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主要目标 新时期新阶段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是:坚持走具有中国特 色、符合新疆实际的发展路子,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 生态文明建设,到2015年我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 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基础设施条件明 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民族团结明显加强,社会稳定明显巩固。 一经济总量。“十二五”期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五年累计完成36000亿元(其中工业 和能源投资约150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外 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以上: 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一一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 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以上,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 速明显高于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城乡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化水平不 断提高,城镇化率达到48% 一科技教育。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88%,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研究与实验发展经 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8%。 一资源环境。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工业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国家限 额标准或国内先进水平,有效控制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 用率提高到55%。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4.5%,城市建成区 绿化覆盖率达到38.5%。 一民生保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000元以上,年均增长 11%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00元以上,年均增长11%以上。就业状 况明显改善,城镇新增就业累计2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更加注重人口素质的提高,人 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文 化、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第三章 主要目标 新时期新阶段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是:坚持走具有中国特 色、符合新疆实际的发展路子,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 生态文明建设,到 2015 年我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 居民收入和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基础设施条件明 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民族团结明显加强,社会稳定明显巩固。 ——经济总量。“十二五”期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0%以上;全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25%以上,五年累计完成 36000 亿元(其中工业 和能源投资约 15000 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20%以上;外 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 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7%以上; 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 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7%以上,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 速明显高于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城乡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化水平不 断提高,城镇化率达到 48%。 ——科技教育。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 88%,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研究与实验发展经 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1.8%。 ——资源环境。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工业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国家限 额标准或国内先进水平,有效控制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 用率提高到 55%。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 4.5%,城市建成区 绿化覆盖率达到 38.5%。 ——民生保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3000 元以上,年均增长 11%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7900 元以上,年均增长 11%以上。