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8-19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 春秋时期,我国思想家已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观点。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后也倡导 以人为本,但西方近代的人本主义更多强调以个人为本;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 不主张以个人为本,而是强调以群体为本,强调群体在价值上高于个人。 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看来,个体不能离群索居,一定要在群体之中生存生活, 其道德行为也要在社群生活中増进。超出个体的最基本社群单位是家庭,扩大而 为家族、社区以及各级行政范畴,如乡、县、府、省,直至国家。中华文化和中 华价值观特别重视家庭价值,而家庭是个体向社会发展的第一个社群层级。中华 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个人价值不能高于社群价值,强调个人与群体的交融、个 人对群体的义务,强调社群整体利益的重要性。我国古代思想家没有抽象地讨论 社群,而是用“家”“国”“社稷”“天下”等概念具体表达社群的意义和价 值;“能群”“保家”“报国”等众多提法都明确体现社群安宁、和谐、繁荣的 重要性,凸显个人对社群和社会的义务,强调社群和社会对个人的优先性和重要 性。在表现形式上,对社群和社会优先的强调还通过“公一私”的对立而得以体 现:个人是私,家庭是公;家庭是私,国家是公;社群的公、国家社稷的公是更 大的公,最大的公是天下的公道公平公益,故说“天下为公” 总之,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是在一个向社群开放的、连续的同心圆结构中展现 的,即个人一家庭一国家一世界一自然,从内向外不断拓展,从而包含多个向度, 确认个体对不同层级的社群所负有的责任和义务。《论语》讲“四海之内皆兄 弟”,《礼记》提出“以天下为一家”。如果说家庭关系是中国人的基本关系, 则我国古人早就把家的概念、家的关系扩大、扩充了 现代西方自由主义道德的中心原则是个人权利优先,主张人人有权根据自己的价 值观从事活动,认为以一种共同的善的观念要求所有公民是违背基本个人自由 的。而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社会共同的善、社会责任、有助于公益的美德。 社群与个人、责任与权利是不同的伦理学概念,反映不同的伦理学立场,适用于 不同的价值领域。在当代社会,我们应坚持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以社群和责任 为中心的立场,在赞同自由、人权的同时,毫不含糊地申明不赞成个人优先的立 场 (摘编自陈来《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一一从中西比较看》,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 )(3分) A.西方在文艺复兴以后倡导以人为本,其实质是以个人为本,强调个人权利优 先于群体 B.中华价值观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个人所代表的群体为本,强调群体的价值 高于个人。 C.天下的公道,公平,公益是最大的公,中华文化强调了它对于个人,家庭、 国家的优先性。 D.中华文化也主张人人有权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从事活动,但更强调其对于社群 的责任
江西省 2018-19 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1-3 小题。 春秋时期,我国思想家已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观点。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后也倡导 以人为本,但西方近代的人本主义更多强调以个人为本;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 不主张以个人为本,而是强调以群体为本,强调群体在价值上高于个人。 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看来,个体不能离群索居,一定要在群体之中生存生活, 其道德行为也要在社群生活中增进。超出个体的最基本社群单位是家庭,扩大而 为家族、社区以及各级行政范畴,如乡、县、府、省,直至国家。中华文化和中 华价值观特别重视家庭价值,而家庭是个体向社会发展的第一个社群层级。中华 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个人价值不能高于社群价值,强调个人与群体的交融、个 人对群体的义务,强调社群整体利益的重要性。我国古代思想家没有抽象地讨论 社群,而是用“家”“国”“社稷”“天下”等概念具体表达社群的意义和价 值;“能群”“保家”“报国”等众多提法都明确体现社群安宁、和谐、繁荣的 重要性,凸显个人对社群和社会的义务,强调社群和社会对个人的优先性和重要 性。在表现形式上,对社群和社会优先的强调还通过“公—私”的对立而得以体 现:个人是私,家庭是公;家庭是私,国家是公;社群的公、国家社稷的公是更 大的公,最大的公是天下的公道公平公益,故说“天下为公”。 总之,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是在一个向社群开放的、连续的同心圆结构中展现 的,即个人—家庭—国家—世界—自然,从内向外不断拓展,从而包含多个向度, 确认个体对不同层级的社群所负有的责任和义务。《论语》讲“四海之内皆兄 弟”,《礼记》提出“以天下为一家”。如果说家庭关系是中国人的基本关系, 则我国古人早就把家的概念、家的关系扩大、扩充了。 现代西方自由主义道德的中心原则是个人权利优先,主张人人有权根据自己的价 值观从事活动,认为以一种共同的善的观念要求所有公民是违背基本个人自由 的。