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市八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教育质量检测试题 语 文 本试卷共7道大题,23小题,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语言文字运用(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A.签署眼睑收敛水光潋滟 B.泡桐炮 烙鲍鱼越俎代庖 C.炭疽狙击崩殂含英咀华 D.忏悔纤 夫蹁跹纤细无遗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交警部门提示:两节期间,交通繁忙,骑摩托车和电动车出行的市民一定要 带好安全 帽 B.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虚伪的政治家们,所谓的国家利益仅管很重 要,但并不是 至高无上的,真正至高无上的是人类的长远利 益 C.为谋相位向保守派献媚,日本最大在野党自民党党首安倍晋三17日下午参 拜了供奉着14名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此举引发了亚洲的愤怒和国际 社会的担忧。 D.有的人闻过则喜,久而久之,自有长进;有的人却闻过饰非,讳疾忌医, 长此以往,退路自 断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特殊的想象天赋成全了莫言,使他在从取材炼意乃至细节描写诸方面都获 得了高度自由,在创作的“自由王国”里如鱼得水,几近达到了呼风唤雨、撒豆 成兵、点石成金的境界。 B.很多同学总是认为,平时因为时间关系,马虎点没关系,考试时认真就可以 了。因而对卷面不以为然。殊不知,一个良好的习惯的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 夫 C.在久居大陆的人的眼里,大海的一吟一荡都是诗。可从小在海边长大的人, 早已司空见惯了归帆片片,鸥影点 D.当今传媒界,炒作成风,虚假成灾。在追名逐利甚嚣尘上的污浊氛围中, 季羡林主动摘冠脱冕的高风亮节,犹如一束亮光,石破天惊,令人耳目 新
湖南衡阳市八中 2013 届高三第三次教育质量检测试题 语 文 本试卷共 7 道大题,23 小题,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项是 ( ) A.签署 眼睑 收敛 水光潋滟 B.泡桐 炮 烙 鲍鱼 越俎代庖 C.炭疽 狙击 崩殂 含英咀华 D.忏悔 纤 夫 蹁跹 纤细无遗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交警部门提示:两节期间,交通繁忙,骑摩托车和电动车出行的市民一定要 带好安全 帽。 B.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虚伪的政治家们,所谓的国家利益仅管很重 要,但并不是 至高无上的,真正至高无上的是人类的长远利 益。 C.为谋相位向保守派献媚,日本最大在野党自民党党首安倍晋三 17 日下午参 拜了供奉着 14 名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此举引发了亚洲的愤怒和国际 社会的担忧。 D.有的人闻过则喜,久而久之,自有长进;有的人却闻过饰非,讳疾忌医, 长此以往,退路自 断。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特殊的想象天赋成全了莫言,使他在从取材炼意乃至细节描写诸方面都获 得了高度自由,在创作的“自由王国”里如鱼得水,几近达到了呼风唤雨、撒豆 成兵、点石成金的境界。 B.很多同学总是认为,平时因为时间关系,马虎点没关系,考试时认真就可以 了。因而对卷面不以为然。殊不知,一个良好的习惯的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 夫。 C.在久居大陆的人的眼里,大海的一吟一荡都是诗。可从小在海边长大的人, 早已司空见惯了归帆片片,鸥影点 点。 D.当今传媒界,炒作成风,虚假成灾。在追名逐利甚嚣尘上的污浊氛围中, 季羡林主动摘冠脱冕的高风亮节,犹如一束亮光,石破天惊,令人耳目一 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是( A.如果一味的升级南海问题并付诸于武力,两会提出的关注民生、提高人民 生活水平等一系列大政方针就无法落 实 B.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之一,它格调朴素高雅,蕴含着国人独特 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味,散发着迷人的魅 力 C.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近日一语惊人,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质问记者:“你 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此语甫出,引起了网民的争议如 潮 D.刚刚发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从1977年到2006年的30 年间,中国的省市县高考状元中,没有发现一个在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拔 尖的人才。 5.下列句子表述得体的一项 是( A.我这纯粹是一孔之见,还望各位行家,班门弄斧,不吝赐 教 B.经常光顾其他系的自习室是我们这些大学生的爱 C.虽然我是这个团队中最年轻的,但是我有激情、有智慧,凡事都会一马当先, 率先垂范,经常博得大家的夸 奖 D.这段时间你屈就我们车间主任,带来的效果就是我们车间生产效率提上去 了 6.下列五句话,填入横线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群山无一主,乱云愁归 ①其实这只是我的错 ②即使错了,乱一点又何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是 ( ) A.如果一味的升级南海问题并付诸于武力,两会提出的关注民生、提高人民 生活水平等一系列大政方针就无法落 实。 B.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之一,它格调朴素高雅,蕴含着国人独特 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味,散发着迷人的魅 力。 C.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近日一语惊人,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质问记者:“你 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此语甫出,引起了网民的争议如 潮。 D.刚刚发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从 1977 年到 2006 年的 30 年间,中国的省市县高考状元中,没有发现一个在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拔 尖的人才。 5.下列句子表述得体的一项 是 ( ) A.我这纯粹是一孔之见,还望各位行家,班门弄斧,不吝赐 教。 B.经常光顾其他系的自习室是我们这些大学生的爱 好。 C.虽然我是这个团队中最年轻的,但是我有激情、有智慧,凡事都会一马当先, 率先垂范,经常博得大家的夸 奖。 D.这段时间你屈就我们车间主任,带来的效果就是我们车间生产效率提上去 了。 6.下列五句话,填入横线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群山无一主,乱云愁归 处。 ①其实这只是我的错 觉。 ②即使错了,乱一点又何妨 呢?
