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麻城一中、黄陂一中、新洲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 命题学校:黄陂一中盘龙校区命题教师:语文组审题教师: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 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近年来通常将抗菌素改称为抗 生素。抗生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用于治病的抗 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还有完全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的。通俗地讲,抗 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 我国是滥用抗生素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抗生素的使用存在“不用对的, 只用贵的;需要时用,不需要时也用;超时或超量使用”等问题。人类在治疗疾 病时使用抗生素,同时也锻炼了细菌的耐药能力。当这些细菌再次传染的时候, 就对原来应用的抗生素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如此反复,最终就会使其对这种药 物不再敏感。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国内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 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的占到58%,远远高于30%的国 际水平。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 因此造成的肌体损伤以及病菌耐药性更是无法估量 自从本世纪40年代青霉素问世以来,很多抗生素在各种常见细菌性疾病的治疗 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抗生素的功效可以说是神奇的,说它们 药到病除″、"起死回生",一点也不算夸张。正因如此,抗生素就成了临床各科 医师最常用的一类药物。几十年来,用抗生素救活的人不计其数。因此可以说, 抗生素济世救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然而,抗生素也会害人。特别是在使用不当例如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 长时,抗生素会引起种种不良反应,有的还相当严重。例如,链霉素、卡那霉素 可引起眩晕、耳鸣、耳聋;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万古霉素、杆菌肽 可损害肾脏;红霉素、林可霉素、强力霉素可引起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 泻等胃肠道反应;环丙沙星可有轻度的胃肠道副作用;氯霉素可引起白细胞减少 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还证明,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和多粘 菌素B能抑制免疫功能,削弱机体抵抗力。不少抗生素还可引起恼人的皮疹。 在少数情况下,抗生素也会杀人。特别应当警惕的是,对青霉素过敏的 病人,在接受青霉素治疗时,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而死亡。因此,在注射青霉素 前必须先作皮肤过敏试验,反应阳性者禁用。上面所说的氯霉素引起的再生障碍 性贫血,庆大霉素、多粘菌素、卡那霉素等引起的肾损害,也可达到致人死命的 严重程度。抗生素还有一种″间接"杀人的方式,即通过引起″二重感染"而杀死病 人 原来,在正常人的肠道中,寄生着多种微生素的群体,称为"菌群 菌群″之间互相制约,维持着生态平衡的共生状态,谁也占不了优势,谁也不能 脱离约束而无限制地生长繁殖,因而谁也起不了致病作用。大量、长期应用广谱 抗生素如四环素类和氯霉素时,肠道内对这些抗生素″敏感″的″菌群″就被抑制, 而″耐药″的″菌群″,则因为失去了"对手″的约束而大量繁殖,其结果就是″耐药
湖北省麻城一中、黄陂一中、新洲一中 2016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语 文 试 卷 命题学校:黄陂一中盘龙校区 命题教师:语文组 审题教师: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 第 I 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 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近年来通常将抗菌素改称为抗 生素。抗生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用于治病的抗 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还有完全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的。