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靖江市20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必考、选考和写作部分。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对应题目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模棱摹拟落寞莫逆之交顶礼膜拜 B.扉页菲薄斐然匪夷所思蜚短流长 C.诋毁底蕴邸所低首下心砥柱中流 D.搁浅奶酪贿赂洛阳纸贵 丘之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项羽被困垓下,兵少食尽,外面汉兵层层包围,其处境之危险真是如履薄冰,想 起“西楚霸王”之威名,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B.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组来到了山东莱芜,在晚会上,当年参加抗日战争 的老英雄们又一次听到了那些耳熟能详的抗战歌曲。 C.日前,某网站公布了一项名为“网络10大罪状”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垃圾邮件首 当其冲,排在“10大罪状”第一位。 D.创业之初,他经济异常拮据,几乎是手无寸铁,但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奋斗,他 跃成为国内最知命的IT业界精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 发展髙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妤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 条重要途径 B.重庆市建委有关人士透露,为杜绝违规炒号、高价转让经济适用房指标现象,重 庆将在2008年推出实名制购房制度,以扭转、规范经济适用房市场秩序,这一改 革在全国尚属首例。 C.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日文版《南京大屠杀》完整收入了原作所附43张珍 贵的历史照片,同时时代出版社还出了一本点评解读张纯如原著的书,其中包括译 者巫召鸿对原著的注释。 D.随着2008奥运会的迫近,全球聚焦北京,但根据台湾《远见》杂志近日所作“两 岸交流大调查”结果显示,台湾居然有超过44%的民众,不知道今年奥运会将在 北京举办,调查结果令人吃惊 4.阅读下面文字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 月12日下午,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上海、宁夏、云南、重庆等10 多个省区市均有震感。有关专家对此次地震形成的原因、进一步发展趋势和今后应注 意的问题作出了初步分析 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介绍,这次汶川发生地震是中国大陆 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其破坏力度较大。张国民说,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 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 1 - 江苏省靖江市 2009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必考、选考和写作部分。共 16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对应题目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1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 A.模.棱 摹.拟 落寞. 莫.逆之交 顶礼膜.拜 B.扉.页 菲.薄 斐.然 匪.夷所思 蜚.短流长 C.诋.毁 底.蕴 邸.所 低.首下心 砥.柱中流 D.搁.浅 奶酪. 贿赂. 洛.阳纸贵 一丘之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项羽被困垓下,兵少食尽,外面汉兵层层包围,其处境之危险真是如履薄冰 ....,想 起“西楚霸王”之威名,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B.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组来到了山东莱芜,在晚会上,当年参加抗日战争 的老英雄们又一次听到了那些耳熟能详 ....的抗战歌曲。 C.