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实验指导 七、思考题 1、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载荷指针调零的步骤如何?为什么首先要将活动台浮起? 2、什么叫比例试样 3、有材料和直径均相同的长试样和短试样各一个,用它们测得的伸长率、断面收缩率、下屈服 点和抗拉强度是否基本相同?为什么? 4、低碳钢试样拉伸断裂时的载荷比最大载荷P小,按公式σ=P/A计算,断裂时的应力比συ小, 为什么应力减小后反而断裂 5、铸铁试样拉伸,断面为何是横截面?为何断口位置大多在根部? 6、比较低碳钢和铸铁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八、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应有目的、设备和仪器、数据记录和处理、讨论共四个栏目。 2、设备和仪器栏,应写出机、仪器的名称、型号和主要参数(如试验机最大载荷,使用度盘量 程及其精度(最小刻度代表的力值);游标卡尺的量程、精度等)。 3、实验报告中应画出试样断裂后形状示意图和0一E曲线示意图(画在数据记录和处理栏内) 4、仪器自动绘制的P-△/图必须随报告交上 5、讨论栏填写实验中发生的问题及其分析,以及老师要求回答的思考题 §12压缩试验 试验目的 1、测定低碳钢的压缩屈服点σs和铸铁的抗压强度σkc。 2、观察并分析两种材料在压缩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设备和仪器 1、万能材料试验机 2、游标卡尺 三、试样 采用中10×15的园柱形试样。其尺寸 公差、表面粗糙度、两端面的平行度和对试 样轴线的垂直度在国标GB731487中有明 确规定。 四、试验原理 由于试样两端面不可能理想地平行,试 (k) 图1-2-1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 七、思考题 1、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载荷指针调零的步骤如何?为什么首先要将活动台浮起? 2、什么叫比例试样? 3、有材料和直径均相同的长试样和短试样各一个,用它们测得的伸长率、断面收缩率、下屈服 点和抗拉强度是否基本相同?为什么? 4、低碳钢试样拉伸断裂时的载荷比最大载荷Pb小,按公式σ=P/Ao计算,断裂时的应力比σb小, 为什么应力减小后反而断裂。 5、铸铁试样拉伸,断面为何是横截面?为何断口位置大多在根部? 6、比较低碳钢和铸铁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八、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报告应有目的、设备和仪器、数据记录和处理、讨论共四个栏目。 2、设备和仪器栏,应写出机、仪器的名称、型号和主要参数(如试验机最大载荷,使用度盘量 程及其精度(最小刻度代表的力值);游标卡尺的量程、精度等)。 3、实验报告中应画出试样断裂后形状示意图和σ—ε曲线示意图(画在数据记录和处理栏内) 4、仪器自动绘制的 P—△l 图必须随报告交上。 5、讨论栏填写实验中发生的问题及其分析,以及老师要求回答的思考题。 §1-2 压缩试验 一、试验目的 1、测定低碳钢的压缩屈服点σsc和铸铁的抗压强度σbc。 2、观察并分析两种材料在压缩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二、设备和仪器 1、万能材料试验机 2、游标卡尺 三、试样 采用φ10×15 的园柱形试样。其尺寸、 公差、表面粗糙度、两端面的平行度和对试 样轴线的垂直度在国标 GB7314-87 中有明 确规定。 