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手,成排的插秧人泡在每块稻田齐脚踝骨深的水里,弯着腰步步后 退插秧。在整个次大陆的水稻田里,这项工作一直在进行着一一肯定是 世界上体力的最大花费。在水稻除了草并成熟之际,就把田里的水放掉, 进行收割,这项工作仍旧用手。如果供水量和人手不受限制,那么,在 一块特定的土地上也许就没有其他方法能比这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来。在 这种情况下,从经济上讲土地比劳力更有价值,换言之,强劲的体力多 于良田。中国农民经不起把他们的劳力用于广种薄收上,因为那样做的 结果,单位面积产量只有一半。至于用机械化的或大规模的方式来耕作, 他们又缺少土地和资本。他们不得不靠自己一家的劳力,不得不依靠手 工的精耕细作,来养活一家子。今天人民共和国努力实行农业机械化的 工作,碰到怎样给农业人口找到其他就业机会的严重问题。 在小块土地上花大量人力并以人粪尿为肥料,这一事实己经产生了 它的社会影响,因为它使稠密的人口与土地的精耕细作相依为命,彼此 缺一不可。人口的密集使耕细作成为必要并给它提供条件。这种经济一 旦建立之后,就凭其惯性继续发展,并树立起它自身关于人的价值的标 准,把许多人手的折腰断背的劳动视为当然,而一直把节省劳力的创造 发明视为异端。中国早期提倡现代化的人,在他们试图采用机器之时, 总要同手工劳动的既得利益发生冲突,因为从短期看来,机器似乎是在 同体力劳动者进行竞争。于是人们就反对铁路,说它抢走了赶车人和苦 力的饭碗,而发明创造就不受重视。这仅仅是中国人的生态学(他们对 自然环境的适应)影响其文化的许多方式之一。大河泛滥平原上的生活 始终是艰辛的,那里的人们依靠自然,超过依靠他们自己的主动性。“生 死在天”是中国的一句古话。在广阔的平原上,耐性的中国农民听任天 气摆布,依靠天赐的阳光和雨露。他们不得不接受世代不绝的水、旱、 饥、疫等天灾。这同生活在地形多样化土地上的欧洲人的命运成鲜明对 比。从前生活在地中海区域或欧洲大陆的西方人,决不离开水源太远, 他们只要有主动精神,总可以靠渔猎来弥补农业的不足。在西方人的经 济生活中,航海通商自古以来就一直起了直接的作用。为了便利通商而 进行的勘探和发明,是西方人与自然作斗争的典型手段,而决不是听天 由命,无所作为。 西方和东方对于人与自然有不同关系这一点,是两种文明显著差异 之一。人,在西方世界居于中心地位,自然界其他东西所起的作用,是 作为色彩不鲜明的背景材料,或是他们的敌手。因此西方的宗教认为神 人是同形同性的,早期西方的绘画是以人物为中心的。要明白两者之间 的这种鸿沟有多大,我们只要把基督教同相对而言不具人物性格的佛教 比较一下,或把一幅宋代山水画同一幅意大利古画比较一下就行了。在
用人手,成排的插秧人泡在每块稻田齐脚踝骨深的水里,弯着腰步步后 退插秧。在整个次大陆的水稻田里,这项工作一直在进行着——肯定是 世界上体力的最大花费。在水稻除了草并成熟之际,就把田里的水放掉 , 进行收割,这项工作仍旧用手。如果供水量和人手不受限制,那么,在 一块特定的土地上也许就没有其他方法能比这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来。在 这种情况下,从经济上讲土地比劳力更有价值,换言之,强劲的体力多 于良田。中国农民经不起把他们的劳力用于广种薄收上,因为那样做的 结果,单位面积产量只有一半。至于用机械化的或大规模的方式来耕作 , 他们又缺少土地和资本。他们不得不靠自己一家的劳力,不得不依靠手 工的精耕细作,来养活一家子。今天人民共和国努力实行农业机械化的 工作,碰到怎样给农业人口找到其他就业机会的严重问题。 