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一中2012届髙三第一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基础知识(3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娴熟(xian)辗转(zhan)围歼( (qian)信手拈来(nian) B.惬意(qie)跌宕(dωng)通衢广陌(qu)殚精竭虑(dan) C.膏腴(yu)踽踽独行(y)矢志不渝(y)不无裨益(bi) D.拓本(ta)饯别(jidn)咄咄逼人(du6)并行不悖(bei)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全相同的一组是() A.和洽参劾阖府涸泽而渔丘之貉 B.期年稽首跻身掎角之势窗明几净 C.笺注渐染缄默监守自盜间不容发 D.咀嚼倔强诡谲一蹶不振精神矍铄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当局/当铺剥削/削减号角/角落见多识广/博闻强识 B.度假/度日塞责/堵塞连累/劳累斗转星移/斗鸡走狗 C.尽兴/尽管喝彩/喝问薄酒/薄弱横行霸道/飞来横祸 D.牢笼/笼屉强制/强化着陆/着想量体裁衣/度德量力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风声鹤唳一愁莫展天翻地覆迫不急待 B.世外桃园鼎立相助额手称庆墨守成规 C.拾人牙慧出奇不意黄梁一梦直截了当 D.不假思索源远流长走投无路声名鹊起 5.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安部就班殉私枉法天花乱堕计日成功 B.所向披糜众志成诚独出新裁豆蔻年华 C.中流砥柱惹事生非盅惑人心心猿义马 D.美仑美奂嬉笑怒骂貌和神离恻隐之心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橄榄球联盟年度冠军赛的实况转播在美国是重量级的节目,其收视率傲视群 雄,其他同类型的节目只能望其项背。 B.专家认为,不要在孩子面临困境时充耳不闻,要帮助孩子对目前的困境进行 分析,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C.今年的春装以休闲、淑女、中性为主要风格,流行的图案越发抽象了,点、 线、面各种元素的交织,构成了更加光怪陆离的神秘几何图形 D.没有人不害怕失败,没有人不渴望成功,然而冠军只有一个,所以偶尔的失 败是不足为训的,可怕的是失去了自信和热情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道德水平的滑坡日益制约着中国的发展,频频发生的各类安全事件让我们看 到了社会道德的缺失;不过,能在这时发现问题,亡羊补牢,尚未太晚。 B.营销传播的种种既有理论,往往被我们奉为清规戒律,轻易不敢撼动。但是, 曾经正确的未必永远正确,过去有效的未必长久适用。 C.榕树就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山岩石壁上,把自己生长成其他生命望尘莫及的参 天巨树,让自己发展成伟大的生命
江苏无锡一中 2012 届高三第一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基础知识(33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娴熟(xián) 辗转(zhǎn) 围歼(qiān) 信手拈来(niān) B.惬意(qiè) 跌宕(dàng) 通衢广陌(qú) 殚精竭虑(dān) C.膏腴(yú) 踽踽独行(yǔ) 矢志不渝(yù) 不无裨益(bì) D.拓本(tà) 饯别(jiàn) 咄咄逼人(duó) 并行不悖(bèi)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全相同的一组是() A.和洽 参劾 阖府 涸泽而渔 一丘之貉 B.期年 稽首 跻身 掎角之势 窗明几净 C.笺注 渐染缄默 监守自盗 间不容发 D.咀嚼 倔强 诡谲 一蹶不振 精神矍铄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当局/当铺 剥削/削减 号角/角落 见多识广/博闻强识 B.度假/度日 塞责/堵塞 连累/劳累 斗转星移/斗鸡走狗 C.尽兴/尽管 喝彩/喝问 薄酒/薄弱 横行霸道/飞来横祸 D.牢笼/笼屉 强制/强化 着陆/着想 量体裁衣/度德量力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风声鹤唳 一愁莫展 天翻地覆 迫不急待 B.世外桃园 鼎立相助 额手称庆 墨守成规 C.拾人牙慧 出奇不意 黄梁一梦 直截了当 D.不假思索 源远流长 走投无路 声名鹊起 5.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安部就班 殉私枉法 天花乱堕 计日成功 B.所向披糜 众志成诚 独出新裁 豆蔻年华 C.中流砥柱 惹事生非 盅惑人心 心猿义马 D.美仑美奂 嬉笑怒骂 貌和神离 恻隐之心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橄榄球联盟年度冠军赛的实况转播在美国是重量级的节目,其收视率傲视群 雄,其他同类型的节目只能望其项背。 B.专家认为,不要在孩子面临困境时充耳不闻,要帮助孩子对目前的困境进行 分析,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C.今年的春装以休闲、淑女、中性为主要风格,流行的图案越发抽象了,点、 线、面各种元素的交织,构成了更加光怪陆离的神秘几何图形。 D.没有人不害怕失败,没有人不渴望成功,然而冠军只有一个,所以偶尔的失 败是不足为训的,可怕的是失去了自信和热情。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道德水平的滑坡日益制约着中国的发展,频频发生的各类安全事件让我们看 到了社会道德的缺失;不过,能在这时发现问题,亡羊补牢,尚未太晚。 B.营销传播的种种既有理论,往往被我们奉为清规戒律,轻易不敢撼动。但是, 曾经正确的未必永远正确,过去有效的未必长久适用。 C.榕树就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山岩石壁上,把自己生长成其他生命望尘莫及的参 天巨树,让自己发展成伟大的生命
