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前言 5 译 罗伯特·杰维斯(Robert Jervis81940一)是一位成 果卓著的国际政治学教授。20世纪60年代他就以 者前 研究核成摄理论活跃于国际政治学界。60年代后期 至?0年代,他借鉴认知心理学领城的研究成果,建 立了比较完整的微观层次国际政治理论。1968年, 杰维斯在:《世界政治》杂志发表了重要论文《关于 维斯 饿提知觉的假设》,引发国际政治学界对微观层次研 究的表大兴想学也莫定了他作为认知学派国际政治 理论领衔半者神学术地位。1976年他的名著《国际 政治中的知觉与馈渠知觉》问世,全面阐述了他的 其国际 :圆际政治心理学论体系,成为认知心理学派的代 袁作。后来,他又潜心研究系统效应和反馈机制, 将复染理论用于国际政治,以《系统效应:政治与 :社会生活中的复杂性问题》荣获美国政治学学会最 住着作奖。虽然杰维斯在国际政治半领域颈果果票, 但中国国际政治半界却对其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知 政治心理学研究 之不多。①在《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译 毕掩卷之时,深感有必要较全面地介绍一下这位我 们还不算熟悉的学者,并对他的这部著作做出专门 的评介,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杰维斯以及他在 国际政治学界的成就和彩响。 ①《美国研究》曾发表一篇论文,使用杰维斯的以知理论分析中美关系中的知觉与情误 知觉。这是我看到的国内仅有的一篇用杰维斯国际政治心理学理论对中美关系所做实证性研 究的文章。作者是杰雄斯曾经执教过的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现分校的博士生:参见王栋:《超越 国家利益:对20世纪90年代中美关系的知觉性解释》,《类同研究》,2001年第3期,第27- 46页。另外,在一些关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书中,对杰维斯和国际政治认知学派有简单的 介绍。参见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第三章第二节,上海人民出板社,199然 年版;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第四章第四节,复旦大学出版社,21年版
6 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 杰维斯于1940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市,1962年毕业于奥伯林学院, 获学士学位,1967年在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他 先后在哈佛、耶鲁、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执教,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Adlai E.Stevenson国际政治学教授。杰维斯是美国科学进步协会会员, 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1988~1989年担任美国政治学会副会长,2000 年当选美国政治学会主席。他还是很有影响的康奈尔安全事务研究系列 丛书的主编之一。 杰维斯著述甚丰,主要分布在三个相互关联的国际政治领域:战略 性互动(包括核威慑和无政府条件下的合作),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 误知觉,复杂系统效应和非本意结果。①虽然杰维斯的研究领域相当广 阔,但他并非无所不收的杂家。在他潜心研究的三个领域之内,认知心 理学始终是他的理论依据,杜会科学的假设和验证始终是他的研究方 法,复杂的互动系统始终是他对国际政治的基本看法,无政府条件下的 国际安全合作始终是他要解开的国际政治之谜。他所讨论的是观念性因 素,是人的思想和心理对决策的作用。在下一部分里,我们会介绍《国 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一书,专门讨论他对国际政治中决策者心 理认知行为的研究,在这一部分里,我们首先简要地介绍一下他在其他 两个领域里的研究成果。 战略性互动。战略性互动是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 之一,核威慑尤其突出,杰维斯是这一领域的主要学者之一。1963年, 美国学者托马斯·谢林《冲突的战略》一书问世,使用博弈理论和理性 逻辑推理对战略性互动进行了理性的分析。⑧1970年杰维斯的著作《国 际关系中的认知逻辑》出版。他一方面借鉴了谢林的战略互动理论,一 方面开创性地讨论了核时代国际行为体发出的信号和行为体预期行为之 间的关系,分析了不完善信息条件下的战略互动和沟通问题。在这一著 DJeck Snyder,"Robert Jervis:Illuminating the Dilemma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http: www.apaanet.org,01/23/03. 2Thomas Schelling.Strategy of Conflict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3)
译者前言 7 作中,他的重大贡献是使用认知心理学理论和概念,补充博弈论的不 足,使人们对核威慑、冲突螺旋、认知行为等重要国际关系理论概念有 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在其他一些研究项目里,他尤其重视微观层面的战 略和威慑理论研究,主张先发制人和后发制人相辅相成,认为只有将强 制性威慑和惩罚性成慑结合起来,威慑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战略冲突和成摄的另一面就是安全困境下的合作。杰维斯被引用频 率最高的论文之一是他1978年发表在《世界政治》杂志上的《安全困 境下的合作》。①在这篇论文中,他惜用了猎鹿博弈和囚徒困境博弈, 说明为什么维持现状的国家也会相互展开军备竞赛,甚至导致战争。杰 维斯认为,国际无政府状态是现实的存在,正是因为无政府状态,国家 才产生了恐棋心理,国家之间的相互恐惧心理又导致了安全困境。在这 篇论文中,杰维斯对安全困境做出了经典定义:一个国家增强自我安全 的行动必然削弱其他国家的安全感。国家往往通过增强军备减弱自我不 安全惑,但是,这样做只能使其他国家以同样的方式加强自己的军备。 结果就会出现国家之问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最后的是所有国家都因为 增强了军备而趣到更加不安全。