而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社会共同的善、社会责任、有助于公益的美德。 社群与个人、责任与权利是不同的伦理学概念,反映不同的伦理学立场,适用于 不同的价值领域。在当代社会,我们应坚持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以社群和责任 为中心的立场,在赞同自由、人权的同时,毫不含糊地申明不赞成个人优先的立 场。 (摘编自陈来《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从中西比较看》,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 )(3 分) A. 西方在文艺复兴以后倡导以人为本,其实质是以个人为本,强调个人权利优 先于群体。 B. 中华价值观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个人所代表的群体为本,强调群体的价值 高于个人。 C. 天下的公道,公平,公益是最大的公,中华文化强调了它对于个人,家庭、 国家的优先性。 D. 中华文化也主张人人有权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从事活动,但更强调其对于社群 的责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尾两段都把中西方的价值观进行了对比,强调了中方“群体在价值上高于 个人”的观点。 B.文章以《论语》和《礼记》中的话,证明了古代思想家的观点:个体对社群 负有责任和义务 C.文章分析了个人、家庭、国家、天下的关系,阐述了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 中,社群价值要高于个人价值的原因。 D.文章写中华价值观的内容多,写西方价值观的内容少,是由其突出中华价值 观的目的决定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现代西方自由主义道德的中心原则是个人权利优先,所以西方人不强调社会 共同的善,不主张个体要对社会负责任。 B.“家、国、社稷、天下”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社群”概念,而“能群、保 家、报国”则体现了他们对个人的要求 C.本文之所以对中国人的家庭关系用“基本关系”一词来确定,是因为家庭是 个体向社会发展的第一个社群层级 D.如果一个人离群索居,不在群体之中生存生活,则其道德修为很难增进,当 然也很难履行对社群和社会的义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4-6小题。 后生可畏 刘斌立 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 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儿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 地翻着。 我问了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 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 里打杂,一边让他看书备考。其实我们啥事儿也没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儿天 天待着呢。” “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我随口应和道。 “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 的摇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老李边说边摇着头。 后来我再去律师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男孩。他经 常应景似地挺时尚,一会儿夹克上带钉,一会儿头发颜色又变了。 那年律考后没几天,我去律师楼办事,发现常远的那张桌子没了,人也没了踪影。 问到老李,没想到老李苦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 茫崖矿区那边,在矿区的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出呢。他爹差点没气得背过去, 已经发誓不管他了。” 我又惊讶又好笑,随着老李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 一年后的一天,我突然接到鉴睿律师楼李信律师的微信。 还记得那个玩摇滚的男孩儿吧一一从我这儿跑了的那个,又回来了,这次据说 是自己主动回来的。今天来求的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儿坐着打杂看 书,我也是服了!”后面老李加了几个微信的笑脸图标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首尾两段都把中西方的价值观进行了对比,强调了中方“群体在价值上高于 个人”的观点。 B. 文章以《论语》和《礼记》中的话,证明了古代思想家的观点:个体对社群 负有责任和义务。 C. 文章分析了个人、家庭、国家、天下的关系,阐述了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 中,社群价值要高于个人价值的原因。 D. 文章写中华价值观的内容多,写西方价值观的内容少,是由其突出中华价值 观的目的决定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现代西方自由主义道德的中心原则是个人权利优先,所以西方人不强调社会 共同的善,不主张个体要对社会负责任。 B. “家、国、社稷、天下”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社群”概念,而“能群、保 家、报国”则体现了他们对个人的要求。 C. 本文之所以对中国人的家庭关系用“基本关系”一词来确定,是因为家庭是 个体向社会发展的第一个社群层级。 D. 