通俗地讲,抗 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 我国是滥用抗生素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抗生素的使用存在“不用对的, 只用贵的;需要时用,不需要时也用;超时或超量使用”等问题。人类在治疗疾 病时使用抗生素,同时也锻炼了细菌的耐药能力。当这些细菌再次传染的时候, 就对原来应用的抗生素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如此反复,最终就会使其对这种药 物不再敏感。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国内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 用率高达 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的占到 58%,远远高于 30%的国 际水平。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我国每年有 8 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 因此造成的肌体损伤以及病菌耐药性更是无法估量。 自从本世纪 40 年代青霉素问世以来,很多抗生素在各种常见细菌性疾病的治疗 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抗生素的功效可以说是神奇的,说它们 "药到病除"、"起死回生",一点也不算夸张。正因如此,抗生素就成了临床各科 医师最常用的一类药物。几十年来,用抗生素救活的人不计其数。因此可以说, 抗生素济世救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然而,抗生素也会害人。特别是在使用不当例如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 长时,抗生素会引起种种不良反应,有的还相当严重。例如,链霉素、卡那霉素 可引起眩晕、耳鸣、耳聋;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万古霉素、杆菌肽 可损害肾脏;红霉素、林可霉素、强力霉素可引起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 泻等胃肠道反应;环丙沙星可有轻度的胃肠道副作用;氯霉素可引起白细胞减少 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还证明,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和多粘 菌素 B 能抑制免疫功能,削弱机体抵抗力。不少抗生素还可引起恼人的皮疹。 在少数情况下,抗生素也会杀人。特别应当警惕的是,对青霉素过敏的 病人,在接受青霉素治疗时,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而死亡。因此,在注射青霉素 前必须先作皮肤过敏试验,反应阳性者禁用。上面所说的氯霉素引起的再生障碍 性贫血,庆大霉素、多粘菌素、卡那霉素等引起的肾损害,也可达到致人死命的 严重程度。抗生素还有一种"间接"杀人的方式,即通过引起"二重感染"而杀死病 人。 原来,在正常人的肠道中,寄生着多种微生素的群体,称为"菌群"," 菌群"之间互相制约,维持着生态平衡的共生状态,谁也占不了优势,谁也不能 脱离约束而无限制地生长繁殖,因而谁也起不了致病作用。大量、长期应用广谱 抗生素如四环素类和氯霉素时,肠道内对这些抗生素"敏感"的"菌群"就被抑制, 而"耐药"的"菌群",则因为失去了"对手"的约束而大量繁殖,其结果就是"耐药
菌″引起了″二重感染″。引起″二重感染″的ˆ"耐药菌″往往是一些真菌,亦称霉菌。 这种霉菌感染,如不及时大力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就有可能导致病人死亡。 怎么办?只有一句话:合理使用,切勿滥用。该用的时候,选用要准确, 剂量、用药的持续时间要恰当,要熟悉并密切注意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一经发 现,就要立即停药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抗生素不是万能药,不要什么病都用抗生 素:抗生素更非退烧药,不能一发烧,不问情由就先把抗生素用上。是否需要联 合应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要经过周密的考虑。随便的、盲目的联合用药,有害 无益。作为病家,也不要去向医生”点用″抗生素,不要以为药量愈大,品种愈多 效果就一定愈好。有时,会适得其反。只有合理使用,防止滥用,才能发挥抗生 素的最大效用,才能避免极大的浪费,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的安全。 (摘自《参考消息》)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是 A.用于治病的抗生素可能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可以 直接提取,抗生素也可能是完全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的一种物质。 B.