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前言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下简称“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 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陆地国土面积4.25万平方公里, 2006年末总人口1255万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北部湾规划”〉 依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 要》、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编制。规划期为2006一2020年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 前 言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下简称“北部湾经济区”)地处我国沿海西南端,由 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陆地国土面积4.25万平方公里, 2006年末总人口1255万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北部湾规划”) 依据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 要》、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编制。规划期为2006—2020年
目录 第一章发展背景 第一节发展基础 第二节发展机遇 第三节制约因素 第四节战略意义 第二章总体思路 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发展原则 第二节功能定位 第三节发展目标 第三章空间布局 第一节空间结构 第二节城市地区 (一)中心城区 (二)临海重化工业集中区 (三)经济开发集中区 第三节农村地区 (一)农村居民区 (二)农业地区 第四节生态地区 (一)自然保护区 (二)水源保护区 (三)生态恢复区 第五节岸线分区 第六节功能组团 第四章产业发展 第一节工业 第二节农业 第三节服务业 第五章基础设施 第一节交通 第二节能源 第三节水利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背景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第二节 发展机遇 第三节 制约因素 第四节 战略意义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与发展原则 第二节 功能定位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 空间布局 第一节 空间结构 第二节 城市地区 (一)中心城区 (二)临海重化工业集中区 (三)经济开发集中区 第三节 农村地区 (一)农村居民区 (二)农业地区 第四节 生态地区 (一)自然保护区 (二)水源保护区 (三)生态恢复区 第五节 岸线分区 第六节 功能组团 第四章 产业发展 第一节 工业 第二节 农业 第三节 服务业 第五章 基础设施 第一节 交通 第二节 能源 第三节 水利
第四节信息 第六章社会建设 第一节教育文化 第二节卫生事业 第三节城乡就业 第四节社会保障 第七章生态环境 第一节生态建设和保护 第二节污染防治 第三节生态合作 第八章开放合作 第一节对外经济 第二节国际合作 第三节国内合作 第九章保障措施 第一节体制机制创新 第二节开放合作机制 第三节人力资源开发 第四节国家支持政策 第五节组织实施
第四节 信息 第六章 社会建设 第一节 教育文化 第二节 卫生事业 第三节 城乡就业 第四节 社会保障 第七章 生态环境 第一节 生态建设和保护 第二节 污染防治 第三节 生态合作 第八章 开放合作 第一节 对外经济 第二节 国际合作 第三节 国内合作 第九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体制机制创新 第二节 开放合作机制 第三节 人力资源开发 第四节 国家支持政策 第五节 组织实施
第一章发展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逐步形成,与东盟面向和平与 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逐步确立,北部湾经济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加快 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节发展基础 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 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 壤的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 北部湾经济区岸线、土地、淡水、海洋、农林、旅游等资源丰富,环境容量 较大,生态系统优良,人口承载力较高,开发密度较低,发展潜力较大,是我国沿 海地区规划布局新的现代化港口群、产业群和建设高质量宜居城市的重要区域。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 显著成就,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占广西全 区比重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沿海港口吞吐能力超过5000万吨, 集疏运条件逐步完善,西南出海大通道作用得到发挥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 批国家重大项目己经建成或将开工建设: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 济合作日益深化,在面向东盟开放合作 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 第二节发展机遇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己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国家贯彻与邻为善、以邻 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我国与东盟等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将得到进一步 加强。这些为北部湾经济区营造了和平稳定发展的周边国际环境。 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兴边富民行动,鼓励东部产业和外资向 中西部地区转移,重大项目布局将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加大力度扶持民族地 区、边疆地区发展,支持西南地区经济协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以及国内其他区域 合作,为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快推进,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一系列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深化了中国一东盟合作, 为北部湾经济区发挥面向东盟合作前沿和桥头堡作用奠定了基础。 国家高度重视广西沿海地区发展,明确将北部湾经济区作为西部大开发和面 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提出新要求,赋予新使命。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的 机遇已经来到,条件已经且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第三节制约因素
第一章 发展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逐步形成,与东盟面向和平与 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逐步确立,北部湾经济区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加快 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 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 壤的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 北部湾经济区岸线、土地、淡水、海洋、农林、旅游等资源丰富,环境容量 较大,生态系统优良,人口承载力较高,开发密度较低,发展潜力较大,是我国沿 海地区规划布局新的现代化港口群、产业群和建设高质量宜居城市的重要区域。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 显著成就,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占广西全 区比重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沿海港口吞吐能力超过5000万吨, 集疏运条件逐步完善,西南出海大通道作用得到发挥;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一 批国家重大项目已经建成或将开工建设;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 济合作日益深化,在面向东盟开放合作 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 第二节 发展机遇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国家贯彻与邻为善、以邻 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我国与东盟等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将得到进一步 加强。这些为北部湾经济区营造了和平稳定发展的周边国际环境。 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兴边富民行动,鼓励东部产业和外资向 中西部地区转移,重大项目布局将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加大力度扶持民族地 区、边疆地区发展,支持西南地区经济协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以及国内其他区域 合作,为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快推进,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一系列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深化了中国—东盟合作, 为北部湾经济区发挥面向东盟合作前沿和桥头堡作用奠定了基础。 国家高度重视广西沿海地区发展,明确将北部湾经济区作为西部大开发和面 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提出新要求,赋予新使命。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的 机遇已经来到,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第三节 制约因素