日前,某网站公布了一项名为“网络 10 大罪状”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垃圾邮件首. 当其冲 ...,排在“10 大罪状”第一位。 D.创业之初,他经济异常拮据,几乎是手无寸铁 ....,但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奋斗,他一 跃成为国内最知命的 IT 业界精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 A.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 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 一条重要途径。 B.重庆市建委有关人士透露,为杜绝违规炒号、高价转让经济适用房指标现象,重 庆将在 2008 年推出实名制购房制度,以扭转、规范经济适用房市场秩序,这一改 革在全国尚属首例。 C.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日文版《南京大屠杀》完整收入了原作所附 43 张珍 贵的历史照片,同时时代出版社还出了一本点评解读张纯如原著的书,其中包括译 者巫召鸿对原著的注释。 D.随着 2008 奥运会的迫近,全球聚焦北京,但根据台湾《远见》杂志近日所作“两 岸交流大调查”结果显示,台湾居然有超过 44%的民众,不知道今年奥运会将在 北京举办,调查结果令人吃惊。 4.阅读下面文字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 分) 5 月 12 日下午,四川省汶川县发生 7.8 级地震,上海、宁夏、云南、重庆等 10 多个省区市均有震感。有关专家对此次地震形成的原因、进一步发展趋势和今后应注 意的问题作出了初步分析。 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介绍,这次汶川发生地震是中国大陆 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其破坏力度较大。张国民说,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 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 30 公里深度以上的范
围内,而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公里左右。其中,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 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 造者,对人类影响最大 专家表示,全球7级以上地震每年18次左右,8级以上1-2次。中国受印度板 块和太平洋板块推挤,地震活动比较频繁。张国民说,从大的方面来说,汶川地震处 于中国一个大地震带一一南北地震带上,中部地区的中轴地震带位于经度100度到 105度之间,涉及地区包括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属于我国的地 震密集带。从小的方面说,汶川又在四川的龙门山地震带上。因此,这里发生地震的 几率较高 (1)从第二段中提取3个关键词: (2)概括汶川地震在我国地震带上的具体位置 5.1930年,有人写过下面这样一首诗,但思想太悲观了,请你根据这个格式,变换喻 体,仿写一首,要求思想内容积极向上。(5分) 时间是一根铁鞭, 生命是一树繁花。 朵一朵地击落, 等到击完的时候, 把满地残红踏入泥沙! 、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马中锡,字天禄,故城人。父伟,为唐府长史,以直谏忤王,械送京师,而尽缧其家人。 中锡以幼免,乃奔诉巡按御史。御史言于王,释其家。复奉母走京师诉冤,父竟得白,终处 州知府 中锡举成化十年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刑科给事中。万贵妃弟通骄横,再疏斥之 再被杖。公主侵畿内田,勘还之民。又尝劾汪直违恣罪。历陕西督学副使 弘治五年,召为大理右少卿。南京守备太监蒋琮与兵部郎中娄性、指挥石文通相讦,连 数百人,遣官按,不服。中锡偕司礼太监赵忠等往,一讯得实。性除名,琮下狱抵罪。擢右 副都御史,巡抚宣府。寇尝犯边,督军败之。引疾归,中外交荐 武宗即位,起抚辽东。还屯田于军,而劾镇守太监朱秀置官店、擅马市诸罪。正德元年 入历兵部左右侍郎。刘瑾初得志,其党朱瀛冒边功至数百人。尚书阎仲宇许之,中锡持不可 瑾大恚,中旨改南京工部。明年冬,逮系诏狱,械送辽东,责偿所收腐粟。逾年事竣,斥为 民。瑾诛,起抚大同。中锡居官廉,所至革弊任怨,以故有名。 六年三月,贼刘六(名宠,其弟刘七,名宸)等起,陷城杀将吏。中锡(与张伟)受命 出师,败贼于彰德,既又败之河间,进左都御史。然贼方炽,诸将率畏懦,莫敢当其锋,或 反与之结。参将桑玉尝遇贼文安村中。宠、宸窘蹙,跳民家楼上,欲自刭。