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译本序 理性论证。柏拉图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对奥古斯丁影响最大。他在 米兰听安布罗斯讲道的时候研究了这些哲学,他阅读了用拉丁文编 译的柏拉图主义著作,其中可能包括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 Plotinus)和波斐利( Porphyry)的作品。①奥古斯丁后来在回忆自己 的思想历程时提到,初次阅读柏拉图派哲学对他的思想起到两个实 质性作用:首先,这种哲学使他“懂得在物质世界之外找寻真理 改变了原先将上帝当作物质实体的看法;其次,使他接受了普罗提诺 把恶解释为善的匮乏的说法,③由此得到关于恶的根源的解释,并摆 脱了摩尼教的善恶二元论 以柏拉图主义为参照系,奥古斯丁重读了圣经,尤其是保罗书信。 结果,他不仅认为圣经与柏拉图派哲学和谐一致,而且看到圣经超越 柏拉图学派思想之处,这就是“道成肉身”和十字架的奥秘:基督甘取 奴仆的形象,通过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亡,担负起了人类死亡的痛苦 与恐惧,开辟了一条通往真理、通往永生的道路。④这样,长期以来 直困扰着奥古斯丁的两大问题,罪恶与死亡,终于迎刃而解了。 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奥古斯丁决定皈依基督教。公元386年 秋到387年春,他在米兰以北的一座乡间别墅中首次开始过潜修的 生活。当时他已辞去了修辞学教职,并解除了婚约,为正式加入基督 教作积极的思想准备。在《忏悔录》中,他回忆了最终做出这一决定 时的情景。那天,奥古斯丁怀着抉择的痛苦从房间里踱步来到花园, 突然从邻居那里传出清纯的童音:“拿着,读吧!拿着,读吧!”他立 即转身回屋,顺手打开圣经,默默地读了最先翻到的一段话:“不可 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 ①参阅布隆:《希波的奥古斯丁传》,页94。 ②参阅奥古斯丁:《忏悔录》,卷7,章20。 ③参阅奥古斯丁:《忏悔录》,卷7,章12。 ④参阅奥古斯丁:《忏悔录》,卷7,章9
中译本 11 理性论证。柏拉图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对奥古斯丁影响最大。他在 米兰昕安布罗斯讲道的时候研究了这些哲学,他阅读了用拉丁文编 译的柏拉图主义著作,其中可能包括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 (Plotinus) 和波斐利( Po hry) 的作品。①奥古斯丁后来在回忆自己 的思想历程时提到,初次阅读柏拉图派哲学对他的思想起到两个实 质性作用:首先,这种哲学使他"懂得在物质世界之外找寻真理",② 改变了原先将上帝当作物质实体的看法;其次,使他接受了普罗提诺 把恶解释为善的匮乏的说法,③由此得到关于恶的根源的解释,并摆 脱了摩尼教的善恶二元论。 以柏拉图主义为参照系,奥古斯丁重读了圣经,尤其是保罗书信。 也结果,他不仅认为圣经与柏拉图派哲学和谐一致,而且看到圣经超越 柏拉图学派思想之处,这就是"道成肉身"和十字架的奥秘:基督甘取 奴仆的形象,通过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亡,担负起了人类死亡的痛苦 与恐惧,开辟了一条通往真理、通往永生的道路。④这样,长期以来一 直困扰着奥古斯丁的两大问题,罪恶与死亡,终于迎刃而解了。 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奥古斯丁决定版依基督教。公元 386 秋到 387 年春,他在米兰以北的一座乡间别墅中首次开始过潜修的 生活。当时他已辞去了修辞学教职,并解除了婚约,为正式加入基督 教作积极的思想准备。在《忏悔录》中,他回忆了最终做出这一决定 时的情景。那天,奥古斯丁怀着抉择的痛苦从房间里踱步来到花园, 突然从邻居那里传出清纯的童音"拿着,读吧!拿着,读吧!"他立 即转身回屋,顺手打开圣经,默默地读了最先翻到的一段话"不可 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 参阅布隆:~希波的奥古斯丁传) ,页 94 参阅奥古斯丁:~忏悔录) ,卷 ,章 20 参阅奥古斯丁:~,忏悔录),卷 ,章 12 参阅奥古斯丁:~忏悔录),卷 ,章
