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9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四次考试 命题人:黄银秀 (本试卷共5页,四大题,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的借鉴,但这种借鉴乃是一个首先 学西”、继而“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互鉴的 特殊形态,从而达到中西美学不同程度的创新融合 中国现代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王国维,早在20世纪初,在译介叔本华悲观主 义意志论哲学著述的基础上,撰写了迥异于传统思想的《红楼梦评论》;借鉴康 德美学“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说,首次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的重 要主张,并建构起具有中国传统特质的“古雅”说;借鉴德国古典美学诸家,对 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作了深刻反思,自觉把二者加以融会贯 通,写出了《人间词话》这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创建了以“境界”为核 心范畴、意蕴丰厚的创新美学体系,对传统的“意境”说作出了具有现代性的创 造性开拓。王国维之所以在融通中西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具有超越中西 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有密切关系。他主张“学无中西”,批评持中学、西学 分的“俗说”,“虑西学之盛之妨中学,与虑中学之盛之妨西学者,均不根之 说也”,认为“余谓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且 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 西学能兴者。”这样一种关于中西学术互助、互动、互促、互鉴的精彩之论,至 今仍不失其高远眼光和宏大气度。 另一位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奠基人蔡元培,在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了康德的美学思 想,对康德关于审美四契机说,运用儒家思想作了“超脱”“普遍”“有 则”“必然”的创造性阐述;从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出发,借鉴康德有关思想并 加以吸收融化,同时借鉴席勒的美育理论,强调“涵养德性,则莫若提倡美育” 进而提出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育代宗教”说。 还有梁启超,前期以启蒙为宗旨,强调文艺改造人心的社会功能,提出了诗、文、 小说的三界革命论,目的在“新民立人”或曰“移人”;后来借鉴西方哲学智、 情、意三分理论,用儒家思想加以化用,提出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 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趣味主义”美学主张,在上世纪20年代 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趣味教育”一词,乃是直接借鉴、改造了西方的提法。 其后,中国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进行自觉的中西比较和互鉴,达到了对西方美学 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这种中国古代美学“化西”式地现代转 化并非个例,在一个世纪以来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他们 都为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他们中有人提出“以西释中”的 口号,表面上抬高了西学,但他们所作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实际上超越了“以西 释中”,达到了中西互鉴互融的高度 总之,以文明交流互鉴的视域回顾百年中国美学现代建构的历程可以发现,虽然 这个时期我们的主动借鉴占主导,但实质上这是特定时代条件下中西文明互鉴的 种特殊形式 (摘编自朱立元《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
