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本试题卷共七道大题,22小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语言文字运用。(4×3分=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字形和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独挡一面(dang)搭挡(dang)歪打正着(zhdo)穿着(zhuo) B、弹冠相庆(guan)桂冠(guan)羽扇纶巾(guan)涤伦(ltn) C、浑身解数(xie)押解(xie)退避三射(she)寒舍(she) D、牵强附会( qiang)强迫( qiang)处之泰然(ch)处所(chu) 答案:D(A.独当一面dang;B、桂冠guan,涤纶:C、押解jie,退避三舍。) 2、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 ”可以用来说明要看清前进的方向,不被假象所蒙蔽,还可以用来抒 发自己有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难困苦的胸襟 ②长春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实用双向汉语大辞典》词条多达6万余条, 了现代汉语绝大多数词语 ③假如每个人都能 ,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每天都会进步, 生活也会愈加美好 A、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包括从善如流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囊括见贤思齐 C、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包括见贤思齐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囊括从善如流 答案: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含拥有远状理想、不畏艰难困 苦的意思。囊括”,全部包括,与“绝大多数”矛盾。“见贤恩齐”指看见有道 德,有才学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向他看齐。“从善如流”是指采纳正确意见, 就向水向低处流那样自然。从后边“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预警看,应该选 “见贤思齐”) 3、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己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窗外的世界天天一个样,有着强烈求知欲的中 学生们又该如何面对呢? B、中国政府对4月24日发生在埃塞俄比亚的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袭击中资石油 公司项目组的暴行表示了强烈的谴责,对中方遇难人员表示了哀悼 C、国务院新闻发言人强调,任何支持和纵容“台独”的行为必将遭到全体中国 人民的坚决反对和谴责 D、近年来,一些唱片公司急于追求眼前利益,喜欢以流水线的方式对新歌手进 行快速包装,造成了流行乐坛表面繁荣,内里空虚 答案:B(A“天天一个样”有歧义。C“支持和纵容”语序不当。D成分残缺,应 在句尾加宾语“的现象”)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 指拔动算球,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 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③包含了珠 算的所有秘密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 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湖南省邵阳市 2015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本试题卷共七道大题,22 小题。时量 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4×3 分=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字形和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A、独挡一面(dǎng) 搭挡(dàng) 歪打正着(zháo) 穿着(zhuó) B、弹冠相庆(guān) 桂冠(guàn) 羽扇纶巾(guān) 涤伦(lún) C、浑身解数(xiè) 押解(xiè) 退避三射(shè) 寒舍(shè) D、牵强附会(qiǎng) 强迫(qiǎng) 处之泰然(chǔ) 处所(chù) 答案:D(A. 独当一面 dāng;B、桂冠 guān,涤纶;C、押解 jiè,退避三舍。) 2、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①“______”可以用来说明要看清前进的方向,不被假象所蒙蔽,还可以用来抒 发自己有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难困苦的胸襟。 ②长春出版社 1992 年出版的《实用双向汉语大辞典》词条多达 6 万余条,_______ 了现代汉语绝大多数词语。 ③假如每个人都能_________,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每天都会进步, 生活也会愈加美好。 