上帝之城 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①这段话仿佛是专门为他而作,深深打 中他的要害,因为此前他一直“热衷于名利,渴望着婚姻”。②读完这 段话,他“顿觉有一道恬静的光射到心中,溃散了阴霾笼罩的疑 阵”。③到了公元387年复活节前夕,奥古斯丁终于受洗,正式加入 基督教。 受洗后不久,奥古斯丁与母亲、儿子启程返乡,后因母亲中途病 故,在罗马逗留了一年。公元388年,奥古斯丁经迦太基回到了家乡 塔加斯特。他变卖了家中仅有的一点儿财产,然后将钱分与穷人,并 建立了一个平信徒修道院,继续过着沉思和潜心著述的生活。这段 时期,他把基督教看作是从事哲学研究的有效帮助,着眼于善恶问 题探讨生活的幸福,批判了学园派的怀疑论和摩尼教的善恶二 元论。 公元391年,奥古斯丁访问希波( Hippo),在当地主教及教徒 们的极力挽留下,他很不情愿地担任了那里的牧师。不过,他很快 就进人角色,显示了出众的才华。他在那里将希波的摩尼教领袖 佛图纳图斯( Fortunatus)驳得体无完肤,迫使他当众认错并离开希 波。公元395年,奥古斯丁升任主教助理,396年继任希波主教。 他在这个职务上一干就是34年,直至公元430年8月28日去世 为止。此时,希波城已经处在蛮族汪达尔人( Vandals)的围困之 下,陷落在即 奥古斯丁担任希波主教期间,将全部精力都献给了教会事业。 他不知疲倦地布道,深入细致地解经,通过书信耐心回答来自各地的 提问,频频出席迦太基等地的宗教会议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他坚定 ①《罗马书》13:13-14 ②参阅奥古斯丁:《忏悔录》,卷6,章6。 ③参阅奥古斯丁:《忏悔录》,卷8,章12
12 上帝之饿 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①这段话仿佛是专门为他而作,深深打 中他的要害,因为此前他→直"热衷于名利,渴望着婚姻"。②读完这 段话,他"顿觉有一道恬静的光射到心中,攒散了阴 笼罩的疑 阵"。③到了公元 387 年复活节前夕,奥古斯丁终于受洗,正式加入 基督教。 受洗后不久,奥古斯丁与母亲、儿子启程返乡,后因母亲中途病 故,在罗马逗留了一年。公元 388 年,奥古斯丁经迦太基回到了家乡 塔加斯特。他变卖了家中仅有的一点儿财产,然后将钱分与穷人,并 建立了一个平信徒修道院,继续过着沉思和潜心著述的生活。这段 时期,他把基督教看作是从事哲学研究的有效帮助,着眼于善恶问 题,探讨生活的幸福,批判了学园派的怀疑论和摩尼教的善恶二 兀论。 公元 391 年,奥古斯丁访问希波 (Hippo) ,在当地主教及教徒 们的极力挽留下,他很不情愿地担任了那里的牧师。不过,他很快 就进人角色,显示了出众的才华。他在那里将希波的摩尼教领袖 佛图纳图斯( Fortunatus) 驳得体无完肤,迫使他当众认错井离开希 波。公元 395 年,奥古斯丁升任主教助理, 396 年继任希波主教。 他在这个职务上一干就是 34 年,直至公元 430 28 日去世 为止。此时,希波城已经处在蛮族汪达尔人 (Vandals) 的围困之 下,陷落在即。 奥古斯丁担任希波主教期间,将全部精力都献给了教会事业。 他不知疲倦地布道,深入细致地解经,通过书信耐心回答来自各地的 提问,频频出席迦太基等地的宗教会议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他坚定 《罗马书 }13: 13-14 ②参阅奥古斯丁:{忏悔录},卷 ,章 参阅奥古斯丁:{.忏悔录} ,卷 ,章 12
中译本序 13 地站在大公教会( Catholic)①的立场上,反对异端抨击异教。除了 继续批驳摩尼教,他还与多纳图派( Donatists)、裴拉鸠主义( Pelagian- ism)进行了长期的论战。针对前者的分裂行为,他坚持大公教会的 权威与统一;针对后者夸大自由意志的作用,他强调人的原罪,上帝 的恩典和救赎预定论。罗马城遭劫以后,他写下了《上帝之城》驳斥 异教徒的责难,为基督教的前途辩护。他还把自己原先所推崇的修 道生活方式纳入到教会之中,在主教住宅内建立了融教会生活与修 道生活为一体的修道院,成为当时北非基督教的中心,并成为后来发 展于欧洲的奧古斯丁修道会的前身。 、奥古斯丁的著作与版本 奥古斯丁的著作卷帙浩繁。据他自己晚年在《订正录》( Retrac- tation)一书中的回忆,奧古斯丁一生共撰写著作232部,还有数百封 (篇)书信和布道文。我们在这里仅作简要介绍 学者们公认,奥古斯丁的三部代表作是:《忏悔录》( Confes Stones),写于397年至401年;《论三位一体》( De Trinitate),写于 39年至419年;《上帝之城》( De Civitate dei),写于413年至 426年。 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反学园派》( Contra Academics),写于 86年;《论幸福生活》( De beata vita),写于386年;《独语录》(Soli- loquat),写于386年至387年;《论秩序》( De Ordine),写于386年; 《论辩证法》( De dialectica),真实性有争议,写于387年;《论灵魂不 朽》( De Immortalitate Animae),写于387年;《论自由意志》( De libe ① Catholic词在本书中统译为“大公教”,以区别古罗马帝国的天主教和后 来的天主教
