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概述,定义:指人体处于热环境中,如高温或烈日暴晒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体热平衡失调,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或脑组织细胞受损,而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分为热痉挛(heatcramp)、热衰竭(heatexhaustion)、热(日)射病(heat stroke 或 sunstroke)62025/8/16
2025/8/16 6 中暑的概述 • 定义:指人体处于热环境中,如高温或烈日暴晒, 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体热平衡失调,水电 解质代谢紊乱或脑组织细胞受损,而导致的一组 临床综合征。 • 分为热痉挛(heat cramp)、 热衰竭(heat exhaustion)、 热(日)射病(heat stroke 或 sunstroke)
中暑·概述·病因·发病机制·病情评估·急救护理72025/8/16
2025/8/16 7 中暑 • 概述 • 病因 • 发病机制 • 病情评估 • 急救护理
病因高温气候是引起中暑的主要原因。其次,高温幅射作业环境(干热环境)和高温、高湿作业环境(湿热环境)也易中暑。凡可致机体热负荷增加或散热机能发生障碍的因素,均可诱发中暑。主要有:①产热增加;②热适应差:③散热减少。82025/8/16
2025/8/16 8 病 因 高温气候是引起中暑的主要原因。其次, 高温幅射作业环境(干热环境)和高温、高湿作 业环境(湿热环境)也易中暑。凡可致机体热负 荷增加或散热机能发生障碍的因素,均可诱 发中暑。 主要有:①产热增加; ②热适应差; ③散热减少
中暑·概述·病因·发病机制·病情评估·急救护理92025/8/16
2025/8/16 9 中暑 • 概述 • 病因 • 发病机制 • 病情评估 • 急救护理
发病机制1.人体产热与散热的调节:人体适宜温度20~25℃,相对湿度为40%~60%、散热:辐射(60%)、蒸发(25%)、对流(12%)、传导(3%)、其他。·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体温维持37℃产热增加↑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扩张散热增加个经皮肤血管心跳加快,心10202*心输出量增加的血流增加航收缩力增强
2025/8/16 10 1.人体产热与散热的调节 • 人体适宜温度20~25℃,相对湿度为40%~60%。 • 散热:辐射(60%) 、蒸发(25%)、对流(12%)、传导 (3%) 、其他。 • 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体温维持37℃。 产热增加↑ 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扩张 心跳加快,心 肌收缩力增强 心输出量增加 经皮肤血管 的血流增加 散热增加↑ 发 病 机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