江西省 2019 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四次考试 命题人:黄银秀 (本试卷共 5 页,四大题,22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I 卷阅读题(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的借鉴,但这种借鉴乃是一个首先 “学西”、继而“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互鉴的 特殊形态,从而达到中西美学不同程度的创新融合。 中国现代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王国维,早在 20 世纪初,在译介叔本华悲观主 义意志论哲学著述的基础上,撰写了迥异于传统思想的《红楼梦评论》;借鉴康 德美学“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说,首次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的重 要主张,并建构起具有中国传统特质的“古雅”说;借鉴德国古典美学诸家,对 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作了深刻反思,自觉把二者加以融会贯 通,写出了《人间词话》这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创建了以“境界”为核 心范畴、意蕴丰厚的创新美学体系,对传统的“意境”说作出了具有现代性的创 造性开拓。王国维之所以在融通中西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具有超越中西 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有密切关系。他主张“学无中西”,批评持中学、西学 二分的“俗说”,“虑西学之盛之妨中学,与虑中学之盛之妨西学者,均不根之 说也”,认为“余谓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且 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 西学能兴者。”这样一种关于中西学术互助、互动、互促、互鉴的精彩之论,至 今仍不失其高远眼光和宏大气度。 另一位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奠基人蔡元培,在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了康德的美学思 想,对康德关于审美四契机说,运用儒家思想作了“超脱”“普遍”“有 则”“必然”的创造性阐述;从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出发,借鉴康德有关思想并 加以吸收融化,同时借鉴席勒的美育理论,强调“涵养德性,则莫若提倡美育”, 进而提出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育代宗教”说。 还有梁启超,前期以启蒙为宗旨,强调文艺改造人心的社会功能,提出了诗、文、 小说的三界革命论,目的在“新民立人”或曰“移人”;后来借鉴西方哲学智、 情、意三分理论,用儒家思想加以化用,提出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 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趣味主义”美学主张,在上世纪 20 年代 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趣味教育”一词,乃是直接借鉴、改造了西方的提法。 其后,中国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进行自觉的中西比较和互鉴,达到了对西方美学 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这种中国古代美学“化西”式地现代转 化并非个例,在一个世纪以来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他们 都为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他们中有人提出“以西释中”的 口号,表面上抬高了西学,但他们所作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实际上超越了“以西 释中”,达到了中西互鉴互融的高度。 总之,以文明交流互鉴的视域回顾百年中国美学现代建构的历程可以发现,虽然 这个时期我们的主动借鉴占主导,但实质上这是特定时代条件下中西文明互鉴的 一种特殊形式。 (摘编自朱立元《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育代宗教”说继承了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同时也吸收、融化了康德的 有关思想,并借鉴了席勒的美育理论。 B.王国维写出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人间词话》,创建了创新美学体系, 是因为他借鉴了德国古典美学各家的思想。 C.“趣味主义”美学主张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 主要内容和形式,它改造了西方的理论。 D.朱光潜之前的一些中国美学家,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们还没达到对西 方美学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较多文字介绍了王国维美学思想的贡献,突出肯定他所具有的超越中 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 B.