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上帝之城 鲜有人否认基督教文化已经是中国社会中现存的一股重要文化力 量,及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应起的作用。专家学者们在思考未来中 国文化发展的走向时,无疑会涉及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在 创建汉语神学时也需要以历史为镜。《上帝之城》虽有其历史局限, 性,但仍可资借鉴。例如,中国宗教的多元状况与罗马帝国何其相 似。我们通过比较即可知道,在这样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信仰与理 性的协调程度,信仰群体与整个社会的关系将是我们判断中国现存 各宗教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的走向与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而神学的 创建发展亦可作为我们估量各种宗教文化创造力的尺度之一。 1999年,本人应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之邀着手翻译此 书,后于2003年至2004年分上、中、下三册在香港出版繁体字本。 现为满足中国内地广大读者的需要,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简体字本 出版之前,译者对繁体字本中的若干错误做了修订。借此机会,感谢 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的授权,并向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张伟 珍女土表示诚挚的谢意。 清华大学哲学系王晓朝 2005年12月20日
26 上帝之戚 鲜有人否认基督教文化已经是中国社会中现存的一股重要文化力 量,及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应起的作用。专家学者们在思考未来中 国文化发展的走向时,无疑会涉及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在 创建汉语神学时也需要以历史为镜。《上帝之城》虽有其历史局限 性,但仍可资借鉴。例如,中国宗教的多元状况与罗马帝国何其相 似。我们通过比较即可知道,在这样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信仰与理 性的协调程度,信仰群体与整个社会的关系将是我们判断中国现存 各宗教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的走向与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而神学的 创建发展亦可作为我们估量各种宗教文化创造力的尺度之一。 1999 年,本人应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之邀着手翻译此 书,后于 年至 年分上、中、下三册在香港出版繁体字本。 现为满足中国内地广大读者的需要,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简体字本。 出版之前,译者对繁体字本中的若干错误做了修订。借此机会,感谢 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的授权,并向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张伟 珍女士表示诚挚的谢意。 清华大学哲学系 王晓朝 2005 12 20