如果一个人离群索居,不在群体之中生存生活,则其道德修为很难增进,当 然也很难履行对社群和社会的义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4-6 小题。 后生可畏 刘斌立 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一 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儿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 地翻着。 我问了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 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 里打杂,一边让他看书备考。其实我们啥事儿也没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儿天 天待着呢。” “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我随口应和道。 “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 的摇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老李边说边摇着头。 后来我再去律师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男孩。他经 常应景似地挺时尚,一会儿夹克上带钉,一会儿头发颜色又变了。 那年律考后没几天,我去律师楼办事,发现常远的那张桌子没了,人也没了踪影。 问到老李,没想到老李苦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 茫崖矿区那边,在矿区的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出呢。他爹差点没气得背过去, 已经发誓不管他了。” 我又惊讶又好笑,随着老李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 一年后的一天,我突然接到鉴睿律师楼李信律师的微信。 “还记得那个玩摇滚的男孩儿吧——从我这儿跑了的那个,又回来了,这次据说 是自己主动回来的。今天来求的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儿坐着打杂看 书,我也是服了!”后面老李加了几个微信的笑脸图标
“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 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 那以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的交 集。至于记忆里的玩摇滚还要考律师的常远,就遗忘得更远了。 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了整个国家的头条新闻。部分矿务局领导受贿私自外包 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在矿难中死去的矿工 遗孀,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她们 去争取权利。 就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的报道终于被我看到了。 个名叫常远的律师,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家属的索 赔事务。这条很短的信息,却因为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而让我震惊! 当我致电李信律师的时候,他立刻给了我确认的答复。 “没错儿,这个常远就是他。我也很佩服这小子。”老李在电话那边肯定道。 “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 “还真不是。你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老李继 续说道。 那地方就在茫崖。听常远爸说,常远在那儿生活过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 生活状况。他自己后来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 的穷人打官司。” 我在电话那头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许久。 最后,我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 我听到电话那头老李很肯定地重复了这句话。 (选自《小说选刊》2016年第6期,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常远他爸让他到律师事务所来见习,是想让他当一名律师,可他却想当一个 摇滚乐手,可见他个性张扬,所以与父亲有很深的矛盾 B.听到常远“跑了”的消息,“我”感到又惊讶又好笑,并附和道:“现在的 年轻人啊。”由此看出“我”对常远这类年轻人的做法不以为然而又无可奈何。 C.小说通过“我”和李信的四个阶段的对话,先抑后扬,刻画出常远这一新时 代的青年形象,他有闯劲,有社会责任感,对弱者有悲悯情怀。 D.常远在青海茫崖矿区那边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出期间,接触到了中国底层 的民众,了解到了中国最基层的现实。这次经历使他逐渐地成熟起来 5.联系小说内容分析,常远的哪些品质让“我”和老李觉得“后生可畏”?(6 分) 6.小说是如何刻画常远这个人物的?试加以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7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倾向付费领域分布 倾向领域专业资料文学书籍教育文章时事新闻健康心理其他资源 份额36.30%21.70%1569%13.50%9.10%3:80 数据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年10月13日