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在接受青霉素治疗时,会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因此,在注射青霉素前必须先作皮肤过敏试验,反应阳性者禁用。 C.抗生素使用不当例如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时,会引起种种不良反应,甚 至危及人的生命。 D.研究还证明,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和多粘菌素B能抑制免疫 功能,削弱机体抵抗力。其中氯霉素可能让患者的白细胞减少甚至会出现再生障 碍性贫血的症状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我国抗生素的使用存在“不用对的,只用贵的;需要时用,不需要时也用 超时或超量使用;随便的、盲目的联合用”等问题。 B.人类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时也锻炼了细菌的耐药能力。当这些细菌再次传 染的时候,就对曾经使用过的抗生素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经常如此,最终就会 使其对这种药物不再敏感 C.对抗生素″敏感″的"菌群″会被其抑制,而″耐药″的″菌群″则由于不能被抗生 素抑制引起”二重感染″,某些真菌很顽固就是这个原因。 D.自从本世纪40年代青霉素问世以来,在各种常见细菌性疾病的治疗中,用抗 生素救活的人不计其数,抗生素济世救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A.不自行购买抗生素,多数抗生素是处方药物,不要凭想当然到药店买药,而 应有病先看医师,凭处方购药。 B.不任意服用抗生素,对家庭小药箱中储备的抗生素类药,可根据医生的建议 服用,如果吃药仍无效,要么药加量,要么去输液
菌"引起了"二重感染"。引起"二重感染"的"耐药菌"往往是一些真菌,亦称霉菌。 这种霉菌感染,如不及时大力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就有可能导致病人死亡。 怎么办?只有一句话:合理使用,切勿滥用。该用的时候,选用要准确, 剂量、用药的持续时间要恰当,要熟悉并密切注意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一经发 现,就要立即停药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抗生素不是万能药,不要什么病都用抗生 素;抗生素更非退烧药,不能一发烧,不问情由就先把抗生素用上。是否需要联 合应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要经过周密的考虑。随便的、盲目的联合用药,有害 无益。作为病家,也不要去向医生"点用"抗生素,不要以为药量愈大,品种愈多, 效果就一定愈好。有时,会适得其反。只有合理使用,防止滥用,才能发挥抗生 素的最大效用,才能避免极大的浪费,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的安全。 ( 摘自《参考消息》)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用于治病的抗生素可能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可以 直接提取,抗生素也可能是完全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的一种物质。 B.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在接受青霉素治疗时,会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因此,在注射青霉素前必须先作皮肤过敏试验,反应阳性者禁用。 C.抗生素使用不当例如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时,会引起种种不良反应,甚 至危及人的生命。 D.研究还证明,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和多粘菌素 B 能抑制免疫 功能,削弱机体抵抗力。其中氯霉素可能让患者的白细胞减少甚至会出现再生障 碍性贫血的症状。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 ) A.我国抗生素的使用存在“不用对的,只用贵的;需要时用,不需要时也用; 超时或超量使用;随便的、盲目的联合用”等问题。 B.人类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时也锻炼了细菌的耐药能力。当这些细菌再次传 染的时候,就对曾经使用过的抗生素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经常如此,最终就会 使其对这种药物不再敏感。 C.对抗生素"敏感"的"菌群"会被其抑制,而"耐药"的"菌群"则由于不能被抗生 素抑制引起"二重感染",某些真菌很顽固就是这个原因。 D.自从本世纪 40 年代青霉素问世以来,在各种常见细菌性疾病的治疗中,用抗 生素救活的人不计其数,抗生素济世救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 不自行购买抗生素,多数抗生素是处方药物,不要凭想当然到药店买药,而 应有病先看医师,凭处方购药。 B.不任意服用抗生素,对家庭小药箱中储备的抗生素类药,可根据医生的建议 服用,如果吃药仍无效,要么药加量,要么去输液
