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外国语学校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2011.11 (测试时间150分钟,共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其中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 是 A.拗断/执拗裨益/裨将 混沌/混淆 骠骑/黄骠马 B.复辟/辟邪 解数/解元 重创/创伤 囤积/ 粮食囤 C.间或/间距 东莞/莞尔 稽查/稽首 拖沓/ 沓儿 D.靡丽/靡然 夹道/夹袄 数说/数落 倔强/倔脾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是 A.脉络 里程碑 顶顶大名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B.矫健 百叶窗 戳力同心 疾风知劲草 C.词藻 实名制 仗义直言 多行不义必自毙 D.融洽 众生相 融会贯通 口惠而实不至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是 ①因为加缪也把人看成是古希腊神话中 服苦役的西西弗斯,他命中注定要 永远推一块巨石上山 ②这种风格既是美的,同时又能表现生活的真实,演员能用一两个极而又 极典型的姿势,把时间、地点和特定情景表现出来。 ③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教条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 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 A.终身精练以及/ 终生精练及 其/或 C.终生洗练及其/和 D.终 身洗练以及/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是 A.在″辉煌六十年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上,那些平时耳熟 能详的大科学家的成果、事迹,都在这里以最贴近普通人的方式系统地展现。 毛泽东的文献点评中寓含褒贬,抒发感慨,以史为鉴,论古讽今,注重文 献的社会效益和经世致用,值得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C.博尔特刚到体校的时候,训练并不刻苦,常常偷懒,别人跑十圈,他只跑三四 圈,只要教练不注意,他就会躲在一边和其他人打闹,是体校有名的“害群之 马
江西省南昌外国语学校 2012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2011.11 (测试时间 150 分钟,共 150 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 36 分) 一、(18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是多音字,其中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 是 ( ) A. 拗断/执拗 裨益/裨将 混沌/混淆 骠骑/黄骠马 B. 复辟/辟邪 解数/解元 重创/创伤 囤积/ 粮食囤 C. 间或/间距 东莞/莞尔 稽查/稽首 拖沓/一 沓儿 D. 靡丽/靡然 夹道/夹袄 数说/数落 倔强/倔脾 气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是 ( ) A.脉络 里程碑 顶顶大名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B.矫健 百叶窗 戳力同心 疾风知劲草 C.词藻 实名制 仗义直言 多行不义必自毙 D.融洽 众生相 融会贯通 口惠而实不至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是 ( ) ①因为加缪也把人看成是古希腊神话中______服苦役的西西弗斯,他命中注定要 永远推一块巨石上山。 ②这种风格既是美的,同时又能表现生活的真实,演员能用一两个极______而又 极典型的姿势,把时间、地点和特定情景表现出来。 ③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______教条____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 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 A.终身 精练 以及/ 或 B.终生 精练 及 其/或 C.终生 洗练 及其/和 D.终 身 洗练 以及/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是 ( ) A.在"辉煌六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周年成就展"上,那些平时耳熟 能详的大科学家的成果、事迹,都在这里以最贴近普通人的方式系统地展现。 B.毛泽东的文献点评中寓含褒贬,抒发感慨,以史为鉴,论古讽今,注重文 献的社会效益和经世致用,值得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C.博尔特刚到体校的时候,训练并不刻苦,常常偷懒,别人跑十圈,他只跑三四 圈,只要教练不注意,他就会躲在一边和其他人打闹,是体校有名的“害群之 马
D.吴宇森执导的影片《赤壁》首播后,反响很好。梁朝伟饰演的周瑜倚马 可待,叱咤沙场的镜头更是让我们领略了一代儒将的风范。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并且句意明确的一项 是 A.英国雷丁大学一位名叫朱利安·文森特的生物学家和一位复合材料专家领导的 科研小组正在从事这项研究。 B.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 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C.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国家分裂法》,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 国和平统一和维护两岸同胞福祉,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法律保障。 D.青年干部工作热情高,干劲大,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他们所缺乏的,一是理 论水平不高,二是实践经验不多。 6.下列有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 A.《三国演义》中的“巧授连环计”写的是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 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三国演义》 B.桑丘是一个朴实善良、机灵乐观、目光短浅、自私狭隘的普通农民。但他受 主人美好理想的感染,心胸也逐渐开阔起来。任海岛总督期间,秉公断案、执法 如山、爱憎分明、光明磊落。他的言行完全体现了人没有贵贱之分,只要具有美 德便可以治理国政的人文主义思想。《堂吉诃德》 C.抄检大观园前,王保善家的在王夫人面前说晴雯的坏话。晴雯被王夫人叫来 因像个“病西施”,而被断定是“狐媚子”。抄检怡红院时,晴雯把箱子一倒, 任凭抄检,还打了王保善家的一个耳光。抄检过后,晴雯被王夫人赶出大观园, 抱屈而死。《红楼梦》 D.