“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 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 那以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的交 集。至于记忆里的玩摇滚还要考律师的常远,就遗忘得更远了。 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了整个国家的头条新闻。部分矿务局领导受贿私自外包 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在矿难中死去的矿工 遗孀,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她们 去争取权利。 就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的报道终于被我看到了。 一个名叫常远的律师,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家属的索 赔事务。这条很短的信息,却因为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而让我震惊! 当我致电李信律师的时候,他立刻给了我确认的答复。 “没错儿,这个常远就是他。我也很佩服这小子。”老李在电话那边肯定道。 “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 “还真不是。你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老李继 续说道。 “那地方就在茫崖。听常远爸说,常远在那儿生活过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 生活状况。他自己后来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 的穷人打官司。” 我在电话那头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许久。 最后,我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 我听到电话那头老李很肯定地重复了这句话。 (选自《小说选刊》2016 年第 6 期,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常远他爸让他到律师事务所来见习,是想让他当一名律师,可他却想当一个 摇滚乐手,可见他个性张扬,所以与父亲有很深的矛盾。 B. 听到常远“跑了”的消息,“我”感到又惊讶又好笑,并附和道:“现在的 年轻人啊。”由此看出“我”对常远这类年轻人的做法不以为然而又无可奈何。 C. 小说通过“我”和李信的四个阶段的对话,先抑后扬,刻画出常远这一新时 代的青年形象,他有闯劲,有社会责任感,对弱者有悲悯情怀。 D. 常远在青海茫崖矿区那边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出期间,接触到了中国底层 的民众,了解到了中国最基层的现实。这次经历使他逐渐地成熟起来。 5. 联系小说内容分析,常远的哪些品质让“我”和老李觉得“后生可畏”?(6 分) 6. 小说是如何刻画常远这个人物的?试加以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2017 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倾向付费领域分布 倾向领域 专业资料 文学书籍 教育文章 时事新闻 健康心理 其他资源 份额 36.30% 21.70% 15.60% 13.50% 9.10% 3.80 数据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 年 10 月 13 日
材料二: 今年6月,《新华字典》应用程序上线。正版的应用程序每天只能免费查两个字, 超出限定再行查询需要支付40元使用费。自去年以来,多家互联网内容平台和 自媒体,纷纷推出了知识付费产品,一时间语音问答、会员订阅、直播课程等知 识服务爆红。是谁在为这些付费内容买单?记者调查发现,年轻人在享有丰富物 质生活的同时,对文化消费的支出也越来越大,正成为付费阅读中越来越具话语 权的群体。 用户为内容付费的习惯并非天然形成,这部分归功于政府近年来加强网络版权保 护的力度。尤其是连续多年的“网剑行动”有效打击了网络侵权盗版行为。与互 联网商业靠吸引流量、构建庞大生态系统变现的模式相比,知识付费因其投入成 本低、产业链条短、变现直接而备受个体创业者欢迎,也契合了当下国内的创新 创业热潮 摘编自:《中国江苏网》2017年11月23日) 材料三: 但问题不在于解答是否令人满意,而是这种方式容易让人养成依赖性一一只要我 点点鼠标、花点儿小钱,所有我寻求的答案立即一目了然。我得到了答案,却失 去了存疑、寻找、分析、判断、论证的过程。换句话说,我在没有思考的情况下 就拿到了答案,痛快倒是痛快,但我怀疑长此以往自己会不会上瘾 用户之所以愿意付费阅读,除了要获取某些急需的知识、技能或经验外,更多的 是希望通过学习有所成长,但知识付费碎片化的解答方式显然难以满足这种需 求。知道了某些问题的答案会让你看起来很聪明,但那只是因为你记住了答案 与你的实际思考能力无关。下次碰到问题,你照样一筹莫展。知识多和思考能力 强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年11月23日 材料四 为知识付费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有人担心为知识付费会造成网络用户间因经 济因素而不平等,其实,互联网对知识的普及化程度一直在加深,我们获取各类 信息也更加容易。但是,信息的数量不等于知识的精度和深度,为知识付费所对 应的信息服务主要是后者 网络提供知识的模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模式以信息全面广博为特征,另一种模式 则追求信息的深刻新颖。前者多采用免费服务,信息上传和分享者并不求经济回 报。