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建议教材:马工程《发展经济学》,高等教育学出版社,2019参考书:姚洋编著:《发展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张培刚主编:《发展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陈宗胜主编:《发展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熊彼特著:《经济发展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会,2009速水佑次郎著:《发展经济学一一从贫困到富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八、编制与审核工作内容负责人完成时间高曼2024.5编制(任课教师)审核(学科、专业负责人)批准(主管院长)32
32 七、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建议教材: 马工程《发展经济学》,高等教育学出版社,2019 参考书: 姚洋编著:《发展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张培刚主编:《发展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陈宗胜主编:《发展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熊彼特著:《经济发展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会,2009 速水佑次郎著:《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八、编制与审核 工作内容 负责人 完成时间 编制(任课教师) 高曼 2024.5 审核(学科、专业负 责人) 批准(主管院长)
《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课程编码环境经济学AEC0511aEnvironmental英文名称考核方式口考试■考查Economics公共必修课学分2口专业必修课口公共选修课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32总学时口补修课口其他口本研一体化课程■特色课程口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口全英文授课课程0课程特点实验学时口双语授课课程口案例课程口校企联合课程口其他先修课程(已具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学原理等备知识能力)适用学科/专业国民经济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学学位类别(领域)一、课程教学目标环境经济学既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经济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环境科学和经济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相互交叉的产物,是研究人类一一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改造和利用的综合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该掌握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环境问题同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关系,外部性理论,环境资源及其价值计量,公共物品经济理论,公平与效率间题等;熟悉环境评估的方法以及应用,包括直接评估与间接评估、显现偏好评估与条件偏好评估;分析环境保护的经济效果,如:确定生产生活废弃物的最优治理和利用途径;了解社会生产力的合理组织,如何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环境管理,以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3
33 《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环境经济学 课程编码 AECO511a 英文名称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课程性质 □公共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补修课 □其他_ 学分 2 总学时 32 课程特点 □本研一体化课程 ■特色课程 □学科交叉融合课程 □全英文授课课程 □双语授课课程 □案例课程 □校企联合课程 □其他_ 实验学时 0 先修课程(已具 备知识能力)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学原理等 适用学科/专业 学位类别(领域) 国民经济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学 一、课程教学目标 环境经济学既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经济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环境科学和经济科 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相互交叉的产物,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 改造和利用的综合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该掌握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环境问题同社会制度、经济 发展、科技进步的关系,外部性理论,环境资源及其价值计量,公共物品经济理论,公平与 效率问题等;熟悉环境评估的方法以及应用,包括直接评估与间接评估、显现偏好评估与条 件偏好评估;分析环境保护的经济效果,如:确定生产生活废弃物的最优治理和利用途径; 了解社会生产力的合理组织,如何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环境管理,以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二、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理论部分序号学时教学内容提要基本要求了解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内涵、性第一章导论1质、特点和作用,以及它的研究对象、内1容和发展方向了解环境资源价值理论的类型;理解可持2第二章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4续发展,掌握外部性成因理解排污权交易;掌握庇古手段和科斯手32第三章环境经济手段段了解直接市场法和替代市场法的概念,掌第四章环境价值评价4Y握环境价值理论的应用掌握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特点、不同类型5第五章自然资源经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方法,熟悉自然资源的存量和流量的概念了解水资源的分布,熟悉与保护水资源相6第六章水资源保护2关的政策和措施,掌握保护水资源的意义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及实质,掌握生物7第七章生物多样性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了解全球生物多样性7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了解污染物及其治理,以及水污染、固体9第八章环境问题和污染控制A废物污染与防治对策理解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粮食产第九章人口、粮食、能源、持续9量带来的环境问题,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4发展与环境响,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了解绿色发展的内涵、背景与意义,以及10第十章绿色发展理论概述2为实现绿色发展所采取的行动与措施实验部分必开/实验学实验内容、要求及时间安排、仪器要序号实验项目名称求时选开类型34