而玉素受贼赂 故缓之。有顷,彦名持大刀至,杀伤数十人,大呼抵楼下。宠、宸知救至,出,射杀数人 玉大败。中锡虽有时望,不习兵,见贼强,诸将怯,度不能破贼,乃议招抚。谓盗本良民, 由酷吏宁杲与中官贪黩所激,若推诚待之,可毋战降也。而朝廷以京军弱,议发边兵。中锡 欲战,则兵未集,欲抚,则贼时向背,终不得要领。由是,中锡谤大起,谓其以家故纵贼。 言官交劾之,下诏切责。中锡犹坚持其说以请。兵部尚书何鉴谓“贼诚解甲则贳死,即不然, 毋为所诳”。既而宠等终不降,乃遣侍郎陆完督师,而召中锡、伟还 初,中锡受命讨贼,大学士杨廷和谓杨一清曰:“彼文士耳,不足任也。”竟无功,与伟 同下狱论死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 2 - 围内,而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 650 公里左右。其中,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 地震总数的 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 85%,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 造者,对人类影响最大。 专家表示,全球 7 级以上地震每年 18 次左右,8 级以上 1-2 次。中国受印度板 块和太平洋板块推挤,地震活动比较频繁。张国民说,从大的方面来说,汶川地震处 于中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中部地区的中轴地震带位于经度 100 度到 105 度之间,涉及地区包括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属于我国的地 震密集带。从小的方面说,汶川又在四川的龙门山地震带上。因此,这里发生地震的 几率较高。 (1)从第二段中提取 3 个关键词: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概括汶川地震在我国地震带上的具体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930 年,有人写过下面这样一首诗,但思想太悲观了,请你根据这个格式,变换喻 体,仿写一首,要求思想内容积极向上。(5 分) 时间是一根铁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是一树繁花。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朵一朵地击落,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到击完的时候,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满地残红踏入泥沙!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马中锡,字天禄,故城人。父伟,为唐府长史,以直谏忤王,械送京师,而尽缧其家人。 中锡以幼免,乃奔诉巡按御史。御史言于王,释其家。复奉母走京师诉冤,父竟得白,终处 州知府。 中锡举成化十年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授刑科给事中。万贵妃弟通骄横,再疏斥之, 再被杖。公主侵畿内田,勘还之民。又尝劾汪直违恣罪。历陕西督学副使。 弘治五年,召为大理右少卿。南京守备太监蒋琮与兵部郎中娄性、指挥石文通相讦,连 数百人,遣官按,不服。中锡偕司礼太监赵忠等往,一讯得实。性除名,琮下狱抵罪。擢右 副都御史,巡抚宣府。寇尝犯边,督军败之。引疾归,中外交荐。 武宗即位,起抚辽东。还屯田于军,而劾镇守太监朱秀置官店、擅马市诸罪。正德元年 入历兵部左右侍郎。刘瑾初得志,其党朱瀛冒边功至数百人。尚书阎仲宇许之,中锡持不可。 瑾大恚,中旨改南京工部。明年冬,逮系诏狱,械送辽东,责偿所收腐粟。逾年事竣,斥为 民。瑾诛,起抚大同。中锡居官廉,所至革弊任怨,以故有名。 六年三月,贼刘六(名宠,其弟刘七,名宸)等起,陷城杀将吏。中锡(与张伟)受命 出师,败贼于彰德,既又败之河间,进左都御史。然贼方炽,诸将率畏懦,莫敢当其锋,或 反与之结。参将桑玉尝遇贼文安村中。宠、宸窘蹙,跳民家楼上,欲自刭。而玉素受贼赂, 故缓之。有顷,彦名持大刀至,杀伤数十人,大呼抵楼下。宠、宸知救至,出,射杀数人。 玉大败。中锡虽有时望,不习兵,见贼强,诸将怯,度不能破贼,乃议招抚。谓盗本良民, 由酷吏宁杲与中官贪黩所激,若推诚待之,可毋战降也。而朝廷以京军弱,议发边兵。中锡 欲战,则兵未集,欲抚,则贼时向背,终不得要领。由是,中锡谤大起,谓其以家故纵贼。 言官交劾之,下诏切责。中锡犹坚持其说以请。兵部尚书何鉴谓“贼诚解甲则贳死,即不然, 毋为所诳”。既而宠等终不降,乃遣侍郎陆完督师,而召中锡、伟还。 初,中锡受命讨贼,大学士杨廷和谓杨一清曰:“彼文士耳,不足任也。”竟无功,与伟 同下狱论死