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己经无法满足于普及型的信息提供,如果想知道的东西 在百度、谷歌上能轻松査到,知识精英也就不存在了。对那些渴望得到更精准 更前沿信息的人来说,有针对性地付费获取知识,无疑是最佳选择。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6年07月27日 7.下列对四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侧重于用户需求角度,分析2017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的倾向领域的份 额比例,能对我国内容付费发展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B.材料二通过《新华字典》应用程序上线的例子引出内容付费的发展盛况,对其 快速发展原因的分析,揭示了其在我国的广阔前景 C.材料三侧重于分析内容付费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是作者个人的冷静思考,但也 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这必将在客观上限制其发展。 D.材料四侧重于网络对知识付费提供内容的分析,并对人们的担忧的内容进行了 解释,指出这种消费形式对于部分人是最好的选择
材料二: 今年 6 月,《新华字典》应用程序上线。正版的应用程序每天只能免费查两个字, 超出限定再行查询需要支付 40 元使用费。自去年以来,多家互联网内容平台和 自媒体,纷纷推出了知识付费产品,一时间语音问答、会员订阅、直播课程等知 识服务爆红。是谁在为这些付费内容买单?记者调查发现,年轻人在享有丰富物 质生活的同时,对文化消费的支出也越来越大,正成为付费阅读中越来越具话语 权的群体。 用户为内容付费的习惯并非天然形成,这部分归功于政府近年来加强网络版权保 护的力度。尤其是连续多年的“网剑行动”有效打击了网络侵权盗版行为。与互 联网商业靠吸引流量、构建庞大生态系统变现的模式相比,知识付费因其投入成 本低、产业链条短、变现直接而备受个体创业者欢迎,也契合了当下国内的创新 创业热潮。 摘编自:《中国江苏网》2017 年 11 月 23 日) 材料三: 但问题不在于解答是否令人满意,而是这种方式容易让人养成依赖性——只要我 点点鼠标、花点儿小钱,所有我寻求的答案立即一目了然。我得到了答案,却失 去了存疑、寻找、分析、判断、论证的过程。换句话说,我在没有思考的情况下 就拿到了答案,痛快倒是痛快,但我怀疑长此以往自己会不会上瘾。 用户之所以愿意付费阅读,除了要获取某些急需的知识、技能或经验外,更多的 是希望通过学习有所成长,但知识付费碎片化的解答方式显然难以满足这种需 求。知道了某些问题的答案会让你看起来很聪明,但那只是因为你记住了答案, 与你的实际思考能力无关。下次碰到问题,你照样一筹莫展。知识多和思考能力 强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7 年 11 月 23 日 材料四: 为知识付费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有人担心为知识付费会造成网络用户间因经 济因素而不平等,其实,互联网对知识的普及化程度一直在加深,我们获取各类 信息也更加容易。但是,信息的数量不等于知识的精度和深度,为知识付费所对 应的信息服务主要是后者。 网络提供知识的模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模式以信息全面广博为特征,另一种模式 则追求信息的深刻新颖。前者多采用免费服务,信息上传和分享者并不求经济回 报。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无法满足于普及型的信息提供,如果想知道的东西 在百度、谷歌上能轻松查到,知识精英也就不存在了。对那些渴望得到更精准、 更前沿信息的人来说,有针对性地付费获取知识,无疑是最佳选择。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6 年 07 月 27 日 7.下列对四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材料一侧重于用户需求角度,分析 2017 年中国内容付费用户的倾向领域的份 额比例,能对我国内容付费发展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B.材料二通过《新华字典》应用程序上线的例子引出内容付费的发展盛况,对其 快速发展原因的分析,揭示了其在我国的广阔前景。 C.材料三侧重于分析内容付费存在的不足及原因,是作者个人的冷静思考,但也 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这必将在客观上限制其发展。 D.材料四侧重于网络对知识付费提供内容的分析,并对人们的担忧的内容进行了 解释,指出这种消费形式对于部分人是最好的选择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专业资料和文学书籍两类的用户倾向占到将近六成,表明我国内容付费的消费 者是专业研究人员和文学的爱好者。 B年轻人在对文化的消费中是具有话语权的群体,这与他们享有丰富的物质生活 和对于内容付费的支出有很大关系。 C.与互联网商业的模式不同,知识付费契合了国内创新产业热潮,具有投入成本 低、产业链条短、变现直接等特点。 D.以信息全面广博为模式的知识在网络上是免费的,而以追求信息的深刻新颖为 模式的知识必须付费后才能得到 9.对于促进“内容付费”的快速良性发展,结合文本,请分别给国家、商家、消 费者提条建议。(6分)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 行贪横,从事苏正和案其罪。凉州刺史梁鹄欲杀正和以免其负,计未定。访之于 勋,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勋日:“不可。谋事杀良,非忠也 乘人之危,非仁也。”乃谏鹄,鹄从之。正和得免而诣勋求谢,勋不见,曰:“吾 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中平元年,北地羌胡寇乱陇右,使勋屯阿阳以拒 贼锋。