A、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包括 从善如流 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囊括 见贤思齐 C、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包括 见贤思齐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囊括 从善如流 答案: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含拥有远状理想、不畏艰难困 苦的意思。囊括”,全部包括,与“绝大多数”矛盾。“见贤恩齐”指看见有道 德,有才学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向他看齐。“从善如流”是指采纳正确意见, 就向水向低处流那样自然。从后边“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预警看,应该选 “见贤思齐”) 3、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 分) A、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窗外的世界天天一个样,有着强烈求知欲的中 学生们又该如何面对呢? B、中国政府对 4 月 24 日发生在埃塞俄比亚的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袭击中资石油 公司项目组的暴行表示了强烈的谴责,对中方遇难人员表示了哀悼。 C、国务院新闻发言人强调,任何支持和纵容“台独”的行为必将遭到全体中国 人民的坚决反对和谴责。 D、近年来,一些唱片公司急于追求眼前利益,喜欢以流水线的方式对新歌手进 行快速包装,造成了流行乐坛表面繁荣,内里空虚。 答案:B(A“天天一个样”有歧义。C“支持和纵容”语序不当。D 成分残缺,应 在句尾加宾语“的现象”)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画横线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 指拔动算球,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 , , , , , 。 2013 年 12 月 4 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 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③包含了珠 算的所有秘密 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 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 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A、②③⑥④⑤①B、②④⑥③①⑤C、⑤①②⑥③④D、⑤②③⑥④① 答案:B、(②④句谈算盘的结构特点,⑥③谈珠算口诀,①⑤小结上文。)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雨、风、露、雷,皆出乎天。雨、露有形,物待以滋。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 雨、风、露、雷,都来自天空。雨、露有形体,万物等待它们来滋润。雷没有形 体却有声音,风也是这样的。 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訇磕于虚无之中也。惟其附于物 而为声,故其声一随于物:大小清浊,可喜可愕,悉随其物之形而生焉。土石员 赑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豗。皆不得其中和, 使人骇胆而惊心。故独于草木为宜 风不能自己发出声音,借着东西而发出声音,不像雷的震怒号叫,在虚空里就发 出了大声。就因为风惜着物体而发声,所以它的声音完全随着物体而改变:响亮、 微弱、清晰、混浊、轻快,恐怖等变化,就都随着物体的形状而产生了。土石员 矗大坚实,风虽吹过它们上面也不能发出声音,山谷空阔广大,那声音就雄壮凄 厉;水流荡漾温和,那声音就喧嚷吵杂。都不能算中正平和的声音,让人觉得胆 战心惊。所以只有借着草木发声才合适。 而草木之中,叶之大者,其声窒;叶之槁者,其声悲;叶之弱者,其声懦而不扬 是故宜于风者莫如松。 而花草树木当中,叶子阔大的,风吹过发出的声音室息沉闷:叶子枯萎了的,风 吹过发出的声音极为悲凉;叶子很柔弱的,风吹过发出的声音细弱而不高昂。因 此,最适宜于风所依附的物体莫过于松树了 盖松之为物,干挺而枝樛,叶细而条长,离奇而巃嵸°,潇洒而扶疏,友鐾毖 而玲珑。故风之过之,不雍不激,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黩, 涤昏秽,旷神怡情,恬淡寂寥,逍遥大窄,与造化游。宜乎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 不能违也。 因为松这种植物,本干挺拔枝柯缠绕,叶子纤细而修长,奇特而葱茏,舒展而茂 盛,蓬松而精巧。所以风吹过它的时候,不滞塞不激荡,流顺通畅,具有自然的 和谐之声;所以听了可以消除烦恼忧虑,洗净昏沉污浊,使人精神旷达心情愉快, 舒和澹泊,宁静安闲,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间生活,跟大自然相往采。难怪爱好山 林的高士,喜欢松而不能离弃它了。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漱,稍大, 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金鸡峰上有三棵松,不知有几百年了。微风轻吹,声音如幽静的泉水淙淙地流过 石滩;风稍大,就像演奏典雅的古乐;那大风来的时候,就像翻扬的波涛,又像 击鼓一样,低沉而有节奏。 