(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五》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尽缧其家人 缧:捆绑犯人的大绳子,这里用作动词 B.蒋琮与石文通相讦 讦:揭短,说坏话。 C.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宣府擢:降职。 D.竟无功,与伟同下狱论死竟:最终,终于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中锡以幼免,乃奔诉巡按御史/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B.而劾镇守太监朱秀置官店、擅马市诸罪/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C.中锡犹坚持其说以请/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逾年事竣,斥为民/吾属今为之虏矣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中锡从小就遭遇家庭不幸。他的父亲马伟,是唐府长史,因为直言进谏得罪了唐王 家人都受到了牵连。马中锡年幼,才得以幸免。 B.马中锡读书时很聪明,他在成化十年参加乡试考第一,第二年成进士,被授予刑科给 事中的职务,很顺利地进入官场。 C.马中锡判案注重调查,公正准确。弘治五年,马中锡被召为大理右少卿。他同司礼太 监赵忠一同去很好地处理了类性、蒋琮一案。 D.刘瑾怨恨马中锡,因为马中锡揭露了虚报边功的事,刘瑾就有意诬陷他,请旨把他降 职,又指责并要他赔偿所收的腐烂粟米。 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9分) (1)万贵妃弟通骄横,再疏斥之,再被杖。(3分) (2)然贼方炽,诸将率畏懦,莫敢当其锋,或反与之结。(3分) (3)中锡虽有时望,不习兵,见贼强,诸将怯,度不能破贼,乃议招抚。(3分) 古诗鉴赏(8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人还荆州 唐·皇甫曾 草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 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 帆影连三峡,猿声近四邻。 青门一分手,难见杜陵人。 注:青门:长安东南门,古属秦地 (1)诗歌的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2)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首诗是如何围绕“送”字表达情感的?(4分)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 3 - (选自《明史·列传第七十五》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而尽缧.其家人 缧:捆绑犯人的大绳子,这里用作动词。 B.蒋琮与石文通相讦. 讦:揭短,说坏话。 C.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宣府 擢:降职。 D.竟.无功,与伟同下狱论死 竟:最终,终于。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 A.中锡以.幼免,乃奔诉巡按御史 /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B.而.劾镇守太监朱秀置官店、擅马市诸罪 /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C.中锡犹坚持其.说以请 /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逾年事竣,斥为.民 / 吾属今为.之虏矣 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马中锡从小就遭遇家庭不幸。他的父亲马伟,是唐府长史,因为直言进谏得罪了唐王, 家人都受到了牵连。马中锡年幼,才得以幸免。 B.马中锡读书时很聪明,他在成化十年参加乡试考第一,第二年成进士,被授予刑科给 事中的职务,很顺利地进入官场。 C.马中锡判案注重调查,公正准确。弘治五年,马中锡被召为大理右少卿。他同司礼太 监赵忠一同去很好地处理了类性、蒋琮一案。 D.刘瑾怨恨马中锡,因为马中锡揭露了虚报边功的事,刘瑾就有意诬陷他,请旨把他降 职,又指责并要他赔偿所收的腐烂粟米。 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9 分) (1)万贵妃弟通骄横,再疏斥之,再被杖。(3 分) (2)然贼方炽,诸将率畏懦,莫敢当其锋,或反与之结。(3 分) (3)中锡虽有时望,不习兵,见贼强,诸将怯,度不能破贼,乃议招抚。