C.不主动要求使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的确有细菌感染时 才有疗效,它需要专业的评估,所以看感冒等日常小病时不要动辄要求医师开抗 菌药。 D.不随便停用抗生素。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就要按时按量服药,以维持 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因为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 反弹。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诚,字直亮,闽地漳浦人。祖楚长顺人。父文,户部院右侍郎。因思嗣荫, 少甚桀骜,暗于理。既文以劾中人而免,乃悟査力。十一遂得举贤良文学,始解 褐。未及弱冠乃从事豫州沫圩道台 他当官第一年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良当地陋俗,倡导各家各户只留一名男丁在家 附近处理事务,鼓励其他男丁远行学习或者经商。在他的改革之下,不到三年, 沫圩市经济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当时当地富豪因为百姓大量涌往外地,影响到 他们的收入,而向朝廷上奏,诬陷他的管理是不务正业,有伤教化。朝廷在没有 调查的情况下革除了他的官职,只让他暂时代理市长秘书一职。这次打击之后, 他开始潜心硏究书文,低头刻苦工作,他充分利用福建漳浦县的垢洗书院的书籍 资料,整理了很多失散遗失的文籍,为当时的读书人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但 是他在书籍编辑时还是加入了不少的个人见解,所展示的才华被周敦颐称赞过, 于是被忠王李秀成收纳到自己的门下担任校书郎一职,被不时问及行军用兵的方 法策略。担任校书郎时,协助忠王李秀成,提出“取势于千里之外”的作战理念 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指挥艺术,其对手望尘莫及,屡次战败敌人。后来被李秀成 举荐,担任了朝廷二品官员,恢复了祖上原来的官职。 行事立就,视事期年,鄙俗旋更,倡户一丁守,余远游商,习西洋。未 及三载,沫圩财高。然豪右以民外损其入,乃诬以民徙伤教仳。中宸未察而黜, 使摄闽漳浦秘书郎。及去,沫圩黎庶塞于涂,攀辕走送。任上,潜心经史,修闽 漳浦垢洗书院籍,下帷修习,谨治遗逸,留待遗施,至行垂于今。籍中或有精论 所示之才为周敦所多,遂拔为忠王李秀成左同检,见问行军用兵之道。摭拾“取 势于千里之外”为部署精要,亲甄死十治装振旅助忠王成其独异战心屡败敌军未 几当忠王亲重之任以征西将军讨贼立功破降贼十万众贼闻胆裂。累迁,擢兵部院 左侍郎。 可惜他任职不到一年,因为母亲过世,回家服丧期满之后,朝廷里乌烟瘴气,专 权者称需要一千两银子才能让他官复原职。但是他一直没有什么积蓄,所以只做 了浙江宁波的一个六品的文官。因为和上级官吏争论民力凋敝,财力穷尽的原因 时言辞过激,又被弹劾。这时恰逢左宗棠巡游宁波,听到当地官员对他的评价 认为他是一个难得的耿直的人才,于是举荐他当了三品从事官员。 下车伊始,以母丧,归服阕,时朝廷邪气靡然,用事者以入赀千金得复 位。诚素无蓄积,惟任事钱塘宁绍四品章京。谨重礼法,事必躬亲,举掖后进, 不遗余力,门生遍布宁绍,见称耆宿。因与主事论列所以民凋力穷者辞激,迁假 吏。会左季高巡钱塘,闻吏语以为直,遂引为宁绍按察使,甚重爱之,果砭时弊, 辞恳切,上说,并赏绯衣
C.不主动要求使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的确有细菌感染时 才有疗效,它需要专业的评估,所以看感冒等日常小病时不要动辄要求医师开抗 菌药。 D.不随便停用抗生素。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就要按时按量服药,以维持 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因为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 反弹。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张诚,字直亮,闽地漳浦人。祖楚长顺人。父文,户部院右侍郎。因思嗣荫, 少甚桀骜,暗于理。既文以劾中人而免,乃悟奋力。十一遂得举贤良文学,始解 褐。未及弱冠乃从事豫州沫圩道台。 他当官第一年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良当地陋俗,倡导各家各户只留一名男丁在家 附近处理事务,鼓励其他男丁远行学习或者经商。在他的改革之下,不到三年, 沫圩市经济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当时当地富豪因为百姓大量涌往外地,影响到 他们的收入,而向朝廷上奏,诬陷他的管理是不务正业,有伤教化。朝廷在没有 调查的情况下革除了他的官职,只让他暂时代理市长秘书一职。这次打击之后, 他开始潜心研究书文,低头刻苦工作,他充分利用福建漳浦县的垢洗书院的书籍 资料,整理了很多失散遗失的文籍,为当时的读书人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但 是他在书籍编辑时还是加入了不少的个人见解,所展示的才华被周敦颐称赞过, 于是被忠王李秀成收纳到自己的门下担任校书郎一职,被不时问及行军用兵的方 法策略。