在小块土地上花大量人力并以人粪尿为肥料,这一事实已经产生了 它的社会影响,因为它使稠密的人口与土地的精耕细作相依为命,彼此 缺一不可。人口的密集使耕细作成为必要并给它提供条件。这种经济一 旦建立之后,就凭其惯性继续发展,并树立起它自身关于人的价值的标 准,把许多人手的折腰断背的劳动视为当然,而一直把节省劳力的创造 发明视为异端。中国早期提倡现代化的人,在他们试图采用机器之时, 总要同手工劳动的既得利益发生冲突,因为从短期看来,机器似乎是在 同体力劳动者进行竞争。于是人们就反对铁路,说它抢走了赶车人和苦 力的饭碗,而发明创造就不受重视。这仅仅是中国人的生态学(他们对 自然环境的适应)影响其文化的许多方式之一。大河泛滥平原上的生活 始终是艰辛的,那里的人们依靠自然,超过依靠他们自己的主动性。“生 死在天”是中国的一句古话。在广阔的平原上,耐性的中国农民听任天 气摆布,依靠天赐的阳光和雨露。他们不得不接受世代不绝的水、旱、 饥、疫等天灾。这同生活在地形多样化土地上的欧洲人的命运成鲜明对 比。从前生活在地中海区域或欧洲大陆的西方人,决不离开水源太远, 他们只要有主动精神,总可以靠渔猎来弥补农业的不足。在西方人的经 济生活中,航海通商自古以来就一直起了直接的作用。为了便利通商而 进行的勘探和发明,是西方人与自然作斗争的典型手段,而决不是听天 由命,无所作为。 西方和东方对于人与自然有不同关系这一点,是两种文明显著差异 之一。人,在西方世界居于中心地位,自然界其他东西所起的作用,是 作为色彩不鲜明的背景材料,或是他们的敌手。因此西方的宗教认为神 人是同形同性的,早期西方的绘画是以人物为中心的。要明白两者之间 的这种鸿沟有多大,我们只要把基督教同相对而言不具人物性格的佛教 比较一下,或把一幅宋代山水画同一幅意大利古画比较一下就行了。在
宋代山水画里,小小的人物与巍崖相比显得非常矮小,而在意大利的古 画里,自然景物只是后来添上去的背景。 然而,说来奇怪,一个中国人和他的同胞,一直这样密集地生活在 一块土地上,使他也成为最有社会观念的人,使他时时意识到人与人之 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四周的社会习俗:因为他在整个一生中,很少生活 在其他人听闻所不及的圈子之外。 第一篇旧秩序 第02章中国社会的本质 毛泽东号称不朽,可能主要是由于他力图粉碎自古统治阶级的传 统。他对特权和城市官僚的种种弊病深怀朴素的反感。这种反感在中国 人民的心中敲响了警钟,触动了久远以来就有的感情:因为旧中国是世 界上以上层阶级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一大典型。 社会结构 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统治中国的权贵就已用大量人力从事公共建 筑。早在商代(约公元前1850至公元前1100年),都城大致为长方 形,围以土夯城墙,周围长4英里,高达27英尺。3000年后,明朝 (1368-1644年)在南京和北京的城墙也是土夯的。城高均约40英尺, 周长分别为23英里和21英里,比先前的高大,并且两面砌砖,但仍 然是用大量人力筑成的。当然,埃及金字塔以及古代一些帝国及其他奇 迹也是集中大量人力建造的,但只有在中国至今还坚持这种做法。我们 如果考察一下最近发掘出来的商代城市遗址中社会分层的证据,就可知 道有史以来中国统治者,是怎样安排这种人力资源的。商代的情况在以 前是传说性的,只知道古代文学著作中提到的一些事情。但自1928-19 37年发掘了它在安阳附近的末代都城以及1950年以来前述郑州附近 的较早期都城(两者都在华北平原离黄河不远之处),商代就成为具体 的历史朝代。这些城市里有王宫和上层阶级的住所,是筑在土台上的梁 柱结构,其基本建筑风格同今日北京紫禁城里受人赞赏的风格相似。王 室繁衍出去的各系贵族,由能工巧匠侍奉,其中有擅长高度发展的青铜 治炼术的,也有陶瓦工和其他许多行业的工匠。商代青铜器制作的精良 举世无匹,至今仍是全人类伟大的艺术成就之一。商代的君王有文人学 士在朝供奉,这些人掌握书写,凭骨卜占未来吉凶,(加热动物肩胛骨
