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 2010年秋学期高三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卷两部分,共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选考历史的考生,还要做附加题,共2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3.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答卷上 4.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泥沙/泥古不化拾级/拾金不昧载誉/载歌载舞 B.涤纶/羽扇纶巾弱冠/冠冕堂皇臭气/乳臭未干 C.纤维/纤尘不染薄饼/妄自菲薄横祸/横生枝节 D.屏障/屏气凝神臧否/否极泰来艾草/自怨自艾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傅雷当年翻译《高老头》时,极其负责,力求精益求精,一译再译,把自己的文稿 修改得体无完肤 B.当年有学校打算为他父亲钱基博百年诞辰开纪念会,钱钟书就致函不以为意,认为 这是在“招邀不三不四之人,讲谈不痛不痒之话”。 C.中国足球涉赌的领队、裁判一个接一个被处理,主管足协的官员谢亚龙等人已被公 安部立案侦查,大批网民弹冠相庆 D.删改后的阅读文本,读起来使人感到情节突兀,因为原作的伏笔文字都被命题人删 除了,只有看了原作,这困惑之处才冰释前嫌。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筛选并概括出印尼政府考虑迁都的四点理由。(每点不超过5个字) (4分) 雅加达在十五世纪时还是个小渔村,历经荷兰、英国、日本的殖民统治,经历了五 百多年发展成为现代化都市。但目前雅加达面临很多难题,如城市基本功能不足,人口 超过1200万,来自各地的流动人口挤压着城市空间,同时还引发了不少社会治安问题 另外,雅加达如今的地理环境也令人担忧,有地层下陷和海水倒灌入侵地下水等问题。 世界银行研究预测,十五年后海平面可能上涨到总统府门前。为此,印尼政府考虑迁都 位于雅加达以南50公里的绒果尔成了新首都最有可能的备选地。 4.假如今天是父亲(母亲)节,请你写一段话表达对你父亲(母亲)的感激、祝福的话
江苏省无锡市 2010 年秋学期高三期期末考试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卷两部分,共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选考历史的考生,还要做附加题,共 2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3.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写在答卷上。 4.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3 分) ( ) A.泥.沙/泥.古不化 拾.级/拾.金不昧 载.誉/载.歌载舞 B.涤纶./羽扇纶.巾 弱冠./冠.冕堂皇 臭.气/乳臭.未干 C.纤.维/纤.尘不染 薄.饼/妄自菲薄. 横.祸/横.生枝节 D.屏.障/屏.气凝神 臧否./否.极泰来 艾.草/自怨自艾.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 ( ) A.傅雷当年翻译《高老头》时,极其负责,力求精益求精,一译再译,把自己的文稿 修改得体无完肤 ....。 B.当年有学校打算为他父亲钱基博百年诞辰开纪念会,钱钟书就致函不以为意 ....,认为 这是在“招邀不三不四之人,讲谈不痛不痒之话”。 C.中国足球涉赌的领队、裁判一个接一个被处理,主管足协的官员谢亚龙等人已被公 安部立案侦查,大批网民弹冠相庆 ....。 D.删改后的阅读文本,读起来使人感到情节突兀,因为原作的伏笔文字都被命题人删 除了,只有看了原作,这困惑之处才冰释前嫌 ....。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筛选并概括出印尼政府考虑迁都的四点理由。(每点不超过 5 个字) (4 分) 雅加达在十五世纪时还是个小渔村,历经荷兰、英国、日本的殖民统治,经历了五 百多年发展成为现代化都市。但目前雅加达面临很多难题,如城市基本功能不足,人口 超过 1200 万,来自各地的流动人口挤压着城市空间,同时还引发了不少社会治安问题。 另外,雅加达如今的地理环境也令人担忧,有地层下陷和海水倒灌入侵地下水等问题。 世界银行研究预测,十五年后海平面可能上涨到总统府门前。为此,印尼政府考虑迁都, 位于雅加达以南 50 公里的绒果尔成了新首都最有可能的备选地。 4.假如今天是父亲(母亲)节,请你写一段话表达对你父亲(母亲)的感激、祝福的话
必须用两个比喻,50字左右。(5分)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闲走南归。 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讳补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俗劲武,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 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自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以酒。然好剧饮大醉,颓然自放。由是益与时 不合。而人之从其游者,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年四十八,康定二 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卒于京师 曼卿少举进士,不中,真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曼卿初不肯就,张文节公素奇之, 谓曰:“母老乃择禄邪?”