③连云都找不到自己的宿主,可见那些山实在是乱得糊 涂 ④一座山长在那里,那是造物主精心安排的,想必不会 错 ⑤就像我的书房,“书似青山常乱叠”,乱自有乱的理由和情 趣 ①④② B.③⑤②①④ ①⑤④②③ D.①④⑤③②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清吴敏树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月,蚤食后 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钓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 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 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 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者也, 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余曰:“鱼至矣,大 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日 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见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 以归。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乃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 处,逮暮乃归,其得鱼与午前比。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教往焉,卒未尝 多得,且或无一得者。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嘻!此可以观矣。吾尝试求科第官禄于时矣,与吾之此钓有以异乎哉?其始之就 试有司也,是望而往,蹲而视焉者也;其数试而不遇也,是久未得鱼者也;其幸 而获于学官、乡举也,是得鱼之小者也:若其进于礼部,吏于天官①,是得鱼之 大。吾方数数钓而又未能有之者也。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 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求如此之日暮归来而博妻孥之 笑,岂可得耶 夫钓,适事也,隐者之所游也,其趣或类于求得。终焉少系于人之心者,不足可 欲故也。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其可哉?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释:①天官:吏部列六部之首,后世因以“天官”为吏部的通称。吏部掌全国 官吏之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 7.下面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蚤食后出门 蚤:通“早” B.其得鱼与午前 比比:比较 C.更诣别塘求钓处 诣:到,去 D.逮暮乃 归 逮:到,等到 8.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蹲而视其浮 ②位尊而无功 B.①乃收竿持鱼以归 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①无何,浮子寂然 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D.①吾将唯鱼之求 ②寡人之于国也
③连云都找不到自己的宿主,可见那些山实在是乱得糊 涂。 ④一座山长在那里,那是造物主精心安排的,想必不会 错。 ⑤就像我的书房,“书似青山常乱叠”,乱自有乱的理由和情 趣。 A.③①④②⑤ B.③⑤②①④ C.①⑤④②③ D.①④⑤③②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1 题。 说 钓 清 吴敏树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月,蚤食后 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钓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 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 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 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者也, 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余曰:“鱼至矣,大 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日 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见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 以归。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乃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 处,逮暮乃归,其得鱼与午前比。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 多得,且或无一得者。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嘻!此可以观矣。吾尝试求科第官禄于时矣,与吾之此钓有以异乎哉?其始之就 试有司也,是望而往,蹲而视焉者也;其数试而不遇也,是久未得鱼者也;其幸 而获于学官、乡举也,是得鱼之小者也;若其进于礼部,吏于天官①,是得鱼之 大。吾方数数钓而又未能有之者也。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 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求如此之日暮归来而博妻孥之一 笑,岂可得耶? 夫钓,适事也,隐者之所游也,其趣或类于求得。终焉少系于人之心者,不足可 欲故也。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其可哉?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释:①天官:吏部列六部之首,后世因以“天官”为吏部的通称。吏部掌全国 官吏之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 7.下面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蚤食后出门 蚤:通“早” B.其得鱼与午前 比 比:比较 C.更诣别塘求钓处 诣:到,去 D.逮暮乃 归 逮:到,等到 8.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蹲而视其浮子 ②位尊而无功 B.①乃收竿持鱼以归 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①无何,浮子寂然 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D.①吾将唯鱼之求 ②寡人之于国也
9.文中加水波线的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 时老死而不知休止。 B.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 时老死而不知休止 C.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 时|老死而不知休止。 D.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 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 10.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多用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急于求鱼、患得患失而全然失去了垂钓之 趣的“我”的形象,让人慨叹 B.作者肚子很饿了,但却忍着不回去吃饭,继续钓鱼,主要是想钓到大鱼。直 到看到村里很多人吃完饭到田里来了,才不得不回家 C.作者借钓鱼阐发议论。他看透了世态,明白了得失,也明晓了得到与失去都 不会给人带来满意。因为失去了就想得到,得到后更想得到 D.结尾的“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其可哉”,既是作者的智慧所在,也 有几分无奈自嘲的意味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饵钩而下之。(3分) ②.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3分) ③.夫钓,适事也,隐者之所游也,其趣或类于求得。(4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4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8分) 题李世南画扇①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 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 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 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低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①.赏析“潺潺、瑟瑟 (3 分) ②.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方法来 引出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