(3 分) 三、古诗鉴赏(8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人还荆州 唐·皇甫曾 草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 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 帆影连三峡,猿声近四邻。 青门一分手,难见杜陵人。 注:青门:长安东南门,古属秦地。 (1)诗歌的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 分) (2)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首诗是如何围绕“送”字表达情感的?(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4)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孔子语录) (6)海内存知己,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多歧路,今安在?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8)天行健, 。(《易经》)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一块地的怀念 刘静峰 ①一块地,永远不会闲着。你种它,它就长庄稼:你不种它,它除了庄稼什么都长 ②那时这块地就是庄稼地。一年四季,这块地都很忙。春雨潇潇,滋润着田野。麦子拔 节,分蘖,开始变得稠密。阳光下的麦田如碧绿的地毯。微风吹送,丝绒般的奢华。眼见得 麦子抽穗,由绿而黄,然后金黄遍野,麦浪滚滚。田野里都是沸腾的声响和味道。麦子伫立 成军阵,如威武雄壮的秦俑,马踏黄土,浩荡而来。 ③庄稼的色彩就是大地的色彩。麦子在轰隆的机器声里完成了生命。这块地的庄稼也会 接茬长,没有间断。玉米的小苗躲在土窝里,只露两片叶芽,张开的手掌,如祈祷的仪式 玉米此时应该是个女巫,念动的是大地的咒语,立的草睡的草能听见,爬的虫飞的虫也能听 见。这些田野里以及田野以外的事物都会听从这咒语的召唤 ④我在这片田野行走,遇到的是庄稼的事。庄稼的事情让人有成就感。比如看到麦子灌 到麻袋里,玉米装进篓子里。甚至瓜秧上开了一朵花,结了一个瓜纽,人的心都抹了蜜似的 甜。那是大地的成果,大地的孩子,也是庄稼人的孩子。我能呼吸到来自庄稼身上的热烈蒸 腾的气息,这种炙烤的热力让我迷醉 ⑤这样的美感,持续了几年。我从中获得了很多快乐。四季变换的色彩,收获的场景, 生长的美丽,都在我的内心珍藏。我触摸着庄稼,融入它们的生长,繁衍:也悸动于生命的 腾跃,奔跑和飞翔。这里每时每刻都是童年的境界,无邪,天真,纯洁。 ⑥这块地每年的庄稼,如果用经济的眼光去看,价值不会太高。虽然它装点了一块地.人 怎么能容许一块地长在城市里呢? ⑦这块地被很多眼睛盯着。它是这个城市内部唯一一块还长庄稼的土地。价格也因为处 在城市内部的地界而急剧飙升。你争我夺,胜者为王。终于,今年的春天,麦苗没有来得及 返青。这块地插上五彩的旗帜,迎来一批钢铁战士的光临。然后,麦子惨遭蹂躏,土地的肌 肤被划开,深入腹地。土地不再柔软,不再温和,它有了钢铁的骨骼,冷硬的身躯。许多可 能存活的生命被挤压到无人知晓的去处 ⑧于是,今年的田野不是田野,今年的田野没有庄稼。这里只有尚未建成的楼房,轰 鸣的吊车,来往的运输车,飞扬的尘土。还有翻起的土丘,土丘上覆盖的野草。熟土被生土 覆盖,乱石趁机浮上表面。许多不知名字的野草,在土丘上长得蓬蓬勃勃。整块土地失去 ‘原来庄具有的纯净无瑕的植物气息,到处弥漫着失序和放荡的味道。玉米秸秆成为这块地 最后的记忆,此后这里只有丛立的高楼。一切大地拥有的丰富韵味都逐渐消失,只有单调的 尘世喧嚣盈耳。没有建筑的地方,是野草的乐园。庄稼依靠人力与野草争锋,庄稼没有败过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 4 -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4)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孔子语录) (6)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多歧路,今安在?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8)天行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经》)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5 题。 一块地的怀念 刘静峰 ①一块地,永远不会闲着。你种它,它就长庄稼;你不种它,它除了庄稼什么都长。 ②那时这块地就是庄稼地。一年四季,这块地都很忙。春雨潇潇,滋润着田野。麦子拔 节,分蘖,开始变得稠密。阳光下的麦田如碧绿的地毯。微风吹送,丝绒般的奢华。眼见得 麦子抽穗,由绿而黄,然后金黄遍野,麦浪滚滚。田野里都是沸腾的声响和味道。