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社会给人两个相互矛盾的印象:一方面,它十分注重平等,所谓“不患 寡而患不均”;另一方面,它又十分注重纲常伦理,表现出严格的等级秩序。不 过,无论如何解释这种印象,它至少说明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同时存在人与人之间 的平等和差异两个问题。在西方由正义原则加以处理的人与人之间平等与差异的 关系问题在中国社会同样存在,而且同样也需要某种协调机制。概而言之,中国 传统社会,对这一关系的处理,是通过“仁”“礼”“义”三项基本原则彼此支 撑、相互为用实现的。。 “仁”是对他人之爱,在儒家的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所以孔子说:“志士 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的基础则是对亲人之爱,所谓“仁 者人也,亲亲为大”。孟子进一步指出:“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亲 亲,仁也。”并且孟子认为,这种爱的基础,是“不忍人之心”,即同情心。同 情即同样的感情,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一心理事实的体现。因此,“仁” 的生发机制,是一个推己及人,由近及远的过程,即把对亲人之爱扩展为对邻人 之爱,再扩展到对天下人之爱,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 吾幼,以及人之幼。”明代的王阳则把“仁”的原则概括为“视天下犹一家,中 国犹一人”的情怀。由此可见,“仁”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相同的或者相通的 面。曾参总结孔子的思想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以说,在中国传 统思想中,忠恕之道具有类似于康德的绝对命令在西方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与“仁”所体现的“合和”精神不同,“礼”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尊卑贵贱(纵 向)、亲疏厚薄(横向)的差秩格局和纲常秩序,反映“别”与“分”的一面。 “礼”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事实,“礼,国之干 也。”“礼”提供了一套基本的政治架构,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有序具有举足 轻重的作用。儒家强调“礼”治,但目的不是造成一个等级森严、上下隔阂的社 会,而是通过“礼”的规范与约束,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睦 用以平衡“仁”与“礼”的就是“义”的原则。在中国传统文献中,“义”是一 个含义比较丰富的概念。很多时候,它指一种最高的伦理原则。但是,“义”还 有另一方面的含义,那就是在不同的,甚至彼此冲突的行为准则之间进行的权量 与选择,即“义者,宜也”。孟子举过一个例子:“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 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权即是宜,也就是义。正是在这个 意义上,孟子表示:“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只要是出于 某项更高的的道德原则的要求,言而无信,行而不果也未必不能接受。显而易见, “义”就是审时度势,对某个具体情境之下的行为原则进行选择和判断。 (摘编自唐士其《儒家思想对“平等”与“差异”的平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社会中,存在一种不可解释的矛盾现象:一方面,十分注重平等 另一方面,又十分注重等级秩序 B.曾参归结孔子的思想为“忠恕”二字,可以说,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忠恕之道 和西方康德的绝对命令相似。 C.孔子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是因为“仁”在 儒家的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湖南省邵阳市 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传统社会给人两个相互矛盾的印象:一方面,它十分注重平等,所谓“不患 寡而患不均”;另一方面,它又十分注重纲常伦理,表现出严格的等级秩序。不 过,无论如何解释这种印象,它至少说明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同时存在人与人之间 的平等和差异两个问题。在西方由正义原则加以处理的人与人之间平等与差异的 关系问题在中国社会同样存在,而且同样也需要某种协调机制。概而言之,中国 传统社会,对这一关系的处理,是通过“仁”“礼”“义”三项基本原则彼此支 撑、相互为用实现的。。 “仁”是对他人之爱,在儒家的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所以孔子说:“志士 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的基础则是对亲人之爱,所谓“仁 者人也,亲亲为大”。孟子进一步指出:“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亲 亲,仁也。”并且孟子认为,这种爱的基础,是“不忍人之心”,即同情心。同 情即同样的感情,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一心理事实的体现。因此,“仁” 的生发机制,是一个推己及人,由近及远的过程,即把对亲人之爱扩展为对邻人 之爱,再扩展到对天下人之爱,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 吾幼,以及人之幼。”明代的王阳则把“仁”的原则概括为“视天下犹一家,中 国犹一人”的情怀。由此可见,“仁”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相同的或者相通的一 面。曾参总结孔子的思想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以说,在中国传 统思想中,忠恕之道具有类似于康德的绝对命令在西方思想体系中的地位。 与“仁”所体现的“合和”精神不同,“礼”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尊卑贵贱(纵 向)、亲疏厚薄(横向)的差秩格局和纲常秩序,反映“别”与“分”的一面。 “礼”在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事实,“礼,国之干 也。”“礼”提供了一套基本的政治架构,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有序具有举足 轻重的作用。儒家强调“礼”治,但目的不是造成一个等级森严、上下隔阂的社 会,而是通过“礼”的规范与约束,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睦。 用以平衡“仁”与“礼”的就是“义”的原则。在中国传统文献中,“义”是一 个含义比较丰富的概念。很多时候,它指一种最高的伦理原则。但是,“义”还 有另一方面的含义,那就是在不同的,甚至彼此冲突的行为准则之间进行的权量 与选择,即“义者,宜也”。孟子举过一个例子:“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 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权即是宜,也就是义。正是在这个 意义上,孟子表示:“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只要是出于 某项更高的的道德原则的要求,言而无信,行而不果也未必不能接受。显而易见, “义”就是审时度势,对某个具体情境之下的行为原则进行选择和判断。 (摘编自唐士其《儒家思想对“平等”与“差异”的平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传统社会中,存在一种不可解释的矛盾现象:一方面,十分注重平等; 另一方面,又十分注重等级秩序。 B.曾参归结孔子的思想为“忠恕”二字,可以说,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忠恕之道 和西方康德的绝对命令相似。 C.孔子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是因为“仁”在 儒家的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D.“礼”强调人与人之间尊卑贵贱、亲疏厚薄的差秩格局和纲常秩序,使社会 分裂,因而人们提出了体现“合和”的“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引出儒家思想中“仁”“礼”“义”三项基本原则,第二、三 四段分别对“仁”“礼”“义”进行阐述。 B.文章第二段引用孟子、王阳明的名言,是为了论证孟子、王阳明对孔子的儒 家学说的发展,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C.文章第三段,紧承第二段内容,先在对比中阐述“礼”的内涵实质,再指出 “礼”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D.文章最后一段先阐释“义”的作用及其两方面的含义,着重强调“义”的后 个含义,然后围绕后一个含义进行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西方不同,中国传统社会对人之间平等与差异的关系问题的处理,是通过 “仁”“礼”“义”三项基本原则彼此支撑、相互为用实现的。 B.“仁”是对他人之爱,而“仁”的基础则是对亲人之爱,有了这个基础,然 后才能推己及人,扩展到对邻人之爱和对天下之人之爱 C.儒家强调通过“礼”治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睦。中国传统社会能达到稳定有 序,跟“礼”提供了一套基本的政治架构有密切关系。 D.孟子认为,出于“义”的需要,可以越“礼”;在不同的乃至彼此冲突的行 为准则之间进行的权量与选择,就得接受言而无信,行而不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新梅花岭记 鲍昌 “骑鹤下扬州”的梦终于实现了。