就业状 况明显改善,城镇新增就业累计 200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内。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 90%以上。更加注重人口素质的提高,人 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11‰以内。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文 化、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专老2 十二五潮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委指新 标 2010年2015年 年均赠张网 双牛产值(7元2010年价) 5418.8(8800) 5005 经济 电方极敢人亿元】 025 全社会定资产资(亿元) 353911000 总量活费品零售额(亿元 13786000 17上 环洗出口它额亿美元) 1713400 8以 经济工增加殖(亿无,2010年价)】 19504280 17 0 九年文务教有现固率为) 约束 高中阶设毛人学率(%) 69 88 科技 束程 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 教有 0.61 1.8 预形 产总批重(3) 海方人可发萌转利拥有量(件) 05H 109 52 512 农衣业藿水有效利用系数 0.47 053 鱼的工增值用水量(%) 非化石能原—大源消批重() 工业固体废踪合利用率(%) 85 55 资原产佰解 10.2 在安下大指内约使件 环境单位生产值氧化碳排降低) 控制在国家下达指标内 要污(%)】 控制在国家下达指标内 森林彩盖率(网 402 45 森林蓄积量(亿立方米) 3.01 32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事%) 41185 城箱登记失业率网 394以内 4内 约束性 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验人数(万人)2563邓 需型欧闲壮会养老保经参保率网 3390以上 民生 址箱职丁基本疾疗保验参保事%)91.4巧 药更件 保械配基本保验参保率%) 855 90 新型农闲合医行参合率(%) 98698上 城镇保障性安据工程建设万套) 191 1233 约来性 械铺跟人均可支配收人同 136423000 以正 预期 表足人纯数人 4643790011以上 件 注:1,)为2015年预期最低值。2.市为五年集开数。3,主要污染伤指二氧花 随、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4预期性指标是政府期塑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 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或府要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变环境,市场环境,并适时调整 法观调控的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各种敏策引导社会资配置,务力争取实现,约束色 指标是在预期性基魏上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了政府责任的指标,是府在公共服务和 及公共利兰领域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德和有效利用行政力 量,确保实现
第二篇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建设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和储备基地、国家重要的石油 化工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 道,建成国家绿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出口基地。推进优质棉纱、棉布、棉纺织 品和服装加工基地建设。 第一章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充分发挥矿产和农牧产品资源优势,立足现实产业基础,不断优化结构, 延伸产业链,加快发展制造业,在新的起点上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全面提升竞 争力,实现优势产业率先跨越。 第一节石油天然气工业 加快塔里木、准噶尔和吐哈三大盆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步伐,扩大开采规 模,确保油气产量稳步增长。大力推进疆内企业参与石油天然气下游产品开发, 增加油气资源在疆内的加工量,最大限度地延伸产业链,形成一批石化产业集 群。重点建设独山子一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南疆和吐哈四大石化基地,抓好 大型炼油、大型乙烯、大型芳烃、大型化肥生产,发展塑料、化纤制品、橡胶 制品和精细化学品。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与周边国家油气资源开发合作,提 高合作水平,实现互利共赢。积极推进独山子、都善国家级石油储备基地和乌 鲁木齐、克拉玛依国家级成品油储备基地建设。到2015年,原油产量达到3300 万吨,天然气450亿立方米,油气当量超过65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3800万 吨,石油储备库容1300万立方米。 第二节煤炭工业和现代煤化工产业 坚持“统筹规划、环保优先、集约高效、有序发展”的原则,认真落实差 别化产业政策,大力推进国家煤炭资源转化实施方案,以准东、吐哈、伊犁、 库拜四大煤田为重点,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规划建设国家第十四个现代化 大型煤炭基地。强化矿区总体规划和矿业权设置的调控作用,积极培育大型煤 炭企业集团,着力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和煤炭资源整合,加快建设具有国内
