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命题、制卷:高三语文备课组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 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人的耐力与体内的二种基因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人体内的这种基因按某种特定形式存在,人就容易在需要耐力的体育运动 中取得好成绩。该大学心血管遗传中心蒙哥马利博土领导的研究小组,是在对征 服了高海拔山峰的登山运动员和在军训中表现出色的新征入伍的士兵进行DNA 测试后得出上述结论的。据介绍,所有这些登山者,都是在没有携带氧气瓶等呼 吸设备的情况下顺利地登上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的。而75名接受调查的新兵, 都是在为期10周的大强度军事训练中成功地坚持下来的。 科学家们发现,这些体能素质超群者的ACE(血管紧张肽转换酶)基因的存在有某 些共同特征。这种基因在人体内的存在有I和D两种形式,形式I使人体血液中 的ACE数量较少,形式D能起相反的作用。每个人体内有两个这种基因,或是两 个I,或是一个I一个D,或是两个D。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证实,拥有至少一个 基因的人,其耐力比拥有两个D基因的人要强。研究人员推测说,Ⅰ基因能增强 肌肉细胞吸收氧或其他营养成分的能力,因而有助于增强人的耐力 研究人员指出,由于运动能力还与敏捷性、手眼协调等许多其他因素有关,因此 这一成果不一定能用于选拔和培养运动员。但如果进一步研究并证明I基因确实 可以提高细胞的工作效率,那么可能为中风或心脏病患者找到一种新的治疗手 1.对文中加横线的词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一种基因”是以I形式存在的基因 B.“这种基因”指人体内的ACE基因 C.“特定形式”指被试者体内只有Ⅰ基因没有D基因 D.“共同特征”是人体内部存在有I和D两种形式的基因 2.从现有研究成果看,与被试者体能素质超群无必然关联的因素是: A.人体血液甲ACE的数量 B.人体内ACE基因存在的形式 C.人体中I、D基因组合的方式 D.I、D基因与肌肉细胞的关系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科学家对登山运动员和受训士兵的DAN测试是为了证明他们的耐力 B.研究结果证实,I基因能增强人的耐力的依据是它能增强肌肉吸收氧和其他 营养成分的能力 C.所有被试运动员和75名士兵体内的ACE基因都至少有一个以I的形式存在 D.ACE基因的D形式的存在,是造成人的耐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湖南省邵阳市 2016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命题、制卷:高三语文备课组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 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人的耐力与体内的一种基因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人 体内的这种基因按某种特定形式存在,人就容易在需要耐力的体育运动 中取得好成绩。该大学心血管遗传中心蒙哥马利博土领导的研究小组,是在对征 服了高海拔山峰的登山运动员和在军训中表现出色的新征入伍的士兵进行 DNA 测试后得出上述结论的。据介绍,所有这些登山者,都是在没有携带氧气瓶等呼 吸设备的情况下顺利地登上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的。而75名接受调查的新兵, 都是在为期 10 周的大强度军事训练中成功地坚持下来的。 科学家们发现,这些体能素质超群者的 ACE(血管紧张肽转换酶)基因的存在有某 些共同特征。这种基因在人体内的存在有 I 和 D 两种形式,形式 I 使人体血液中 的 ACE 数量较少,形式 D 能起相反的作用。每个人体内有两个这种基因,或是两 个 I,或是一个 I 一个 D,或是两个 D。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证实,拥有至少一个 I 基因的人,其耐力比拥有两个 D 基因的人要强。