友人相伴,游了纤秀的瘦西湖,登了开敞的平 山堂,闻了个园的桂香,掬了何园的池水;傻里傻气的,我还要寻觅当年的二十 四桥以及杜牧才子咏唱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幻想有多少娉娉袅袅的女儿卷起 珠帘呢!却归于子虚。再加之停留的时日太短,真令人有王渔洋“衣香人影太匆 匆”之感,憾哉 游踪所及,发现现实的扬州与我想象的有差距。原来我的脑子里盛满了绿杨明月 玉树琼花;隋炀帝的楼船箫鼓,仿佛还隐约地在耳边回响。谁知现在拓宽了几条 马路,修建起若干洋楼,有的中不中,西不西,恰似女儿家衣霓裳而裤牛仔,令 人大无可奈何也。最有趣者,刚听了一段评书,立即被高分贝的迪斯科音乐震得 差点休克;刚在中午品尝了鲥鱼,又在晚间大啖西点。于是我不再去想扬雄的《扬 州箴》,也不再去想姜夔的《扬州慢》。我觉得,扬州变了,变得难以识认。它 的古都风韵,一如真正的《广陵散》琴曲,似乎永远失传了。 扬州给我以深刻印象者,惟史可法祠墓乎。史可法为明末抗清英雄,原为南明礼 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故又称史阁部。1645年,清豫亲王多铎率军南下,史可 法自请督师,死守扬州。城破被执,大骂多铎而英勇就义。尸骸不可得,其义子 葬其衣冠于广储门外梅花岭上。而清兵遂大肆屠杀十天,是为“扬州十日”。首 恶者,即豫亲王多铎也。我奇怪近日来播映的电视剧《荒唐王爷》,精心美化了 多铎这一血污满身的刽子手,其事要比“荒唐王爷”还要荒唐了。 我自信不是狭隘民族主义者,深知今日之中华民族,系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各 民族间的历史纷争,大都可以不再计较。但是,征伐守卫之间,总还有正义与非
D.“礼”强调人与人之间尊卑贵贱、亲疏厚薄的差秩格局和纲常秩序,使社会 分裂,因而人们提出了体现“合和”的“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一段引出儒家思想中“仁”“礼”“义”三项基本原则,第二、三、 四段分别对“仁”“礼”“义”进行阐述。 B.文章第二段引用孟子、王阳明的名言,是为了论证孟子、王阳明对孔子的儒 家学说的发展,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C.文章第三段,紧承第二段内容,先在对比中阐述“礼”的内涵实质,再指出 “礼”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D.文章最后一段先阐释“义”的作用及其两方面的含义,着重强调“义”的后 一个含义,然后围绕后一个含义进行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与西方不同,中国传统社会对人之间平等与差异的关系问题的处理,是通过 “仁”“礼”“义”三项基本原则彼此支撑、相互为用实现的。 B.“仁”是对他人之爱,而“仁”的基础则是对亲人之爱,有了这个基础,然 后才能推己及人,扩展到对邻人之爱和对天下之人之爱。 C.儒家强调通过“礼”治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睦。中国传统社会能达到稳定有 序,跟“礼”提供了一套基本的政治架构有密切关系。 D.孟子认为,出于“义”的需要,可以越“礼”;在不同的乃至彼此冲突的行 为准则之间进行的权量与选择,就得接受言而无信,行而不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新梅花岭记 鲍昌 “骑鹤下扬州”的梦终于实现了。友人相伴,游了纤秀的瘦西湖,登了开敞的平 山堂,闻了个园的桂香,掬了何园的池水;傻里傻气的,我还要寻觅当年的二十 四桥以及杜牧才子咏唱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幻想有多少娉娉袅袅的女儿卷起 珠帘呢!却归于子虚。再加之停留的时日太短,真令人有王渔洋“衣香人影太匆 匆”之感,憾哉! 游踪所及,发现现实的扬州与我想象的有差距。原来我的脑子里盛满了绿杨明月, 玉树琼花;隋炀帝的楼船箫鼓,仿佛还隐约地在耳边回响。谁知现在拓宽了几条 马路,修建起若干洋楼,有的中不中,西不西,恰似女儿家衣霓裳而裤牛仔,令 人大无可奈何也。最有趣者,刚听了一段评书,立即被高分贝的迪斯科音乐震得 差点休克;刚在中午品尝了鲥鱼,又在晚间大啖西点。于是我不再去想扬雄的《扬 州箴》,也不再去想姜夔的《扬州慢》。我觉得,扬州变了,变得难以识认。它 的古都风韵,一如真正的《广陵散》琴曲,似乎永远失传了。 扬州给我以深刻印象者,惟史可法祠墓乎。史可法为明末抗清英雄,原为南明礼 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故又称史阁部。1645 年,清豫亲王多铎率军南下,史可 法自请督师,死守扬州。城破被执,大骂多铎而英勇就义。尸骸不可得,其义子 葬其衣冠于广储门外梅花岭上。而清兵遂大肆屠杀十天,是为“扬州十日”。首 恶者,即豫亲王多铎也。我奇怪近日来播映的电视剧《荒唐王爷》,精心美化了 多铎这一血污满身的刽子手,其事要比“荒唐王爷”还要荒唐了。 我自信不是狭隘民族主义者,深知今日之中华民族,系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各 民族间的历史纷争,大都可以不再计较。但是,征伐守卫之间,总还有正义与非