第 卷 本卷提要】奥古斯丁批判异教徒把世上发生的一系 列灾难,特别是哥特人最近洗劫罗马,归咎于基督教及其禁 止崇拜诸神。他认为生活中的幸运和灾祸为善人和恶人所 共有。最后,他谴责可耻地讥笑基督教妇女遭受敌兵侮辱 的那些人 前言写作本书的基本设想 最荣耀的上帝之城①是本书的主题,我最亲爱的孩子马凯利努 斯( Marcellinus)②,写作此书是出于你的建议,我现将此书按照应许 题献给你。关于上帝之城,我已经为她做了辩护,反对那些宁要他们 自己的诸神,而不要这座城的创建者的人。这座城具有无与伦比的 ①奥古斯丁用“ civitas Dei”这个大公教的术语称呼由上帝创建和统治的国家 与社团。这个术语在圣经中用来指耶路撒冷或旧约时代的教会(《诗篇》40:6,4; 48:1,8;87:3),指天上的耶路撒冷或完善的教会(《希伯来书》11:10,16;12:22 《启示录》3:12;21:2;22:14,19)。奥古斯丁用这个术语指整个上帝之国,在军事 和国家两方面既有犹太教的含义,又有基督教的含义,并用它来与今世衰亡的国家 相对立。他的著作涉及两种国家但他用较好的国家为全书命名称之为“上帝之 ②马凯利努斯是奥古斯丁的朋友曾恳请他撰写这部著作。马凯利努斯受罗 马皇帝荷诺留( Honorius)的派遣,主持公元411l年夏大公教与多纳图派主教举行的 会议,判定大公教为胜利者。但由于他采用严峻的法律来对待多纳图主义者,因此成 为报复的牺牲品,死后被尊为大公教的圣徒。参阅奥古斯丁:《书信集》133,136
1 第一卷 [本卷提要]奥古斯丁批判异教徒把世上发生的一系 列灾难,特别是哥特人最近洗劫罗马,归咎于基督教及其禁 止崇拜诸神。他认为生活中的幸运和灾祸为善人和恶人所 共有。最后,他谴责可耻地讥笑基督教妇女遭受敌兵侮辱 的那些人。 前言写作本书的基本设想 最荣耀的上帝之城①是本书的主题,我最亲爱的孩子马凯利努 斯( Marcellinus )②,写作此书是出于你的建议,我现将此书按照应许 题献给你。关于上帝之城,我已经为她做了辩护,反对那些宁要他们 自己的诸神,而不要这座城的创建者的人。这座城具有无与伦比的 奥古斯丁用"civitas Dei" 这个大公教的术语称呼由上帝创建和统治的国家 与社团。这个术语在圣经中用来指耶路撒冷或旧约时代的教会(~诗篇)40: 6 , 4; 48: 1 • 8; 87: 3 ) .指天上的耶路撒冷或完善的教会({希伯来书)11: 10 , 16; 12: 22; 《启示录)3: 12; 21:2; 22: 14 19) 。奥古斯丁用这个术语指整个上帝之国,在军事 、和国家两方面既有犹太教的含义,又有基督教的含义,并用它来与今世衰亡的国家 相对立。他的著作涉及两种国家,但他用较好的国家为全书命名,称之为"上帝之 城"。 马凯利努斯是奥古斯丁的朋友,曾恳请他撰写这部著作。马凯利努斯受罗 马皇帝荷诺留 (Honorius) 的派遣,主持公元 411 年夏大公教与多纳图派主教举行的 会议,判定大公教为胜利者。但由于他采用严峻的法律来对待多纳图主义者,因此成 为报复的牺牲品,死后被尊为大公教的圣徒。参阅奥古斯丁:~书信集)133 , 136 , 138 , 139. 143 , 151
2 上帝之城 荣耀,无论这座城在我们看来是否凭着信仰存活在似水流年中①,在 不敬神的人中作客旅,还是将在永恒宝座上居住,像她现在这样忍耐 等待着,期盼“公义将转向审判”②,这座城依靠其卓越的品格,已稳 操最终胜利和完全和平之胜券。这项工作既伟大又艰巨,但上帝是 我的助佑。③ 然而我明白,劝导骄傲者承认谦卑美德之伟大需要非凡的才能 谦卑美德使我们高升——然而不是靠人的傲慢,而是凭上帝的恩 宠——超越一切无常的浮世荣华。我们所说的这座城的国王和创建 者在圣经中用这样的话语对他的子民宣谕神圣的律法:“上帝阻挡 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④这指的是上帝的属性,但是妄自尊大 的灵魂和骄傲的野心也会假冒,并且非常喜欢将这上帝的属性充作 自己的品行,所以“对臣服的人要宽大,对骄傲的人要征服。”⑤ 因此,我们所从事的这项工作的计划,便要求我们在有机会的时 候,也必须谈及世俗之城,尽管世俗之城是各民族的霸主,但它本身 却受统治欲的支配。 章1由于敬重基督,蛮族人在洗劫罗马时饶恕了那些敌视基督之 名的人 敌人属于这座世俗之城,为了反对这些敌人,我必须捍卫上帝之 城。他们中有许多人确实摈弃了不敬上帝的错误,成为这座城的足 ①参阅《哈巴谷书》2:4;《罗马书》1:17;《加拉太书》3:11;《希伯来书》10:38。 ②《诗篇》94:15,有英译本作“审判将转向公义”。奥古斯丁由于不懂希伯来 文,因此在引用旧约经文时只能依据他那个时代不完善的拉丁文译本,他一开始甚至 反对杰罗姆修订拉丁文圣经 ④《雅各书》4:6;《彼得前书》5:5。 ⑤维吉尔:《埃涅阿斯纪》,卷ⅵ,行853。本书所引维吉尔语均参照杨周翰中 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84年),并结合原文作适当修改,以下不一一注明
