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与沟通》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 1.1文化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1.2文化背景的含义及对疾病的影响、跨文化沟通的含义 2理解 2.1文化休克的概念 2.2跨文化沟通在护理研究中的体现: 3掌握 3.1预防文化休克的策略 3.2利用赖宁格跨文化护理理论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实施护理 【教学方法】 1.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评价为手段,以CBL、PBL为主要教学法进行启发式教学: 2.课堂讲授、自学及互动式讨论。 3.适当联系临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多煤体课件、黑板板书相结合,以图、文、声等多角度介绍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本节内容教学时间约160分钟.具体内容时间分配如下: 1.引入新课 (1)通过对电影《刮痧》的片段播放,从两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所引起的冲突 引入本次课的主题,激起学生的兴趣: 6分钟 (2)通过对护理工作中由文化差异所引起冲突的案例的介绍,引导学生对现实 工作中跨文化沟通重要性的思考。 4分钟 2.详细讲解介绍护理人际关系中的跨文化沟通相关内容,共150分钟。 第一节课 播放一组体现文化差异的图片,给予学生有关文化的感性认识: 2分钟 介绍文化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18分钟 文化背景的含义及对疾病的影响、跨文化沟通的含义 10分钟
1 《思维与沟通》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 1.1 文化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1.2 文化背景的含义及对疾病的影响、跨文化沟通的含义; 2 理解 2.1 文化休克的概念 2.2 跨文化沟通在护理研究中的体现; 3 掌握 3.1 预防文化休克的策略 3.2 利用赖宁格跨文化护理理论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实施护理 【教学方法】 1.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评价为手段, 以 CBL、PBL 为主要教学法进行启发式教学; 2.课堂讲授、自学及互动式讨论。 3.适当联系临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多媒体课件、黑板板书相结合,以图、文、声等多角度介绍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本节内容教学时间约 160 分钟.具体内容时间分配如下: 1.引入新课 (1)通过对电影《刮痧》的片段播放,从两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所引起的冲突 引入本次课的主题,激起学生的兴趣; 6 分钟 (2)通过对护理工作中由文化差异所引起冲突的案例的介绍,引导学生对现实 工作中跨文化沟通重要性的思考。 4 分钟 2.详细讲解 介绍护理人际关系中的跨文化沟通相关内容,共 150 分钟。 第一节课 播放一组体现文化差异的图片,给予学生有关文化的感性认识; 2 分钟 介绍文化的概念、分类及特征; 18 分钟 文化背景的含义及对疾病的影响、跨文化沟通的含义 10 分钟
第二节课 跨文化沟通在护理研究中的体现 18分钟 播放《青年医生》中沟通片段,引起同学的关注并了解同学的观后感4分钟 跨文化沟通的定义、特点及类型 18分钟 第三节课 文化休克相关知识 10分钟 文化休克的分期 10分钟 预防文化休克的策略 15分钟 联系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帮助学生发散思维 5分钟 第四节课 展示医患跨文化沟通引起纠纷的一组数据和图片,过渡到对护理工作中跨文化沟 通的学习 5分钟 结合相关文献学习,介绍赖宁格跨文化护理理论 15分钟 结合案例学习跨文化护理理论的具体应用 15分钟 小结 5分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文化的定义及分类: 2.文化背景、文化休克的含义; 难点1.跨文化沟通在护理研究中的体现: 2.文化休克的预防及处理策略。 【课后思考题】 反思自己平时是如何理解跨文化沟通与护理的?其利与弊是什么? 【课后记】 总体教学效果:良好 学生学习情绪:良好 教学内容:合理 教学方法:合适 教学时间分配:应控制自由讨论时间以及减少对非重点内容的讲解时间。 【备注】 1.突出重点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讲稿中采用“★”标示。 2.突破难点内容的教学方法,讲稿中中采用“▲”标示。 3.拓展知识,教案中采用“蓝色斜体字加下划线”标示。 《思维与沟通》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及 时间分配 2