D.除了赛车呼啸而过的极速感觉外,还有现场上赛车呼啸而过的那种振聋发聩 的声音,那声音是你绝对要捂住耳朵才可以承受的。 8.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起发生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的行政复议案,一波三折,扑朔迷离,不仅把当 事人折腾得筋疲力尽,而且折射出依法行政的尴尬与艰难。 B.当年他独闯上海,身无长物,是凭借着过人的毅力与吃苦精神创下这份家业 的 C.商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驻地工作人员具体而微的服务十分满意,几位代 表从某酒店的大堂前走过,在他们身边的墙壁上贴满了写给酒店的感谢信 D.作为一位德髙望重的科学家,他是那样严谨,但又是那样谦逊,那样和蔼 在他的言语中听不到“你应该”或“你不应该”之类的话,让人如坐春风。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世界卫生组织这份一年一度的报告,提供了儿童与成人的死亡率、疾病谱以 及吸烟饮酒等健康风险因素增加的最新资料。 B.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 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C.“地球一小时”活动虽然只有60分钟,但传递给地球人的节能环保作用却不 可低估,它提醒人们:只要时时关注节能,就能为保护地球做出贡献。 D.寒流侵入我国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 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由于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 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B.专业人士提醒留学者,不要等遇到了纠纷,权益受到伤害时才想起律师,应 事先处理好有关事宜。 C.你可知道,要出版这样一本畅销书是要经过许多人的努力之后,才能与读者 见面的 D.此次事件引发了社会对政府如何处理突发事件、信息透明化的重要性以及商 界的社会责任等各方面问题的广泛反思与讨论。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一定要做好考核教师的教学成绩,对于 贡献突出和甘于奉献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B.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 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C.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 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动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 D.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 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文言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4题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 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 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①,号为文王,东伐 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
D.除了赛车呼啸而过的极速感觉外,还有现场上赛车呼啸而过的那种振聋发聩 的声音,那声音是你绝对要捂住耳朵才可以承受的。 8.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起发生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的行政复议案,一波三折,扑朔迷离,不仅把当 事人折腾得筋疲力尽,而且折射出依法行政的尴尬与艰难。 B.当年他独闯上海,身无长物,是凭借着过人的毅力与吃苦精神创下这份家业 的。 C.商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驻地工作人员具体而微的服务十分满意,几位代 表从某酒店的大堂前走过,在他们身边的墙壁上贴满了写给酒店的感谢信。 D.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他是那样严谨,但又是那样谦逊,那样和蔼, 在他的言语中听不到“你应该”或“你不应该”之类的话,让人如坐春风。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世界卫生组织这份一年一度的报告,提供了儿童与成人的死亡率、疾病谱以 及吸烟饮酒等健康风险因素增加的最新资料。 B.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 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C.“地球一小时”活动虽然只有 60 分钟,但传递给地球人的节能环保作用却不 可低估,它提醒人们:只要时时关注节能,就能为保护地球做出贡献。 D.寒流侵入我国的路径,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 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 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B.专业人士提醒留学者,不要等遇到了纠纷,权益受到伤害时才想起律师,应 事先处理好有关事宜。 C.你可知道,要出版这样一本畅销书是要经过许多人的努力之后,才能与读者 见面的。 D.此次事件引发了社会对政府如何处理突发事件、信息透明化的重要性以及商 界的社会责任等各方面问题的广泛反思与讨论。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一定要做好考核教师的教学成绩,对于 贡献突出和甘于奉献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B.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 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C.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 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动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 D.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 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2—14 题。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 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 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①,号为文王,东伐 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