宋代山水画里,小小的人物与巍崖相比显得非常矮小,而在意大利的古 画里,自然景物只是后来添上去的背景。 然而,说来奇怪,一个中国人和他的同胞,一直这样密集地生活在 一块土地上,使他也成为最有社会观念的人,使他时时意识到人与人之 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四周的社会习俗;因为他在整个一生中,很少生活 在其他人听闻所不及的圈子之外。 第一篇 旧秩序 第 02 章 中国社会的本质 毛泽东号称不朽,可能主要是由于他力图粉碎自古统治阶级的传 统。他对特权和城市官僚的种种弊病深怀朴素的反感。这种反感在中国 人民的心中敲响了警钟,触动了久远以来就有的感情;因为旧中国是世 界上以上层阶级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一大典型。 社会结构 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统治中国的权贵就已用大量人力从事公共建 筑。早在商代(约公元前 1850 至公元前 1100 年),都城大致为长方 形,围以土夯城墙,周围长 4 英里,高达 27 英尺。3000 年后,明朝 (1368-1644 年)在南京和北京的城墙也是土夯的。城高均约 40 英尺, 周长分别为 23 英里和 21 英里,比先前的高大,并且两面砌砖,但仍 然是用大量人力筑成的。当然,埃及金字塔以及古代一些帝国及其他奇 迹也是集中大量人力建造的,但只有在中国至今还坚持这种做法。我们 如果考察一下最近发掘出来的商代城市遗址中社会分层的证据,就可知 道有史以来中国统治者,是怎样安排这种人力资源的。商代的情况在以 前是传说性的,只知道古代文学著作中提到的一些事情。但自 1928-19 37 年发掘了它在安阳附近的末代都城以及 1950 年以来前述郑州附近 的较早期都城(两者都在华北平原离黄河不远之处),商代就成为具体 的历史朝代。这些城市里有王宫和上层阶级的住所,是筑在土台上的梁 柱结构,其基本建筑风格同今日北京紫禁城里受人赞赏的风格相似。王 室繁衍出去的各系贵族,由能工巧匠侍奉,其中有擅长高度发展的青铜 冶炼术的,也有陶瓦工和其他许多行业的工匠。商代青铜器制作的精良 举世无匹,至今仍是全人类伟大的艺术成就之一。商代的君王有文人学 士在朝供奉,这些人掌握书写,凭骨卜占未来吉凶,(加热动物肩胛骨
上的一点,使之产生袭纹,把这些裂纹解释为祖先的告诫,并记录其结 果)产生出著名的“卜盆甲骨”,而这些就是最早导致在安阳进行发掘 的东西。贵族过优越生活,乘马拉车作战,以狩猎为游乐,奉祭祀之礼, 同时有记室和工匠为其效劳,并由四周村落里的农民供养,而这些农民 则住在一半露出地面的地坑里。这已经是个分成许多阶层的社会。统治 者的尊祖是一种礼节齐全的宗教仪式。深筑在地下的王家墓室里有珍宝 以及许多殉葬的动物和人。K·C·张说,“这些葬物最生动地说明,在 一个分成阶级的社会里,较低阶级的成员有时作为牺牲品,可能是举行 宗教仪式时的牺牲品。” 南到M.木牛有代。 上面的动物面其浸计 独其符色。 粤角公羊周0 因此,自古以来就有两个中国:一是农村中为数极多从事农业的农 民社会,那里每个树林掩映的村落和农庄,始终占据原有土地,没有什