研究人员推测说,I 基因能增强 肌肉细胞吸收氧或其他营养成分的能力,因而有助于增强人的耐力。 研究人员指出,由于运动能力还与敏捷性、手眼协调等许多其他因素有关,因此 这一成果不一定能用于选拔和培养运动员。但如果进一步研究并证明 I 基因确实 可以提高细胞的工作效率,那么可能为中风或心脏病患者找到一种新的治疗手 段。 1.对文中加横线的词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一种基因”是以 I 形式存在的基因 B.“这种基因”指人体内的 ACE 基因 C.“特定形式”指被试者体内只有 I 基因没有 D 基因 D.“共同特征”是人体内部存在有 I 和 D 两种形式的基因 2.从现有研究成果看,与被试者体能素质超群无必然关联的因素是: A.人体血液甲 ACE 的数量 B.人体内 ACE 基因存在的形式 C.人体中 I、D 基因组合的方式 D.I、D 基因与肌肉细胞的关系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科学家对登山运动员和受训士兵的 DAN 测试是为了证明他们的耐力 B.研究结果证实,I 基因能增强人的耐力的依据是它能增强肌肉吸收氧和其他 营养成分的能力 C.所有被试运动员和 75 名士兵体内的 ACE 基因都至少有一个以 I 的形式存在 D.ACE 基因的 D 形式的存在,是造成人的耐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费聚,字子英,五河人。父德兴,以材勇为游徼卒。聚少习技击。太祖遇于濠, 伟其貌,深相结纳。定远张家堡有民兵无所属,郭子兴欲招之,念无可使者。太 祖力疾请行,偕聚骑而往,步卒九人俱。至宝公河,望其营甚整,弓弩皆外向 步卒惧,欲走。太祖曰:“彼以骑蹴我,走将安往!”遂前抵其营。招谕已定, 约三日。太祖先归,留聚俟之。其帅欲他属,聚还报。太祖复偕聚以三百人往 计缚其帅,收卒三千人。豁鼻山有秦把头八百余人,聚复招降之。遂从取灵璧, 克泗、滁、和州。授承信校尉。 既定江东,克长兴、立永兴翼元帅府,以聚副耿炳文为元帅。张士诚入寇,击败 之。召领宿卫。援安丰,两定江西,克武昌,皆从。改永兴翼元帅府为永兴亲军 指挥司,仍副炳文为指挥同知。士诚复入寇获其帅宋兴祖再败之十诚夺气不敢复 窥长兴。随征淮安、湖州、平江,皆有功,进指挥使。汤和讨方国珍,聚以舟师 从海道邀击。浙东平,复由海道取福州,破延平。归次昌国,剿海寇叶、陈二姓 于兰秀山。至是,聚始独将 洪武二年会大军取西安,改西安卫指挥使,进都督府佥事,镇守平凉。三年,封 平凉侯,岁禄千五百石,予世券。时诸将在边屯田募伍,岁有常课。聚颇耽酒色, 无所事事。又以招降无功,召还,切责之。明年,从傅友德征云南,大战白石江 擒达里麻。云南平,进取大理。未几,诸蛮复叛,命副安陆侯吴复为总兵。授以 方略,分攻关索岭及阿咱等寨,悉下之。蛮地始定。置贵州都指挥使司,以聚署 司事。十八年命为总兵官,帅指挥丁忠等征广南,擒火立达,俘其众万人。还镇 云南。二十三年召还。李善长败,语连聚。帝曰:“聚曩使姑苏不称旨,朕尝置 责,遂欲反耶!”竟坐党死,爵除。(选自《明史·列传十九》)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先归,留聚俟之俟:等待 B.以聚副耿炳文为元帅副:辅佐 C.归次昌国,剿海寇叶、陈二姓于兰秀山次:处所 D.时诸将在边屯田募伍,岁有常课课:考核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士诚复入/寇获其帅/宋兴祖再败之/士诚夺气/不敢复窥长兴 B.士诚复入寇/获其帅/宋兴祖再败之/士诚夺气/不敢复窥长兴 C.士诚复入寇/获其帅宋兴祖/再败之/士诚夺气/不敢复窥长兴 D.士诚复入/寇获其帅宋兴祖/再败之/士诚夺气/不敢复窥长兴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费聚貌伟尚武。费聚自幼学习武术,太祖因其相貌壮伟,与其结下深厚的情 谊。他在行军打仗中,毫无畏惧,屡立战功。 B.费聚处事果断。对于张家堡的民兵,采用恩威并重的谋略,费聚洞察忠奷, 及时向太祖反馈。他偕同太祖机智地擒获其首领 C.费聚战功显赫。在与张士诚的战斗中,费聚自始至终独挑大梁,使其闻风丧 胆。在拦击海盗时,势如破竹,同样表现出色。 D.费聚未得善终。他沉迷酒色,且又招降无功,曾受皇帝指责。又因李善长谋 反之事而受牵连,以致落得未能善终的下场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步卒惧,欲走。太祖曰:“彼以骑蹴我,走将安往?”遂前抵其营。(5分) (2)帝曰:“聚曩使姑苏不称旨,朕尝詈责,遂欲反耶!”竟坐党死,爵除。(5 分