正义之分。若夫“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征伐者杀得血流飘杵,无辜者,摩 有孑遗,善恶在其中是分明的。固然,史可法并非完人,多铎亦未全泯人性,只 是扬州之役,一为英雄,一为屠夫,则是不容争辩的。 今史可法祠墓在扬州博物馆内,祠墓相连,均南向。墓门内为飨堂,堂前有银杏 ,绿影拂墙,极是幽静。坟之四周杂植松柏,院墙外即梅花岭土阜。岭后有遗 墨厅,厅内壁上嵌有史公遗书石刻。祠墓东南,尚有桂花厅、牡丹阁、芍药亭等, 这岂是后人以国色天香,恒为史公馨祝耶? 祠墓内楹联甚夥,多名作。如严保庸联:“生自有来文信国,死而后已武乡侯。 吴大联:“何处吊公魂?看十里平山,空余蔓草;到来怜我晚,只二分明月,曾 照梅花。”朱武幸联:“时局类残棋,杨柳城边悬落日;衣冠一坏土,梅花冷艳 伴孤忠。”均有血有泪,凄恻感人。 史可法殉国百年后,清初学者全祖望有《梅花岭记》【注】之作,备言史可法“其 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我为之感,为之动,亦苦吟良久,成一联以献史公, 并草此《新梅花岭记》。其联语云: 无力挽狂澜,忠魂一逝,泪遮去二分明月; 有情萦土阜,雄魄长存,血溅开万树梅花。 (选自《鲍昌散文》,有删改 【注】《梅花岭记》是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全祖望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追叙史 可法在扬州抗清牺牲的经过以及他的牺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热烈地歌颂了史可 法慷慨死难的精神。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恰似女儿家衣霓裳而裤牛仔”这一句以俏皮之语嘲讽扬州新建洋楼的不合 宜,表达了作者对这类建筑风格的反感。 B.文章联想到《荒唐王爷》对多铎的美化,为引出下文“英雄”“屠夫”之议 和对史公忠义的礼赞作铺垫,使文意更深入一层。 C.清代全祖望在史可法殉国百年后写了《梅花岭记》,作者有感于史公,写下 了《新梅花岭记》,末尾拟一联卒章显志 D.本文借古讽今,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语言典 雅、精炼,突出了要坚守正义这一主旨。 5.文中记史可法祠墓,引用别人写的多副对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 析。(5分) 6.本文题为“新梅花岭记”,文章前两段却叙述游扬州的见闻感受,作者这样 处理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从行文构思、情感表达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 近年来,无人机开始在民用市场起步,其中农林植保和电力能源巡检这两个领城 表现出对无人机较为迫切的需求趋势,且具备较为可观的市场规模前景,而考虑 到无人机现阶段的技术已可满足需求,故预计供需的契合度较高。在其他相对小 众的民用领域方面,无人机凭借其优势,预计也将在消防救灾、公安系统、国土 测绘、气象环保监测、包裹派送等方面一展身手。 材料
正义之分。若夫“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征伐者杀得血流飘杵,无辜者,摩 有孑遗,善恶在其中是分明的。固然,史可法并非完人,多铎亦未全泯人性,只 是扬州之役,一为英雄,一为屠夫,则是不容争辩的。 今史可法祠墓在扬州博物馆内,祠墓相连,均南向。墓门内为飨堂,堂前有银杏 二,绿影拂墙,极是幽静。坟之四周杂植松柏,院墙外即梅花岭土阜。岭后有遗 墨厅,厅内壁上嵌有史公遗书石刻。祠墓东南,尚有桂花厅、牡丹阁、芍药亭等, 这岂是后人以国色天香,恒为史公馨祝耶? 祠墓内楹联甚夥,多名作。如严保庸联:“生自有来文信国,死而后已武乡侯。” 吴大联:“何处吊公魂?看十里平山,空余蔓草;到来怜我晚,只二分明月,曾 照梅花。”朱武幸联:“时局类残棋,杨柳城边悬落日;衣冠一坏土,梅花冷艳 伴孤忠。”均有血有泪,凄恻感人。 史可法殉国百年后,清初学者全祖望有《梅花岭记》【注】之作,备言史可法“其 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我为之感,为之动,亦苦吟良久,成一联以献史公, 并草此《新梅花岭记》。其联语云: 无力挽狂澜,忠魂一逝,泪遮去二分明月; 有情萦土阜,雄魄长存,血溅开万树梅花。 (选自《鲍昌散文》,有删改) 【注】《梅花岭记》是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全祖望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追叙史 可法在扬州抗清牺牲的经过以及他的牺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热烈地歌颂了史可 法慷慨死难的精神。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恰似女儿家衣霓裳而裤牛仔”这一句以俏皮之语嘲讽扬州新建洋楼的不合 宜,表达了作者对这类建筑风格的反感。 B.文章联想到《荒唐王爷》对多铎的美化,为引出下文“英雄”“屠夫”之议 和对史公忠义的礼赞作铺垫,使文意更深入一层。 C.清代全祖望在史可法殉国百年后写了《梅花岭记》,作者有感于史公,写下 了《新梅花岭记》,末尾拟一联卒章显志。 D.