第二篇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建设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和储备基地、国家重要的石油 化工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和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 道,建成国家绿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出口基地。推进优质棉纱、棉布、棉纺织 品和服装加工基地建设。 第一章 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充分发挥矿产和农牧产品资源优势,立足现实产业基础,不断优化结构, 延伸产业链,加快发展制造业,在新的起点上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全面提升竞 争力,实现优势产业率先跨越。 第一节 石油天然气工业 加快塔里木、准噶尔和吐哈三大盆地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步伐,扩大开采规 模,确保油气产量稳步增长。大力推进疆内企业参与石油天然气下游产品开发, 增加油气资源在疆内的加工量,最大限度地延伸产业链,形成一批石化产业集 群。重点建设独山子—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南疆和吐哈四大石化基地,抓好 大型炼油、大型乙烯、大型芳烃、大型化肥生产,发展塑料、化纤制品、橡胶 制品和精细化学品。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与周边国家油气资源开发合作,提 高合作水平,实现互利共赢。积极推进独山子、鄯善国家级石油储备基地和乌 鲁木齐、克拉玛依国家级成品油储备基地建设。到 2015 年,原油产量达到 3300 万吨,天然气 450 亿立方米,油气当量超过 6500 万吨;原油加工能力 3800 万 吨,石油储备库容 1300 万立方米。 第二节 煤炭工业和现代煤化工产业 坚持“统筹规划、环保优先、集约高效、有序发展”的原则,认真落实差 别化产业政策,大力推进国家煤炭资源转化实施方案,以准东、吐哈、伊犁、 库拜四大煤田为重点,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规划建设国家第十四个现代化 大型煤炭基地。强化矿区总体规划和矿业权设置的调控作用,积极培育大型煤 炭企业集团,着力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和煤炭资源整合,加快建设具有国内
领先水平的大型现代化煤矿,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煤炭资源开发和转化,延 长煤炭产业链。 吐哈煤田以“疆煤东运”为主,适度发展煤电及电力外送:准东煤田重点 发展煤电及现代煤化工,参与“疆煤东运”:伊犁煤田以发展现代煤化工为主, 适度发展煤电:库拜煤田以供应南疆四地州生产生活用煤为主,适度发展煤电 及煤焦化。准北、准南等其它煤田按照经济合理原则,满足当地及邻近区域经 济社会发展用煤需要。以准东、准南、吐哈等煤田为主,加快煤层气勘探开发, 建设2~3个煤层气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到2015年,新疆煤炭产能达到4亿吨 以上,外运5000万吨。 依托优质煤炭资源,以伊犁、准东煤炭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 提升传统煤化工,提高技术含量和深加工程度,形成煤制合成氨、煤制二甲醚、 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焦化产业链,尽快建成一定规模的现代煤 化工产业集群。到2015年,建成煤制尿素260万吨、煤制二甲醚80万吨、煤 制天然气600亿立方米、煤制油360万吨、煤制烯烃100万吨、煤制乙二醇100 万吨:“十二五”期间新增煤焦化生产能力800万吨。 专栏3煤矿及煤化工重点工程 煤矿:准东煤田重点开发五彩湾、大井、西黑山、将军庙等矿区,建设准 东煤田五彩湾矿区三号露天煤矿(1000万吨/年)、准东煤田大井矿区南露天 煤矿(1000万吨/年)等项目;准南煤田重点开发艾维尔沟、呼图壁白杨河、 昌吉硫磺沟、昌吉阜康玛纳斯塔西河等矿区,建设呼图壁白杨河矿区白杨河煤 矿(500万吨/年)、呼图壁白杨河矿区铁列克矿井(300万吨/年)等项目:准 北煤田重点开发塔城托里铁喇、和丰和什托洛盖、富蕴喀木斯特等矿区,建设 富蕴喀木斯特矿区阿拉安道矿井(1200万吨/年)、塔城托里铁喇矿区一号矿 井(240万吨/年)等项目:吐哈煤田重点开发哈密大南湖、托克逊黑山、伊吾 淖毛湖、托克逊克(布)尔碱、哈密三道岭、巴里坤、沙尔湖等矿区,建设哈密 大南湖矿区一号矿井(1000万吨/年)、托克逊黑山矿区一号露天煤矿(1000 万吨/年)等项目:伊犁煤田重点开发伊宁矿区,建设伊宁矿区伊犁四号矿井(600
领先水平的大型现代化煤矿,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煤炭资源开发和转化,延 长煤炭产业链。 吐哈煤田以“疆煤东运”为主,适度发展煤电及电力外送;准东煤田重点 发展煤电及现代煤化工,参与“疆煤东运”;伊犁煤田以发展现代煤化工为主, 适度发展煤电;库拜煤田以供应南疆四地州生产生活用煤为主,适度发展煤电 及煤焦化。准北、准南等其它煤田按照经济合理原则,满足当地及邻近区域经 济社会发展用煤需要。以准东、准南、吐哈等煤田为主,加快煤层气勘探开发, 建设 2~3 个煤层气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到 2015 年,新疆煤炭产能达到 4 亿吨 以上,外运 5000 万吨。 依托优质煤炭资源,以伊犁、准东煤炭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 提升传统煤化工,提高技术含量和深加工程度,形成煤制合成氨、煤制二甲醚、 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焦化产业链,尽快建成一定规模的现代煤 化工产业集群。到 2015 年,建成煤制尿素 260 万吨、煤制二甲醚 80 万吨、煤 制天然气 600 亿立方米、煤制油 360 万吨、煤制烯烃 100 万吨、煤制乙二醇 100 万吨;“十二五”期间新增煤焦化生产能力 800 万吨。 专栏 3 煤矿及煤化工重点工程 煤矿:准东煤田重点开发五彩湾、大井、西黑山、将军庙等矿区,建设准 东煤田五彩湾矿区三号露天煤矿(1000 万吨/年)、准东煤田大井矿区南露天 煤矿(1000 万吨/年)等项目;准南煤田重点开发艾维尔沟、呼图壁白杨河、 昌吉硫磺沟、昌吉阜康玛纳斯塔西河等矿区,建设呼图壁白杨河矿区白杨河煤 矿(500 万吨/年)、呼图壁白杨河矿区铁列克矿井(300 万吨/年)等项目;准 北煤田重点开发塔城托里铁喇、和丰和什托洛盖、富蕴喀木斯特等矿区,建设 富蕴喀木斯特矿区阿拉安道矿井(1200 万吨/年)、塔城托里铁喇矿区一号矿 井(240 万吨/年)等项目;吐哈煤田重点开发哈密大南湖、托克逊黑山、伊吾 淖毛湖、托克逊克(布)尔碱、哈密三道岭、巴里坤、沙尔湖等矿区,建设哈密 大南湖矿区一号矿井(1000 万吨/年)、托克逊黑山矿区一号露天煤矿(1000 万吨/年)等项目;伊犁煤田重点开发伊宁矿区,建设伊宁矿区伊犁四号矿井(600