费聚,字子英,五河人。父德兴,以材勇为游徼卒。聚少习技击。太祖遇于濠, 伟其貌,深相结纳。定远张家堡有民兵无所属,郭子兴欲招之,念无可使者。太 祖力疾请行,偕聚骑而往,步卒九人俱。至宝公河,望其营甚整,弓弩皆外向。 步卒惧,欲走。太祖曰:“彼以骑蹴我,走将安往!”遂前抵其营。招谕已定, 约三日。太祖先归,留聚俟之。其帅欲他属,聚还报。太祖复偕聚以三百人往, 计缚其帅,收卒三千人。豁鼻山有秦把头八百余人,聚复招降之。遂从取灵璧, 克泗、滁、和州。授承信校尉。 既定江东,克长兴、立永兴翼元帅府,以聚副耿炳文为元帅。张士诚入寇,击败 之。召领宿卫。援安丰,两定江西,克武昌,皆从。改永兴翼元帅府为永兴亲军 指挥司,仍副炳文为指挥同知。士诚复入寇获其帅宋兴祖再败之士诚夺气不敢复 窥长兴。随征淮安、湖州、平江,皆有功,进指挥使。汤和讨方国珍,聚以舟师 从海道邀击。浙东平,复由海道取福州,破延平。归次昌国,剿海寇叶、陈二姓 于兰秀山。至是,聚始独将。 洪武二年会大军取西安,改西安卫指挥使,进都督府佥事,镇守平凉。三年,封 平凉侯,岁禄千五百石,予世券。时诸将在边屯田募伍,岁有常课。聚颇耽酒色, 无所事事。又以招降无功,召还,切责之。明年,从傅友德征云南,大战白石江, 擒达里麻。云南平,进取大理。未几,诸蛮复叛,命副安陆侯吴复为总兵。授以 方略,分攻关索岭及阿咱等寨,悉下之。蛮地始定。置贵州都指挥使司,以聚署 司事。十八年命为总兵官,帅指挥丁忠等征广南,擒火立达,俘其众万人。还镇 云南。二十三年召还。李善长败,语连聚。帝曰:“聚曩使姑苏不称旨,朕尝詈 责,遂欲反耶!”竟坐党死,爵除。(选自《明史·列传十九》)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太祖先归,留聚俟之 俟:等待 B.以聚副耿炳文为元帅 副:辅佐 C.归次昌国,剿海寇叶、陈二姓于兰秀山 次:处所 D.时诸将在边屯田募伍,岁有常课 课:考核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士诚复入/寇获其帅/宋兴祖再败之/士诚夺气/不敢复窥长兴 B.士诚复入寇/获其帅/宋兴祖再败之/士诚夺气/不敢复窥长兴 C.士诚复入寇/获其帅宋兴祖/再败之/士诚夺气/不敢复窥长兴 D.士诚复入/寇获其帅宋兴祖/再败之/士诚夺气/不敢复窥长兴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费聚貌伟尚武。费聚自幼学习武术,太祖因其相貌壮伟,与其结下深厚的情 谊。他在行军打仗中,毫无畏惧,屡立战功。 B.费聚处事果断。对于张家堡的民兵,采用恩威并重的谋略,费聚洞察忠奸, 及时向太祖反馈。他偕同太祖机智地擒获其首领。 C.费聚战功显赫。在与张士诚的战斗中,费聚自始至终独挑大梁,使其闻风丧 胆。在拦击海盗时,势如破竹,同样表现出色。 D.费聚未得善终。他沉迷酒色,且又招降无功,曾受皇帝指责。又因李善长谋 反之事而受牵连,以致落得未能善终的下场。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步卒惧,欲走。太祖曰:“彼以骑蹴我,走将安往?”遂前抵其营。(5 分) (2)帝曰:“聚曩使姑苏不称旨,朕尝詈责,遂欲反耶!”竟坐党死,爵除。(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宋城子[南宋]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 徒感慨,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①,馘②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③双 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注:①中行:中行说,西汉文帝时太监,后降匈奴,成为汉朝大患。②馘(guo) 割耳朵。③治安:贾谊曾给文帝上《治安策》。 8.从全词看,“徒感慨”“空怅望”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9.这首词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请列举出两种,并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2)《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先汉兴隆的原因是 (3)《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 (4)《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5)《岳阳楼记》中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6)《曹刿论战》中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滕 鲍尔吉·原野 藤不是树不是根,又似根似树。