在史建瑭、符存审率领的共三千骑兵遭遇了梁 太祖的进攻时,史建瑭用计成功地解除了晋王攻燕的后顾之忧 D.史建瑭顾全大局,率领属下为晋王尽心竭力。晋王军队上下同心协力,在收 复燕的同时灭掉了梁太祖,这与史建瑭、符存审的功勋有很大关系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射杀梁兵十余人,会天大雨,晋王得与从者俱去,缒尉氏门以出 (2)擒梁兵数十,皆杀之,各留其一人,纵使逸去,告之曰:“晋王大军且至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送郑台处士归绛岩方干 荣启先生挟琴去,厌寻灵胜忆岩栖。 白猿垂树窗边月,红鲤惊钩竹外溪 惯采药苗供野馔,曾书蕉叶寄新题。 古贤犹怆河梁别,未可匆匆便解携。 [注]①春秋隐士荣启期的省称。 8.试分析诗中三、四句中描写的景象,并概括其写作特色。(5分) 9.全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 摇直上九万里”的诗句,共同化用了庄子《逍遥游》的句子
博败刘掞于故元城累以功历贝、相二州刺史十八年晋军讨张文礼于镇州建瑭以先 锋兵下赵州执其刺史王珽。 (节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二十五,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还过梁,军其城北 军:驻扎 B.建瑭少事军中为裨校 裨校:副职军官 C.相戒常避史先锋 戒:通“诫”, 告诫 D.梁太祖自将击赵 将:将要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后从庄宗入魏博败刘掞/于故元城累/以功历贝/相二州刺史十八年/晋军讨张 文礼于镇州/建瑭以先锋兵下赵州/执其刺史王珽。 B.后从庄宗入魏博/败刘掞于故元城/累以功历贝/相二州刺史/十八年/晋军讨张 文礼于镇州/建瑭以先锋兵下/赵州执其刺史王珽。 C.后从庄宗入魏博/败刘掞于故元城/累以功历贝/相二州刺史/十八年/晋军讨张 文礼于镇州/建瑭以先锋兵下赵州/执其刺史王珽。 D.后从庄宗入魏博/败刘掞于故元城/累以功历贝/相二州刺史十八年/晋军讨张 文礼于镇州/建瑭以先锋兵下/赵州执其刺史王珽。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史敬思一家两代忠勇,父子俩都为晋王出生入死。史敬思为保护晋王出逃, 效忠而死;史建瑭为晋王攻城中飞箭而死。 B.史建瑭在年轻时就初显英勇,初建功业。在和梁于潞州相对峙时,梁兵多次 被史建瑭杀死;而在救赵的过程中,又与周德威大败梁军。 C.史建瑭智勇双全,出奇制胜。在史建瑭、符存审率领的共三千骑兵遭遇了梁 太祖的进攻时,史建瑭用计成功地解除了晋王攻燕的后顾之忧。 D.史建瑭顾全大局,率领属下为晋王尽心竭力。晋王军队上下同心协力,在收 复燕的同时灭掉了梁太祖,这与史建瑭、符存审的功勋有很大关系。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射杀梁兵十余人,会天大雨,晋王得与从者俱去,缒尉氏门以出。 ⑵擒梁兵数十,皆杀之,各留其一人,纵使逸去,告之曰:“晋王大军且至。”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送郑台处士归绛岩 方干 荣启①先生挟琴去,厌寻灵胜忆岩栖。 白猿垂树窗边月,红鲤惊钩竹外溪。 惯采药苗供野馔,曾书蕉叶寄新题。 古贤犹怆河梁别,未可匆匆便解携。 [注]①春秋隐士荣启期的省称。 8.试分析诗中三、四句中描写的景象,并概括其写作特色。(5 分) 9.全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感情?请简要概括。(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 摇直上九万里”的诗句,共同化用了庄子《逍遥游》的句子“ ,