中译本廖 13 地站在大公教会( Catholic) ①的立场上,反对异端,抨击异教。除了 继续批驳摩尼教,他还与多纳图派( Donatists )、裴拉坞主义( Pelaganism) 进行了长期的论战。针对前者的分裂行为,他坚持大公教会的 权威与统一;针对后者夸大自由意志的作用,他强调人的原罪,上帝 的恩典和救赎预定论。罗马城遭劫以后,他写下了《上帝之城》驳斥 异教徒的责难,为基督教的前途辩护。他还把自己原先所推崇的修 道生活方式纳人到教会之中,在主教住宅内建立了融教会生活与修 道生活为一体的修道院,成为当时北非基督教的中心,并成为后来发 展于欧洲的奥古斯丁修道会的前身。 三、奥古斯丁的著作与版本 奥古斯丁的著作卷 快浩繁。据他自己晚年在《订正录} (Retractation) 一书中的回忆,奥古斯丁一生共撰写著作 232 部,还有数百封 (篇)书信和布道文。我们在这里仅作简要介绍。 学者们公认,奥古斯丁的三部代表作是 忏悔录} ( Confessiones) ,写于 397 年至 401 年; ~论三位一体} (De Trinitate) ,写于 399 年至 419 上帝之城} (De Civitate Dei) ,写于 413 年至 426 年。 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反学园派} ( Contra Academicos) ,写于 386 年;~论幸福生活} (De Beata Vita) ,写于 386 年; ~独语录} (Soliloquia) ,写于 386 年至 387 年;~论秩序} (De Ordine) ,写于 386 年; 《论辩证法} (De Dialectica) ,真实性有争议,写于 387 年;~论灵魂不 朽} (De Immortalitate Animae) ,写于 387 年;~论自由意志} (De LibeCatholic 一词在本书中统译为"大公教",以区别古罗马帝国的天主教和后 来的天主教
上帝之城 ro arbitrio),写于388年至395年;《论音乐》( De musica)写于387年 至390年;《论谎言》( De mendacio),写于396年;《论基督导师》(De Magistro),写于387年至389年;《论异议》( De Diversis Quaestioni bus),写于388年;《论美与适宜》( De Pulchro et Apto),写于380年; 《论灵魂的量》( De Quantitate Animae),写于388年。 奥古斯丁著作有许多是论战性的。反摩尼教的有:《反佛图纳 的摩尼教》( Contra fortunatum manichaeum),写于392年;《反佛利科 摩尼教》( Contra Felicem manichaeus),写于398年;《反福斯图的摩 尼教》( Contra Faustum Manichaeum),写于400年;《反摩尼教的基本 教义》( Contra Epistolam Manichaeorum quam Vocant Fundamenti),写 于397年;《公教会之路》( De moribus ecclesiae catholicae),写于388 年;《摩尼教之路》( De moribus manichaeorum),写于388年;《反摩尼 教论灵魂二元》( De duabus Animabus contra Manichaeos),写于392 年;《反摩尼教论创世记》( De genesi contra Manichaeos),写于388 年;《反摩尼教论善的本性》( De Natura boni contra manichaeos),写 于399年。反多纳图派的著作有:《反多纳图派论洗礼》( De Baptis mo contra Donatists),写于400年。反裴拉鸠主义的著作有:《论本 性与恩典》( De Natura et Gratia Contra Pelagium),写于415年;《论裴 拉鸠行动》( De gestis Pelagii),写于417年;《论基督的恩典与论原 罪》( De Gratia Christi et de peccato Originali, contra Pelagium),写于 418年;《论恩典与自由意志》( De gratia et Libero arbitrio),写于 426年。 