树直立,根在地下爬行。但是藤更愿意选择做一 根藤。 树像士兵一样站在哨位,一辈子没往前走过一步。藤是植物里的猴子,它在悬崖 爬上爬下,把阵线搞乱,编织了森林里的蛛网。藤好奇心重,它想去一切地方。 藤想知道泉水从什么地方流出,野果边上有没有刺猬的洞。想知道高处有什么, 想知道高处的高处还有什么。 藤直不起腰,它需要挂在什么东西上。藤做的事情叫作借力。它认为所有的地方 都是肩膀。它爬过石头、树和草的肩膀,然后向上爬。藤被庄子的故事吓住了 树越成材越近刀斧,树一旦刚劲挺直就成了床,供人坐榻,成了桌椅板凳和皇帝 的案子,树不读书也被迫充当书架。藤是明白人,树成了材也不过是大立柜,变 成夹肉的筷子自己却吃不着。藤以不材自喜,它要做一个山野流浪汉,东奔西走, 居无定所,就这么办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 8—9 题。 宋城子 [南宋]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 徒感慨,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①,馘②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③双 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注:①中行:中行说,西汉文帝时太监,后降匈奴,成为汉朝大患。②馘(guó): 割耳朵。③治安:贾谊曾给文帝上《治安策》。 8.从全词看,“徒感慨”“空怅望”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 分) 9.这首词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请列举出两种,并作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 “ , ”。 (2)《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先汉兴隆的原因是 “ , ”。 (3)《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 “ , ”。 (4)《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 , ”。 (5)《岳阳楼记》中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 ”。 (6)《曹刿论战》中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藤 鲍尔吉·原野[注] 藤不是树不是根,又似根似树。树直立,根在地下爬行。但是藤更愿意选择做一 根藤。 树像士兵一样站在哨位,一辈子没往前走过一步。藤是植物里的猴子,它在悬崖 爬上爬下,把阵线搞乱,编织了森林里的蛛网。藤好奇心重,它想去一切地方。 藤想知道泉水从什么地方流出,野果边上有没有刺猬的洞。想知道高处有什么, 想知道高处的高处还有什么。 藤直不起腰,它需要挂在什么东西上。藤做的事情叫作借力。它认为所有的地方 都是肩膀。它爬过石头、树和草的肩膀,然后向上爬。藤被庄子的故事吓住了: 树越成材越近刀斧,树一旦刚劲挺直就成了床,供人坐榻,成了桌椅板凳和皇帝 的案子,树不读书也被迫充当书架。藤是明白人,树成了材也不过是大立柜,变 成夹肉的筷子自己却吃不着。藤以不材自喜,它要做一个山野流浪汉,东奔西走, 居无定所,就这么办了