文章指出中国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借鉴是一个“学西”“化西”的创造性现代 转化的过程,其中主动借鉴占主导 C.文章以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等美学大家为例,阐述了中国现代美学对西 方美学的借鉴和超越的进程 D.对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的话题,文章先提出观点,后运 用举例等方法进行论证,最后总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A.王国维与蔡元培都借鉴了康德的学说,并结合本国传统思想,各自提出有创 造性的学说主张。 B.蔡元培、梁启超在建构自己的美学思想时,都做到了既借鉴西方美学思想, 也吸收中国儒家思想。 C.如果固执坚持中学、西学二分的狭隘观念,一味“学西”,而不知中西互鉴 互融,就不可能有中西美学的创新融合。 D.“以西释中”是西学为贵思想的外化,中国古代美学的现代转化表明“西学” 较之“中学”更具包容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 水袖之痛肖复兴 ①胡文阁是梅葆玖的徒弟,近几年名声渐起。作为梅派硕果仅存的男旦演员,胡 文阁的声名无疑沾了梅派的光。当然,他自己很努力,唱得确实不错。六年前 我第一次看他的演出,是在长安剧院,梅葆玖和他前后各演一折《御碑亭》。坦 率地讲,说韵味,他还欠火候,和师傅有距离;单说声音,他要比师傅更亮也更 好听,毕竟他正当年 ②其实,我对胡文阁的兴趣,不仅在于他梅派男旦的声名和功力,还因为听他讲 了自己的一件往事。 ③20世纪80年代,他还不到20岁,在西安唱秦腔小生,却痴迷京戏,痴迷梅 派青衣,便私下向名师李德富先生学艺。青衣的唱腔当然重要,水袖却也是必须 苦练的功夫。四大名旦中,水袖舞得好的,当数梅、程二位。水袖是青衣的看家 玩意儿,它既可以是手臂的延长,载歌载舞;又可以是心情的外化,风情万种。 那时候,不到20岁的胡文阁痴迷水袖,但和老师学舞水袖,需要自己买一匹七 尺长的杭纺做水袖。这一匹七尺长的杭纺,当时需要22元,正好是他一个月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美育代宗教”说继承了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同时也吸收、融化了康德的 有关思想,并借鉴了席勒的美育理论。 B.王国维写出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人间词话》,创建了创新美学体系, 是因为他借鉴了德国古典美学各家的思想。 C.“趣味主义”美学主张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 主要内容和形式,它改造了西方的理论。 D.朱光潜之前的一些中国美学家,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们还没达到对西 方美学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以较多文字介绍了王国维美学思想的贡献,突出肯定他所具有的超越中 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 B.文章指出中国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借鉴是一个“学西”“化西”的创造性现代 转化的过程,其中主动借鉴占主导。 C.文章以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等美学大家为例,阐述了中国现代美学对西 方美学的借鉴和超越的进程。 D.对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的话题,文章先提出观点,后运 用举例等方法进行论证,最后总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王国维与蔡元培都借鉴了康德的学说,并结合本国传统思想,各自提出有创 造性的学说主张。 B.蔡元培、梁启超在建构自己的美学思想时,都做到了既借鉴西方美学思想, 也吸收中国儒家思想。 C.如果固执坚持中学、西学二分的狭隘观念,一味“学西”,而不知中西互鉴 互融,就不可能有中西美学的创新融合。 D.“以西释中”是西学为贵思想的外化,中国古代美学的现代转化表明“西学” 较之“中学”更具包容性。 (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小题 水袖之痛 肖复兴 ①胡文阁是梅葆玖的徒弟,近几年名声渐起。作为梅派硕果仅存的男旦演员,胡 文阁的声名无疑沾了梅派的光。当然,他自己很努力,唱得确实不错。六年前, 我第一次看他的演出,是在长安剧院,梅葆玖和他前后各演一折《御碑亭》。坦 率地讲,说韵味,他还欠火候,和师傅有距离;单说声音,他要比师傅更亮也更 好听,毕竟他正当年。 ②其实,我对胡文阁的兴趣,不仅在于他梅派男旦的声名和功力,还因为听他讲 了自己的一件往事。 ③20 世纪 80 年代,他还不到 20 岁,在西安唱秦腔小生,却痴迷京戏,痴迷梅 派青衣,便私下向名师李德富先生学艺。青衣的唱腔当然重要,水袖却也是必须 苦练的功夫。四大名旦中,水袖舞得好的,当数梅、程二位。水袖是青衣的看家 玩意儿,它既可以是手臂的延长,载歌载舞;又可以是心情的外化,风情万种。 那时候,不到 20 岁的胡文阁痴迷水袖,但和老师学舞水袖,需要自己买一匹七 尺长的杭纺做水袖。这一匹七尺长的杭纺,当时需要 22 元,正好是他一个月的