担任校书郎时,协助忠王李秀成,提出“取势于千里之外”的作战理念 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指挥艺术,其对手望尘莫及,屡次战败敌人。后来被李秀成 举荐,担任了朝廷二品官员,恢复了祖上原来的官职。 行事立就,视事期年,鄙俗旋更,倡户一丁守,余远游商,习西洋。未 及三载,沫圩财高。然豪右以民外损其入,乃诬以民徙伤教化。中宸未察而黜, 使摄闽漳浦秘书郎。及去,沫圩黎庶塞于涂,攀辕走送。任上,潜心经史,修闽 漳浦垢洗书院籍,下帷修习,谨治遗逸,留待遗施,至行垂于今。籍中或有精论, 所示之才为周敦所多,遂拔为忠王李秀成左同检,见问行军用兵之道。摭拾“取 势于千里之外”为部署精要,亲甄死士治装振旅助忠王成其独异战心屡败敌军未 几当忠王亲重之任以征西将军讨贼立功破降贼十万众贼闻胆裂。累迁,擢兵部院 左侍郎。 可惜他任职不到一年,因为母亲过世,回家服丧期满之后,朝廷里乌烟瘴气,专 权者称需要一千两银子才能让他官复原职。但是他一直没有什么积蓄,所以只做 了浙江宁波的一个六品的文官。因为和上级官吏争论民力凋敝,财力穷尽的原因 时言辞过激,又被弹劾。这时恰逢左宗棠巡游宁波,听到当地官员对他的评价, 认为他是一个难得的耿直的人才,于是举荐他当了三品从事官员。 下车伊始,以母丧,归服阕,时朝廷邪气靡然,用事者以入赀千金得复 位。诚素无蓄积,惟任事钱塘宁绍四品章京。谨重礼法,事必躬亲,举掖后进, 不遗余力,门生遍布宁绍,见称耆宿。因与主事论列所以民凋力穷者辞激,迁假 吏。会左季高巡钱塘,闻吏语以为直,遂引为宁绍按察使,甚重爱之,果砭时弊, 辞恳切,上说,并赏绯衣
他七十三岁的时候病死在职位上。临终前留下遗言称要效仿左宗棠只给自己的两 个儿子各留下二千两白银,说钱财多了反而成了子孙懒惰的借口,良好的品行才 是子孙一辈子的财富。果然,他的两个儿子后来通过努力成了朝廷二品官员,他 的家训被人口口相传。 十七年,下寿年暴病任上,季高恸憾,题联记之,诫左右习其雅行。临终效季髙 但与其二子银各二千,余皆散于里。言,多财,子孙怠惰之辞;修行,后世殷富 之源。二十一年,果一子光禄大夫,一子奉天府丞。家训为人传。 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贤良文学:和孝廉、茂才一同,是古代考察、推举官吏的主要科目。由侯 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举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 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B.解褐:脱去褐色的外套,喻入任为官。《世说新语》中就有“绍惧不自容, 将解褐,故咨之于涛。”即表示做官 C.入赀:纳钱财以赎罪或取得官爵功名。南朝梁武帝《更开赎刑诏》有云“尧 舜以来,便开赎刑,中年依古,许罪身入赀。”就是纳钱财以赎罪的意思。本文 指的是恢复原来的官职。 D.摭拾:收取,采集。《睢阳袁氏家谱序》中就有“摭拾具见修缉之至情, 今始于枢密公者,从宦籍也。”现代汉语的“摭拾趣闻”也是这个意思。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亲甄死士/治装振旅/助忠王成其独异战心/屡败敌军/未几/当忠王亲重之任/ 以征西将军讨贼立功/破降贼十万众/贼闻胆裂。 B.亲甄死/士治装/振旅助忠王/成其独异/战心屡败敌军/未几/当忠王亲重之任/ 以征西将军讨贼立功/破降贼十万众/贼闻胆裂。 C.亲甄死士/治装振旅/助忠王成其独异战心/屡败敌军/未几/当忠王亲重之任/ 以征西将军/讨贼立功破降贼/十万众贼闻胆裂。 D.亲甄死/士治装/振旅助忠王/成其独异战心/屡败敌军/未几/当忠王亲重/之任 以征西将军/讨贼立功/破降贼十万众/贼闻胆裂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张诚的父亲虽然是朝廷的二品官员,但是张诚并没有得到父亲的照顾当官, 最终还是他自己通过努力走上仕途,他不仅得到了左季高等人的认可,甚至还得 到了皇帝的嘉奖。 B.张诚既通文史,能组织编修书籍;又晓军事,帮助忠王整治军队;他提拔后 进,直言时事;为了避免子孙养成懒惰的习惯,死后留给儿子的钱财不多。他的 美德被人们称赞 C.张诚从十一岁被推举为贤良文学后,历任沫圩道台、左同检、兵部院左侍郎、 钱塘宁绍四品章京、宁绍按察使等官职
他七十三岁的时候病死在职位上。临终前留下遗言称要效仿左宗棠只给自己的两 个儿子各留下二千两白银,说钱财多了反而成了子孙懒惰的借口,良好的品行才 是子孙一辈子的财富。果然,他的两个儿子后来通过努力成了朝廷二品官员,他 的家训被人口口相传。 十七年,下寿年暴病任上,季高恸憾,题联记之,诫左右习其雅行。临终效季高 但与其二子银各二千,余皆散于里。言,多财,子孙怠惰之辞;修行,后世殷富 之源。二十一年,果一子光禄大夫,一子奉天府丞。家训为人传。 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 ) A.贤良文学:和孝廉、茂才一同,是古代考察、推举官吏的主要科目。由侯 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举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 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B.解褐:脱去褐色的外套,喻入任为官。《世说新语》中就有“绍惧不自容, 将解褐,故咨之于涛。”即表示做官。 C.入赀:纳钱财以赎罪或取得官爵功名。南朝梁武帝《更开赎刑诏》有云“尧 舜以来,便开赎刑,中年依古,许罪身入赀。”就是纳钱财以赎罪的意思。