2 第二节课 跨文化沟通在护理研究中的体现 18 分钟 播放《青年医生》中沟通片段,引起同学的关注并了解同学的观后感 4 分钟 跨文化沟通的定义、特点及类型 18 分钟 第三节课 文化休克相关知识 10 分钟 文化休克的分期 10 分钟 预防文化休克的策略 15 分钟 联系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帮助学生发散思维 5 分钟 第四节课 展示医患跨文化沟通引起纠纷的一组数据和图片,过渡到对护理工作中跨文化沟 通的学习 5 分钟 结合相关文献学习,介绍赖宁格跨文化护理理论 15 分钟 结合案例学习跨文化护理理论的具体应用 15 分钟 小结 5 分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文化的定义及分类; 2.文化背景、文化休克的含义; 难点 1.跨文化沟通在护理研究中的体现; 2.文化休克的预防及处理策略。 【课后思考题】 反思自己平时是如何理解跨文化沟通与护理的?其利与弊是什么? 【课后记】 总体教学效果:良好 学生学习情绪:良好 教学内容:合理 教学方法: 合适 教学时间分配:应控制自由讨论时间以及减少对非重点内容的讲解时间。 【备注】 1.突出重点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讲稿中采用“★”标示。 2.突破难点内容的教学方法,讲稿中中采用“▲”标示。 3.拓展知识,教案中采用“蓝色斜体字加下划线”标示。 《思维与沟通》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及 时间分配
跨文化沟通与护理 【导入新课】 一、电影《刮痧》片段 引入以传统中医文化“刮痧”为焦点设计的一场中美文化冲突场景,看 提问:学生看完该段视 完后提问学生该片段带给他们哪些思考。(举手示意)引出本次课的主题。 频的感想。引导其联 想,激起学习兴趣。 6min 二、列举一个护理工作中的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冲突场景 对于剖宫产手术后的胎盘,患者一般都不会要求自己带回,通常 是由手术室护士按照医院医疗废物处理流程进行处理。但是有一次, 在产妇术后的第二天,产妇的婆婆刚从农村赶来,十分焦急地来到手 术室向护士索要胎盘 家属:“那是我家人身上掉下的肉,我要带回家处理”。 护士:“老人家,你应该早说呀,已经第二天了,早就运出去处理了, 现在去哪找?”。 家属:“不行,你们一定要给我找回来,对我们家非常重要”。 CBL教学:通过一个发 护士:“老人家,一个胎盘你非要带回家干嘛呢,脏兮兮的,真的 生护理工作中,由文化 没必要,况且现在也找不到了”。 差异导致的冲突场景 家属:“我一定要拿回去,这是我们那的规矩,你说没必要就没必要吗, 的介绍,引导学生回到 你懂什么?我要找护士长要”。 本次课的学习当中。 手术室门口一阵吵闹中… 3min 之后了解到,这是当地农村的一个风俗习惯,胎盘要拿回家土埋, 这样才吉利。而护士却不知道某些地区的这一风俗习惯,所以不理解 家属的这一要求。 请思考: 导致案例中人物冲突一个关键的原因是什么? 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信仰等的差异 文化背景的差异一 ◆跨文化沟通 三、引出本次课学习的4个主题: 1、如何理解文化相关术语? 将本次课的学习内容 2、跨文化在护理研究中的体现? 总结为5个问题,使学 3、文化背景、文化休克是指什么? 生思路更加清晰,目的 4、如何利用跨文化护理理论解决临床问题? 更加明确。 1min 3
3 跨文化沟通与护理 【导入新课】 一、电影《刮痧》片段 引入以传统中医文化“刮痧”为焦点设计的一场中美文化冲突场景,看 完后提问学生该片段带给他们哪些思考。(举手示意)引出本次课的主题。 二、列举一个护理工作中的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冲突场景 对于剖宫产手术后的胎盘,患者一般都不会要求自己带回,通常 是由手术室护士按照医院医疗废物处理流程进行处理。但是有一次, 在产妇术后的第二天,产妇的婆婆刚从农村赶来,十分焦急地来到手 术室向护士索要胎盘...... 家属:“那是我家人身上掉下的肉,我要带回家处理”。 护士:“老人家,你应该早说呀,已经第二天了,早就运出去处理了, 现在去哪找?”。 