四、试验原理 由于试样两端面不可能理想地平行,试 4 图1--2-1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 验时必须使用球形承垫(见图1-2-la),试样应置于球形承垫中心,藉球形承垫自动调节实现轴向受 载 试验时缓慢加载,指针缓慢匀速转动,绘图装置自动绘出压缩图。 低碳钢试样压缩图如图1-2-1b所示。试样开始变形时,服从胡克定律,呈直线,此后变形增长 很快,材料屈服。此时载荷度盘指针暂停转动或稍有返回,这暂停或返回的最小值即为压缩屈服载 荷Psc。以后图形呈曲线上升,随着塑性变形的増长,试样横截面相应増大,増大了截面又能承受更 大的载荷,试样愈压愈扁,甚至可以压成薄饼形状(如图1-2-1a所示),而不破裂,所以测不出抗压 强度。 铸铁试样压缩图如图1-2-2a所示。载荷达最大值Pb后稍有下降,然后破裂,能听到沉闷的破裂 声。铸铁试样破裂后呈鼓形,并在与轴线大约成45°的螺旋面上破断,这主要是由剪应力造成的。 五、试验步骤 1、测量试样尺寸 P 用游标卡尺在试样高度中点处两个相 互垂直的方向上测量直径,取其算术平均 值。数据列表记录。 2、试验机准备 估计试验所需最大载荷,选择载荷度 盘,配以相应的摆锤,指针调零。调整活 动台与上压板间距离合适。检查绘图装置工作是否正常。 3、安装试样 试样应安装在球形承垫中心。 测试 上升活动台,使试样与上压板缓慢接触、加载。我们用的低碳钢试样,屈服载荷总是大于20KN 因此载荷达20KN以后应该仔细观察示力指针转动,同时注意控制送油阀使送油速度合适(送油速度 太快就观察不到屈服时指针的停顿或返回;送油速度太慢则在材料尚未屈服时指针亦会停顿)以便 准确读出屈服载荷Ps,记录之。屈服过以后,继续加载,使试样稍压扁即可停止试验。对铸铁试样, 加载至试样破裂为止,记录最大荷载Pb。取下试样,观察试样破坏后形状和断口形貌 六、试验结果处理 原始记录参考表1-2-1处理 横截面面积 材料 直径d。(mm) 最大载荷 平均 Pbe(KN) 铸铁 据试验记录计算低碳钢的压缩屈服点x和铸铁的抗压强度oke: asPAn (1-2-1) 0 (1-2-2)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 验时必须使用球形承垫(见图 1-2-1a),试样应置于球形承垫中心,藉球形承垫自动调节实现轴向受 载。 试验时缓慢加载,指针缓慢匀速转动,绘图装置自动绘出压缩图。 低碳钢试样压缩图如图 1-2-1b 所示。试样开始变形时,服从胡克定律,呈直线,此后变形增长 很快,材料屈服。此时载荷度盘指针暂停转动或稍有返回,这暂停或返回的最小值即为压缩屈服载 荷 Psc。以后图形呈曲线上升,随着塑性变形的增长,试样横截面相应增大,增大了截面又能承受更 大的载荷,试样愈压愈扁,甚至可以压成薄饼形状(如图 1-2-1a 所示),而不破裂,所以测不出抗压 强度。 铸铁试样压缩图如图 1-2-2a所示。载荷达最大值Pbc 后稍有下降,然后破裂,能听到沉闷的破裂 声。铸铁试样破裂后呈鼓形,并在与轴线大约成 45°的螺旋面上破断,这主要是由剪应力造成的。 五、试验步骤 1、测量试样尺寸 用游标卡尺在试样高度中点处两个相 互垂直的方向上测量直径,取其算术平均 值。数据列表记录。 2、试验机准备 估计试验所需最大载荷,选择载荷度 盘,配以相应的摆锤,指针调零。调整活 动台与上压板间距离合适。检查绘图装置工作是否正常。 图1-2-2 (a) (b) 3、安装试样 试样应安装在球形承垫中心。 4、测试 上升活动台,使试样与上压板缓慢接触、加载。我们用的低碳钢试样,屈服载荷总是大于 20KN, 因此载荷达 20KN以后应该仔细观察示力指针转动,同时注意控制送油阀使送油速度合适(送油速度 太快就观察不到屈服时指针的停顿或返回;送油速度太慢则在材料尚未屈服时指针亦会停顿)以便 准确读出屈服载荷Psc,记录之。屈服过以后,继续加载,使试样稍压扁即可停止试验。对铸铁试样, 加载至试样破裂为止,记录最大荷载Pbc。取下试样,观察试样破坏后形状和断口形貌。 