(2)李白《行路难(其一)》中“,”这两句运用姜太公、伊尹的典故来表 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3)杜甫在《登高》中用“_,_”归结出白发日多、护病断饮的根源,忧国伤 时的情操也就感人至深。 乙选考题(25分)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的小题。考生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即兴表演(英)韦兰·史密斯 这一切全是那穿毛皮大衣女人的过错!要不是她,那件事永远也不会发生 那天晚上,我和乔治娅在餐馆吃宵夜。那位穿毛皮大衣的女人每隔一会儿就要掏 出手机与她的朋友大声地聊着天。 我一向认为餐馆不应该是人们打手机的场所。不过,刚开始我还只是心存一丝不 悦。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竟然聊得没完没了,全然不顾别人的存在。 当我们原本较为幽雅的气氛第七次被她的电话打扰时,我开始烦躁不安了。“她 自以为多么了不得!”我怒气冲冲地对乔治娅说道,“她真的以为我们连手机都 没见过吗?” 乔治娅只是甜甜地向我微笑着。她依然还是那么平静,似乎根本没有受到任何干 扰 当她的手机第八次响起时,我再也坐不住了。后面发生的事连我自己也感到吃惊。 我从夹克衫的衣兜里掏出自己的手机,打开翻盖便道,“喂!谁呀?”我认为自 己的语气里充满着自信,俨然是一位做生意的大商人。 “噢,嗨,约翰。谢谢你打来电话。有什么事吗?”我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乔治娅用眼睛盯着我 “那份合同你已经听说了吧?确实是个不错的消息。”我对着电话吹嘘起来 “我还以为这桩生意就那么不了了之了!看来,我们得着手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乔治娅仍在莫名其妙地瞪着我。她听得到受话筒传来的拨号音,显然,她以为我 已经被闹得神志不清了。 “是的,我也确实感到十分高兴。”我说。此时,拨号音已经变成了音乐声。“今 天上午,我一时高兴便买下了这部新手机。” 噢,它比我以前的那一部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我炫耀着说,“它可以 显示出哪个电话重要,哪个电话不重要。这样,我就可以根据重要性选择什么时 候接听。” 我朝邻近的餐桌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乔治娅对我嘘了一声,可我现在已经失去 了控制。 这时候,餐馆里已经安静了许多。各种迹象清楚地表明餐馆的其他客人对我们的 谈话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甚至连他们自己的谈话也都忘了。 “他们对这种新款手机功能之妙非常惊讶。”我继续聊着,信心又增强了几分。 你知道,我甚至可以进行功能设置。来电显示后,如果我在30分钟之内不接 的话,它就会自动给我的秘书发出一条短消息。相当不错吧?” 乔治娅坐回她的椅子上,怒视着我。她完全清楚,我所谓的秘书实际上就是一位 每周过来清扫一次的女清洗工
(2)李白《行路难(其一)》中“ , ”这两句运用姜太公、伊尹的典故来表 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3)杜甫在《登高》中用“ , ”归结出白发日多、护病断饮的根源,忧国伤 时的情操也就感人至深。 乙 选考题(25 分)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的小题。考生 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即兴表演 (英)韦兰·史密斯 这一切全是那穿毛皮大衣女人的过错!要不是她,那件事永远也不会发生。 那天晚上,我和乔治娅在餐馆吃宵夜。那位穿毛皮大衣的女人每隔一会儿就要掏 出手机与她的朋友大声地聊着天。 我一向认为餐馆不应该是人们打手机的场所。不过,刚开始我还只是心存一丝不 悦。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竟然聊得没完没了,全然不顾别人的存在。 当我们原本较为幽雅的气氛第七次被她的电话打扰时,我开始烦躁不安了。“她 自以为多么了不得!”我怒气冲冲地对乔治娅说道,“她真的以为我们连手机都 没见过吗?” 乔治娅只是甜甜地向我微笑着。她依然还是那么平静,似乎根本没有受到任何干 扰。 当她的手机第八次响起时,我再也坐不住了。后面发生的事连我自己也感到吃惊。 我从夹克衫的衣兜里掏出自己的手机,打开翻盖便道,“喂!谁呀?”我认为自 己的语气里充满着自信,俨然是一位做生意的大商人。 “噢,嗨,约翰。谢谢你打来电话。有什么事吗?”