34 二、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 理论部分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时 1 第一章 导论 了解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内涵、性 质、特点和作用,以及它的研究对象、内 容 和发展方向 2 2 第二章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了解环境资源价值理论的类型;理解可持 续发展,掌握外部性成因 4 3 第三章 环境经济手段 理解排污权交易;掌握庇古手段和科斯手 段 2 4 第四章 环境价值评价 了解直接市场法和替代市场法的概念,掌 握环境价值理论的应用 4 5 第五章 自然资源经济 掌握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特点、不同类型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方法,熟悉自然 资源的存量和流量的概念 4 6 第六章 水资源保护 了解水资源的分布,熟悉与保护水资源相 关的政策和措施,掌握保护水资源的意义 2 7 第七章 生物多样性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及实质,掌握生物 多样性的三个层次,了解全球生物多样性 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4 8 第八章 环境问题和污染控制 了解污染物及其治理,以及水污染、固体 废物污染与防治对策 4 9 第九章 人口、粮食、能源、持续 发展与环境 理解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粮食产 量带来的环境问题,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 响,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 4 10 第十章 绿色发展理论概述 了解绿色发展的内涵、背景与意义,以及 为实现绿色发展所采取的行动与措施 2 实验部分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 时 实验内容、要求及时间安排、仪器要 求 必开/ 选开 实验 类型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主要采用理论教学(课堂讲授)方法,辅之以课程讨论的方式;在教学手段上,本课程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四、课程思政内容本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元素,在授课内容中为学生正确的讲述我国目前出现不同的环境问题,让学生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且课程中讲述环境经济学中的新内容如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内容,增强学生们坚持绿色发展、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同时,课堂中传达我国最新的环境保护精神,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等,让学生们关注环境问题,关注国家环境保护的重大方针,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五、教学目标达成与评价方式6.通过《环境经济学》课程的讲授和学习,使同学们能够了解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解决目前中国的环境间题,特别是环境经济政策的分析和设计、以及相关的政策、规划、计划和项目的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估问题。7.提高同学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一一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成情况通过期末课程论文进行评价。六、课程成绩评定平时:出勤+讨论,50%期末:论文,50%七、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建议教材:《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张帆、夏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参考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沈满洪,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环境经济学与政策》,汤姆.泰坦博格,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潘家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会经济政策的环境分析》,张红军等,北京大学出版社《可持续发展论》,张坤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人口、资源于环境经济学》,扬云彦,经济出版社35
35 三、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主要采用理论教学(课堂讲授)方法,辅之以课程讨论的方式; 在教学手段上,本课程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四、课程思政内容 本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元素,在授课内容中为学生正确的讲述我国目前出现不同的环 境问题,让学生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且课程中讲述环境经济学中的新内 容如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内容,增强学生们坚持绿色发展、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 同时,课堂中传达我国最新的环境保护精神,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尊重 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等,让学生们关注环境问题,关注国家环境保护的重大方针, 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目标达成与评价方式 6. 通过《环境经济学》课程的讲授和学习,使同学们能够了解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 内容、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解决目前中国的环境问题,特别 是环境经济政策的分析和设计、以及相关的政策、规划、计划和项目的环境影响的经济 评估问题。 7. 提高同学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成情况通过期 末课程论文进行评价。 六、课程成绩评定 平时:出勤+讨论,50%; 期末:论文,50%。 七、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建议教材:《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张帆、夏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参考书: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沈满洪,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 《环境经济学与政策》,汤姆.泰坦博格,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潘家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会经济政策的环境分析》,张红军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可持续发展论》,张坤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人口、资源于环境经济学》,扬云彦,经济出版社
八、编制与审核工作内容负责人完成时间张品一2024年5月编制(任课教师)审核(学科、专业负徐文彬2024年5月责人)批准(主管院长)36
36 八、编制与审核 工作内容 负责人 完成时间 编制(任课教师) 张品一 2024 年 5 月 审核(学科、专业负 责人) 徐文彬 2024 年 5 月 批准(主管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