方舟上人为阁其下,而名之日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 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 适吾耳,堰蹇而优游,逍遥而相羊,无外物以汩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 何必濯颖水而以为髙,脊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方舟上人在金鸡峰下建造了一座楼阁,取名为松风阁。我曾到访而住在那儿,舒 畅得意得想要长住下来而忘了回去。因为此阁虽在山林之中,可是离人境不远, 夏天不太炎热,冬天不太寒冷,观赏松可以使我眼睛舒服,聆听松可以使我耳朵 舒服,慢步徘徊从容地游览,自由自在地徜徉其中,没有外来的事物扰乱心境
A、②③⑥④⑤① B、②④⑥③①⑤ C、⑤①②⑥③④ D、⑤②③⑥④① 答案:B、(②④句谈算盘的结构特点,⑥③谈珠算口诀,①⑤小结上文。)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雨、风、露、雷,皆出乎天。雨、露有形,物待以滋。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 雨、风、露、雷,都来自天空。雨、露有形体,万物等待它们来滋润。雷没有形 体却有声音,风也是这样的。 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訇磕于虚无之中也。惟其附于物 而为声,故其声一随于物:大小清浊,可喜可愕,悉随其物之形而生焉。土石员 赑①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豗。皆不得其中和, 使人骇胆而惊心。故独于草木为宜。 风不能自己发出声音,借着东西而发出声音,不像雷的震怒号叫,在虚空里就发 出了大声。就因为风惜着物体而发声,所以它的声音完全随着物体而改变:响亮、 微弱、清晰、混浊、轻快,恐怖等变化,就都随着物体的形状而产生了。土石屃 矗大坚实,风虽吹过它们上面也不能发出声音,山谷空阔广大,那声音就雄壮凄 厉;水流荡漾温和,那声音就喧嚷吵杂。都不能算中正平和的声音,让人觉得胆 战心惊。所以只有借着草木发声才合适。 而草木之中,叶之大者,其声窒;叶之槁者,其声悲;叶之弱者,其声懦而不扬。 是故宜于风者莫如松。 而花草树木当中,叶子阔大的,风吹过发出的声音窒息沉闷;叶子枯萎了的,风 吹过发出的声音极为悲凉;叶子很柔弱的,风吹过发出的声音细弱而不高昂。因 此,最适宜于风所依附的物体莫过于松树了。 盖松之为物,干挺而枝樛,叶细而条长,离奇而巃嵸②,潇洒而扶疏,友鬖髿③ 而玲珑。故风之过之,不雍不激,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黩, 涤昏秽,旷神怡情,恬淡寂寥,逍遥大空,与造化游。宜乎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 不能违也。 因为松这种植物,本干挺拔枝柯缠绕,叶子纤细而修长,奇特而葱茏,舒展而茂 盛,蓬松而精巧。所以风吹过它的时候,不滞塞不激荡,流顺通畅,具有自然的 和谐之声;所以听了可以消除烦恼忧虑,洗净昏沉污浊,使人精神旷达心情愉快, 舒和澹泊,宁静安闲,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间生活,跟大自然相往采。难怪爱好山 林的高士,喜欢松而不能离弃它了。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潄,稍大, 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金鸡峰上有三棵松,不知有几百年了。微风轻吹,声音如幽静的泉水淙淙地流过 石滩;风稍大,就像演奏典雅的古乐;那大风来的时候,就像翻扬的波涛,又像 击鼓一样,低沉而有节奏。 方舟上人为阁其下,而名之日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 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 适吾耳,堰蹇而优游,逍遥而相羊,无外物以汩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 何必濯颖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方舟上人在金鸡峰下建造了一座楼阁,取名为松风阁。我曾到访而住在那儿,舒 畅得意得想要长住下来而忘了回去。因为此阁虽在山林之中,可是离人境不远, 夏天不太炎热,冬天不太寒冷,观赏松可以使我眼睛舒服,聆听松可以使我耳朵 舒服,慢步徘徊从容地游览,自由自在地徜徉其中,没有外来的事物扰乱心境
使人欢喜快乐,使人愿意终日如此,又为何一定要像许由那样到颍水边洗耳才算 高洁,像伯夷、叔齐那样爬上首阳山不食周粟才算清廉呢? 予,四方之寓人也,行止无所定,而于是阁不能忘情,故将与上人别而书此以为 之记。时至正十五年七月九日也。 我是四处寄居的人,脚步从不安定于一处,可是对这座楼阁,却不能忘怀,所以 在要跟上人道别时,写了这些作为松风阁记。时间是元顺帝至正十五年七月九日。 (注)①层赑(xibi):爬行动物觴(xi)龟的别名。碑下的石座一般都雕成眉矗的形 状,取它力大能负重的意思。②巃嵸(l6ngs6ng):聚集貌。③鑿毖:( san suo 蓬松的样子。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潇洒而扶疏扶疏:枝叶残落貌 B、不雍不激雍:堵塞,阻止 C、无外物以汩其心汩:扰乱,干扰 D、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去:距离 答案:A(扶疏:枝叶繁茂的样子。)