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统治美国 议题几乎不关心,只是在选举时关注政党候选人,他们还会把自由派和 保守派的观点搞混,面对于这两个相互竞争的联盟的成员而言,两派的 观点明明是自相矛盾的。在2004年大选投票人离去后进行的民意测 验中,21%的投票者认为自己是自由派,45%认为自已是温和派,34% 认为自己是保守派。① 许多媒体评论人错误地将其归结为普通公民的冷漠或无知,然而, 这些貌似冷漠或无知的表现在实践中是讲得通的,因为日常生活中的 许多必需品和欢乐都需要耗费时间才能获得,要人们同意新的政策倡 议也并非易事,而且,改变政府的政策需要付出许多耐心和努力。最终 结果是,虽然大多数选民不再十分关注政治,但是他们也许对有吸引力 的候选人或自由派一劳工联盟提出的精彩政策仍然保持开放的态度。 然而,大多数的情况是,企业一保守派联盟在竞选和政策两个领域都获 得了胜利。在接下来的章节里,他们如何以及为何能够取得胜利成为关 键议题。所以,为什么要麻烦您读这本书?因为它解释了许多美国人感 觉是命中注定的公司支配,并且它指出了,在不远的未来,我们会期待 自由派和保守派做什么。 D Marjorie Connelly,"How Americans Voted:A Political Portrait."New York Times, 7 November 2004,F4;Michael X.Delli Carpini and Scott Keeter,What Americans Know about Politics and Why It Matters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6);Richard Flacks,Making History:The Radical Tradition in American Life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8). 1010
第一章 美国的阶级和权力 阶级和权力是让美国人感到不舒服的词汇,而诸如支配阶级 (dominant class)和权力精英(power elite)这样的概,念,则立刻让人们产 生警觉。尽管公司权力的范围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一群相 对固定的权势阶层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来决定经济体制和政府的运 转,这样的观点仍然违背了美国人的本性(American grain)。然而,当美 国人和社会科学家每天都在谈论阶级和权力的时候,他们到底指的是 什么?如何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比较?这一章对这两个回答做出了回答。 本章同时还解释了研究阶级和权力的方法,初步浏览了一番美国上层 阶级,并提供了本书接下来的章节里将讨论的内容的大纲。 什么是社会阶级? 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阶级”意味着在生活中拥有相对固定身份 地位的人,这公然违抗了机会平等的信念,并且似乎忽视了向上社会流 动的证据。此外,美国人往往否认阶级可能扎根于财富和职业角色。他 们的确谈论社会阶层,但是使用的是诸如“穿西装的”"(the suits)、“蓝血” 0111
谁统治美国 (the blue bloods)、“大老粗”(Joe Sixpack)D以及“跟我不同路的人”(the other side of the tracks)这样委婉的词汇。 美国人不喜欢“阶级”这一术语,与这个国家在殖民地和革命时期 的历史有着深厚的关系。在没有联邦贵族统治或严格的阶级结构的情 1况下,这个国家的疆域已经在迅速地扩张,因此,对新定居者而言,殖民 地时期的美利坚与其他国家看上去有很大的差别。在与英国人作战争 取自由的时候,由于各个阶级需要团结起来,美利坚与其他地方的这种 差别感变得更加强大。来自社会上层的革命领袖们不得不向普通民众 让渡出更多的自由和平等,从而获得他们的支持。一位历史学家简洁地 陈述了这一权力公式:“领袖们并不是为平等而战,但为了获得胜利,他 们接受了平等。”② 在革命时期的美利坚,尽管财富、收人和生活方式中的巨大差距已 经存在一尤其是在港口城市和南方一但是,那些由熟练工人和自 耕农组成的“正在迈向中产阶级”(“middling”class)的人,以及处于社会 经济阶梯上层的商人、庄园主和律师,却对这些显面易见的不平等语焉 不详,或不予重视。正如一份依据当时的日记、信件、报纸和其他文件而 做出的历史研究所显示的那样,美国人转而强调这一事实并以此为傲: 与欧洲相比,美国任何一个阶级之间的区隔都要小得多。人们承认自已 是富人或穷人,但是他们也宁愿相信,自己的国家是一个“平等的国度, 他们很骄傲地指出如下的特征:庞大的中产阶级、没有乞丐、大多数人 生活在舒服的环境中,并且,对努力工作和勤俭节约的人来说,他们拥 ①the suits指的是职业人土,因为他们在工作时总穿正装;blue blood则代表“贵族 血统”,因为某些自命血统纯正的西班牙古老贵族中人的静脉较之其他深肤色的人更呈蓝 色;“Joe Sixpack”中的Joe指美国的普通男子,此语因20世纪70年代从事体力劳动的男 工人都喜欢喝一盒六罐装的啤酒而来,泛指“蓝领阶层的男子”。一译注 2 Robert R.Palmer,The Age of the Democratic Revolution:A Political History of Europe and America,1760-1800(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9),p.203 1012