六、试验结果处理 原始记录参考表 1-2-1 处理 表 1-2-1 直径do(mm) 材料 1 2 平均 横截面面积 Ao(mm 2 ) 最大载荷 Pbc(KN) 铸 铁 据试验记录计算低碳钢的压缩屈服点σsc和铸铁的抗压强度σbc: σsc=Ps/A0 (1-2-1) σbc=Pb/A0 (1-2-2) 5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 七、思考题 1、由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和压缩试验,对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的机械性能作一全面比较,说明 它们的适用范围。 2、对铸铁的破坏形式进行分析。 3、低碳钢拉伸有Pb,为什么说它是拉压等强度材料?为什么说铸铁是拉压不等强度材料? 4*、铸铁试样压缩,在最大载荷时未破裂,载荷稍减小后却破裂。为什么? 铸铁试样破裂后呈鼓形,说明有塑性变形,可是它是脆性材料,为何有塑性变形呢 注:带*号的思考题,已超越了同学现有的知识范围,仅供参考 八、实验报告要求 1、参考§1-1 2、要求画出试验后试样形状示意图 §1-3扭转试验 试验目的 、测定低碳钢的剪切屈服极限τs。和剪切强度极限近似值τb 2、测定铸铁的剪切强度极限τb 3、观察并分析两种材料在扭转时的变形和破坏现象 设备和仪器 1、材料扭转试验机 2、游标卡尺 、试样 图1-3-1 采用国标GB10128-88推荐的直径10mm,标距100毫米的试样。 四、试验原理 l、低碳钢试样 对试样缓慢加载,试验机的绘图装置自动绘制 出Tφ曲线(见图1-3-1)。最初材料处于弹性状态, (a) 截面上应力线性分布,T中图直线上升。到A点,试 样横截面边缘处剪应力达到剪切屈服极限τs以后, 由屈服产生的塑性区不断向中心扩展,T中图呈曲 线上升。至B点,曲线趋于平坦,这时载荷度盘指针 (p) 停止不动或摆动。这不动或摆动的最小值就是屈服 图1-3-2 扭矩T。再以后材料强化,T中图上升,至C点试样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 七、思考题 1、由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和压缩试验,对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的机械性能作一全面比较,说明 它们的适用范围。 2、对铸铁的破坏形式进行分析。 3、低碳钢拉伸有Pb,为什么说它是拉压等强度材料?为什么说铸铁是拉压不等强度材料? 4*、铸铁试样压缩,在最大载荷时未破裂,载荷稍减小后却破裂。为什么? 5*、铸铁试样破裂后呈鼓形,说明有塑性变形,可是它是脆性材料,为何有塑性变形呢? 注:带*号的思考题,已超越了同学现有的知识范围,仅供参考。 八、实验报告要求 1、参考§1-1。 2、要求画出试验后试样形状示意图。 §1-3 扭转试验 一、试验目的 1、测定低碳钢的剪切屈服极限τs。和剪切强度极限近似值τb。 2、测定铸铁的剪切强度极限τb。 3、观察并分析两种材料在扭转时的变形和破坏现象。 二、设备和仪器 1、材料扭转试验机 2、游标卡尺 三、试样 采用国标 GB10128—88 推荐的直径 10mm,标距 100 毫米的试样。 四、试验原理 1、低碳钢试样 对试样缓慢加载,试验机的绘图装置自动绘制 出T-φ曲线(见图 1-3-1)。最初材料处于弹性状态, 截面上应力线性分布,T-φ图直线上升。到A点,试 样横截面边缘处剪应力达到剪切屈服极限τs。以后, 由屈服产生的塑性区不断向中心扩展,T-φ图呈曲 线上升。至B点,曲线趋于平坦,这时载荷度盘指针 停止不动或摆动。这不动或摆动的最小值就是屈服 扭矩Ts。