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物待以滋而无物以相之 B、附于物而有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C、非若雷之怒号若合一契 D、故风之过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答案:B(B.才/表修饰;A.用来;C像,好像;D.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土石夙赑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 以豗 B、土石员赑/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 以豗 C、土石质赑/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 逐D逐答 土石质赑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 答案:C 8.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写雨、露、雷是为了衬托风无形有声、附物为声。风的声音是一直 附着于其它物体上的 B、文章第二至四段先写风吹它物之声令人“骇胆而惊心”,次写草木之声令人 不快,最后写松风之声令人“旷神怡情”,层层推进,井然有序。 C、第五段连用四个比喻,笔墨简炼,形象真切地表现金鸡峰三松随风势由弱而 强,其声亦随之变化万端的特征,令人如临其境。 D、本文描绘了松风阁的独特风声,抒发了对山间美景的钟爱之情,表达了融人 自然、追求宁静生活但并不消极避世的意愿 8.A(风的发声完全依据所吹到的物体而定。)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听之可以解烦黩,涤昏秽,旷神怡情,恬淡寂寥,逍遥太空,与造化游。 (4分)
使人欢喜快乐,使人愿意终日如此,又为何一定要像许由那样到颍水边洗耳才算 高洁,像伯夷、叔齐那样爬上首阳山不食周粟才算清廉呢?· 予,四方之寓人也,行止无所定,而于是阁不能忘情,故将与上人别而书此以为 之记。时至正十五年七月九日也。 我是四处寄居的人,脚步从不安定于一处,可是对这座楼阁,却不能忘怀,所以 在要跟上人道别时,写了这些作为松风阁记。时间是元顺帝至正十五年七月九日。 (注)①屃赑(xìbì):爬行动物觿(xī)龟的别名。碑下的石座一般都雕成眉矗的形 状,取它力大能负重的意思。②巃嵸(lóng sǒng):聚集貌。③鬖髿:(sān suō) 蓬松的样子。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潇洒而扶疏 扶疏:枝叶残落貌 B、不雍不激 雍:堵塞,阻止 C、无外物以汩其心 汩:扰乱,干扰 D、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 去:距离 答案:A(扶疏:枝叶繁茂的样子。)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物待以滋 而无物以相之 B、附于物而有声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C、非若雷之怒号 若合一契 D、故风之过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答案:B(B.才/表修饰;A.用来;C 像,好像;D.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土石夙赑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 以豗 B、土石员赑/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 以豗 C、土石质赑/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 豗 D、土石质赑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 豗 答案:C 8.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头写雨、露、雷是为了衬托风无形有声、附物为声。风的声音是一直 附着于其它物体上的。 B、文章第二至四段先写风吹它物之声令人“骇胆而惊心”,次写草木之声令人 不快,最后写松风之声令人“旷神怡情”,层层推进,井然有序。 C、第五段连用四个比喻,笔墨简炼,形象真切地表现金鸡峰三松随风势由弱而 强,其声亦随之变化万端的特征,令人如临其境。 D、本文描绘了松风阁的独特风声,抒发了对山间美景的钟爱之情,表达了融人 自然、追求宁静生活但并不消极避世的意愿。 8.A(风的发声完全依据所吹到的物体而定。)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故听之可以解烦黩,涤昏秽,旷神怡情,恬淡寂寥,逍遥太空,与造化游。 (4 分)
译文: (2)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2分) 译文: (3)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4分) 译文 答案:(1)所以听了可以消除烦恼忧虑,洗浄昏沉污浊,使人精神旷达心情愉 快,舒和澹泊,宁静安闲,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间生活,跟大自然相往来。(关键 词:烦黩、昏秽、游,使动用法:旷、怡) (2)我曾到访而住在那儿,舒畅得意得想要长住下来而忘了回去。(关键词:尝、 止、洋洋手) (3)又为何一定要像许由那样到颍水边洗耳才算髙洁,像伯夷、叔齐那样爬上 首阳山不食周粟才算清廉呢?(关键词:灌、高、清,反问句式)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分) 悲歌《汉乐府》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1)简析诗歌前两句中“当”的妙处。