工资。为了学舞水袖,花上一个月的工资,也是值得的。但关键问题是,那时 候,胡文阁的母亲正在病重之中一一他很想在母亲很可能是一辈子最后一个 生日的时候,给母亲买上一件生日礼物。但是,他已经没有钱给母亲买生日礼物 了。在水袖和生日礼物两者之间,他买了七尺杭纺做了水袖。他想得很简单 年轻人,谁都是这样,把很多事情想得简单了一一下个月发了工资之后,再给母 亲买件生日礼物。在母亲的病床前,他把自己的想法对母亲说了。已经不能讲话 的母亲嘶哑着嗓子,“呃呃”地不知在回答他什么。然而,无情的病魔没有给胡 文阁补上母亲生日礼物的机会。母亲去世了,他才明白,世上有的东西是补不上 的,就如同落到地上的叶子,再也无法如鸟一样重新飞上枝头 ④30多年过去了,直到现在,胡文阁都非常后悔。水袖,成为他的心头之痛, 是扎在他心上的一根永远拔不出来的刺 ⑤胡文阁坦白道出自己的心头之痛,让我感动。 ⑥我们也常常会面临类似的事情。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事业、爱情、婚姻、子 女……我们觉得每件事都比父母重要。即使在母亲病重的时刻,胡文阁还觉得自 己的水袖更重要呢。 ⑦都说人年轻时不懂爱情,其实,年轻时是不懂亲情。爱情,总还要去追求,亲 情只要伸手接着就是,那么轻而易举。问题是,胡文阁还敢于面对自己年轻时的 浅薄,坦陈内疚一一多少孩子吃凉不管酸,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对不起父母的 地方,没有什么心痛之感,而是将那一根刺当成绣花针,为自己绣出美丽的图画 ⑧想起我的父母,我常常会涌出无比惭愧的心情,因为在我年轻的时候,一样觉 得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父母总是被放在了后面。记得当初母亲从平房搬进 新楼之后,已年过80,腿脚不利索,我生怕她下楼不小心会摔倒,便不让她下 楼。母亲去世之前,一直想下楼看看家前面新建起来的元大都公园,总是兴致很 髙地对我说:“听说那里种了好多月季花!”正是伏里天,我对她说:“天凉 快点儿再去吧。”谁想,没等到天凉快,母亲突然走了。那时候,总以为父母可 以长生不老地永远陪伴着我们。我们就像蚂蟥一样,趴在父母的身上,理所当然 地吸吮着他们身上的血。 ⑨我不知道,如今的胡文阁站在舞台上舞动水袖的时候,会不会在一瞬间想起母 亲。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听到他讲述自己这件30多年前的往事之后,无论是在 舞台上,还是在电视里,再看到他舞动水袖的时候,我总有些走神,忍不住想起 他的母亲,也想起我的母亲。(原载《今晚报》)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 A.文章开篇写胡文阁作为梅派男旦的声名和功力,目的是为下文写他的心头之 痛做铺垫。 B.胡文阁决定先买水袖再给母亲买生日礼物,主要原因就是他觉得亲情容易得 到,所以可以暂时 不必在乎。 C.作者写到许多年轻人对待亲情和对待自己的事情的不同态度,意在表明,胡 文阁的“心头之痛”,并非个别现象,从而增强文章的现实意义。 D.作者在写胡文阁时,融入了自己的切身体会,使文章情感更加厚重感人,也 更能引发读者深思。 5.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划线“而是将那一根刺当成绣花针,为自己绣出美丽的图 画”一句。(6分)
工资。为了学舞水袖,花上一个月的工资, 也是值得的。但关键问题是,那时 候, 胡文阁的母亲正在病重之中——他很想在母亲很可能是一辈子最后一个 生日的时候,给母亲买上一件生日礼物。但是,他已经没有钱给母亲买生日礼物 了。在水袖和生日礼物两者之间,他买了七尺杭纺做了水袖。他想得很简单—— 年轻人,谁都是这样,把很多事情想得简单了——下个月发了工资之后,再给母 亲买件生日礼物。在母亲的病床前,他把自己的想法对母亲说了。已经不能讲话 的母亲嘶哑着嗓子,“呃呃”地不知在回答他什么。然而,无情的病魔没有给胡 文阁补上母亲生日礼物的机会。母亲去世了,他才明白,世上有的东西是补不上 的,就如同落到地上的叶子,再也无法如鸟一样重新飞上枝头。 ④30 多年过去了,直到现在,胡文阁都非常后悔。水袖,成为他的心头之痛, 是扎在他心上的一根永远拔不出来的刺。 ⑤胡文阁坦白道出自己的心头之痛,让我感动。 ⑥我们也常常会面临类似的事情。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事业、爱情、婚姻、子 女……我们觉得每件事都比父母重要。即使在母亲病重的时刻,胡文阁还觉得自 己的水袖更重要呢。 ⑦都说人年轻时不懂爱情,其实,年轻时是不懂亲情。爱情,总还要去追求,亲 情只要伸手接着就是,那么轻而易举。问题是,胡文阁还敢于面对自己年轻时的 浅薄,坦陈内疚——多少孩子吃凉不管酸,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对不起父母的 地方,没有什么心痛之感,而是将那一根刺当成绣花针,为自己绣出美丽的图画。 ⑧想起我的父母,我常常会涌出无比惭愧的心情,因为在我年轻的时候,一样觉 得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父母总是被放在了后面。记得当初母亲从平房搬进 新楼之后,已年过 80,腿脚不利索,我生怕她下楼不小心会摔倒,便不让她下 楼。母亲去世之前,一直想下楼看看家前面新建起来的元大都公园,总是兴致很 高地对我说: “听说那里种了好多月季花!”正是伏里天,我对她说:“天凉 快点儿再去吧。”谁想,没等到天凉快,母亲突然走了。那时候,总以为父母可 以长生不老地永远陪伴着我们。