藤不开花,它情愿寒碜,像穿褐色雨衣的药农。在雨里,藤的衣衫像石头一样黑 湿黏滑,不开花。植物开花,只是一个富贵的梦想。花开过,花瓣被风揪走、被 流水偷走,花记不住自己到底有几个花瓣。开花的树多少有一些矜持,像做家务 的男人,更像粉墨面世的梅兰芳。藤没有开花的基因,也罢,不开就不开。藤假 如开了花,必定妖邪,像身怀杂种的茨岗女人。藤把开花的力量变成皮革般的纤 维,坚韧不拔。 中国的文人画里,写藤见到笔墨功夫。毛笔先天适合写藤,藤之老劲虬顽,以墨 之滞迟枯涩应对之。黄宾虹把笔墨最上境界称为“融洽分明”。他的画语录常说 笔法,笔分八面是黄宾虹的标志性言论,但他的画最好的地方仍在墨法,茂朴华 滋显示黄墨的神力。有画家研究黄宾虹一辈子,不知他作哪一种皴(cun,国画的 种技法)法,我说黄宾虹山水无皴法。他问是何法,我说不告诉你。画藤也无 皴,见清楚笔法,所谓线。朱耷画荷茎与藤何其相似,只是墨性不同。毛笔的线 齐白石称运笔要迟,石鲁的线却飞快一一在画藤时显出疾徐枯润,显示毛笔 的霸蛮,齐白石说毛笔可夺天工。一般画家不画藤,也画不了藤,他怕别人说他 在画蛇或画井绳。徐渭是墨藤祖先,其藤怒而刚烈。齐白石的藤显露金石章法。 藤在文人画里上了厅堂,化大野为大文。文人画的藤叛逆,臣服朝廷的人肯定不 画藤。藤在笔墨之间不止纠结,是不求纠结而纠结自来。大师的墨藤肚子里有火, 是身在江湖而不屑江湖,是好纸好墨,是不皴,是仿家画不来的黑道道。藤是国 画里的美人。 就这样,艺术远离着生活。在所谓“生活”里,藤变成屁股下的椅子,被屁熏得 油汪汪的黄。藤是蛮人孟获的盾,是西南少数民族孩子上学路过的桥梁,是供养 苔藓、昆虫的共生体。森林里,藤比树烂得慢,它属于筋一类炖不烂的东西。藤 是高加索山民采野蜂蜜的梯子,它见过无数采蜜人摔进山谷。 (有删节) 【注】[鲍尔吉·原野]中国当代作家,蒙古族。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这篇散文以“藤”为线索,抓住“藤”的特征,从不同角度写出了“藤”的 个性和精神品质。 B.文章第3、4自然段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将“藤”跟树、植物的花和开花的树 对比,表现了“藤”“以不材自喜”和“情愿寒碜”的特点。 C.藤是明白人,因为它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能和树比伟岸,但在国画里 是美人,能上厅堂,能化大野为大文。 D.文章第5自然段作者不惜笔墨写文人画藤,是着重指出要抓住藤的特征个性 去认识和表现藤。 E.没有笔墨功夫的画家是画不了藤的,他怕别人说他在画蛇和画井绳。徐渭是 墨藤祖先,其藤怒而刚烈。在中国画里,藤是叛逆的代表 (2)请阐释“艺术远离着生活”的含意。(6分) (3)作者说藤虽不是树不是根,但它更愿意选择做一根藤,为什么?请作简要 说明。(6分) (4)文章借藤表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请选择一个角度,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 谈感受。(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达尔文的拖延
藤不开花,它情愿寒碜,像穿褐色雨衣的药农。在雨里,藤的衣衫像石头一样黑 湿黏滑,不开花。植物开花,只是一个富贵的梦想。花开过,花瓣被风揪走、被 流水偷走,花记不住自己到底有几个花瓣。开花的树多少有一些矜持,像做家务 的男人,更像粉墨面世的梅兰芳。藤没有开花的基因,也罢,不开就不开。藤假 如开了花,必定妖邪,像身怀杂种的茨岗女人。藤把开花的力量变成皮革般的纤 维,坚韧不拔。 中国的文人画里,写藤见到笔墨功夫。毛笔先天适合写藤,藤之老劲虬顽,以墨 之滞迟枯涩应对之。黄宾虹把笔墨最上境界称为“融洽分明”。他的画语录常说 笔法,笔分八面是黄宾虹的标志性言论,但他的画最好的地方仍在墨法,茂朴华 滋显示黄墨的神力。有画家研究黄宾虹一辈子,不知他作哪一种皴(cūn,国画的 一种技法)法,我说黄宾虹山水无皴法。他问是何法,我说不告诉你。画藤也无 皴,见清楚笔法,所谓线。朱耷画荷茎与藤何其相似,只是墨性不同。毛笔的线 ——齐白石称运笔要迟,石鲁的线却飞快——在画藤时显出疾徐枯润,显示毛笔 的霸蛮,齐白石说毛笔可夺天工。一般画家不画藤,也画不了藤,他怕别人说他 在画蛇或画井绳。徐渭是墨藤祖先,其藤怒而刚烈。齐白石的藤显露金石章法。 藤在文人画里上了厅堂,化大野为大文。文人画的藤叛逆,臣服朝廷的人肯定不 画藤。藤在笔墨之间不止纠结,是不求纠结而纠结自来。大师的墨藤肚子里有火, 是身在江湖而不屑江湖,是好纸好墨,是不皴,是仿家画不来的黑道道。藤是国 画里的美人。 就这样,艺术远离着生活。在所谓“生活”里,藤变成屁股下的椅子,被屁熏得 油汪汪的黄。藤是蛮人孟获的盾,是西南少数民族孩子上学路过的桥梁,是供养 苔藓、昆虫的共生体。森林里,藤比树烂得慢,它属于筋一类炖不烂的东西。藤 是高加索山民采野蜂蜜的梯子,它见过无数采蜜人摔进山谷。 (有删节) 【注】[鲍尔吉·原野]中国当代作家,蒙古族。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这篇散文以“藤”为线索,抓住“藤”的特征,从不同角度写出了“藤”的 个性和精神品质。 B.