我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乔治娅用眼睛盯着我。 “那份合同你已经听说了吧?确实是个不错的消息。”我对着电话吹嘘起来。 “我还以为这桩生意就那么不了了之了!看来,我们得着手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了。” 乔治娅仍在莫名其妙地瞪着我。她听得到受话筒传来的拨号音,显然,她以为我 已经被闹得神志不清了。 “是的,我也确实感到十分高兴。”我说。此时,拨号音已经变成了音乐声。“今 天上午,我一时高兴便买下了这部新手机。” “噢,它比我以前的那一部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我炫耀着说,“它可以 显示出哪个电话重要,哪个电话不重要。这样,我就可以根据重要性选择什么时 候接听。” 我朝邻近的餐桌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乔治娅对我嘘了一声,可我现在已经失去 了控制。 这时候,餐馆里已经安静了许多。各种迹象清楚地表明餐馆的其他客人对我们的 谈话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甚至连他们自己的谈话也都忘了。 “他们对这种新款手机功能之妙非常惊讶。”我继续聊着,信心又增强了几分。 “你知道,我甚至可以进行功能设置。来电显示后,如果我在 30 分钟之内不接 的话,它就会自动给我的秘书发出一条短消息。相当不错吧?” 乔治娅坐回她的椅子上,怒视着我。她完全清楚,我所谓的秘书实际上就是一位 每周过来清扫一次的女清洗工
坐在邻近餐桌的毛皮大衣似乎一下子被唬住了。现在,她肯定没在用她的手机了。 连她的朋友似乎也竖起了耳朵,一边给她的小狗喂食一边仔细在听我的谈话。此 时此刻,我感觉自己充满了活力、心情舒畅。这个想法简直妙不可言! 我还在继续神聊着。我并不满足于自己一时取得的胜利。 你知道这手机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吗?”我对着此时已经悄然无声的手机问道 “他们还给它附加了一种特殊保险。有了这种保险,即使你将它弄坏或者丢失了, 第二天就会给你换上一部崭新的,不管次数多少!” 现在,其他客人也纷纷回头注视着我们。他们已经由刚开始的克制变得有点厌烦 了。乔治娅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毫不掩饰地用手叩击着手表。可眼下,我是打开 的话匣子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是啊,他们说那没关系。不管我的手机坏多少次或是丢失了都无所谓。显然, 那家公司库存的手机实在太多了,他们还正为如何处理手机发愁呢!”我大声地 笑了起来。 乔治娅收拾好她的手提包,故意将她的座椅弄出声响来。 妻子已经走出两张桌子那么远了,她朝服务台走去。 “谢谢你的电话。”我说,“我们明天再细谈吧 我赶快起身,扣了手机翻盖。乔治娅几乎已经走到门口了,我赶紧跟上去,经过 门口时随手将手机扔进了门边的火炉中。 快要走出餐馆时,我回头朝餐厅瞥了一眼,我觉得刚才发生的整个插曲似乎还是 值得的。毛皮大衣的眼睛正死死地盯着我,嘴巴张得大大的,连她的好友也没在 喂她的小狗了。 我一边跟着妻子快步走着,一边想:其实,我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为了 那么一丁点胜利而自鸣得意实在是太肤浅了。不过,当乔治娅对我进行规劝时 我不禁笑了起来。 “得了吧,乔治娅,那真的没关系。”我得意地说道,“刚才那部手机其实是我 上周在市场上买来的假货 “什么?”乔治娅惊讶地问,然后在手提包里摸索着,“你说的是这一部吧?” (有删节,原载于《百花园》杂志)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她真的以为我们连手机都没见过吗?”说明“我”作为男人的自尊已严重 受辱,就因为这个,“我”才会做出令自己也不可思议的事情 B.“我”始终对着假手机在吹嘘,已获得了巨大胜利和满足,道具已不再需要, 最后以“经过门口时随手将手机扔进了门边的火炉中”画上圆满句号 C.乔治娅的形象与“我”、穿毛皮大衣的女人的形象形成强烈反差,在种种反差 中,作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褒贬态度、扬抑倾向。 D.