上的一点,使之产生袭纹,把这些裂纹解释为祖先的告诫,并记录其结 果)产生出著名的“卜盆甲骨”,而这些就是最早导致在安阳进行发掘 的东西。贵族过优越生活,乘马拉车作战,以狩猎为游乐,奉祭祀之礼 , 同时有记室和工匠为其效劳,并由四周村落里的农民供养,而这些农民 则住在一半露出地面的地坑里。这已经是个分成许多阶层的社会。统治 者的尊祖是一种礼节齐全的宗教仪式。深筑在地下的王家墓室里有珍宝 以及许多殉葬的动物和人。K·C·张说,“这些葬物最生动地说明,在 一个分成阶级的社会里,较低阶级的成员有时作为牺牲品,可能是举行 宗教仪式时的牺牲品。” 因此,自古以来就有两个中国:一是农村中为数极多从事农业的农 民社会,那里每个树林掩映的村落和农庄,始终占据原有土地,没有什
么变化:另一方面是城市和市镇的比较流动的上层,那里住着地主、文 人、商人和官吏一一有产者和有权势者的家庭。那里没有永远不变的社 会等级制度,因此从农民地位上升的机会是有的。然而,中国仍然是个 农民的国家,有4/5的人生活在他们所耕种的土地上。所以杜会的主要 划分是城市和乡村,是固定在土地上的80%以上的人口,和10%到1 5%的流动上层阶级人口之间的划分。这种分野仍旧是今天中国政治舞 台的基础,使国家统治权难以从少数人手里扩散给多数人。要想理解1 949年以后毛主席所面临的同题,我们必须明白中国几乎持续到那时为 止的旧时代的情景。 农民:家底与亲属。即使在今日,中国人民大部分仍是耕地农民, 主要生活在乡村,住在用棕黄色土坯、竹子或刷石灰的篱笆或有时是石 块搭成的房子里,用泥土或石头铺地,窗上糊纸而没有玻璃。他们微薄 的物质收人中至少有一半、有时达2/3乃至3/4用于食品。其他 方面的生活所需,包括房租、取暖、照明、穿衣以及任何可能享受的奢 侈品,都必须出诸于微不足道的其余部分。至今他们仍旧缺乏充足的住 房面积。在农民住宅中,通常是三个人占四小隔间。有时一家两代或三 代的男女老少都睡在同一个炕上。饭菜里没有什么肉,像铁那样普通的 东西都很少用作器材。大多数工作仍由人力而不是由机器来做。在这种 劳累的、束缚在土地上的生活环境里,由营养不良和疾病所致岌岌可危 的生存状态,直到最近还使中国儿童的估计平均寿命,像在印度那样略 高于26岁。人的生命同其他生产因素相比是充足的,因而是不值钱的。 对一个享有较高物质生活水平的美国人来说,使他感到惊异的是中 国农民在这样困苦的生活条件下,竟能维持一种高度文明的生活。问题 的答案在于他们的社会习俗,这些习俗使每个家庭的人员,按照根深蒂 固的行为准则经历人生的各个阶段和变迁。这些习俗和行为准则,一向 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最牢固不变的社会现象。中国是家庭制度的坚强堡 垒,并由此汲取了力量和染上了惰性。 中国家庭是自成一体的小天地,是个微型的邦国。从前,社会单元 是家庭而不是个人,家庭才是当地政治生活中负责的成分。在家庭生活 中灌输的孝道和顺从,是培养一个人以后忠于统治者并顺从国家现政权 的训练基地。 家庭培养孝子,使其长大成为忠臣,我们只要看一下传统家族里权 威的行使方式,就可了解家庭的那种作用。父亲是至高无上的独裁者, 掌管并处置家里的全部财产和收人,对安排子女的亲事有决定性的发言 权。子女对他们的父亲有爱、敬和畏交织在一起的情感,这种情感更由 于对老年人的尊崇而加深。老年人智慧的增长,弥补了他精力的衰退而