时叛羌围护羌校尉夏育,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 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 我于此。”滇吾素为勋所厚,乃以兵捍众曰:“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 勋仰骂曰:“死反虏,汝何知?促来杀我!”众相视而惊。羌戎服其义勇,不敢 加害,送还汉阳。后刺史杨雍即表荐勋领汉阳太守。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廪 之,先出家粮以率众,至活者千余人。拜京兆尹。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 恃势贪放,勋案得其赃千余万,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 有诏穷案,威震京师。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监,幸于皇太子。太子因蹇硕属望子 进为孝廉,勋不肯用。或曰:“皇太子副主,望其所爱,硕帝之宠臣,而子违之, 所谓三怨成府者也。”勋曰:“选贤所以报国也。非贤不举,死亦何恨!”及帝 崩,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自公卿以下,莫不卑下于卓,唯勋长揖争礼,见者 皆为失色。勋虽强直不屈,而内厌于卓,不得意,疽发背卒,时年五十 (选自《后汉书·盖勋传》) 注:滇吾,烧当羌首领滇良之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 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B.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 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C.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 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D.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 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专业资料和文学书籍两类的用户倾向占到将近六成,表明我国内容付费的消费 者是专业研究人员和文学的爱好者。 B.年轻人在对文化的消费中是具有话语权的群体,这与他们享有丰富的物质生活 和对于内容付费的支出有很大关系。 C.与互联网商业的模式不同,知识付费契合了国内创新产业热潮,具有投入成本 低、产业链条短、变现直接等特点。 D.以信息全面广博为模式的知识在网络上是免费的,而以追求信息的深刻新颖为 模式的知识必须付费后才能得到。 9.对于促进“内容付费”的快速良性发展,结合文本,请分别给国家、商家、消 费者提条建议。(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 行贪横,从事苏正和案其罪。凉州刺史梁鹄欲杀正和以免其负,计未定。访之于 勋,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勋日:“不可。谋事杀良,非忠也; 乘人之危,非仁也。”乃谏鹄,鹄从之。正和得免而诣勋求谢,勋不见,曰:“吾 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中平元年,北地羌胡寇乱陇右,使勋屯阿阳以拒 贼锋。时叛羌围护羌校尉夏育,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 人为鱼丽之阵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 我于此。”滇吾素为勋所厚,乃以兵捍众曰:“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 勋仰骂曰:“死反虏,汝何知?促来杀我!”众相视而惊。羌戎服其义勇,不敢 加害,送还汉阳。后刺史杨雍即表荐勋领汉阳太守。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廪 之,先出家粮以率众,至活者千余人。拜京兆尹。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 恃势贪放,勋案得其赃千余万,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 有诏穷案,威震京师。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监,幸于皇太子。太子因蹇硕属望子 进为孝廉,勋不肯用。或曰:“皇太子副主,望其所爱,硕帝之宠臣,而子违之, 所谓三怨成府者也。”勋曰:“选贤所以报国也。非贤不举,死亦何恨!”及帝 崩,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自公卿以下,莫不卑下于卓,唯勋长揖争礼,见者 皆为失色。勋虽强直不屈,而内厌于卓,不得意,疽发背卒,时年五十一。 (选自《后汉书·盖勋传》) 注:滇吾,烧当羌首领滇良之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 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B. 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 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C. 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 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D. 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羌 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