2 上帝之城 荣耀,无论这座城在我们看来是否凭着信仰存活在似水流年中①,在 不敬神的人中作客旅,还是将在永恒宝座上居住,像她现在这样忍耐 等待着,期盼"公义将转向审判"②,这座城依靠其卓越的品格,已稳 操最终胜利和完全和平之胜券。这项工作既伟大又艰巨,但上帝是 我的助佑。③ 然而我明白,劝导骄傲者承认谦卑美德之伟大需要非凡的才能, 谦卑美德使我们高升一-然而不是靠人的傲慢,而是凭上帝的恩 宠-一一超越→切元常的浮世荣华。我们所说的这座城的国王和创建 者在圣经中用这样的话语对他的子民宣谕神圣的律法"上帝阻挡 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④这指的是上帝的属性,但是妄自尊大 的灵魂和骄傲的野心也会假冒,并且非常喜欢将这上帝的属性充作 自己的品行,所以"对臣服的人要宽大,对骄傲的人要征服。"⑤ 因此,我们所从事的这项工作的计划,便要求我们在有机会的时 候,也必须谈及世俗之城,尽管世俗之城是各民族的霸主,但它本身 却受统治欲的支配。 由于敬重墓蔷,蛮族人在洗劫罗马时饶恕了那些敌视墓蔷 名的人 敌人属于这座世俗之城,为了反对这些敌人,我必须捍卫上帝之 城。他们中有许多人确实摸弃了不敬上帝的错误,成为这座城的足 参阅《哈巴谷书}2:4;< 罗马书}1:17;< 加拉太书}3: 11;< 希伯来书} 10: 38 《诗篇 }94: 15 ,有英译本作"审判将转向公义"。奥古斯丁由于不懂希伯来 文,因此在引用旧约经文时只能依据他那个时代不完善的拉丁文译本,他一开始甚至 反对杰罗姆修订拉丁文圣经。 参|涌《诗篇 }118:6 《雅各书 }4:6; <彼得前书 }5:5 维吉尔:<埃涅阿斯纪},卷 vi ,行 853 。本书所引维吉尔语均参照杨周翰中 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 1984 年) ,并结合原文作适当修改,以下不一一注明
第 卷 够可靠的公民;但仍有许多人仍旧在仇视救赎者,对他非凡的庇护并 不感恩,竟然忘了自己若非在圣堂中躲藏,就不能躲过敌人的刀枪, 现在也就不能信口雌黄吹嘘自己命大了①这些由于蛮族人敬重 基督而得到宽恕的罗马人不是成为基督之名的敌人了吗?殉道者 的尸骨和使徒的教会可以为此作证,在这座城市遭难时,圣堂之门 打开了,接纳所有前来投奔避难的人,无论他们是基督徒还是异教 徒。②嗜血的敌人在圣堂的门槛前止步,克制了他们的怒火。那 些有怜悯心的敌人还将未被杀戮的人引入圣堂,免得那些没有怜 悯心的人会再将他们杀戮。这些杀人凶手在其他地方确实都表现 得毫无怜悯心,到处实行战争之特许而滥杀无辜,而一来到这些禁 地,他们杀人的狂暴心就受到约束,他们捕捉战俘的迫切心也平 息了。 然而,这些逃过劫难的民众现在却谴责基督教,把降临这座城的 灾难归咎于基督。但是,他们之所以能保全性命,全靠蛮族人由于敬 重基督而宽恕他们,但他们并不认为这应当归功于我们的基督,而是 认为自己交了好运。如果他们还能明白事理,那么他们应当将敌人 施加的残酷磨难归功于那位上帝,因为上帝常常凭借严厉的惩罚来 纠正堕落的人性,而这种严厉的惩罚同样降临到义人和值得称道的 人,——这样做或者是要借着审判把他们迁往一个更好的世界,或者 是为了将来的目的,让他们仍旧活在人世间。 他们也应当将此归功于基督教时代的精神,因为这些嗜血成 性的蛮族人没有遵行战争常规,饶了他们的命,为了基督的缘故饶 ①奥古斯丁在这里指的是西哥特王阿拉里克( Alaric于公元40年包围罗马 他在侵略、征服罗马的蛮族国王中是最仁慈的。据说他曾接受阿里乌派基督教很可 能是出于阿里乌派主教、圣经翻译者乌尔菲拉斯( Mephilas)的教导。阿拉里克宽恕了 大公教基督徒。有关细节参阅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和弥尔曼的《拉丁基督教》。 ②参阅杰罗姆《书信》27
第一卷 3 够可靠的公民;但仍有许多人仍旧在仇视救赎者,对他非凡的庇护并 不感恩,竟然忘了自己若非在圣堂中躲藏,就不能躲过敌人的刀枪, 现在也就不能信口雌黄,吹嘘自己命大了。①这些由于蛮族人敬重 基督而得到宽恕的罗马人不是成为基督之名的敌人了吗?殉道者 的尸骨和使徒的教会可以为此作证,在这座城市遭难时,圣堂之门 打开了,接纳所有前来投奔避难的人,无论他们是基督徒还是异教 徒。②嗜血的敌人在圣堂的门槛前止步,克制了他们的怒火。那 些有怜悯心的敌人还将未被杀戮的人引人圣堂,免得那些没有怜 悯心的人会再将他们杀戮。这些杀人凶手在其他地方确实都表现 得毫无怜悯心,到处实行战争之特许而滥杀无辜,而一来到这些禁 地,他们杀人的狂暴心就受到约束,他们捕捉战俘的迫切心也平 息了。 然而,这些逃过劫难的民众现在却谴责基督教,把降临这座城的 灾难归咎于基督。