本文 指的是恢复原来的官职。 D.摭拾:收取,采集。《睢阳袁氏家谱序》中就有“摭拾具见修缉之至情, 今始于枢密公者,从宦籍也。”现代汉语的“摭拾趣闻”也是这个意思。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亲甄死士/治装振旅/助忠王成其独异战心/屡败敌军/未几/当忠王亲重之任/ 以征西将军讨贼立功/破降贼十万众/贼闻胆裂。 B.亲甄死/士治装/振旅助忠王/成其独异/战心屡败敌军/未几/当忠王亲重之任/ 以征西将军讨贼立功/破降贼十万众/贼闻胆裂。 C.亲甄死士/治装振旅/助忠王成其独异战心/屡败敌军/未几/当忠王亲重之任/ 以征西将军/讨贼立功破降贼/十万众贼闻胆裂。 D.亲甄死/士治装/振旅助忠王/成其独异战心/屡败敌军/未几/当忠王亲重/之任 以征西将军/讨贼立功/破降贼十万众/贼闻胆裂。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张诚的父亲虽然是朝廷的二品官员,但是张诚并没有得到父亲的照顾当官, 最终还是他自己通过努力走上仕途,他不仅得到了左季高等人的认可,甚至还得 到了皇帝的嘉奖。 B.张诚既通文史,能组织编修书籍;又晓军事,帮助忠王整治军队;他提拔后 进,直言时事;为了避免子孙养成懒惰的习惯,死后留给儿子的钱财不多。他的 美德被人们称赞。 C.张诚从十一岁被推举为贤良文学后,历任沫圩道台、左同检、兵部院左侍郎、 钱塘宁绍四品章京、宁绍按察使等官职
D.张诚在担任道台一职时,整治民风,修编书籍,虽然伤害到富豪的利益,但 沫圩的政治经济有了极大的改观,他走的时候沫圩百姓纷纷出门相送,表达不舍 之情。 7.请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父文,户部院右侍郎,因思嗣荫,少甚桀骜,暗于理。既文以劾中人而免,乃 悟奋力。(5分) (2)然豪右以民外损其入,乃诬以民徙伤教化。中宸未察而黜,使摄闽漳浦秘书郎。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水调歌头·听说古时月 汪莘 听说古时月,皎洁胜今时。今人但见今月,也道似琉璃。君看少年 眸子,那比婴儿神彩,投老又堪悲。明月不再盛,玉斧?亦何为 约东坡,招太白,试寻思。凭谁斫却,里面桂影数千枝。忆在无怀? 天上,仍向有虞宫殿,看月到陈隋。别有一轮月,万古没成亏 【注】?玉斧:指吴刚伐桂树用的斧头?无怀: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后 文的“有虞”也同此意。 8.本词上阕对月的认识和苏轼的《赤壁赋》中“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句 对月的认识有何不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慨?(5分) 9.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陆游《游山西村》中“ 两句,描写村中庆典将近,乐声不断,反映出淳朴的民风。 (2)在《离骚》中,屈原用“ 句自白心志,表示自己要像古代圣贤所崇尚的那样,保持清白,献身正道。 (3)《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在婚姻走到尽头时,反思婚姻,回想当年与 男子在一起的欢乐场面的两句是 乙选考题
D.张诚在担任道台一职时,整治民风,修编书籍,虽然伤害到富豪的利益,但 沫圩的政治经济有了极大的改观,他走的时候沫圩百姓纷纷出门相送,表达不舍 之情。 7.请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5 分。共计 10 分) ⑴父文,户部院右侍郎,因思嗣荫,少甚桀骜,暗于理。既文以劾中人而免,乃 悟奋力。 (5 分) ⑵然豪右以民外损其入,乃诬以民徙伤教化。中宸未察而黜,使摄闽漳浦秘书郎。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 水调歌头·听说古时月 汪莘 听说古时月,皎洁胜今时。今人但见今月,也道似琉璃。君看少年 眸子,那比婴儿神彩,投老又堪悲。明月不再盛,玉斧?亦何为。 约东坡,招太白,试寻思。凭谁斫却,里面桂影数千枝。忆在无怀? 天上,仍向有虞宫殿,看月到陈隋。别有一轮月,万古没成亏。 【注】?玉斧:指吴刚伐桂树用的斧头 ?无怀: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后 文的“有虞”也同此意。 8.本词上阕对月的认识和苏轼的《赤壁赋》中“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句 对月的认识有何不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慨?(5 分) 9.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 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描写村中庆典将近,乐声不断,反映出淳朴的民风。 (2)在《离骚》中,屈原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 句自白心志,表示自己要像古代圣贤所崇尚的那样,保持清白,献身正道。 (3)《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在婚姻走到尽头时,反思婚姻,回想当年与 男子在一起的欢乐场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