万吨/年)、伊犁二号矿井(1000万吨/年)、伊宁矿区七号矿井(1500万吨 年)等项目;库拜煤田重点开发库车俄霍布拉克、库车阿艾、拜城等矿区,建 设库车阿艾矿区大平滩煤矿(240万吨/年)、库尔勒塔什店矿区一号矿井(120 万吨/年)等项目,共计产能达到4亿吨。 煤化工:建成新疆庆华煤化有限公司一期年产55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 目,加快新汶矿业集团(伊犁)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中电投伊南60亿立 方米煤制天然气等3个项目建设步伐。促进中电投霍城6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 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6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新疆开滦能源投资公司40亿 立方米煤制天然气、昌吉盛新实业有限公司年产16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国电 平煤尼勒克化工有限公司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华能新疆能源开发有限 公司准东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新疆龙宇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奇台40亿立方 米煤制天然气、充矿新疆能化有限公司准东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特变电工 新疆能源准东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新疆庆华煤化有限公司二期年 产55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新疆富蕴广汇新能源有限公司40亿立方米煤制天 然气、中煤能源新疆煤电化有限公司准东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新疆华 宏矿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徐矿新疆公司40亿立 方米煤制天然气、哈密紫光矿业投资有限公司8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潞安新 疆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神东天隆集团有限公 司新疆煤化工分公司年产13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等17个项目开工建设。20个 项目产能共计767亿立方米。 加快建设伊秦伊犁能源有限公司煤基多联产、新疆富蕴广汇新能源有限公 司煤基多联产、山西潞安集团煤基多联产、新汶矿业伊南基地年产180万吨甲 醇转60万吨烯烃、国电平煤公司尼勒克基地年产180万吨甲醇转60万吨烯烃、 庆华年产600万吨煤制甲醇转200万吨烯烃、大唐集团180万吨甲醇转60万吨 烯烃、兖矿新疆能化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醇氨联产、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年 产40万吨合成氨60万吨尿素、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聚氯乙烯 50万吨离子膜烧碱、潞安新疆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
万吨/年)、伊犁二号矿井(1000 万吨/年)、伊宁矿区七号矿井(1500 万吨/ 年)等项目;库拜煤田重点开发库车俄霍布拉克、库车阿艾、拜城等矿区,建 设库车阿艾矿区大平滩煤矿(240 万吨/年)、库尔勒塔什店矿区一号矿井(120 万吨/年)等项目,共计产能达到 4 亿吨。 煤化工:建成新疆庆华煤化有限公司一期年产 55 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 目,加快新汶矿业集团(伊犁)20 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中电投伊南 60 亿立 方米煤制天然气等 3 个项目建设步伐。促进中电投霍城 60 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 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 60 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新疆开滦能源投资公司 40 亿 立方米煤制天然气、昌吉盛新实业有限公司年产 16 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国电 平煤尼勒克化工有限公司年产 40 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华能新疆能源开发有限 公司准东 40 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新疆龙宇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奇台 40 亿立方 米煤制天然气、兖矿新疆能化有限公司准东 40 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特变电工 新疆能源准东 40 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新疆庆华煤化有限公司二期年 产 55 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新疆富蕴广汇新能源有限公司 40 亿立方米煤制天 然气、中煤能源新疆煤电化有限公司准东年产 40 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新疆华 宏矿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年产 20 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徐矿新疆公司 40 亿立 方米煤制天然气、哈密紫光矿业投资有限公司 8 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潞安新 疆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年产 40 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神东天隆集团有限公 司新疆煤化工分公司年产 13 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等 17 个项目开工建设。20 个 项目产能共计 767 亿立方米。 加快建设伊泰伊犁能源有限公司煤基多联产、新疆富蕴广汇新能源有限公 司煤基多联产、山西潞安集团煤基多联产、新汶矿业伊南基地年产 180 万吨甲 醇转 60 万吨烯烃、国电平煤公司尼勒克基地年产 180 万吨甲醇转 60 万吨烯烃、 庆华年产 600 万吨煤制甲醇转 200 万吨烯烃、大唐集团 180 万吨甲醇转 60 万吨 烯烃、兖矿新疆能化有限公司年产 60 万吨醇氨联产、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年 产 40 万吨合成氨 60 万吨尿素、新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年产 60 万吨聚氯乙烯 50 万吨离子膜烧碱、潞安新疆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30 万吨合成氨 52 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