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酶 酶的概述 酶的分类与命名 酶的化学本质 四.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五.酶作用的专一性 六.酶作用的机理 七.酶促反应的速度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八.酶的制备与酶活力的测定 九.酶的应用
第五章 酶 一. 酶的概述 二. 酶的分类与命名 三. 酶的化学本质 四. 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五. 酶作用的专一性 六. 酶作用的机理 七. 酶促反应的速度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八. 酶的制备与酶活力的测定 九. 酶的应用
酶的概述 有机物质在体外环境中合成与分解需高 温高压等剧烈条件,而在生物体内极其 温和的情况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可完 成(如),为什么? 定义:酶是生物体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特 殊催化活性和特定空间构象的生物大分 子,包括蛋白质及核酸,又称为生物催 化剂
一 . 酶的概述 有机物质在体外环境中合成与分解需高 温高压等剧烈条件,而在生物体内极其 温和的情况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完 成(如…),为什么? 定义: 酶是生物体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特 殊催化活性和特定空间构象的生物大分 子,包括蛋白质及核酸,又称为生物催 化剂
酶( Enzyme)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亦称为生物催化剂 Biocatalysts 绝大多数的酶都是蛋白质( Enzyme和 Ribozyme)。 酶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称为酶促反应 Enzymatic reaction o 在酶的催化下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称为底 物 substrate
酶(Enzyme)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亦称为生物催化剂Biocatalysts 。 ▪ 绝大多数的酶都是蛋白质(Enzyme和 Ribozyme)。 ▪ 酶催化的生物化学反应,称为酶促反应 Enzymatic reaction。 ▪ 在酶的催化下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称为底 物substrate
的研究历史 ●1897年,酶的发现和提出: Buchner兄弟用不 含细胞的酵母汁成功实现了发酵。提出了发酵与 活细胞无关,而与细胞液中的酶有关 ●1913年, Michaelis和 LEnten提出了酶促动力学 原理米氏学说。 ●1926年, Sumner从刀豆种子中分离、纯化得到了 脲酶结晶,首次证明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 ●1982年,Cech对四膜虫的研究中发现RNA具有催 化作用
酶的研究历史 ⚫ 1897年,酶的发现和提出:Buchner兄弟用 不 含细胞的酵母汁成功实现了发酵。提出了发酵与 活细胞无关,而与细胞液中的酶有关。 ⚫ 1913年,Michaelis和Menten提出了酶促动力学 原理—米氏学说。 ⚫ 1926年,Sumner从刀豆种子中分离、纯化得到了 脲酶结晶,首次证明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 ⚫ 1982年,Cech对四膜虫的研究中发现RNA具有催 化作用
酶和一般催化剂的共性: .用量少而催化效率髙; 2.它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但是不能 改变化学反应平衡。酶本身在反应前后也 不发生变化。 3.酶能够稳定底物形成的过渡状态,降低 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的进行
酶和一般催化剂的共性: 1.用量少而催化效率高; 2.它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但是不能 改变化学反应平衡。酶本身在反应前后也 不发生变化。 3.酶能够稳定底物形成的过渡状态,降低 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