再以后材料强化,T-φ图上升,至C点试样 6 图1-3-1 图1-3-2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 断裂。在试验全过程中,试样直径不变。断口是横截面(见图1-3-2a),这是由于低碳钢抗剪能力小 于抗拉能力,而横截面上剪应力最大之故。 据屈服扭矩T按式1-3-1可计算出剪切屈服极限τs tb AW (1-3-2) 据最大扭距T按式1-3-2可计算出剪切强度极限近似值τb 说明:(1)公式(1-3-1)是假定横截面上剪应力均达到τs后推导出来的。公式(1-3-2)形式上 与公式(1-3-1)虽然完全相同,但它是将由塑性理论推导出的Nada公式略去了一项后得到的,而略 去的这一项不一定是高阶小量,所以是近似的。 (2)国标GB10128-8规定τ和τb均按弹性扭转公式计算,这样得到的结果可以用来比较不同 材料的扭转性能,但与实际应力不符 I、铸铁试样 铸铁的曲线如图(1-3-3)所示。呈曲线形状,变形很小就突然破裂,有爆裂声。断裂面粗糙, 是与轴线约成45°角的螺旋面(见图1-3-2b)。这是由于铸铁抗拉能力小于抗剪能力,而这面上拉应 力最大之故。据断裂前的最大扭矩T按弹性扭转公式1-3-3可计算抗扭强度τb 五、试验步骤 测量试样尺寸 测量法同§1-1,以最小横截面直径计算截面系数 (1-3-3) (抗扭截面模量)Wp° 2、试验机准备 估计最大载荷,选择载荷度盘,指针调零,安装 绘图记录纸。 3、安装试样,用粉笔在试样上画一母线,用以观 图1-3-3 察试样变形情况。 4、测试 对低碳钢试样,起先缓慢加载,注意观察绘图和载荷指针转动情况。待记录下屈服扭矩T后改 用快速加载,直至断裂记录下最大扭矩Tb 对铸铁试样,慢速加载,注意观察绘图、载荷指针转动和试样变形情况直到试样断裂,记录下 最大扭矩T。 5、取下试样,观察并分析断口形貌和形成原因 6、试验机回复原状,清理现场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 断裂。在试验全过程中,试样直径不变。断口是横截面(见图 1-3-2a),这是由于低碳钢抗剪能力小 于抗拉能力,而横截面上剪应力最大之故。 据屈服扭矩Ts按式 1-3-1 可计算出剪切屈服极限τs。 )231( 4 3 )131( 4 3 = −− = −− p b b p s s W T W T τ τ 据最大扭距Tb按式 1-3-2 可计算出剪切强度极限近似值τb。 说明:(1)公式(1-3-1)是假定横截面上剪应力均达到τs后推导出来的。公式(1-3-2)形式上 与公式(1-3-1)虽然完全相同,但它是将由塑性理论推导出的Nadai公式略去了一项后得到的,而略 去的这一项不一定是高阶小量,所以是近似的。 (2)国标GB10128-88 规定τs和τb均按弹性扭转公式计算,这样得到的结果可以用来比较不同 材料的扭转性能,但与实际应力不符。 II、铸铁试样 铸铁的曲线如图(1-3-3)所示。呈曲线形状,变形很小就突然破裂,有爆裂声。断裂面粗糙, 是与轴线约成 45°角的螺旋面(见图 1-3-2b)。这是由于铸铁抗拉能力小于抗剪能力,而这面上拉应 力最大之故。据断裂前的最大扭矩Tb按弹性扭转公式 1-3-3 可计算抗扭强度τb。 五、试验步骤 1、测量试样尺寸 测量法同§1-1,以最小横截面直径计算截面系数 (抗扭截面模量)Wp。 2、试验机准备 估计最大载荷,选择载荷度盘,指针调零,安装 绘图记录纸。 3、安装试样,用粉笔在试样上画一母线,用以观 察试样变形情况。 4、测试 对低碳钢试样,起先缓慢加载,注意观察绘图和载荷指针转动情况。待记录下屈服扭矩Ts后改 用快速加载,直至断裂记录下最大扭矩Tb。 图1-3-3 = −− )331( p b b W T τ 对铸铁试样,慢速加载,注意观察绘图、载荷指针转动和试样变形情况直到试样断裂,记录下 最大扭矩Tb。 5、取下试样,观察并分析断口形貌和形成原因。 6、试验机回复原状,清理现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