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济州金乡县。 叹曰:“此亦可以为政也。”县有治声,通判乾宁军。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 军,皆有能名。充馆阁校勘,累迁大理寺丞,通判海州,还为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临朝,曼卿上书,请还政天子。其后太后崩,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 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 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巳而元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见。稍用其说,籍河北、河 东、陕西之民,得乡兵数十万。曼卿奉使籍兵河东,还称旨,赐绯衣银鱼。天孑方思尽其才, 而且病矣。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扦贼者,笑日:“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 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 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及听其施设之方,虽精思深虑,不能过也。状貌伟然,喜酒自豪, 若不可绳以法度,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无悖于理者。遇人无贤愚,皆尽欣欢。及闲而 可否天下是非善恶,当其意者无几人。其为文章,劲健称其意气。 节选自欧阳修《石曼卿墓表》)
必须用两个比喻,50 字左右。(5 分)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闲走南归。 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讳补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俗劲武,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 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自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以酒。然好剧饮大醉,颓然自放。由是益与时 不合。而人之从其游者,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年四十八,康定二 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卒于京师。 曼卿少举进士,不中,真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曼卿初不肯就,张文节公素奇之, 谓曰:“母老乃择禄邪?”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济州金乡县。 叹曰:“此亦可以为政也。”县有治声,通判乾宁军。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 军,皆有能名。充馆阁校勘,累迁大理寺丞,通判海州,还为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临朝,曼卿上书,请还政天子。其后太后崩,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 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 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巳而元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见。稍.用其说,籍河北、河 东、陕西之民,得乡兵数十万。曼卿奉使籍兵河东,还称旨,赐绯衣银鱼。天子方思尽其才, 而且病矣。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扦贼者,笑日:“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 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 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及听其施设之方,虽精思深虑,不能过也。状貌伟然,喜酒自豪, 若不可绳以法度,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无一悖于理者。遇人无贤愚,皆尽欣欢。及闲而 可否.天下是非善恶,当其意者无几人。其为文章,劲健称其意气。 (节选自欧阳修《石曼卿墓表》)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 忧:指父母丧事 B.稍用其说 稍:稍微 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 趣舍:追求 D.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 否:贬斥、议论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石曼卿“有远见”的一组是(3分) ①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 ②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 ③请还政天子 ④曼卿上书言十事 ⑤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 ⑥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 A.