“我”把一切都归因于穿毛皮大衣的女人,始终未意识到自己的言行有过之而 无不及,用自己的不文明对抗他人的不文明,只能显示出自己的更丑陋。 E.作者善于运用动作、语言、心理、肖像描写等刻画人物,善于运用对比、衬托 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使读者过目难忘 (2)请概括文中“我”对于打手机一事的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6分) (3)请说说乔治娅在文中的作用。(6分) (4)小说以“即兴表演”为题有什么妙处?在公共场合遇上这种类似的即兴表 演,你会怎样看待?(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坐在邻近餐桌的毛皮大衣似乎一下子被唬住了。现在,她肯定没在用她的手机了。 连她的朋友似乎也竖起了耳朵,一边给她的小狗喂食一边仔细在听我的谈话。此 时此刻,我感觉自己充满了活力、心情舒畅。这个想法简直妙不可言! 我还在继续神聊着。我并不满足于自己一时取得的胜利。 “你知道这手机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吗?”我对着此时已经悄然无声的手机问道, “他们还给它附加了一种特殊保险。有了这种保险,即使你将它弄坏或者丢失了, 第二天就会给你换上一部崭新的,不管次数多少!” 现在,其他客人也纷纷回头注视着我们。他们已经由刚开始的克制变得有点厌烦 了。乔治娅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毫不掩饰地用手叩击着手表。可眼下,我是打开 的话匣子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是啊,他们说那没关系。不管我的手机坏多少次或是丢失了都无所谓。显然, 那家公司库存的手机实在太多了,他们还正为如何处理手机发愁呢!”我大声地 笑了起来。 乔治娅收拾好她的手提包,故意将她的座椅弄出声响来。 妻子已经走出两张桌子那么远了,她朝服务台走去。 “谢谢你的电话。”我说,“我们明天再细谈吧。” 我赶快起身,扣了手机翻盖。乔治娅几乎已经走到门口了,我赶紧跟上去,经过 门口时随手将手机扔进了门边的火炉中。 快要走出餐馆时,我回头朝餐厅瞥了一眼,我觉得刚才发生的整个插曲似乎还是 值得的。毛皮大衣的眼睛正死死地盯着我,嘴巴张得大大的,连她的好友也没在 喂她的小狗了。 我一边跟着妻子快步走着,一边想:其实,我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为了 那么一丁点胜利而自鸣得意实在是太肤浅了。不过,当乔治娅对我进行规劝时, 我不禁笑了起来。 “得了吧,乔治娅,那真的没关系。”我得意地说道,“刚才那部手机其实是我 上周在市场上买来的假货。” “什么?”乔治娅惊讶地问,然后在手提包里摸索着,“你说的是这一部吧?” (有删节,原载于《百花园》杂志)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她真的以为我们连手机都没见过吗?”说明“我”作为男人的自尊已严重 受辱,就因为这个,“我”才会做出令自己也不可思议的事情。 B.“我”始终对着假手机在吹嘘,已获得了巨大胜利和满足,道具已不再需要, 最后以“经过门口时随手将手机扔进了门边的火炉中”画上圆满句号。 C.乔治娅的形象与“我”、穿毛皮大衣的女人的形象形成强烈反差,在种种反差 中,作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褒贬态度、扬抑倾向。 D.“我”把一切都归因于穿毛皮大衣的女人,始终未意识到自己的言行有过之而 无不及,用自己的不文明对抗他人的不文明,只能显示出自己的更丑陋。 E.作者善于运用动作、语言、心理、肖像描写等刻画人物,善于运用对比、衬托、 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使读者过目难忘。 (2)请概括文中“我”对于打手机一事的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6 分) (3)请说说乔治娅在文中的作用。(6 分) (4)小说以“即兴表演”为题有什么妙处?在公共场合遇上这种类似的即兴表 演,你会怎样看待?(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