第一章美国的阶级和权力 有无限的机会。”① 然而,事实情况是,当时大约20%的人口正受到奴隶制的压迫,而 10万名居住在殖民地西部的美国土著也并不属于这一自我标榜的中产 平等社会。很显然,占人口大多数的白人自由民仍然依据另两个群体来 界定自身:一面是有潜在危险性的奴隶,另一面是骁勇好战的“野蛮土 著”。这使得他们将“白种程度”(whiteness)作为其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事实上,在使得美国社会的阶级特性(class-based nature)不像 人们设想的那么明显的诸多因素中,种族是最重要的一个。 即使是上层阶级的成员,与欧洲大多数国家存在了几个世纪的阶 级体系相比,他们也更喜欢这样一个更加民主的体制。为了强调这一 点,让我们来做一项关于北美和欧洲民主革命的研究。这项研究起步于 -一封写于1788年的信,它由欧洲寄出,其作者是美国上层显赫家庭的 一名成年男性成员。在对欧洲阶级体系的世袭头衔和夸耀,以及更低级 阶层的谄媚表达了厌恶之后,他断定:“某种程度的平等是人类福祉的 本质。”大概是为了强调其论点的限定性,他在“某种程度的平等”下面 画了下画线。接着,他继续论述美国的伟大就在于,它在“没有毁灭必要 的底层群体的情况下”,提供了某种程度的平等。② 2 200年之后,为了了解社会阶级对美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社会学 家对波士顿和堪萨斯城的市民做了一份有代表性的抽样调查。这份调 查传达的思想与大多数早期美国人的观点相似:虽然大多数人对社会 身份之间的差别十分清醒,并且主要通过收人、职业和教育(尤其是收 入)来判断人们的地位,但是,他们仍然强调了整个阶级系统的开放性。 1 Jackson T.Main,The Social Structure of Revolutionary Americ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5),pp.239,284. 2 Robert R.Palmer,The Age of the Democratic Revolution:A Political History of Europe and America,1760-1800(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9),p.3. 013
谁统治美国 他们还认为,-一个人的社会身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诸如努力工作的 主动精神和动机这样的个人品质。此外,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觉得,阶级 的重要性正在下降。这种观念部分要归结于他们如下这一信念:各个种 族和宗教背景的人,不管他们的职业和教育水平如何,正在受到更多尊 重和得体的对待。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亲眼目睹到的物质证据:自 己的家人和朋友在职业和薪水上都得到了提升。①简言之,对每一个人 都给予公共社会尊重的传统,以及社会流动的存在,使得大多数美国人 在日常思维中觉得阶级没那么重要。人们对基本的经济和教育分化非 常清楚,而且能够通过诸如谈吐、习性、衣着风格这样的外在表现,正确 无误地评估一个人的社会身份;然而,社会阶级的存在却被很快地忽略 掉了。 处于社会最高层的那些人则通过公开和直接的方式表达他们对谈 论社会阶级的普遍厌恶。不过,他们很清楚,他们及其亲友与其他美国 人之间是有距离的。在那项关于波士顿和堪萨斯城居民的研究中,一个 社会上层的波士顿人说:“当然,社会阶级是存在的—它影响着你的 思想。”接着,她补充道,“也许你不应该用‘阶级'这个词来描述它,虽 然…它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壁龛’,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在里面 找到自己的位置。”②在一项于纽黑文进行的关于社会阶级的经典研究 中,一个根据其邻里和教育背景来看应该属于上层范畴的人,当被问及 她的阶级层次时,似乎显得很惊愕。在回过神来之后,她回答道:“本人 是不谈论阶级的;不过确实感觉到它们的存在。”③在一项针对某中西部 D Richard P.Coleman,Lee Rainwater,and Kent A.McClelland,Social Standing in America:New Dimensions of Class (New York:Basic Books,1978). 2 Richard P.Coleman,Lee Rainwater,and Kent A.McClelland,Social Standing in America:New Dimensions of Class (New York:Basic Books,1978),p.25. 3 August de Belmont Hollingshead and Fredrick C.Redlich,Social Class and Mental Illness:A Communiry Study (New York:Wiley,1958),p.69. 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