①②④ C.③④⑤ D.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石曼卿年少时放荡不拘,读书不研究章节句读,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节操品行并 建立非同寻常功劳的人,自认为不合于时,常大饮而醉。 B.石曼卿不顾个人安危,两次上书进谏,一为太后干预朝政,一为朝廷的边防担忧, 他主张太平时期练兵,防患未然。 C.作者刻画石曼卿,先交代其性格特征和结局,再回头叙写他一生的几件重要事情, 这有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引起共鸣的作用。 D.石曼卿仪表英俊,性格豪爽,文武双全,他的文章就像他的为人,遒劲刚健,他生 逢其时,深得皇帝重用,可惜已病重,只活了48岁。 8.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0分) (1)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3分) (2)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4分) (3)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干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1.流人:流人江湖的乐人:2.这首诗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贬所途中 (1)找出诗中点明季节的词语。由该词语可以联想到白居易《琵琶行》中送别时描写环 境的哪一句诗?(2分)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 A.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 忧:指父母丧事 B.稍.用其说 稍:稍微 C.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 趣舍:追求 D.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 否:贬斥、议论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石曼卿“有远见”的一组是(3 分) ( ) ①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 ②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 ③请还政天子 ④曼卿上书言十事 ⑤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 ⑥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 A.①②④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 A.石曼卿年少时放荡不拘,读书不研究章节句读,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节操品行并 建立非同寻常功劳的人,自认为不合于时,常大饮而醉。 B.石曼卿不顾个人安危,两次上书进谏,一为太后干预朝政,一为朝廷的边防担忧, 他主张太平时期练兵,防患未然。 C.作者刻画石曼卿,先交代其性格特征和结局,再回头叙写他一生的几件重要事情, 这有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引起共鸣的作用。 D.石曼卿仪表英俊,性格豪爽,文武双全,他的文章就像他的为人,遒劲刚健,他生 逢其时,深得皇帝重用,可惜已病重,只活了 48 岁。 8.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0 分) (1)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3 分) (2)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4 分) (3)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3 分)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1.流人:流人江湖的乐人;2.这首诗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贬所途中。 (1)找出诗中点明季节的词语。由该词语可以联想到白居易《琵琶行》中送别时描写环 境的哪一句诗?(2 分)