目前,北部湾经济区总体经济实力还不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现代 大工业少,高技术产业薄弱,经济要素分散,缺乏大型骨干企业和中心城市带动: 港口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集疏运交通设施依然滞后,快速通达周边省特别是珠 三角大市场以及东盟国家的陆路通道亟待完善,与经济腹地和国际市场联系不够紧 密:现代市场体系不健全,民间资本不活跃,创业氛围不浓:近海地区生态保护及 修复压力较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才开发、引进和储备不足等。 第四节战略意义 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既关系到广西自身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整 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有利于推动广西 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从整体上带动和提升民族地区发展水平,振兴民族经济,巩固 民族团结,保障边疆稳定: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强西南出海大通道 功能,促进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形成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 有利于完善我国沿海沿边经济布局,使东中西部发展更加协调,联系更加紧密,为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强大动力:有利于加快建设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 深化中国与东盟面向繁荣与和平的战略伙伴关系。 第二章总体思路 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发展原则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开放合作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着力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优化空间布局,加强联合协作,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努力把北部湾经济区 建成我国沿海发展的新一极,在带动广西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实现东中西互动、 加强中国一东盟合作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发展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科学发展。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提高人民 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工业化、城镇化为主导,大力调整和 优化经济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一坚持开放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始终把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和积极融入国 内外区域合作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在推进合作共赢中谋求发展。 一坚持市场导向,促进优势互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 础性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加强统筹协调,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特 色鲜明的城镇体系和产业体系。 一坚持科学布局,促进有序开发。强化主体功能,优化空间结构,把握开 发节奏,保持开发强度,形成合理有序的开发格局
目前,北部湾经济区总体经济实力还不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现代 大工业少,高技术产业薄弱,经济要素分散,缺乏大型骨干企业和中心城市带动; 港口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集疏运交通设施依然滞后,快速通达周边省特别是珠 三角大市场以及东盟国家的陆路通道亟待完善,与经济腹地和国际市场联系不够紧 密;现代市场体系不健全,民间资本不活跃,创业氛围不浓;近海地区生态保护及 修复压力较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才开发、引进和储备不足等。 第四节 战略意义 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既关系到广西自身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整 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有利于推动广西 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从整体上带动和提升民族地区发展水平,振兴民族经济,巩固 民族团结,保障边疆稳定;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强西南出海大通道 功能,促进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形成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 有利于完善我国沿海沿边经济布局,使东中西部发展更加协调,联系更加紧密,为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强大动力;有利于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深化中国与东盟面向繁荣与和平的战略伙伴关系。 第二章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与发展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开放合作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着力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优化空间布局,加强联合协作,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努力把北部湾经济区 建成我国沿海发展的新一极,在带动广西发展、促进西部大开发、实现东中西互动、 加强中国—东盟合作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发展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科学发展。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提高人民 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工业化、城镇化为主导,大力调整和 优化经济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坚持开放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始终把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和积极融入国 内外区域合作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在推进合作共赢中谋求发展。 ——坚持市场导向,促进优势互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 础性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加强统筹协调,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特 色鲜明的城镇体系和产业体系。 ——坚持科学布局,促进有序开发。强化主体功能,优化空间结构,把握开 发节奏,保持开发强度,形成合理有序的开发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