么变化;另一方面是城市和市镇的比较流动的上层,那里住着地主、文 人、商人和官吏——有产者和有权势者的家庭。那里没有永远不变的社 会等级制度,因此从农民地位上升的机会是有的。然而,中国仍然是个 农民的国家,有 4/5 的人生活在他们所耕种的土地上。所以杜会的主要 划分是城市和乡村,是固定在土地上的 80 %以上的人口,和 10 %到1 5%的流动上层阶级人口之间的划分。这种分野仍旧是今天中国政治舞 台的基础,使国家统治权难以从少数人手里扩散给多数人。要想理解 1 949 年以后毛主席所面临的同题,我们必须明白中国几乎持续到那时为 止的旧时代的情景。 农民:家底与亲属。即使在今日,中国人民大部分仍是耕地农民, 主要生活在乡村,住在用棕黄色土坯、竹子或刷石灰的篱笆或有时是石 块搭成的房子里,用泥土或石头铺地,窗上糊纸而没有玻璃。他们微薄 的物质收人中至少有一半、有时达 2 / 3 乃至 3 / 4 用于食品。其他 方面的生活所需,包括房租、取暖、照明、穿衣以及任何可能享受的奢 侈品,都必须出诸于微不足道的其余部分。至今他们仍旧缺乏充足的住 房面积。在农民住宅中,通常是三个人占四小隔间。有时一家两代或三 代的男女老少都睡在同一个炕上。饭菜里没有什么肉,像铁那样普通的 东西都很少用作器材。大多数工作仍由人力而不是由机器来做。在这种 劳累的、束缚在土地上的生活环境里,由营养不良和疾病所致岌岌可危 的生存状态,直到最近还使中国儿童的估计平均寿命,像在印度那样略 高于 26 岁。人的生命同其他生产因素相比是充足的,因而是不值钱的 。 对一个享有较高物质生活水平的美国人来说,使他感到惊异的是中 国农民在这样困苦的生活条件下,竟能维持一种高度文明的生活。问题 的答案在于他们的社会习俗,这些习俗使每个家庭的人员,按照根深蒂 固的行为准则经历人生的各个阶段和变迁。这些习俗和行为准则,一向 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最牢固不变的社会现象。中国是家庭制度的坚强堡 垒,并由此汲取了力量和染上了惰性。 中国家庭是自成一体的小天地,是个微型的邦国。从前,社会单元 是家庭而不是个人,家庭才是当地政治生活中负责的成分。在家庭生活 中灌输的孝道和顺从,是培养一个人以后忠于统治者并顺从国家现政权 的训练基地。 家庭培养孝子,使其长大成为忠臣,我们只要看一下传统家族里权 威的行使方式,就可了解家庭的那种作用。父亲是至高无上的独裁者, 掌管并处置家里的全部财产和收人,对安排子女的亲事有决定性的发言 权。子女对他们的父亲有爱、敬和畏交织在一起的情感,这种情感更由 于对老年人的尊崇而加深。老年人智慧的增长,弥补了他精力的衰退而
有余。只要家长活着而脑子还清楚,他就有一切理由来主宰家中的一切。 法律许可他誓儿卖女,甚或处决逆子。事实上,按习俗和天性,中国父 母自然是特别钟爱小儿女的,对于作为家庭成员的子女,他们是互相负 有父慈子爱的责任的。但是,如果家长要肆虐逞威,法律和习俗是并不 加以制止的。旧式家庭里同以长凌幼这种现象并驾齐驱的是男尊女卑。 昔日的中国女孩比起男孩来更容易遭溺婴之殃。女子的婚事当然要由父 母安排,不能由爱情作主。战战兢兢的新娘立即成为婆母淫威下的媳妇。 在小康以上的家庭里,她还可以看到丈夫娶进第二个老婆或姨太太,特 别是如果她没有生育男孩。她会被丈夫以各种理由遗弃。丈夫一死,她 不能轻易改嫁。这一切反映了妇女没有独立经济地位的事实。她的劳动 被并人整个家务,并不给她带来什么收入。农村妇女普遍是文盲。她们 很少有,甚或没有产权。直到本世纪开始后过了好几年,她们的屈从地 位还由缠足的陋习表现出来,并为此种陋习所加深。女孩子从5岁起 到15岁,用布带紧缠双脚而阻止其正常发育,这种使两脚陷于无能的 陋习似乎是在10世纪左右开始的。这样形成的“金莲小脚”,里面的 脚拱骨被压断,大拇趾以外的诸趾都压弯在脚底,这意味着成亿青年妇 女的灾难,却被认为能给予男人以美感和性感。一个女孩子在其童年和 发育期,都忍受了脚上的这种痛苦,以赢得一位佳婿。至于每天照顾双 脚,洗脚,剪脚趾甲,维持其血液流通,这些都是深闺私事,因为她平 日终是紧裹双脚,不让人看见的。最后,当她的丈夫见了这种纤巧的小 脚时,它们真的成了能引起性感的东西一一这又是中国人的一项发明! 