文章第 3、4 自然段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将“藤”跟树、植物的花和开花的树 对比,表现了“藤”“以不材自喜”和“情愿寒碜”的特点。 C.藤是明白人,因为它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能和树比伟岸,但在国画里 是美人,能上厅堂,能化大野为大文。 D.文章第 5 自然段作者不惜笔墨写文人画藤,是着重指出要抓住藤的特征个性 去认识和表现藤。 E.没有笔墨功夫的画家是画不了藤的,他怕别人说他在画蛇和画井绳。徐渭是 墨藤祖先,其藤怒而刚烈。在中国画里,藤是叛逆的代表。 (2)请阐释“艺术远离着生活”的含意。(6 分) (3)作者说藤虽不是树不是根,但它更愿意选择做一根藤,为什么?请作简要 说明。(6 分) (4)文章借藤表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请选择一个角度,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 谈感受。(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达尔文的拖延
斯蒂芬·杰·古尔德 没有什么事比一些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的停滞行为更能引发人们猜测的了。罗西 尼因《威廉·退尔》而达到他歌剧创作的辉煌巅峰,可是此后的30年他几乎什么 也没写。罗西·塞耶斯在名望达到顶点时却背弃了彼得·温姆西勋爵,转向笃信上 帝。査尔斯·达尔文在1838年就得出了全新的进化理论,却直到21年后才发表 他的观点。 通过历时五年乘坐贝格尔号与自然的接触,达尔文对物种固定不变的信念发生了 动摇。1837年7月,他航海回来后不久,便开始记第一本关于“递变”的笔记 这时的达尔文已经确信进化的发生,他正在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进化的机制。经 过最初的猜想和少数不成功的假说,他渐渐建立了他的观点。达尔文在自传中写 道:“1838年10月,我为了消遣,偶尔翻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当时我根 据长期对动植物习性的观察,已经可以正确认识生存斗争。我马上联想到,在这 种情况下,有利的变异会趋向于保存下来,而不利的变异将被淘汰,结果将导致 新物种的形成。” 达尔文早就认识到动物驯养者所做的人工选择的重要性。但是直到马尔萨斯关于 斗争与拥挤的观点凝练他的思想之后,他才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达尔文 知道得出的是什么理论,我们不能将他的拖延归因于他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取得的 成就的重要性。到1844年,他写出了他的理论的基本纲要,他还向妻子作了认 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希望她发表这些手稿。 他为什么等了21年才发表自己的理论?我们可能会把过去的正常时期错误地看 作漫长的阶段,然而21年仍然是一个人正常事业的一半时间,纵然按照生活悠 哉游哉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标准来看,那也是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通常的科学传 记是造成伟大思想家信息产生明显错误的根源,这类传记往往将伟大的思想家描 绘成简单、理性的机器,是凭着不懈的努力,不受任何其他事情的影响,严格按 照客观材料寻觅真理的人。因此对于达尔文等了21年的通常解释,就是他的工 作没有完成。他满意自己的理论,但觉得尚显单薄。他的理论只有等到汇集大量 的支持材料才能发表,这需要时闻 导致达尔支推迟发表的原因非常复杂,不能作简单的解释。但是有一件事是确定 的:恐惧的负面作用与增加材料的正面需要至少同样重要。然而,选尔文恐惧什 幺呢?他得出进化论的观点时才29岁,那时他在专业上还没有地位,不可能宣 扬他所不能证实的观点。然而他的异端学说是什幺呢?信奉进化本身就是一个明 确的答案,但这还不是问题的主要部分。达尔文早年有关“递变”的笔记中可能 含有问题的答案,这些笔记中包含了他所赞同但却害怕发表的一些观点,即哲学 上的唯物主义。这远比进化本身更要异端,没有哪种观点比认为心灵只不过是大 脑的产物,更能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了 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不仅在于他这么久地拖延了自己的工作,还 在于他故意避开公众对他理论中哲学含义的注意。