对奥古斯丁著作收录得较全的拉丁文版本主要有:本笃修道会 版( Benedictin, Paris,1679-1700);米涅(J.P. Migne)编《拉丁教 父文集》( Patrologiae Cursus Completus: Series latina, Paris,1844- 64,vols,32-47)。维也纳学院编《教父文集》( Corpus scriptorum ecclesiasticorum latinorum, Academy of Vienna ed, 78 vols., Latin
14 上带走戚 roArb trio0)λ,写于 388 年至 39 年;沃《论音乐》汩(D MusiIC a) 写于 38 39 年;氏《论谎言}c Menld ac lO叫) ,写于 396 年;刊《论基督导师》川(De Ma istro)λ,写于 38 年至 389 年;沃《论异议》川(D IVersI aes创由tionωm11 us叶) ,写于 388 年;{论美与适宜} (De Pulchro et Apto) ,写于 380 年; 《论灵魂的量}(De Quantitate Animae) ,写于 388 年。 奥古斯丁著作有许多是论战性的。反摩尼教的有:{反佛图纳 的摩尼教}(Contra Fortunatum Manichaeum) ,写于 392 年;{反佛利科 摩尼教} ( Contra Felicem Manichaeum) ,写于 398 年;-{反福斯图的摩 尼教} ( Contra Faustum Manichaeum) ,写于 400 年;{反摩尼教的基本 教义} (Contra Epistolam Manichaeorum quam Vocant Fundamenti) ,写 397 年;{公教会之路}(De 。由us Ecclesiae Catholicae) ,写于 388 年;{摩尼教之路}(De Moribus Mar haeorum) ,写于 388 年;{反摩尼 教论灵魂二元} (De Duabus Anin us contra Manichaeos) ,写于 392 年;{反摩尼教论创世记}(De Genesi contra Manichaeos) ,写于 388 年;{反摩尼教论善的本性}(De Natura Boni contra Manichaeos) ,写毛 399 年。反多纳图派的著作有:{反多纳图派论洗礼}(De Baptismo contra Donatistas) ,写于 400 年。反裴拉坞主义的著作有:{论本 性与恩典}C De Natura et Gratia Contra Pelagium) ,写于 415 年;{论裴 拉坞行动}(De Gestis Pelagii) ,写于 417 年;{论基督的恩典与论原 罪} (De Gratia Christi et de Peccato Originali , contra Pelagium) ,写于 418 年;{论恩典与自由意志}(De Gratia et Libero Arbitrio) ,写于 426 年。 对奥古斯丁著作收录得较全的拉丁文版本主要有:本笃修道会 版( Benedictina , Paris, 1679-1700); 米涅(]. P. Migne) 编《拉丁教 父文集} (Patrologiae Cursus Completus: Series Latina , Paris , 1844- 64 , vols, 32-47) 。维也纳学院编《教父文集} (Corpus sc torum ecclesiasticorum latinorum , Academy of Vienna ed. , 78 vols. , Latin
中译本序 text only, 1866f) 收录奥古斯丁著作的英文版本主要有:《尼西亚会议前后教父 著作集》( A Select Library of the Nicene and Post-Nicene Fathers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Schaff, P. ed., 1st and 2nd series, 28 vols., 1993 Michigan.);《教父文丛》( Library of the Fathers, Pusey, Keble,New- man,ed., Oxford,1838-1888,45vols);《基督教文献译丛》( Trans- London,l917f);《拉丁教父著作选集》( Fathers of the Church: Select- ed writings of the Latin Fathers, F. A. Wright ed, London, 1928) 《古代基督教作家》( ancient Christian Writers, Quasten, ed, Westminster, 1946f) 经过学者们的长期努力,奥古斯丁的著作已经有相当一部分译 成了中文。