麦子伫立 成军阵,如威武雄壮的秦俑,马踏黄土,浩荡而来。 ③庄稼的色彩就是大地的色彩。麦子在轰隆的机器声里完成了生命。这块地的庄稼也会 接茬长,没有间断。玉米的小苗躲在土窝里,只露两片叶芽,张开的手掌,如祈祷的仪式。 玉米此时应该是个女巫,念动的是大地的咒语,立的草睡的草能听见,爬的虫飞的虫也能听 见。这些田野里以及田野以外的事物都会听从这咒语的召唤。 ④我在这片田野行走,遇到的是庄稼的事。庄稼的事情让人有成就感。比如看到麦子灌 到麻袋里,玉米装进篓子里。甚至瓜秧上开了一朵花,结了一个瓜纽,人的心都抹了蜜似的 甜。那是大地的成果,大地的孩子,也是庄稼人的孩子。我能呼吸到来自庄稼身上的热烈蒸 腾的气息,这种炙烤的热力让我迷醉。 ⑤这样的美感,持续了几年。我从中获得了很多快乐。四季变换的色彩,收获的场景, 生长的美丽,都在我的内心珍藏。我触摸着庄稼,融入它们的生长,繁衍;也悸动于生命的 腾跃,奔跑和飞翔。这里每时每刻都是童年的境界,无邪,天真,纯洁。 ⑥这块地每年的庄稼,如果用经济的眼光去看,价值不会太高。虽然它装点了一块地.人 怎么能容许一块地长在城市里呢? ⑦这块地被很多眼睛盯着。它是这个城市内部唯一一块还长庄稼的土地。价格也因为处 在城市内部的地界而急剧飙升。你争我夺,胜者为王。终于,今年的春天,麦苗没有来得及 返青。这块地插上五彩的旗帜,迎来一批钢铁战士的光临。然后,麦子惨遭蹂躏,土地的肌 肤被划开,深入腹地。土地不再柔软,不再温和,它有了钢铁的骨骼,冷硬的身躯。许多可 能存活的生命被挤压到无人知晓的去处。 ⑧于是,今年的田野不是田野,今年的田野没有庄稼。这里只有尚未建成的楼房,轰 鸣的吊车,来往的运输车,飞扬的尘土。还有翻起的土丘,土丘上覆盖的野草。熟土被生土 覆盖,乱石趁机浮上表面。许多不知名字的野草,在土丘上长得蓬蓬勃勃。整块土地失去” ‘原来庄具有的纯净无瑕的植物气息,到处弥漫着失序和放荡的味道。玉米秸秆成为这块地 最后的记忆,此后这里只有丛立的高楼。一切大地拥有的丰富韵味都逐渐消失,只有单调的 尘世喧嚣盈耳。没有建筑的地方,是野草的乐园。庄稼依靠人力与野草争锋,庄稼没有败过
没有了庄稼,野草开始肆意扩张。高高低低的土丘上,野草安营扎寨,野蛮地殖民 ⑨这块地最终的归宿,就是一片巨资搭建的楼台。它将永远失去曾经的丰富性和可以觉 察的活力。一块地,一旦失去了庄稼。它的的本性就消泯了 ⑩我每天还是要走过这块地。我经过这块地的时候,想到的都是庄稼。想到庄稼,我才 感觉到土地的生机。我的心里,都是对这块庄稼地的怀念,怀念一块长满各种各样庄稼的地 消失。尽管我的怀念无人知晓,或者不一定有什么价值 (选自07.11《散文》,有删改) 12.“一块地,一旦失去了庄稼,它的本性就消泯了。”这句话有什么样的内涵?(4分) 13.从文中看,作者由城市中的一块庄稼地感受到怎样的美?(4分) 14.文章第二、三段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联系全文,这样写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6 分) 15.作者对城市发展占用耕地现象流露出否定的态度。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请作简要 阐述。(6分)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 (18分) 甲、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里 陈思和 我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包含两种,一种是坚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知识积累,积累的过 程是灌输性的,这些知识本来存在于人的生命意识以外,通过灌输把它送入人的主观世界里 去,使人慢慢变得丰富起来:还有一种教育,是以人为能动的活的生命体作前提,人本身具 有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能力,用过去的说法,就是人性的因素。人性的因素与知识的因素不 样,人性是人的生命以内的东西,知识是人的生命以外的东西。当然,人不会一出生就意 识到“我是人”,“应该怎么做人”的问题是道德范畴的问题。我们能吃能睡还不能说是个合 格的人,还必须要有一种良知来支撑自己的行动,这样一种良知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来把 它唤醒。光靠科学技术的训练无法完成,光靠金钱权力也无法完成,它需要文史哲的长期熏 陶和教育 这两种教育,前者姑且称作是技术知识教育,具有工具价值:后者姑且称作为人文教育 更重在精神价值。两者从方式到形态都不一样,并非是完全和谐的,如果对人文教育也采取 灌输性的知识教育的方法,有时反而压抑了真正的人性的因素。所以,人文教育不等于人文 知识的教育,人文知识如果不与真正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只是死背教条,脱离实际的感 性生活,那只能是一种后果:学生把知识的因素都接受了,但人性的因素却越来越遮蔽了。 