他在1880年写道:“我认为 直接反对基督教和有神论时,公众不会受到什么影响;而伴随科学的进步逐渐启 迪人类的理解力,会更好地促进思想的自由。因此我一直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 而且我本人的工作仅仅局限于科学之内。” 然而他的观点与传统的西方思想确实发生了极大的断裂,我们很难将其纳入这种 传统中。例如阿瑟·柯依斯勒之所以反对达尔文,也是基于不愿接受达尔文的唯 物论,而且他还热衷于认为生命特质中含有特殊性。我承认对此不太明白。疑惑 和知识都应该坚持。我们难道因为自然中的和谐不是设计的就会降低对自然美的
斯蒂芬•杰•古尔德 没有什么事比一些名人长期而难以解释的停滞行为更能引发人们猜测的了。罗西 尼因《威廉•退尔》而达到他歌剧创作的辉煌巅峰,可是此后的 30 年他几乎什么 也没写。罗西•塞耶斯在名望达到顶点时却背弃了彼得•温姆西勋爵,转向笃信上 帝。查尔斯•达尔文在 1838 年就得出了全新的进化理论,却直到 21 年后才发表 他的观点。 通过历时五年乘坐贝格尔号与自然的接触,达尔文对物种固定不变的信念发生了 动摇。1837 年 7 月,他航海回来后不久,便开始记第一本关于“递变”的笔记。 这时的达尔文已经确信进化的发生,他正在寻找一种理论来解释进化的机制。经 过最初的猜想和少数不成功的假说,他渐渐建立了他的观点。达尔文在自传中写 道:“1838 年 10 月,我为了消遣,偶尔翻阅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当时我根 据长期对动植物习性的观察,已经可以正确认识生存斗争。我马上联想到,在这 种情况下,有利的变异会趋向于保存下来,而不利的变异将被淘汰,结果将导致 新物种的形成。” 达尔文早就认识到动物驯养者所做的人工选择的重要性。但是直到马尔萨斯关于 斗争与拥挤的观点凝练他的思想之后,他才确定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因。达尔文 知道得出的是什么理论,我们不能将他的拖延归因于他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取得的 成就的重要性。到 1844 年,他写出了他的理论的基本纲要,他还向妻子作了认 真的交代,假如他生前不能完成他的主要著作,希望她发表这些手稿。 他为什么等了 21 年才发表自己的理论?我们可能会把过去的正常时期错误地看 作漫长的阶段,然而 21 年仍然是一个人正常事业的一半时间,纵然按照生活悠 哉游哉的维多利亚时代的标准来看,那也是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通常的科学传 记是造成伟大思想家信息产生明显错误的根源,这类传记往往将伟大的思想家描 绘成简单、理性的机器,是凭着不懈的努力,不受任何其他事情的影响,严格按 照客观材料寻觅真理的人。因此对于达尔文等了 21 年的通常解释,就是他的工 作没有完成。他满意自己的理论,但觉得尚显单薄。他的理论只有等到汇集大量 的支持材料才能发表,这需要时闻。 导致达尔支推迟发表的原因非常复杂,不能作简单的解释。但是有一件事是确定 的:恐惧的负面作用与增加材料的正面需要至少同样重要。然而,选尔文恐惧什 幺呢?他得出进化论的观点时才 29 岁,那时他在专业上还没有地位,不可能宣 扬他所不能证实的观点。然而他的异端学说是什幺呢?信奉进化本身就是一个明 确的答案,但这还不是问题的主要部分。达尔文早年有关“递变”的笔记中可能 含有问题的答案,这些笔记中包含了他所赞同但却害怕发表的一些观点,即哲学 上的唯物主义。这远比进化本身更要异端,没有哪种观点比认为心灵只不过是大 脑的产物,更能动摇西方思想中最深刻的传统了。 达尔文确实进行了一场温和的革命。不仅在于他这么久地拖延了自己的工作,还 在于他故意避开公众对他理论中哲学含义的注意。他在 1880 年写道:“我认为 直接反对基督教和有神论时,公众不会受到什么影响;而伴随科学的进步逐渐启 迪人类的理解力,会更好地促进思想的自由。因此我一直不写有关宗教的文章, 而且我本人的工作仅仅局限于科学之内。” 然而他的观点与传统的西方思想确实发生了极大的断裂,我们很难将其纳入这种 传统中。例如阿瑟•柯依斯勒之所以反对达尔文,也是基于不愿接受达尔文的唯 物论,而且他还热衷于认为生命特质中含有特殊性。我承认对此不太明白。疑惑 和知识都应该坚持。我们难道因为自然中的和谐不是设计的就会降低对自然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