在日常生活中,小脚使女人靠脚跟颤巍巍地移动,步履艰难,也起到了 防止女人敢于外出的作用。 社会习俗强加于女人的低下地位,在中国这个讲究身份的社会里, 只不过是等级制的表现方式之一而已。它突出地体现了整个社会的伦常 纲纪和世界观。从哲学上讲,中国古代认为世界是阴与阳这两种互相影 响和互相补充的因素产生的。阴是一切雌性、黑暗、柔弱和被动事物的 属性。阳是一切雄性、光明、刚强和主动事物的属性。雄雌都有必要并 且彼此相辅相成,但其中之一天然从属于另一方。在这种思想基础上, 世代相继的中国男性伦理大师制订出妇女必须遵循的三从四德之类的 行为准绳。这些准绳使女孩自幼屈服于男孩,并使妇从其夫,母从其子。 中国不是没有坚强的女人,但她们通常是拐弯抹角,而不是直接发号施 令来控制家庭的。 家庭中的地位由儒家所强调的著名“三纲”规定出来;即君为臣纲 (臣属要忠于君主),父为子纲(儿子要孝顺父母),夫为妻纲(妻子 要贞节,而丈夫不受此约束)。对一个讲平等的西方人来说,这一学说
有余。只要家长活着而脑子还清楚,他就有一切理由来主宰家中的一切 。 法律许可他誓儿卖女,甚或处决逆子。事实上,按习俗和天性,中国父 母自然是特别钟爱小儿女的,对于作为家庭成员的子女,他们是互相负 有父慈子爱的责任的。但是,如果家长要肆虐逞威,法律和习俗是并不 加以制止的。旧式家庭里同以长凌幼这种现象并驾齐驱的是男尊女卑。 昔日的中国女孩比起男孩来更容易遭溺婴之殃。女子的婚事当然要由父 母安排,不能由爱情作主。战战兢兢的新娘立即成为婆母淫威下的媳妇 。 在小康以上的家庭里,她还可以看到丈夫娶进第二个老婆或姨太太,特 别是如果她没有生育男孩。她会被丈夫以各种理由遗弃。丈夫一死,她 不能轻易改嫁。这一切反映了妇女没有独立经济地位的事实。她的劳动 被并人整个家务,并不给她带来什么收入。农村妇女普遍是文盲。她们 很少有,甚或没有产权。直到本世纪开始后过了好几年,她们的屈从地 位还由缠足的陋习表现出来,并为此种陋习所加深。女孩子从 5 岁起 到 15 岁,用布带紧缠双脚而阻止其正常发育,这种使两脚陷于无能的 陋习似乎是在 10 世纪左右开始的。这样形成的“金莲小脚”,里面的 脚拱骨被压断,大拇趾以外的诸趾都压弯在脚底,这意味着成亿青年妇 女的灾难,却被认为能给予男人以美感和性感。一个女孩子在其童年和 发育期,都忍受了脚上的这种痛苦,以赢得一位佳婿。至于每天照顾双 脚,洗脚,剪脚趾甲,维持其血液流通,这些都是深闺私事,因为她平 日终是紧裹双脚,不让人看见的。最后,当她的丈夫见了这种纤巧的小 脚时,它们真的成了能引起性感的东西——这又是中国人的一项发明! 在日常生活中,小脚使女人靠脚跟颤巍巍地移动,步履艰难,也起到了 防止女人敢于外出的作用。 社会习俗强加于女人的低下地位,在中国这个讲究身份的社会里, 只不过是等级制的表现方式之一而已。它突出地体现了整个社会的伦常 纲纪和世界观。从哲学上讲,中国古代认为世界是阴与阳这两种互相影 响和互相补充的因素产生的。阴是一切雌性、黑暗、柔弱和被动事物的 属性。阳是一切雄性、光明、刚强和主动事物的属性。雄雌都有必要并 且彼此相辅相成,但其中之一天然从属于另一方。在这种思想基础上, 世代相继的中国男性伦理大师制订出妇女必须遵循的三从四德之类的 行为准绳。这些准绳使女孩自幼屈服于男孩,并使妇从其夫,母从其子 。 中国不是没有坚强的女人,但她们通常是拐弯抹角,而不是直接发号施 令来控制家庭的。 家庭中的地位由儒家所强调的著名“三纲”规定出来;即君为臣纲 (臣属要忠于君主),父为子纲(儿子要孝顺父母),夫为妻纲(妻子 要贞节,而丈夫不受此约束)。对一个讲平等的西方人来说,这一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