(3分) (2)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评汉乐府歌谣“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请结合 本诗后四句谈谈你的理解。(5分) 答 答案:(1)当,意思是当作,有勉强为之之意。(1分)诗人远离故乡,只能以悲 歌代替哭泣,以远望家乡的方式来代替回家的行为,蕴含着对故乡强烈的思而不 得的悲痛无奈和强自宽慰的情绪。(2分) (2)诗歌后四句语言均质朴直白,但意思情感逐层深入转浓,使整首诗具有“质 而不俚,浅而能深”的特征。(1分)“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用语质朴浅易, 似平静述说,却表达了家破人亡欲归无凭、身如浮萍无着无落的深刻的伤痛和无 奈。(2分)“心思不能言”几近口语,浅近直白,“肠中车轮转”的比喻极为生 活化,通俗易懂,却表达了回归的愿望无法实现时悲痛之至的心情。情感至此积 聚到了极点。(2分)(总写句子1分。后四句分为两组,每组句子的阐释注意紧 扣“语浅”(1分)与“情深”(1分)两个方面。两组句子共计4分。)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 ,桃李罗堂前。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 田居》其 (2)青泥何盘盘,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 白《蜀道难》) (3) ,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王羲之 《兰亭集序》) 答案:(1)榆柳荫后檐暧暧远人村(2)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译文: (2)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2 分) 译文: (3)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4 分) 译文: 答案:(1)所以听了可以消除烦恼忧虑,洗净昏沉污浊,使人精神旷达心情愉 快,舒和澹泊,宁静安闲,自由自在地在天地间生活,跟大自然相往来。(关键 词:烦黩、昏秽、游,使动用法:旷、怡) (2)我曾到访而住在那儿,舒畅得意得想要长住下来而忘了回去。(关键词:尝、 止、洋洋手) (3)又为何一定要像许由那样到颍水边洗耳才算高洁,像伯夷、叔齐那样爬上 首阳山不食周粟才算清廉呢?(关键词:灌、高、清,反问句式)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 10、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8 分) 悲歌 《汉乐府》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1)简析诗歌前两句中“当”的妙处。(3 分) 答: (2)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评汉乐府歌谣“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请结合 本诗后四句谈谈你的理解。(5 分) 答: 答案:(1)当,意思是当作,有勉强为之之意。(1 分)诗人远离故乡,只能以悲 歌代替哭泣,以远望家乡的方式来代替回家的行为,蕴含着对故乡强烈的思而不 得的悲痛无奈和强自宽慰的情绪。(2 分) (2)诗歌后四句语言均质朴直白,但意思情感逐层深入转浓,使整首诗具有“质 而不俚,浅而能深”的特征。(1 分)“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用语质朴浅易, 似平静述说,却表达了家破人亡欲归无凭、身如浮萍无着无落的深刻的伤痛和无 奈。(2 分)“心思不能言”几近口语,浅近直白,“肠中车轮转”的比喻极为生 活化,通俗易懂,却表达了回归的愿望无法实现时悲痛之至的心情。情感至此积 聚到了极点。(2 分)(总写句子 1 分。后四句分为两组,每组句子的阐释注意紧 扣“语浅”(1 分)与“情深”(1 分)两个方面。两组句子共计 4 分。) 11、古诗文默写。(5 分,每空 1 分) (1) ,桃李罗堂前。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 田居》其一) (2)青泥何盘盘, 。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 白《蜀道难》) (3) ,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王羲之 《兰亭集序》) 答案:(1)榆柳荫后檐 暧暧远人村 (2)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 答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孤独感是生活中并不陌生的感觉,也是文学作品里经常表达的意象。一系列的研 究已经发现,它对人造成的死亡风险并不亚于吸烟 在200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露易丝·霍利及其合作者就发现,美国孤独的老 人的血压比不孤独者高出30点。“孤独的人与不孤独的人不同,他们倾向于把 有压力的情势理解为威胁而非挑战,被动地以请求医疗或感情支持的方式来应 对,而不是主动适应并力图解决问题。”霍利的合作者、芝加哥大学认知和社会 神经系统科学中心主任约翰·卡乔波说。对压力的不同的应对方式造成了血流阻 力的不同。这可能造成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血压也逐渐升高。高血压增加了心脏 病、中风的发病风险,并且会对肾功能造成损伤。 而另一项2007年的研究则发现,对于更大年龄的人,孤独感还能增加患老年痴 呆症的风险。