(2)第四句中“泪痕深”描写形象新鲜,请简析其原因。(4分) (3)一、三两句同为写景,写法和作用不同,请作简要说明。(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沙场秋患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 以寄之》) (2)苟非吾之所有, (苏轼《赤壁赋》) (3)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 (4)乘骐骥以驰骋兮 。(屈原《离骚》) (5)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6)树欲静而风不止 (《韩诗外传》)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陆地上的船长 谢志强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他便站在晒谷场上,一只手叉在腰间,一只手一挥,像—个指挥 千军万马的将军,他喊:起锚,出航 爹叹了一口气说,疯子的船又出海了 我好奇地看着他。我没见过海,没见过航船。他迎着照进山坳里的阳光,穿着整齐的制 服,很成武,很气派。阳光勾勒出他的剪影。 晒谷场周围是一块块水田,绿莹莹地连冋山岭。接着,他开始踱步。我观察了好些天, 他从晒谷场的东头慢慢地走向西头,沉思的样子。 我发现,他绝不多走一步,接近晒谷场的边缘,他又折回身,继续走。他的皮肤黝黑, 不是山民那种黑,是海风吹出的黑,爹告诉我。我想象大海无遮无拦的阳光。 他走得那么准确。爹说他那条船跟晒谷场差不多大。那么大条船,我想,一个移动的 晒谷场,周围的绿田不是像平静的海水吗 爹说,别去打扰他,可怜的船长。一个失却了船的船长。我对他生岀敬意,他的身材魁 伟,把那一身制服撑得板板直直,好像挂在衣架上边那样。 太阳在不知不觉地升起,有一竿子高了,他仍重复着踱步—一那是他在甲板上散步
(2)第四句中“泪痕深”描写形象新鲜,请简析其原因。(4 分) (3)一、三两句同为写景,写法和作用不同,请作简要说明。(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 ,沙场秋患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 以寄之》) (2)苟非吾之所有, 。 (苏轼《赤壁赋》) (3)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 (4)乘骐骥以驰骋兮, 。 (屈原《离骚》) (5) ,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6)树欲静而风不止, 。 (《韩诗外传》) (7) ,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陆地上的船长 谢志强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他便站在晒谷场上,一只手叉在腰间,一只手一挥,像一个指挥 千军万马的将军,他喊:起锚,出航! 爹叹了一口气说,疯子的船又出海了。 我好奇地看着他。我没见过海,没见过航船。他迎着照进山坳里的阳光,穿着整齐的制 服,很成武,很气派。阳光勾勒出他的剪影。 晒谷场周围是一块块水田,绿莹莹地连向山岭。接着,他开始踱步。我观察了好些天, 他从晒谷场的东头慢慢地走向西头,沉思的样子。 我发现,他绝不多走一步,接近晒谷场的边缘,他又折回身,继续走。他的皮肤黝黑, 不是山民那种黑,是海风吹出的黑,爹告诉我。我想象大海无遮无拦的阳光。 他走得那么准确。爹说他那条船跟晒谷场差不多大。那么大一条船,我想,一个移动的 晒谷场,周围的绿田不是像平静的海水吗? 爹说,别去打扰他,可怜的船长。一个失却了船的船长。我对他生出敬意,他的身材魁 伟,把那一身制服撑得板板直直,好像挂在衣架上边那样。 太阳在不知不觉地升起,有一竿子高了,他仍重复着踱步——那是他在甲板上散步
我希望他脚下的晒谷场能够航行。他踱步的时候,晒谷场仿佛在飘移。他的制服衣襟在山风 里猎猎抖动 可是,天阴下来了,不知哪里钻出来了乌云,发酵似的膨胀,遮住了太阳。他停下脚步, 四处张望,甚至,双手圈成两个圈,罩在眼眉前。父亲说那是他的望远镜。 爹示意我们——村里的几个小伙子都来了,他们想嚷嚷——不要出声。其实,我真想 赶过去,登上他的船。 他举起双臂,说,全体注意,风暴来啦,各就各位,保持航速! 我们乐了。他焦躁不安地跑起来,跑到船头——晒谷场的东首,用脚踢踢摊在地上的 稻谷,说赶快采取措施,海水漫进舱里了 他开始寻找什么,大概是桶之类的东西,舀海水。他忙乎着踢稻谷,金色的稻谷飞起。 我的娘撩起围裙揉在手里,对我爹说,你去劝劝他,这样糟蹋粮食 他喊:快,水泵,都躲起来干吗!他四顾着,像是寻找想象中的船员。我们沉不住气了, 真想赶过去帮他一把。 他冲着我们喊:胆小鬼,你们丢下船逃走呀!你们过来,我命令你们过来。大海可饶不 了你们! 我瞧了一眼爹。爹低声说:别过去,他疯病发了,发过一阵就会好转呢。 我真想过去支援他,他需要帮手。我见他像热锅上的蚂蚁那样,在晒谷场上疯狂地奔跑。 我真不忍他那么孤独,可能我们过去,能够安慰他——他是我们家族中惟一见过大世面的 人物了,我曾替我这个二叔自豪,可是,他回来的时候,人家指着脑袋说他受了刺激。 他终于停下来,哭腔哭调地说:沉了,沉了,我们的航船,沉了,你们都逃吧,鲨鱼不 会放过你们 据爹说,他那条船,在一场海上风暴里航行了一天一夜,最后,接近了一个无名小岛
我希望他脚下的晒谷场能够航行。他踱步的时候,晒谷场仿佛在飘移。他的制服衣襟在山风 里猎猎抖动。 可是,天阴下来了,不知哪里钻出来了乌云,发酵似的膨胀,遮住了太阳。他停下脚步, 四处张望,甚至,双手圈成两个圈,罩在眼眉前。父亲说那是他的望远镜。 爹示意我们——村里的几个小伙子都来了,他们想嚷嚷——不要出声。其实,我真想 赶过去,登上他的船。 他举起双臂,说,全体注意,风暴来啦,各就各位,保持航速! 我们乐了。他焦躁不安地跑起来,跑到船头——晒谷场的东首,用脚踢踢摊在地上的 稻谷,说赶快采取措施,海水漫进舱里了。 他开始寻找什么,大概是桶之类的东西,舀海水。他忙乎着踢稻谷,金色的稻谷飞起。 我的娘撩起围裙揉在手里,对我爹说,你去劝劝他,这样糟蹋粮食。 他喊:快,水泵,都躲起来干吗!他四顾着,像是寻找想象中的船员。我们沉不住气了, 真想赶过去帮他一把。 他冲着我们喊:胆小鬼,你们丢下船逃走呀!你们过来,我命令你们过来。大海可饶不 了你们! 我瞧了一眼爹。爹低声说:别过去,他疯病发了,发过一阵就会好转呢。 我真想过去支援他,他需要帮手。我见他像热锅上的蚂蚁那样,在晒谷场上疯狂地奔跑。 我真不忍他那么孤独,可能我们过去,能够安慰他——他是我们家族中惟一见过大世面的 人物了,我曾替我这个二叔自豪,可是,他回来的时候,人家指着脑袋说他受了刺激。 他终于停下来,哭腔哭调地说:沉了,沉了,我们的航船,沉了,你们都逃吧,鲨鱼不 会放过你们。 据爹说,他那条船,在一场海上风暴里航行了一天一夜,最后,接近了一个无名小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