故事的结局以悲剧收场:副主教摔下钟塔,未能葬在圣地;伽西莫多从圣母 院失踪;埃及姑娘被绞死;甘果瓦救出小山羊,在对诸多疯癲学问发生兴趣后, 又回来搞他的悲 剧 (《巴黎圣母院》) 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 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 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 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 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 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 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 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 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 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
D.吴宇森执导的影片《赤壁》首播后,反响很好。梁朝伟饰演的周瑜倚马 可待,叱咤沙场的镜头更是让我们领略了一代儒将的风范。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并且句意明确的一项 是 ( ) A.英国雷丁大学一位名叫朱利安•文森特的生物学家和一位复合材料专家领导的 科研小组正在从事这项研究。 B.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 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 C.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国家分裂法》,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 国和平统一和维护两岸同胞福祉,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法律保障。 D.青年干部工作热情高,干劲大,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他们所缺乏的,一是理 论水平不高,二是实践经验不多。 6.下列有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三国演义》中的“巧授连环计”写的是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 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三国演义》 B.桑丘是一个朴实善良、机灵乐观、目光短浅、自私狭隘的普通农民。但他受 主人美好理想的感染,心胸也逐渐开阔起来。任海岛总督期间,秉公断案、执法 如山、爱憎分明、光明磊落。他的言行完全体现了人没有贵贱之分,只要具有美 德便可以治理国政的人文主义思想。《堂吉诃德》 C.抄检大观园前,王保善家的在王夫人面前说晴雯的坏话。晴雯被王夫人叫来, 因像个“病西施”,而被断定是“狐媚子”。抄检怡红院时,晴雯把箱子一倒, 任凭抄检,还打了王保善家的一个耳光。抄检过后,晴雯被王夫人赶出大观园, 抱屈而死。《红楼梦》 D.故事的结局以悲剧收场:副主教摔下钟塔,未能葬在圣地;伽西莫多从圣母 院失踪;埃及姑娘被绞死;甘果瓦救出小山羊,在对诸多疯癫学问发生兴趣后, 又回来搞他的悲 剧。 (《巴黎圣母院》) 二、(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 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 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 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 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 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 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 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 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 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
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 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 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 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 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 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 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 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 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 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 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 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 找到例证 7.下面对鸿雁习性特征所体现的相应的审美意蕴概括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A.鸿雁身大体重,起飞以及飞行时,翅膀拍动,沉雄有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B.鸿雁迁徙时行序整齐,符合中国人喜欢整齐划一的审美情趣,能激发人们团 结奋进的热忱。 C.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迁徙中很少停歇,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对光明与温 暖的追求。 D.鸿雁飞翔时,常汇集数十只、上百只,其阵容相当壮观,容易引起人们无限的 遐想。 8.文章最后一段中“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指的是() A.①托物言志 ②借景抒情 ③托物言志 与借景抒情相结合 B.①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相结合 ②“景中情”和“情中 景 ③情不虚情,景非滞景 C.①景中情 情中景 ③情景互生 D.①“景中情”和“情中 景 ②情不虚情,景 非滞景③情景互生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 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B.