但是,他们之所以能保全性命,全靠蛮族人由于敬 重基督而宽恕他们,但他们并不认为这应当归功于我们的基督,而是 认为自己交了好运。如果他们还能明白事理,那么他们应当将敌人 施加的残酷磨难归功于那位上帝,因为上帝常常凭借严厉的惩罚来 纠正堕落的人性,而这种严厉的惩罚同样降临到义人和值得称道的 人,一一这样做或者是要借着审判把他们迁往一个更好的世界,或者 是为了将来的目的,让他们仍旧活在人世间。 他们也应当将此归功于基督教时代的精神,因为这些嗜血成 、性的蛮族人没有遵行战争常规,饶了他们的命,为了基督的缘故饶 奥古斯丁在这里指的是西哥特王阿拉里克 (Alaric) 于公元 410 年包围罗马。 他在侵略、征服罗马的蛮族国王中是最仁慈的。据说他曾接受阿里乌派基督教,很可 能是出于阿里乌派主教、圣经翻译者乌尔菲拉斯( Ulphilas) 的教导。阿拉里克宽恕了 大公教基督徒。有关细节参阅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和弥尔曼的《拉了基督教》。 ②参阅杰罗姆《书信}27
上帝之城 恕了他们,无论这种仁慈是发生在那些乱七八糟的地方,还是发生 在献给基督之名的那些地方,尤其在宏大的圣堂里,尽管得到怜悯 要花费昂贵的代价,但它还是成了众人的避难所。因此,他们必须 对上帝谢恩,诚心诚意地忏悔,请求他的圣名的庇护,感谢上帝使 他们得以逃避永恒烈火—那些有着惯于撒谎的舌头的人则奉了 这种名—的惩罚,得以逃脱现世毁灭的惩罚。你们看到那些蛮 横无耻地凌辱基督仆人的人,其中有许多如果当初不伪装成基督 的仆人,就断难逃脱毁灭与杀戮。然而,他们现在以一种不感恩的 傲慢和最不虔诚的疯狂,冒着在永恒黑暗中受罚的危险,反对这个 名字,他们曾欺世盗名,靠这个名字保住了性命,以享受今世短暂 人生的光明。 章2胜利者为失败者的神的缘故而宽恕失败者不合战争惯例 无论是在罗马建城以前,还是自罗马崛起并扩张疆界以来,大小 战争,不计其数,史不绝书。翻遍这些史书,我们能否找到哪怕一个 实例,表明一座城市被外族人攻占的时候,胜利者饶恕了那些逃往圣 地,躲藏在他们的神灵庙宇中的人?或者能否找到一个实例,说明曾 有蛮族的将军下令不得杀害那些在神庙中躲藏的人?①埃涅阿斯 ( Aeneas)不是看到“普利阿姆( Priam)在神坛前用他自己的血玷污 他自己尊奉的圣火吗”②狄奥墨得( Diomede)和乌利西斯(Ulys ses)不是“杀死守卫,把对特洛亚生死攸关的雅典娜神像起了下来 ①在古代有过这样的例子,例如在攻下推罗(Tyre)以后,亚历山大 宽恕了在赫拉克勒斯神庙中避难的人,见阿里安《远征记》7:24。在卡罗奈( 战役以后,阿革西劳( Agesilaus)对在雅典嫏神庙中避难的人表现出同样的仁 普罗塔克《阿革西劳传》19。 ②维吉尔:《埃涅阿斯纪》,卷ⅱ,行501
4 上帝之城 恕了他们,无论这种仁慈是发生在那些乱七八糟的地方,还是发生 在献给基督之名的那些地方,尤其在宏大的圣堂里,尽管得到怜悯 要花费昂贵的代价,但它还是成了众人的避难所。因此,他们必须 对上帝谢恩,诚心诚意地忏悔,请求他的圣名的庇护,感谢上帝使 他们得以逃避永恒烈火一一那些有着惯于撒谎的舌头的人则奉了 这种名一一的惩罚,得以逃脱现世毁灭的惩罚。你们看到那些蛮 横无耻地凌辱基督仆人的人,其中有许多如果当初不伪装成基督 的仆人,就断难逃脱毁灭与杀戮。然而,他们现在以一种不感恩的 傲慢和最不虔诚的疯狂,冒着在永恒黑暗中受罚的危险,反对这个 名字,他们曾欺世盗名,靠这个名字保住了性命,以享受今世短暂 人生的光明 胜利者为失败者的神的缘故而宽恕失败者不台战争惯例 无论是在罗马建城以前,还是自罗马崛起并扩张疆界以来,大小 战争,不计其数,史不绝书。翻遍这些史书,我们能否找到哪怕一个均 实例,表明一座城市被外族人攻占的时候,胜利者饶恕了那些逃往圣 地,躲藏在他们的神灵庙宇中的人?或者能否找到一个实例,说明曾 有蛮族的将军下令不得杀害那些在神庙中躲藏的人?①埃涅阿斯 (Aene臼)不是看到"普利阿姆( Priam) 在神坛前用他自己的血站污 他自己尊奉的圣火吗"?②狄奥墨得( Diomede) 和乌利西斯( Ulysses) 不是"杀死守卫,把对特洛亚生死攸关的雅典娜神像起了下来, 在古代有过这样的例子,例如在攻下推罗( Tyre) 以后,亚历山大( Alexander) 宽恕了在赫拉克勒斯神庙中避难的人,见阿里安《远征记~7:24 。在卡罗奈( Coronea) 战役以后,阿革西劳( Agesilaus )对在雅典娜神庙中避难的人表现出同样的仁慈,参阅 普罗塔克《阿革西劳传~190 维吉尔:{埃涅阿斯纪~,卷 ii ,行 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