这并不是人文教育的理想结果。 其实,人文教育的困境,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存在,它与所谓的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的关 系一直处理不好。整个世界潮流就是强调技术知识教育,国家对教育的要求指标充满了计量 化的特征,这当然会把科学技术搞上去,但人文一方面的欠缺所造成的后果则很少有人在考 虑。2000年浙江省金华市一个中学生不堪教育压力残杀母亲的事件,不仅仅在中国发生, 外国也是有的。美国校园里那么多的暴力行为发生,本质上就是美国独尊技术知识教育,缺 损人文教育的恶果。灌输式的人文教育没有把人内心中的真善美的能量唤醒,反而把这些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 5 - 没有了庄稼,野草开始肆意扩张。高高低低的土丘上,野草安营扎寨,野蛮地殖民。 ⑨这块地最终的归宿,就是一片巨资搭建的楼台。它将永远失去曾经的丰富性和可以觉 察的活力。一块地,一旦失去了庄稼。它的的本性就消泯了。 ⑩我每天还是要走过这块地。我经过这块地的时候,想到的都是庄稼。想到庄稼,我才 感觉到土地的生机。我的心里,都是对这块庄稼地的怀念,怀念一块长满各种各样庄稼的地 消失。尽管我的怀念无人知晓,或者不一定有什么价值。 (选自 07.11《散文》,有删改) 12.“一块地,一旦失去了庄稼,它的本性就消泯了。”这句话有什么样的内涵 ?(4分) 。 13.从文中看,作者由城市中的一块庄稼地感受到怎样的美?(4分) 。 14.文章第二、三段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联系全文,这样写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6 分) 。 15.作者对城市发展占用耕地现象流露出否定的态度。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请作简要 阐述。(6分) 。 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 (18 分) 甲、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题。 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里 陈思和 我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包含两种,一种是坚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知识积累,积累的过 程是灌输性的,这些知识本来存在于人的生命意识以外,通过灌输把它送入人的主观世界里 去,使人慢慢变得丰富起来;还有一种教育,是以人为能动的活的生命体作前提,人本身具 有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能力,用过去的说法,就是人性的因素。人性的因素与知识的因素不 一样,人性是人的生命以内的东西,知识是人的生命以外的东西。当然,人不会一出生就意 识到“我是人”,“应该怎么做人”的问题是道德范畴的问题。我们能吃能睡还不能说是个合 格的人,还必须要有一种良知来支撑自己的行动,这样一种良知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来把 它唤醒。光靠科学技术的训练无法完成,光靠金钱权力也无法完成,它需要文史哲的长期熏 陶和教育。 这两种教育,前者姑且称作是技术知识教育,具有工具价值;后者姑且称作为人文教育, 更重在精神价值。两者从方式到形态都不一样,并非是完全和谐的,如果对人文教育也采取 灌输性的知识教育的方法,有时反而压抑了真正的人性的因素。所以,人文教育不等于人文 知识的教育,人文知识如果不与真正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只是死背教条,脱离实际的感 性生活,那只能是一种后果:学生把知识的因素都接受了,但人性的因素却越来越遮蔽了。 这并不是人文教育的理想结果。 其实,人文教育的困境,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存在,它与所谓的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的关 系一直处理不好。整个世界潮流就是强调技术知识教育,国家对教育的要求指标充满了计量 化的特征,这当然会把科学技术搞上去,但人文一方面的欠缺所造成的后果则很少有人在考 虑。2000 年浙江省金华市一个中学生不堪教育压力残杀母亲的事件,不仅仅在中国发生, 外国也是有的。美国校园里那么多的暴力行为发生,本质上就是美国独尊技术知识教育,缺 损人文教育的恶果。 灌输式的人文教育没有把人内心中的真善美的能量唤醒,反而把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