然后,杰维斯提出了自己重点考虑的问 题: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很容易产生安全困境,在安全困境条件 下,国家是否仍然可以合作?他的回答是肯定的。主要的方法就是调整 进攻型和防御性战略,以改变安全困境的螺旋上升状况。 杰维斯认为,进攻型和防御型战略是两种具有明显不同的战路。对 于一个国家来说,国土防御此进攻其他国家的代价相对要小。安全困境 的产生是由于国家希望增强自我防御而导致对方的敏感知党而产生的, 所以,如果国家在增强防御的时候,将进攻型战路和防御型战略清楚地 区别开来,使对方得到明确的非进攻性信号,安全困境就会得以缓解, 国家也就可以合作。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是调整博奔矩阵的支付结 果,加大相互合作的收益、降低单方不合作行为的成本,加强各方对对 方合作的预期期望。比如说,维持现状型国家可以首先采取行动,表明 自己只采纳防御战略,以此明示自己合作的诚意,以便停止乃至钮转安 全困境的上升螺旋,创造效方合作的基本条件。如果两个互动中的国家 D Robert Jervis,"Cooperation under the Security Dilemma."Worid Politics 30.2 (January 1978),Pp.167-214
8 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兜觉 都是维持现状型国家,都在互动中采取非进攻型防御措施,并且使对方 明确地知道自己行动的非进攻性质,以便使对方不至于产生不安全的错 误知觉,这样就可以减菊安全困境,实现无政府状态下的稳定。这里值 得注意的是,杰维斯虽然强调了无政府状态是导致安全困境的重要因 素,但他并不像肯尼思·沃尔兹等现实主义者那样,认为这是惟一的因 素。①杰维斯强湖的是,决策者的心理活动也是导致安全困境的重要因 素。决策者对进攻和防御的认知、对其他国家合作与否的判断,都是产 生安全因境的条件。对安全困境的研究是杰维斯的重大学术贡献,安全 困境条件下的合作更是国际政治中国家常常面临的问题,所以,杰维斯 在这方面至今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复杂系统效应。杰维斯后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复杂系统效应方 面,②他在1979年发表了《系统理论与外交史》,讨论了反馈机制如何 影响势力均衡系统,并且引发了不少的争论。③他发现,在相互关联的 复杂系统中,因果关系很少是线性的,某种行动的副作用和反馈效应很 可能抵消甚至压倒了原来预想的结果。人们潜心设计的计划可能会一无 所成,国家经过反复斟的而后所决定的政策可能会以失败而告终。1918 年西方诸国赢得了所谓结束战争的战争,但是,其后果之一则是希特勒 执掌德国大权。人们本想1945年二战的胜利会使我们的世界比较安全, 但是随后产生的却是美苏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核威胁的阴影笼罩整个世 界。原因是什么?经过近20年的潜心研究,杰维斯极具挑战性的著作 《系统效应: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复杂性问题》于197年问世。他的目 的就是回答这样的问题,而最基本的回容就是,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 们很难预测复杂的系统效应。 系统指一组相互关联的单位或成员。系统效应有两种形式:1) 组单位或成员相互联系在一起,致使某些单位/成员或某些单位/成质之 间关系的变化会导致系统的某些部分的变化;2)整个系统显现出来的 ①肯尼想·沃尔兹,《国际政泸理论》(胡少华等祥),公安大学出版杜,192年版。 2 Robert Jervis,System Effect:Complevity in Political and Social Life (Princeton,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7). ③参见Steve Walt(Perspectives im Political Science[Summer 1998,28])、Martin Farrell The Atlantic Monthly,Sept.1,1998,282).Francis Fukuyama (Foreign Affairs,[March/Aprul 1998,77]》等人所写的书评
译者町言 9 特征和行为方式会不同于系统各个部分所显现出来的特征和行为方式。 他认为,世界上的喜物就是这样相互关联的,因此,行为的总体结果不 等于诸多单个行动的机械相加,行为体精心策划的行为往往会导致非本 意的结果。 杰维斯总结了系统效应产生的三种原因。①第一是非直接效应,即 在一个系统中,任何行动除了其直接效应之外,还会由于单位之间的相 互关联产生间接的效应。比如改变税制的直接效应可能是改变政府的收 入,但其间接效应则是影响投资和消费等等。第二是非直接互动效应, 指体系中两个行为体之间的关系除了受到这两个行为体之间互动的影响 ·之外,还受到体系中其他成员之间互动的影响。比如中美在冷战时期改 善关系,主要是因为有着一个共同的成胁源…苏联。第三,多元战略 性互动效应,指所采取的行动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也 取决于系统中的其他成员对此行动做出的反应。比如,一个国家大量获 取武器以期保证自我安全,但是诸邻国的反应是同样增加武器,结果, 首先增加武器的国家反而感到不安全。由于这三种系统效应的存在,所 以,任何一个行动都会有着无数可能产生的后果,其中有些在预料之 中,有些则是人们无法预料或有违初衷的。体系成员之间的互动越是频 繁(比知在一个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体系之中),系统效应就越难以预 料。正因为如此,行为体的个别行动无法用来预测结果,一个行为体的 行动是和与之互动的其他行为体的行动密切相关的,系统效应是多层多 元多样的,简单化地理解系统效应会带来无法弥补的错误。杰维斯使用 了诸多国际政治的实例,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一系列事件始料不及的 结果出现之后终于堕入了无可挽回的地步,说明冷战是怎样通过一系列 意料之外的活动发生、发展和激化的。 系统稳定和变化的机制是系统的正负反馈功能。负反馈是系统单位 试图抵制对系统的干扰因素,以维持系统的稳定。正反绩则恰恰相反, 它加强了对系统的干扰因素,因此可能导致系统的变化。比如,在国际 关系中,典型的负反馈表现是势力均衡,目的是维持原有国际体系的稳 定,防止任何一个国家称霸于诸强之上。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也是负反 馈的例子。正反馈现象表现在一个雪球引发雪期、一个蝴蝶翅膀的闪动 ①参见Wat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