9.文中加水波线的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 时|老死而不知休止。 B.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 时老死|而不知休止。 C.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 时|老死而不知休止。 D.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 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 10.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多用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急于求鱼、患得患失而全然失去了垂钓之 趣的“我”的形象,让人慨叹。 B.作者肚子很饿了,但却忍着不回去吃饭,继续钓鱼,主要是想钓到大鱼。直 到看到村里很多人吃完饭到田里来了,才不得不回家。 C.作者借钓鱼阐发议论。他看透了世态,明白了得失,也明晓了得到与失去都 不会给人带来满意。因为失去了就想得到,得到后更想得到。 D.结尾的“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其可哉”,既是作者的智慧所在,也 有几分无奈自嘲的意味。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饵钩而下之。(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②.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③.夫钓,适事也,隐者之所游也,其趣或类于求得。(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4 分)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8 分)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 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 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 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 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低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①.赏析“潺潺、瑟瑟”二词。(3 分) ②.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方法来 引出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
分) 13.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①.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映带 左右。 ②.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 矣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④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⑤.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 怠 ,亦不能至也。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简答题4分;选择题6分,每 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绣 蜀绣是指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地方剌绣,过去散布在成都市天回镇、苏坡桥一带 的农村,又名“川 绣 关于蜀绣的记载,最早见于汉文学家杨雄的《蜀都赋》和《绣补》对蜀绣的咏颂 另据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记载,当时蜀中刺绣就已经闻名于世,常璩甚至把蜀 绣与当时著名的丝织品蜀锦并列,视其为蜀中名产。四川省自然条件优越,适宜 植桑养蚕,所以蚕丝业甚为发达,织出的丝绸也比较厚重结实。蜀绣中的实用品 多以本地产的红、绿等色绸缎和本地自制的重彩色散线作为主要原料。由于选料、 用线、制作都十分认真、精细,因此绣品以结实耐用而闻名。蜀绣的构图简练, 虚实适宜,花纹较集中,风格古朴自然,富有民间特色,绣品的底部留白处较多, 因此有“花清地白”之称。蜀绣在清道光年间已形成专业化的生产规模,当时成 都市内有许多专营刺绣的绣花铺,在川西农村也可以看到“家家女红,户户针 工”的景象。 清中期以后,蜀绣的技艺在当地传统刺绣技艺的基础上,参照苏绣章法,吸收了 顾绣和苏绣的长处,形成蜀绣的独特风格,逐渐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绣种之 其产品远销山西、陕西、青海和甘肃等省区。 蜀绣也分为欣赏性绣品和实用性绣品两大类。蜀绣的艺术欣赏品多为条屏和座屏 等,其内容多表现花草鱼鸟,如《黄莺翠柳》《平沙落雁》等,似工笔花鸟画, 极富诗情画意,具有较强的装饰性。蜀绣的题材还来源于民间吉庆诗句,有明确 的吉祥寓意和浓郁的喜庆色彩,也是民间朴素情感的体现。蜀绣除艺术欣赏外
分) 13.古诗文默写。(6 分,每空 1 分) ①.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映带 左右。 ②.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 矣。 ③. , 。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④.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⑤.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 怠, ,亦不能至也。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 分。简答题 4 分;选择题 6 分,每 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6 题。 蜀 绣 蜀绣是指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地方刺绣,过去散布在成都市天回镇、苏坡桥一带 的农村,又名“川 绣”。 关于蜀绣的记载,最早见于汉文学家杨雄的《蜀都赋》和《绣补》对蜀绣的咏颂。 另据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记载,当时蜀中刺绣就已经闻名于世,常璩甚至把蜀 绣与当时著名的丝织品蜀锦并列,视其为蜀中名产。四川省自然条件优越,适宜 植桑养蚕,所以蚕丝业甚为发达,织出的丝绸也比较厚重结实。蜀绣中的实用品 多以本地产的红、绿等色绸缎和本地自制的重彩色散线作为主要原料。由于选料、 用线、制作都十分认真、精细,因此绣品以结实耐用而闻名。蜀绣的构图简练, 虚实适宜,花纹较集中,风格古朴自然,富有民间特色,绣品的底部留白处较多, 因此有“花清地白”之称。蜀绣在清道光年间已形成专业化的生产规模,当时成 都市内有许多专营刺绣的绣花铺,在川西农村也可以看到“家家女红,户户针 工”的景象。 清中期以后,蜀绣的技艺在当地传统刺绣技艺的基础上,参照苏绣章法,吸收了 顾绣和苏绣的长处,形成蜀绣的独特风格,逐渐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绣种之 一,其产品远销山西、陕西、青海和甘肃等省区。 蜀绣也分为欣赏性绣品和实用性绣品两大类。蜀绣的艺术欣赏品多为条屏和座屏 等,其内容多表现花草鱼鸟,如《黄莺翠柳》《平沙落雁》等,似工笔花鸟画, 极富诗情画意,具有较强的装饰性。蜀绣的题材还来源于民间吉庆诗句,有明确 的吉祥寓意和浓郁的喜庆色彩,也是民间朴素情感的体现。蜀绣除艺术欣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