中国古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豹”、“摩天鸿” 对“闹海蛟”,主要体现了古人的“亦刚亦柔”、“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 C.鸿雁列队飞翔时,“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动荡中呈现出鲜 明的回旋往复之美 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 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 三、(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张文谦,字仲谦,邢州沙河人。幼聪敏,善记诵,与太保刘秉忠同学。世祖居潜 邸,受邢州分地,秉忠荐文谦可用。岁丁未,召见,应对称旨,命掌王府书记, 日见信任。邢州当要冲,初分二千户为勋臣食邑,岁遣人监领,皆不知抚治,征
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 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 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 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 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 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 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 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 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 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 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 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 找到例证。 7.下面对鸿雁习性特征所体现的相应的审美意蕴概括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 A.鸿雁身大体重,起飞以及飞行时,翅膀拍动,沉雄有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B.鸿雁迁徙时行序整齐,符合中国人喜欢整齐划一的审美情趣,能激发人们团 结奋进的热忱。 C.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迁 徙中很少停歇,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对光明与温 暖的追求。 D.鸿雁飞翔时,常汇集数十只、上百只,其阵容相当壮观,容易引起人们无限的 遐想。 8.文章最后一段中“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指的是( ) A.①托物言志 ②借景抒情 ③托物言志 与借景抒情相结合 B.①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相结合 ②“景中情”和“情中 景” ③情不虚情,景非滞景 C.①景中情 ②情中景 ③情景互生 D.①“景中情”和“情中 景” ②情不虚情,景 非滞景 ③情景互生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 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B.中国古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豹”、“摩天鸿” 对“闹海蛟”,主要体现了古人的“亦刚亦柔”、“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 C.鸿雁列队飞翔时,“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动荡中呈现出鲜 明的回旋往复之美。 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 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 三、(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张文谦,字仲谦,邢州沙河人。幼聪敏,善记诵,与太保刘秉忠同学。世祖居潜 邸,受邢州分地,秉忠荐文谦可用。岁丁未,召见,应对称旨,命掌王府书记, 日见信任。邢州当要冲,初分二千户为勋臣食邑,岁遣人监领,皆不知抚治,征
求百出,民弗堪命。或诉于王府。文谦与秉忠言于世祖曰:“今民生困弊,莫邢 为甚。盍择人往治之,责其成效,使四方取法,则天下均受赐矣。”于是乃选近 侍脱兀脱、尚书刘隶、侍郎李简往。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 归不期月户增十倍。由是世祖益重儒士,任之以政,皆自文谦发之。 岁辛亥,宪宗即位。文谦与秉忠数以时务所当先者言于世祖,悉施行之。世 祖征大理,国主高祥拒命,杀信使遁去。世祖怒,将屠其城。文谦与秉忠、姚枢 谏曰:“杀使拒命者高祥尔,非民之罪,请宥之。”由是大理之民赖以全活。己 未,世祖帅师伐宋,文谦与秉忠言:“王者之师,有征无战,当一视同仁,不可 嗜杀。”世祖曰:“期与卿等守此言。”既入宋境,分命诸将毋妄杀,毋焚人室 庐,所获生口悉纵之 中统元年,世祖即位,立中书省,首命王文统为平章政事,文谦为左丞。建 立纲纪,讲明利病,以安国便民为务。诏令一出,天下有太平之望。而文统素忌 谦,谟(谋划)谋之际屡相可否,积不能平,文谦遽求出,诏以本官行大名等路 宣抚司事。临发,语文统曰:“民困日久,况当大旱,不量减税赋,何以慰来苏 之望?”文统曰:“上新即位,国家经费止仰税赋,苟复减损,何以供给?”文谦 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俟时和岁丰,取之未晚也。”于是蠲(juan免除) 常赋什之四,商酒税什之二。 文谦蚤从刘秉忠,洞究术数;晚交许衡,尤粹于义理之学。为人刚明简重,几所 陈于上前,莫非尧、舜仁义之道。数忤权幸,而是非得丧,一不以经意。家惟藏 书数万卷。尤以引荐人材为己任,时论益以是多之,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召见,应对称旨 称:符合 B.命掌王府书记,日见信任见:看见 C.悉施行之 悉:全、都 D.时论益以是多之 多:称赞、重视 11.全都能体现张文谦以尧舜仁义之道劝谏皇上的一项 是 ①岁丁未,召见,应对称旨。②今民生困弊,莫邢为甚。盍择人往治之。③杀使 拒命者高祥尔,非民之罪,请宥之。④分命诸将毋妄杀,毋焚人室庐,所获生口 悉纵之。⑤王者之师,有征无战,当一视同仁,不可嗜杀。⑥民困日久,况当大 旱,不量减税赋,何以慰来苏之望? A.①②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⑥ 12.下列语句句读的划分,正确的一项 是 A.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 B.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 C.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 D.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8分)完成13~15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盍择人往治之,责其成效,使四方取法,则天下均受赐矣