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 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 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 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 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 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 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 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 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②所谓天道, 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 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 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①木主:木制的灵牌王。②傥:假如。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齐让伯夷 让:责备 B.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叩:通“扣”,拉住 C.扶而去之去:使…离开 D.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宗:尊奉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遂饿死于首阳山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①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①亦各从其志也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①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②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二人因不肯继承君位而相继 逃走,国人只好另立他人 B.伯夷、叔齐看见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时征讨纣王,认为这样做可耻,他们 坚持节操,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到首阳山。 C.颜渊敏而好学,他立志学习伯夷兄弟坚守节操,以致终身贫困,宁可饿死也 不吃糟糠之食,不幸早逝 D.太史公对当时那些操行不端、违法乱纪者却终身安逸快乐,有操行者却要横 遭灾祸的现象,深感疑惑。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17题 袁随园君墓志铭 (清)姚鼐 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其仕在官,有名绩矣。解官后,作园江宁西城居 之,曰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祖讳锜,考讳滨,叔父鸿,皆以贫游幕 四方。君之少也,为学自成。年二十一,自钱塘至广西,省叔父于巡抚幕中。巡 抚金公鉷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会开博学鸿词科,即举君。 时举二百余人,惟君最少。及试,报罢①。中乾隆戊午科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 改庶吉士。散馆,又改发江南为知县;最后调江宁知县。江宁故巨邑,难治。时
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 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 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 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 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 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 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 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 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②所谓天道, 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 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 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①木主:木制的灵牌王。②傥:假如。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齐让伯夷 让:责备 B.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 叩:通“扣”,拉住 C.扶而去之 去:使……离开 D.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 宗:尊奉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遂饿死于首阳山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①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①亦各从其志也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①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②魏亦复以信陵奉公子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二人因不肯继承君位而相继 逃走,国人只好另立他人。 B.伯夷、叔齐看见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时征讨纣王,认为这样做可耻,他们 坚持节操,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到首阳山。 C.颜渊敏而好学,他立志学习伯夷兄弟坚守节操,以致终身贫困,宁可饿死也 不吃糟糠之食,不幸早逝。 D.太史公对当时那些操行不端、违法乱纪者却终身安逸快乐,有操行者却要横 遭灾祸的现象,深感疑惑。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5—17 题。 袁随园君墓志铭 (清)姚鼐 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其仕在官,有名绩矣。解官后,作园江宁西城居 之,曰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祖讳锜,考讳滨,叔父鸿,皆以贫游幕 四方。君之少也,为学自成。年二十一,自钱塘至广西,省叔父于巡抚幕中。巡 抚金公鉷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会开博学鸿词科,即举君。 时举二百余人,惟君最少。及试,报罢①。中乾隆戊午科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 改庶吉士。散馆,又改发江南为知县;最后调江宁知县。江宁故巨邑,难治。时