本文借古讽今,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语言典 雅、精炼,突出了要坚守正义这一主旨。 5.文中记史可法祠墓,引用别人写的多副对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 析。(5 分) 6.本文题为“新梅花岭记”,文章前两段却叙述游扬州的见闻感受,作者这样 处理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从行文构思、情感表达两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近年来,无人机开始在民用市场起步,其中农林植保和电力能源巡检这两个领城 表现出对无人机较为迫切的需求趋势,且具备较为可观的市场规模前景,而考虑 到无人机现阶段的技术已可满足需求,故预计供需的契合度较高。在其他相对小 众的民用领域方面,无人机凭借其优势,预计也将在消防救灾、公安系统、国土 测绘、气象环保监测、包裹派送等方面一展身手。 材料二:
国内无人机发展历程 进入”十三五 我国在无人机作战飞机、高 速长航时无人机、超长航时无 机等中高端无人机关键技术方 面将取得重要突破,中高端无 人机服务市场必将迎来黄金时 2014年 代,产业发展将更趋合理 民间资本大量循入民用无人 2000年以后 机市场,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达到饱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除 三所航空院校外,中航工业、航 天科工、航天科技、电子科技等 集团公司也开始研制无人机并 取得显著成果,一大批型号相继 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完成研制,众多关键技术取得突 破性进展 在国家支持和任务带动下,以上 三所航空院校相继成立了无人机专 上世起5年代来 门研发机构迄今已为国家研发了几 十个型号上千架无人机,部分民营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 业对无人机进行探索。 空航天大学分别开始从事无人机 研究,西北工业大学从60年代起 探家小型无人机研制。 (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在无人机“黑飞”愈发猖獗的今天,及时出台法律和强有力的措施,确保航空安 全刻不容缓。 要有效禁止“黑飞”,就必须通过法律明确划定界限,怎样使用无人机才算合理 合法地“白飞”?许多购买无人机的朋友,可能既不清楚如何申请证照,又不太 明白哪些地方是禁区,对于“黑飞”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也缺乏认识。一些无人机 使用者只是觉得机场周边空旷,因此到机场附近放飞无人机。自己觉得无人机距 离机场尚有距离,却不知不觉进入了航道,给航行安全带来威胁,因此,法律需 要明确划定边界,证照谁来管理,哪些地方可以放心使用无人机。 绑住无人机任性的翅膀,离不开技术创新。例如,技术手段已经证明“电子围栏” 可以有效避免无人机越界。又例如,一些企业对于售出的每一架无人机都能在云 端实时监控。假若企业和监管部门在技术层面肯于投入,无人机越界“黑飞”的 现象就会得到整治。 杜绝无人机“黑飞”,要采取疏堵结合的措施,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无人机购买者 和使用者的安全和法律意识。有人建议,要采用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每一台无人 机的产品说明中都做出明确警示并引导用户到监管部门网站了解相关法律和禁 飞区域。无论怎样,只有唤醒每位无人机使用者的法律意识,才有可能最大限度 避免悲剧发生。 (选自王健《作为“双刃剑”的无人机》) 材料四
(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在无人机“黑飞”愈发猖獗的今天,及时出台法律和强有力的措施,确保航空安 全刻不容缓。 要有效禁止“黑飞”,就必须通过法律明确划定界限,怎样使用无人机才算合理 合法地“白飞”?许多购买无人机的朋友,可能既不清楚如何申请证照,又不太 明白哪些地方是禁区,对于“黑飞”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也缺乏认识。一些无人机 使用者只是觉得机场周边空旷,因此到机场附近放飞无人机。自己觉得无人机距 离机场尚有距离,却不知不觉进入了航道,给航行安全带来威胁,因此,法律需 要明确划定边界,证照谁来管理,哪些地方可以放心使用无人机。 绑住无人机任性的翅膀,离不开技术创新。例如,技术手段已经证明“电子围栏” 可以有效避免无人机越界。又例如,一些企业对于售出的每一架无人机都能在云 端实时监控。假若企业和监管部门在技术层面肯于投入,无人机越界“黑飞”的 现象就会得到整治。 杜绝无人机“黑飞”,要采取疏堵结合的措施,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无人机购买者 和使用者的安全和法律意识。有人建议,要采用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每一台无人 机的产品说明中都做出明确警示并引导用户到监管部门网站了解相关法律和禁 飞区域。无论怎样,只有唤醒每位无人机使用者的法律意识,才有可能最大限度 避免悲剧发生。 (选自王健《作为“双刃剑”的无人机》) 材料四: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2017年6月1日起,已经或正准备购买无人机的用户 需要注意,如果您的无人机起飞重量在250克(含)以上,就必须根据民航局发 布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进行实名登记注册。8月31 日后如果仍未注册,其行为将被视为非法,无人机的使用也将受影响。 民用无人机的登记注册制度是国际上普遍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是无人机管理的 基础。5月18日,民航局已完成民用无人机登记注册系统的开发并上线运行。 2017年以来,无人机“黑飞”威胁民航安全事件频发。据民航局方面介绍,仅 今年1月中旬至2月中旬,就发生12起无人机违法违规运行威胁民航安全事件, 其中7起造成航班调整、避让、备降、延误。 6月12日晚,重庆机场遭遇无人机干扰,持续近4个小时,造成重庆机场40余 个航班备降,60余个航班取消,140余个航班延误,上万旅客出行受到影响。 材料五: 美国无人机自主控制等级发展趋势 中国无人机自主控制等级发展趋势 10 9 未来无人空战系 未来无人空战系统 无人作战系统 无人作战系统 州 无人侦察飞机 无人侦察飞机 1970年1090年2010年200年200年 1970年1985年200年2015年 【注】无人机自主控制等级是衡量无人机技术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我国无人机在民用市场中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农林植保和电力能源巡 检这两个领域,市场前景乐观 B.因为无人机有优势,所以在消防救灾、公安系统、国土测绘、气象环保监测、 包裹派送等领域也产生了大量需求。 C.我国无人机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国家的支持和任务带动是推力,进入“十 三五”后,中高端无人机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 D.无人机“黑飞”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有些人对相关情况不了解,一些人根 据常识判断使用区域,这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A.2014年民间资本大量涌入无人机市场,使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达到饱和状态, 是因为我国无人机研发发展迅速,成果显著。 B.材料五中的图表,将中国和美国的无人机自主控制等级发展趋势进行对比, 直观地反映出两国在无人机某些性能上的差距
新华社北京 5 月 31 日电,2017 年 6 月 1 日起,已经或正准备购买无人机的用户 需要注意,如果您的无人机起飞重量在 250 克(含)以上,就必须根据民航局发 布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进行实名登记注册。8 月 31 日后如果仍未注册,其行为将被视为非法,无人机的使用也将受影响。 民用无人机的登记注册制度是国际上普遍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是无人机管理的 基础。5 月 18 日,民航局已完成民用无人机登记注册系统的开发并上线运行。 2017 年以来,无人机“黑飞”威胁民航安全事件频发。据民航局方面介绍,仅 今年 1 月中旬至 2 月中旬,就发生 12 起无人机违法违规运行威胁民航安全事件, 其中 7 起造成航班调整、避让、备降、延误。 6 月 12 日晚,重庆机场遭遇无人机干扰,持续近 4 个小时,造成重庆机场 40 余 个航班备降,60 余个航班取消,140 余个航班延误,上万旅客出行受到影响。 材料五: 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近年来,我国无人机在民用市场中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农林植保和电力能源巡 检这两个领域,市场前景乐观。 B.因为无人机有优势,所以在消防救灾、公安系统、国土测绘、气象环保监测、 包裹派送等领域也产生了大量需求。 C.我国无人机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国家的支持和任务带动是推力,进入“十 三五”后,中高端无人机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 D.无人机“黑飞”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有些人对相关情况不了解,一些人根 据常识判断使用区域,这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2014 年民间资本大量涌入无人机市场,使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达到饱和状态, 是因为我国无人机研发发展迅速,成果显著。 B.材料五中的图表,将中国和美国的无人机自主控制等级发展趋势进行对比, 直观地反映出两国在无人机某些性能上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