求百出,民弗堪命。或诉于王府。文谦与秉忠言于世祖曰:“今民生困弊,莫邢 为甚。盍择人往治之,责其成效,使四方取法,则天下均受赐矣。”于是乃选近 侍脱兀脱、尚书刘隶、侍郎李简往。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 归不期月户增十倍。由是世祖益重儒士,任之以政,皆自文谦发之。 岁辛亥,宪宗即位。文谦与秉忠数以时务所当先者言于世祖,悉施行之。世 祖征大理,国主高祥拒命,杀信使遁去。世祖怒,将屠其城。文谦与秉忠、姚枢 谏曰:“杀使拒命者高祥尔,非民之罪,请宥之。”由是大理之民赖以全活。己 未,世祖帅师伐宋,文谦与秉忠言:“王者之师,有征无战,当一视同仁,不可 嗜杀。”世祖曰:“期与卿等守此言。”既入宋境,分命诸将毋妄杀,毋焚人室 庐,所获生口悉纵之。 中统元年,世祖即位,立中书省,首命王文统为平章政事,文谦为左丞。建 立纲纪,讲明利病,以安国便民为务。诏令一出,天下有太平之望。而文统素忌 谦,谟(谋划)谋之际屡相可否,积不能平,文谦遽求出,诏以本官行大名等路 宣抚司事。临发,语文统曰:“民困日久,况当大旱,不量减税赋,何以慰来苏 之望?”文统曰:“上新即位,国家经费止仰税赋,苟复减损,何以供给?”文谦 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俟时和岁丰,取之未晚也。”于是蠲(juān 免除) 常赋什之四,商酒税什之二。 文谦蚤从刘秉忠,洞究术数;晚交许衡,尤粹于义理之学。为人刚明简重,几所 陈于上前,莫非尧、舜仁义之道。数忤权幸,而是非得丧,一不以经意。家惟藏 书数万卷。尤以引荐人材为己任,时论益以是多之。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召见,应对称旨 称:符合 B.命掌王府书记,日见信任 见:看见 C.悉施行之 悉:全、都 D.时论益以是多之 多:称赞、重视 11.全都能体现张文谦以尧舜仁义之道劝谏皇上的一项 是 ( ) ①岁丁未,召见,应对称旨。②今民生困弊,莫邢为甚。盍择人往治之。③杀使 拒命者高祥尔,非民之罪,请宥之。④分命诸将毋妄杀,毋焚人室庐,所获生口 悉纵之。⑤王者之师,有征无战,当一视同仁,不可嗜杀。⑥民困日久,况当大 旱,不量减税赋,何以慰来苏之望?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12.下列语句句读的划分,正确的一项 是 ( ) A.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 B.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 C. 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 D.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14 分) 四、(28 分)完成 13~15 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 分) (1)盍择人往治之,责其成效,使四方取法,则天下均受赐矣
(2)既入宋境,分命诸将毋妄杀,毋焚人室庐,所获生口悉纵之。 (3)数忤权幸,而是非得丧,一不以经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虞美人秦观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迥,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苏门四学士”之 生多次被贬。 (1)“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句中的“碧桃”和“凡花”指什么 人?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4分) 答 (2)“乱山深处水萦迥,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寄寓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五题限选四题)。(8分) (1)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 眠 (韦庄《菩萨蛮》) (2) ,一夫当 关 (李白《蜀道难》) (3)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怕 。苏轼《定风波》 (5)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 照《醉花阴》 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青山行 季宇 ①初秋的一天,我们乘车来到马鞍山,开始向青山进发。车窗外, 江南的景色一一掠过,青青的山,绿绿的水,安静的集市,宁静的原野,就连秋 日的阳光也暖洋洋的,飘浮着令人向往的闲适。当涂的秋天是富有诗意的,可就 在这一片安宁恬淡之中却充满了令人心动的喧哗。 ②这都是因为李白啊!
(2)既入宋境,分命诸将毋妄杀,毋焚人室庐,所获生口悉纵之。 (3)数忤权幸,而是非得丧,一不以经意。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 虞美人 秦观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迥,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 一生多次被贬。 (1)“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句中的“碧桃”和“凡花”指什么 人?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4 分) 答: (2)“乱山深处水萦迥,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寄寓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4 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五题限选四题)。(8 分) (1)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 眠。 , 。 (韦庄《菩萨蛮》) (2) ,一夫当 关, 。(李白《蜀道难》) (3) ,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 (4) ,谁 怕? 。苏轼《定风波》 (5) ,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 照《醉花阴》 五(21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青 山 行 季宇 ①初秋的一天,我们乘车来到马鞍山,开始向青山进发。车窗外, 江南的景色一一掠过,青青的山,绿绿的水,安静的集市,宁静的原野,就连秋 日的阳光也暖洋洋的,飘浮着令人向往的闲适。当涂的秋天是富有诗意的,可就 在这一片安宁恬淡之中却充满了令人心动的喧哗。 ②这都是因为李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