我们就像蚂蟥一样,趴在父母的身上,理所当然 地吸吮着他们身上的血。 ⑨我不知道,如今的胡文阁站在舞台上舞动水袖的时候,会不会在一瞬间想起母 亲。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听到他讲述自己这件 30 多年前的往事之后,无论是在 舞台上,还是在电视里,再看到他舞动水袖的时候,我总有些走神,忍不住想起 他的母亲,也想起我的母亲。(原载《今晚报》)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 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章开篇写胡文阁作为梅派男旦的声名和功力,目的是为下文写他的心头之 痛做铺垫。 B.胡文阁决定先买水袖再给母亲买生日礼物,主要原因就是他觉得亲情容易得 到,所以可以暂时 不必在乎。 C.作者写到许多年轻人对待亲情和对待自己的事情的不同态度,意在表明,胡 文阁的“心头之痛”,并非个别现象,从而增强文章的现实意义。 D.作者在写胡文阁时,融入了自己的切身体会,使文章情感更加厚重感人,也 更能引发读者深思。 5.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划线“而是将那一根刺当成绣花针,为自己绣出美丽的图 画”一句。(6 分)
6.紧密结合全文,理解“水袖”在文中的含义。(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 10月1日-3日,2018年诺贝尔奖三大自然科学奖项一一生理学或医学奖、物 理学奖和化学奖的逐一揭晓,为人类智慧文明的高塔,再次垒上耀眼的一层。诺 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两位免疫学家一一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与日本的 本庶佑。 10月8号,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获奖者分别是诺德豪斯和罗默。评委会指出, 他们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以解决世界最大难题,藉由建构岀能解释市 场经济与自然及知识互动的模式,大大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 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设立的系列奖项,用于鼓励“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科 学发现与发明成果。从生物学家发现免疫系统制动机制而衍生癌症治疗新方法, 到物理学家用光镊移动微小物体并制造最短最强激光脉冲,再到化学家掌控酶和 抗体定向进化的力量,无一不是基础科学领域的发现,发展成提高人类生命质量 和生产效率的有益工具、手段和方法。今年的获奖名单,再次秉承了诺贝尔的遗 愿,也让全球热爱科学的公众,对“人类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么有所感悟,对 做出这样贡献的科学家有所敬 重 2018年10 月8日《科技日报》 材料二 2018诺贝尔奖得主“背景”大揭秘 2019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ToP200 2018诺贝尔奖获得者学术背景 排名学校中文名 国家/地区总分 奖项分布 劍桥大学 英国 94.8 诺贝尔化学奖 23568 斯坦福大学 947 诺贝尔经济学奖 加州理工大学 诺贝尔化学奖 「哈佛大学 美国 93.6 诺贝尔化学奖 耶鲁大学 美国 91.3 诺贝尔经济字奖 10 芝加哥大学 美国 90.2 诺贝尔经济字奖 15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87,7 诺贝尔化学奖 19 康奈尔大学 美国 85.1 诺贝尔物理学奖 27 纽约大学 81 诺贝尔经济学奖 65 京都大学 日本 673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 77 麦克马斯待大学加拿大644 诺贝尔物理字奖 2018年10月9日《新浪看点》 材料三 纵观诺奖百年来的奖励对象,大致可划为两类:发现问题者与解决问题者。某种 程度上也是科学与技术的分野与关联。在这一个世纪的时间轴上,发现问题占据 着前半篇的中心位置,以爱因斯坦为首的宗师们光芒万丈,用一系列触及因果、 存在、时空等哲学位面的伟大问题,圈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命题与类别范畴。 但2008年金融危机及此后十年证明,人类依然面临着一系列老问题一一气候变 暖、能源危机、粮食供应、流行疫病……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创新,核聚变、新能