一组研究人员对八百多名平均年龄在80.7岁的老人的监测表明, 孤独者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可以达到不孤独者的两倍。 对于年轻人来说,尽管孤独感不会立刻让他们疾病缠身,但也会对他们的健康造 成影响。同样是在霍利和卡乔波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孤独者虽然睡眠的时间看 起来与不孤独者一样长,但是他们会经历更多的“微觉醒”,这使得他们的睡眠 质量变得糟糕。随着年龄的増长,人们的睡眠状况本就会越来越差,这可能让孤 独者的睡眠雪上加霜 卡乔波从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在大学里散发问卷,调查人们的孤独感状况,然 后进行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分析。他发现,一个人是否孤独,并不能根据他(她) 的联系人的多少做出判断。UCLA孤独感量表的发明者罗素说,卡乔波提出的这 个特点是之前大部分研究所忽视掉的。卡乔波在他的研究过程中还发现,在人们 的社交网络中,孤独是可以传染的,就像感冒一样 卡乔波认为,孤独感带来的种种副作用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预警一一我们的社会 关系已经过于微弱了,我们只有改变当前的状况,才有利于基因的延续 卡乔波等人的最新研究还发现,孤独感不仅可以在社交网络中传染,它实际上还 可能部分遗传。在最近的一次研究中,他们用UCLA孤独感量表测试了8600多对 双胞胎和他们的家庭成员,结果发现个体间不同的孤独感有37%取决于基因遗 传。对于某些人来说,孤独感是与生俱来的,就像是尼采所言,“孤独有七重皮 任何东西都穿透不了它”。 (选自2011年2月14日《南方周末》 12.下列对“孤独感”影响的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孤独感和吸烟一样,都是造成死亡风险的因素,但孤独感对人造成的死亡风 险更大。 B.对老年人而言,孤独感使高血压、心脏病、中风、老年痴呆症的发病风险增 大,并会对肾功能造成损伤 C.有孤独感的年轻人会经历更多的“微觉醒”,睡眠质量下降,身体健康状况 也会受到影响。 D.孤独感不仅会像感冒一样传染给社交网络的其他对象,实际上还会全部遗传 给下一代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 分。其中,选择题 6 分,每小题 3 分;简 答题 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一 14 题。 孤独感是生活中并不陌生的感觉,也是文学作品里经常表达的意象。一系列的研 究已经发现,它对人造成的死亡风险并不亚于吸烟。 在 2006 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露易丝·霍利及其合作者就发现,美国孤独的老 人的血压比不孤独者高出 30 点。“孤独的人与不孤独的人不同,他们倾向于把 有压力的情势理解为威胁而非挑战,被动地以请求医疗或感情支持的方式来应 对,而不是主动适应并力图解决问题。”霍利的合作者、芝加哥大学认知和社会 神经系统科学中心主任约翰·卡乔波说。对压力的不同的应对方式造成了血流阻 力的不同。这可能造成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血压也逐渐升高。高血压增加了心脏 病、中风的发病风险,并且会对肾功能造成损伤。 而另一项 2007 年的研究则发现,对于更大年龄的人,孤独感还能增加患老年痴 呆症的风险。一组研究人员对八百多名平均年龄在 80.7 岁的老人的监测表明, 孤独者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可以达到不孤独者的两倍。 对于年轻人来说,尽管孤独感不会立刻让他们疾病缠身,但也会对他们的健康造 成影响。同样是在霍利和卡乔波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孤独者虽然睡眠的时间看 起来与不孤独者一样长,但是他们会经历更多的“微觉醒”,这使得他们的睡眠 质量变得糟糕。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睡眠状况本就会越来越差,这可能让孤 独者的睡眠雪上加霜。 卡乔波从上世纪 90 年代便开始在大学里散发问卷,调查人们的孤独感状况,然 后进行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分析。他发现,一个人是否孤独,并不能根据他(她) 的联系人的多少做出判断。UCLA 孤独感量表的发明者罗素说,卡乔波提出的这 个特点是之前大部分研究所忽视掉的。卡乔波在他的研究过程中还发现,在人们 的社交网络中,孤独是可以传染的,就像感冒一样。 卡乔波认为,孤独感带来的种种副作用是身体在向我们发出预警——我们的社会 关系已经过于微弱了,我们只有改变当前的状况,才有利于基因的延续。 卡乔波等人的最新研究还发现,孤独感不仅可以在社交网络中传染,它实际上还 可能部分遗传。在最近的一次研究中,他们用 UCLA 孤独感量表测试了 8600 多对 双胞胎和他们的家庭成员,结果发现个体间不同的孤独感有 37%取决于基因遗 传。对于某些人来说,孤独感是与生俱来的,就像是尼采所言,“孤独有七重皮, 任何东西都穿透不了它”。 (选自 2011 年 2 月 14 日《南方周末》) 12.下列对“孤独感”影响的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孤独感和吸烟一样,都是造成死亡风险的因素,但孤独感对人造成的死亡风 险更大。 B.对老年人而言,孤独感使高血压、心脏病、中风、老年痴呆症的发病风险增 大,并会对肾功能造成损伤。 C.有孤独感的年轻人会经历更多的“微觉醒”,睡眠质量下降,身体健康状况 也会受到影响。 D.孤独感不仅会像感冒一样传染给社交网络的其他对象,实际上还会全部遗传 给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