计有:《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独语 录》(内含《论自由意志》),成官泯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年;《奥古斯丁选集》(包括《论三位一体》前七卷、《论自由意志》 《论本性与恩典》和《教义手册》),汤清等译,基督教文艺出版社,香 港,1989年;《忏悔录》,应枫译,生命意义出版社,香港,1988年;《基 本教理讲授选集》(含《论信德与信经》、《与望教者谈信经》、《论信 德与行为》、《论基督徒的战斗》、《论基督徒的修养》、《论不见而 信》、《基本教程手册—论信望爱》、《启蒙教理讲授法》),田永正 译,闻道出版社,香港,1984年。 特别应当指出,《上帝之城》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有了一个中 译本,译名为《天主之城》(吴宗文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年)。 读者们当然要问,已经有了一个中译本,为什么还要再译?理由仍是 多方面的。不过在此,笔者只想说,作为一本世界名著,多一个中文 译本不仅不会损害其重要意义,反而能够凸显其重要价值。至于译 本之优劣,我们仍旧留给读者自己去判断。这可能也是香港汉语基
申译本 15 text only , 1866f) 收录奥古斯丁著作的英文版本主要有: {尼西亚会议前后教父 著作集> CA Select Library of the Nicene and Post-Nicene Fathers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 Schaff, P. ed. , 1st and 2nd series , 28 vols. , 1993 , Michigan. ) ; {教父文丛> CLibrary of the Fathers, Pusey , Keble , Newman ,此, Oxford , 1838 1888 45 vols) ; {基督教文献译丛> CTranslations of Christian Literature , Sparrow , Simpson , Lowther Clarke , ed. , Iρndon 1917f) ; {拉丁教父著作选集> CFathers of the Church: Selected writings of the Latin Fathers, F. A. Wright ed. , London , 1928); 《古代基督教作家>CAncient Christian Writers, Quaste Plumpe pd. Westminster 1946f) 经过学者们的长期努力,奥古斯丁的著作已经有相当一部分译 成了中文。计有:{忏悔录> ,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 1987 年;{独语 >C 内含《论自由意志» ,成官泯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7 年;{奥古斯丁选集> 包括《论三位一体》前七卷、《论自由意志》、 《论本性与恩典》和《教义手册» ,汤清等译,基督教文艺出版社,香 港, 1989 年爪'忏'悔录> ,应枫译,生命意义出版社,香港, 1988 年;{基 本教理讲授选集>C 含《论信德与信经》、《与望教者谈信经》、《论信 德与行为》、《论基督徒的战斗》、《论基督徒的修养》、《论不见而 信》、《基本教程手册一一论信望爱》、《启蒙教理讲授法>),回永正 译,闻道出版社,香港, 1984 年。 特别应当指出,{上帝之城》在 20 世纪 70 年代已经有了一个中 译本,译名为《天主之城>C 吴宗文译,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1 年)。 读者们当然要问,已经有了一个中译本,为什么还要再译?理由仍是 多方面的。不过在此,笔者只想说,作为一本世界名著,多一个中文 译本不仅不会损害其重要意义,反而能够凸显其重要价值。至于译 本之优劣,我们仍旧留给读者自己去判断。这可能也是香港汉语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