6.紧密结合全文,理解“水袖”在文中的含义。(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7~9 题 材料一 10 月 1 日—3 日,2018 年诺贝尔奖三大自然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物 理学奖和化学奖的逐一揭晓,为人类智慧文明的高塔,再次垒上耀眼的一层。诺 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两位免疫学家——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与日本的 本庶佑。 10 月 8 号,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获奖者分别是诺德豪斯和罗默。评委会指出, 他们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以解决世界最大难题,藉由建构出能解释市 场经济与自然及知识互动的模式,大大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 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设立的系列奖项,用于鼓励“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科 学发现与发明成果。从生物学家发现免疫系统制动机制而衍生癌症治疗新方法, 到物理学家用光镊移动微小物体并制造最短最强激光脉冲,再到化学家掌控酶和 抗体定向进化的力量,无一不是基础科学领域的发现,发展成提高人类生命质量 和生产效率的有益工具、手段和方法。今年的获奖名单,再次秉承了诺贝尔的遗 愿,也让全球热爱科学的公众,对“人类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么有所感悟,对 做出这样贡献的科学家有所敬 重。 2018 年 10 月 8 日《科技日报》 材料二 2018 诺贝尔奖得主“背景”大揭秘 2018 年 10 月 9 日《新浪看点》 材料三 纵观诺奖百年来的奖励对象,大致可划为两类:发现问题者与解决问题者。某种 程度上也是科学与技术的分野与关联。在这一个世纪的时间轴上,发现问题占据 着前半篇的中心位置,以爱因斯坦为首的宗师们光芒万丈,用一系列触及因果、 存在、时空等哲学位面的伟大问题,圈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命题与类别范畴。 但 2008 年金融危机及此后十年证明,人类依然面临着一系列老问题——气候变 暖、能源危机、粮食供应、流行疫病……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创新,核聚变、新能
源、人工智能,与成为普及实用的“答案”尚有距离。简言之,与畅想相比,用 技术的突破解决世代交替期的新老问题,更为迫切 无论有心或无意,本届诺奖把褒奖给予了技术应用的实践者,从某一角度上可谓 顺应、抚慰了世界的焦虑,也鼓舞了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者。生理或医学从诞 生之日起,就是一门目的性与实用性最强的一一服务人类的生命健康;化学奖获 得者的研究对象酶,堪称发现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人类老朋友,此番又在能源与 医疗上辟出了新的实用途径;去年还在为引力波的探索而喝彩的物理学奖,今年 则授予了对激光应用的工具改良。由此可见,诺奖不功利,但从不排斥解决实际 问题者。而这一场国家间解决问题的竞赛,虽然历经磨砺,但却意义非凡,造福 人类。 2018年10月《科技日报》 材料四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本庶佑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他开展研究工作时,正赶 上日本科研经费増长期,从年轻时就能够获得硏究补助资金和各种支持,所以他 从来没有过放弃研究的念头。他认为,日本科研人员退休年龄延长,占据了青年 科硏人员的位置,所以有必要打造竞争性科硏环境,加强培养青年科硏群体。本 庶佑现年76岁,37岁时成为教授。他十分重视基础医学,治学态度严谨,早早 就获得国际学界髙度认可。人们在赞叹本庶教授22年如一日坚持专项科研的可 贵精神和业绩的同时,也应该深入考察日本顺应世界医药研发事业发展新形势, 力保日本医药科研与开发继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思维和政策、运作举措 日本早在2001年就提出“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的口号,这项计划公布之 后,日本人18年就拿了18个诺贝尔奖,相当于每年一个,日本人究竟为何屡获 诺奖?首先让我们看看日本学者的待遇: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06年调查,大学 教授年收入71.4万元,仅次于飞行员。2008年,日本大学教授平均工资已达到 90万人民币。再让我们看看日本在科研上的投入:日本政府十分重视科学研究, 2007年科研经费占GDP的3.67%,是全世界最高的,远远超过美国。日本企业 大学也十分支持科学家:日本企业专门为科学家设立各种奖项,让他们可以获得 源源不断的收入安心工作。而日本大学多半是研究型大学,用科研带动教学,不 浮躁,不功利,拼的是真实的科研成果。科学家赤崎勇50岁还没什么成就,但 名古屋大学依然支持他,甚至花巨资为他建造实验室,后来,赤崎勇获得诺贝尔 物理奖,他培养的学生天野浩,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师夷长技以自强,科 学落后就是真正的落后,科学强大才是真正的强 大 2018年10月《中国青年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概括了2018年度诺贝尔奖部分奖项的获奖情况,其中,基础科学的深 入研究为自然科学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生产效率起了推动作用 B.