家属:“不行,你们一定要给我找回来,对我们家非常重要”。 护士:“老人家,一个胎盘你非要带回家干嘛呢,脏 兮兮的 ,真的 没必要,况且现在也找不到了”。 家属:“我一定要拿回去,这是我们那的规矩,你说没必要就没必要吗, 你懂什么?我要找护士长要”。 手术室门口一阵吵闹中...... 之后了解到,这是当地农村的一个风俗习惯,胎盘要拿回家土埋, 这样才吉利。而护士却不知道某些地区的这一风俗习惯,所以不理解 家属的这一要求。 请思考: 导致案例中人物冲突一个关键的原因是什么? 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信仰等的差异 文化背景的差异 跨文化沟通 三、引出本次课学习的 4 个主题: 1、如何理解文化相关术语? 2、跨文化在护理研究中的体现? 3、文化背景、文化休克是指什么? 4、如何利用跨文化护理理论解决临床问题? 提问:学生看完该段视 频的感想。引导其联 想,激起学习兴趣。 6min CBL 教学:通过一个发 生护理工作中,由文化 差异导致的冲突场景 的介绍,引导学生回到 本次课的学习当中。 3min 将本次课的学习内容 总结为 5 个问题,使学 生思路更加清晰,目的 更加明确。 1min
【主要内容】 主题一:如何理解文化相关术语?(文化、文化背景、跨文化沟通) iti价 通过一组能体现中西 方文化差异的图片的 播放,使学生形成对文 化的感性认识,生动形 象。 2min 北人的优点是厚重,但厚重之弊也愚:南人的优点是机灵,但机灵之弊 也狡。 鲁迅《南人与北人》 一、公认的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在某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通过对文化图片的感 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信仰、 性认识后,学习文化 艺术、法律、风俗习惯、风尚、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 的抽象定义。 表现形式”。 2min
4 【主要内容】 主题一:如何理解文化相关术语?(文化、文化背景、跨文化沟通) 北人的优点是厚重,但厚重之弊也愚;南人的优点是机灵,但机灵之弊 也狡。 —— 鲁迅《南人与北人》 一、公认的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在某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信仰、 艺术、法律、风俗习惯、风尚、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 表现形式”。 通过一组能体现中西 方文化差异的图片的 播放,使学生形成对文 化的感性认识,生动形 象。 2min 通过对文化图片的感 性认识后,学习文化 的抽象定义。 2min
二、文化的分类 按照文化现象划分 冬物质文化:社会普遍存在的物质形态。 列举实例解释文化的 精神文化:理论、观念、心理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科学、宗 分类,加深同学对文 教、符号、文学、艺术、法律、道德等。 化内涵的理解。 4min 冬方式文化:文化现象的核心和最基本内容。包括生产方式 、组织方式、生存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 式、社会遗传方式等。 按照表现形式划分 ÷硬文化:是文化的物质外壳,表层结构,如物质财富 ÷软文化:指活动方式与精神产品,是文化的深层结构 按照文化特点划分 ÷主文化:是社会上占主导地位,为社会多数人所接受的 文化 冬亚文化:当 个社会的某一群体形成一种既包括主文化 的某些特征, 文包 活一些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 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群体文化被称为亚文化。如职业亚 文化 反文化:对现存社会秩序的背离及否定,对现存文化的 抵触及对抗 讨论:似乎什么都是文化,以至于我想象不到,还有哪些东西 课堂师生互动讨论: 不属于文化的范畴?列 老师反向引导学生思 考。然后在一篇文献 中寻找正确的答案。 文化的定义内容与作用孙富江,pdf 间接启发学生的循证 思维。 4min 【知识拓展】 文化概念的外延主要包括:价值观、思想和道德三个方面
5 二、文化的分类 列举实例解释文化的 分类,加深同学对文 化内涵的理解。 4min 课堂师生互动讨论: 老师反向引导学生思 考。然后在一篇文献 中寻找正确的答案。 间接启发学生的循证 思维。 4min 讨论:似乎什么都是文化,以至于我想象不到,还有哪些东西 不属于文化的范畴?! 【知识拓展】 文化概念的外延主要包括:价值观、思想和道德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