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既而去 职家居,再起,发陕西;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 而忽摈外;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自陵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 尽其才为文辞歌诗。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 喜其意。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 丽,至棂槛器具,皆精好,所以待宾客者甚盛。与人留连不倦,见人善,称之不 容口。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君古文、四六体,皆 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 达之;士多仿其体。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 重之。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 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君始出,试为溧水令,其考自远来县治。疑子年少, 无吏能,试匿名访诸野。皆曰:“吾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考乃喜, 入官舍。在江宁尝朝治事,夜召士饮酒赋诗,而尤多名迹,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 歌曲,刻行四方,君以不为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君卒于嘉庆二年十 月十七日,年八十二。始,君葬父母于所居小仓山北,遗命以己祢②。桐城姚鼐 以君与先世有交,而鼐居江宁,从君游最久。君殁,遂为之铭曰:“粤③有耆庞, 才博以丰。出不可穷,匪雕而工。文士是宗,名越海邦。蔼如其冲,其产越中, 载官倚江,以老以终。两世阡同,铭是幽宫 (选自《四部丛刊》本《惜抱轩文集》) 【注】:①报罢:未考中;②拊(f):祢葬,合葬;③粤:助词,用于句首。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巡抚金公鉷一见异之觉得……与众不同 B.著才矣,而仕卒不进显露 C.其考自远来县治治理 D.从君游最久交往 6.下列句子中,全部能够表现袁枚文学才能出众的一项是() ①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②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 人诵焉③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④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⑤上 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⑥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 A.①③④⑥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尹文端任总督时,最了解袁枚的才能。袁枚也尽自己的能力办事,没有什么 避忌,因此办事没有不成功的 B.袁枚的古文、骈文,都能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通晓古人的作文之法。至于 写作诗歌,更能充分发挥他的才气 C.文章注意前后照应,比如第四段“在江宁尝朝治事……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 云”写他在江宁为官的情况,这和第一段的”调江宁知县”相呼应 D.袁枚刚入仕途的时候,曾任溧水县令。上级考官从远方来到溧水,怀疑袁枚 年轻,缺乏吏治的能力,曾隐瞒自己的姓名到民间察访。 三、古诗词鉴赏(6分)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第18-19题 [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 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 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既而去 职家居,再起,发陕西;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 而忽摈外;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自陵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 尽其才为文辞歌诗。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 喜其意。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 丽,至棂槛器具,皆精好,所以待宾客者甚盛。与人留连不倦,见人善,称之不 容口。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君古文、四六体,皆 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 达之;士多仿其体。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 重之。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 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君始出,试为溧水令,其考自远来县治。疑子年少, 无吏能,试匿名访诸野。皆曰:“吾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考乃喜, 入官舍。在江宁尝朝治事,夜召士饮酒赋诗,而尤多名迹,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 歌曲,刻行四方,君以不为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君卒于嘉庆二年十一 月十七日,年八十二。始,君葬父母于所居小仓山北,遗命以己祔②。桐城姚鼐 以君与先世有交,而鼐居江宁,从君游最久。君殁,遂为之铭曰:“粤③有耆庞, 才博以丰。出不可穷,匪雕而工。文士是宗,名越海邦。蔼如其冲,其产越中, 载官倚江,以老以终。