材料二介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背景,由此可见,如果他们没有在世界 顶尖院校的学习或工作经历,就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上有如此突出的贡献。 C.材料三指出,本届诺奖把褒奖给予了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或许是因为针对人 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老问题,用技术解决问题更为迫切,同时也可以鼓舞这样 的实践者 D.几则材料介绍诺奖的相关情况,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 性,以不同角度为切入点,使读者深入了解这一全球瞩目的活动。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源、人工智能,与成为普及实用的“答案”尚有距离。简言之,与畅想相比,用 技术的突破解决世代交替期的新老问题,更为迫切。 无论有心或无意,本届诺奖把褒奖给予了技术应用的实践者,从某一角度上可谓 顺应、抚慰了世界的焦虑,也鼓舞了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者。生理或医学从诞 生之日起,就是一门目的性与实用性最强的——服务人类的生命健康;化学奖获 得者的研究对象酶,堪称发现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人类老朋友,此番又在能源与 医疗上辟出了新的实用途径;去年还在为引力波的探索而喝彩的物理学奖,今年 则授予了对激光应用的工具改良。由此可见,诺奖不功利,但从不排斥解决实际 问题者。而这一场国家间解决问题的竞赛,虽然历经磨砺,但却意义非凡,造福 人类。 2018 年 10 月《科技日报》 材料四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本庶佑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他开展研究工作时,正赶 上日本科研经费增长期,从年轻时就能够获得研究补助资金和各种支持,所以他 从来没有过放弃研究的念头。他认为,日本科研人员退休年龄延长,占据了青年 科研人员的位置,所以有必要打造竞争性科研环境,加强培养青年科研群体。本 庶佑现年 76 岁,37 岁时成为教授。他十分重视基础医学,治学态度严谨,早早 就获得国际学界高度认可。人们在赞叹本庶教授 22 年如一日坚持专项科研的可 贵精神和业绩的同时,也应该深入考察日本顺应世界医药研发事业发展新形势, 力保日本医药科研与开发继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思维和政策、运作举措。 日本早在 2001 年就提出 “50 年内拿 30 个诺贝尔奖”的口号,这项计划公布之 后,日本人 18 年就拿了 18 个诺贝尔奖,相当于每年一个,日本人究竟为何屡获 诺奖?首先让我们看看日本学者的待遇:据日本厚生劳动省 2006 年调查,大学 教授年收入 71.4 万元,仅次于飞行员。2008 年,日本大学教授平均工资已达到 90 万人民币。再让我们看看日本在科研上的投入:日本政府十分重视科学研究, 2007 年科研经费占 GDP 的 3.67%,是全世界最高的,远远超过美国。日本企业、 大学也十分支持科学家:日本企业专门为科学家设立各种奖项,让他们可以获得 源源不断的收入安心工作。而日本大学多半是研究型大学,用科研带动教学,不 浮躁,不功利,拼的是真实的科研成果。科学家赤崎勇 50 岁还没什么成就,但 名古屋大学依然支持他,甚至花巨资为他建造实验室,后来,赤崎勇获得诺贝尔 物理奖,他培养的学生天野浩,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师夷长技以自强,科 学落后就是真正的落后,科学强大才是真正的强 大。 2018 年 10 月《中国青年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材料一概括了 2018 年度诺贝尔奖部分奖项的获奖情况,其中,基础科学的深 入研究为自然科学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生产效率起了推动作用。 B. 材料二介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背景,由此可见,如果他们没有在世界 顶尖院校的学习或工作经历,就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上有如此突出的贡献。 C. 材料三指出,本届诺奖把褒奖给予了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或许是因为针对人 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老问题,用技术解决问题更为迫切,同时也可以鼓舞这样 的实践者。 D. 几则材料介绍诺奖的相关情况,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 性,以不同角度为切入点,使读者深入了解这一全球瞩目的活动。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