两世阡同,铭是幽宫。” (选自《四部丛刊》本《惜抱轩文集》) 【注】:①报罢:未考中;②祔(fù):祔葬,合葬;③粤:助词,用于句首。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巡抚金公鉷一见异之 觉得……与众不同 B.著才矣,而仕卒不进 显露 C.其考自远来县治 治理 D.从君游最久 交往 16.下列句子中,全部能够表现袁枚文学才能出众的一项是() ①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②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 人诵焉③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④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⑤上 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⑥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 A.①③④⑥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尹文端任总督时,最了解袁枚的才能。袁枚也尽自己的能力办事,没有什么 避忌,因此办事没有不成功的。 B.袁枚的古文、骈文,都能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通晓古人的作文之法。至于 写作诗歌,更能充分发挥他的才气。 C.文章注意前后照应,比如第四段“在江宁尝朝治事……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 云”写他在江宁为官的情况,这和第一段的”调江宁知县”相呼应。 D.袁枚刚入仕途的时候,曾任溧水县令。上级考官从远方来到溧水,怀疑袁枚 年轻,缺乏吏治的能力,曾隐瞒自己的姓名到民间察访。 三、古诗词鉴赏(6 分)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第 18-19 题。 [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 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 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18.对作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结构严谨,虚实结合,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味 B.首句表达了对历代王朝的繁华只是瞬间一梦的感慨 C.“孔林”、“吴宫”、“楚庙”三句意在赞颂圣贤与英雄豪杰。 D.末尾紧扣“山中何事”的设问,描写酿酒饮茶的隐逸生活。 19.对“诗眼倦天涯”中的“倦”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概括作者饱尝风尘奔波之苦,落拓不遇之怨。 B.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伏笔。 C.暗示诗人长期奔波劳苦,已无心作诗。 D.表现历史的沧桑感与人事易变的感慨 四、现代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第20-22题。 ①世纪之星陨落了,陨落在世纪终结的前夜。她的使命已经完成,她整整燃烧了 百年!她以不竭的热情在自己拥有的一角天空,默默地放射自己的光和热,温 暖着、滋润着人们的心灵,教他们如何爱、如何为弱小者和善良者献出心力,既 不高调,亦不卑微,一百年不间断,以一以贯之的从容和平淡,燃烧自己,烛照 世间。这样的人,在这一百年中,即使不是仅见,恐怕也是极为罕见的 ②冰心是世纪的同龄人,也是世纪的见证人。清王朝覆灭时,她是少年;五四新 文化运动时,她是青年;整个中年时期在离乱和忧患中度过。动荡和苦难,造就 了她成熟的人生。饱经忧患的她,极大地延长了中年期。她似乎在向世人昭示, 人的生命有多么大的承受力,她坚强地活着,体验那超乎想像的苦难并战胜它, 从充满噩梦的昨日,直至舒展开放的今日。 ③在冰心的文学世界里,大海和母亲是支持这个世界全部丰富性的两个基本意 象。母亲的意象,是包容在大海这个大的意象之中的。冰心曾在诗中向造物者祈 求,倘若生命中只有一次“极乐的片刻”,那么,她的愿望便是:“我在母亲的 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春水》) ④在冰心的诗中,我、母亲、大海是三位一体的。人类各式各样的爱中,母爱最 纯真、也最伟大。母亲对儿女之爱无须特意表现,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子 女对于母亲之爱的怀想与礼赞也如此。这是排斥了一切势利考虑之后的无私、无 邪、无欲的高贵情感。冰心从母爱出发,推己及人,以一片婉转女儿心,传达出 人间的万种柔情 ⑤大海博大涵容,它的宽广胸襟可以装下世间一切的苦厄、欢愉和忧思。它静如 明镜,动有狂澜。在它碧波万顷的宁静中,包蕴着震天撼地的伟力。它的激情也 是内蕴的,却夜以继日地起伏涌动,若人的生命之树常青!诚然,这位昔日的南 国闺秀,有着一颗晶莹柔婉的女儿心,对母亲、对兄弟、对友人、对弱者:而大 海的博大、雄健、恒久,却从另一面衬托了这位世纪老人的高远和伟大 ⑥在文学经历上,冰心是五四新文学的同龄人。她说过,是五四运动那“强烈的 时代思潮把我卷出了狭小的家庭和教会学校的门槛,使我由模糊而慢慢地看出了 在我周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中的种种问题。这里面有血有泪,有凌辱 和呻吟,压迫和呼唤”。冰心称这股新文化运动的思潮是“电光后的一声惊雷” 把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她的创作活动始于1919年,一直延伸到世纪末 五四运动中涌现了一批狂飙突进的猛将,如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他们是登高 呼从者如云的英雄式的人物。冰心不是这类英雄式的人物,她更“平常”,但 她响应和参与了这种英雄业绩的创造和建设。她和“五四”一代人有着共同的性
18.对作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结构严谨,虚实结合,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味。 B.首句表达了对历代王朝的繁华只是瞬间一梦的感慨。 C.“孔林”、“吴宫”、“楚庙”三句意在赞颂圣贤与英雄豪杰。 D.末尾紧扣“山中何事”的设问,描写酿酒饮茶的隐逸生活。 19.对“诗眼倦天涯”中的“倦”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概括作者饱尝风尘奔波之苦,落拓不遇之怨。 B.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伏笔。 C.暗示诗人长期奔波劳苦,已无心作诗。 D.表现历史的沧桑感与人事易变的感慨。 四、现代文阅读(18 分) (一)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第 20-22 题。 ①世纪之星陨落了,陨落在世纪终结的前夜。她的使命已经完成,她整整燃烧了 一百年!她以不竭的热情在自己拥有的一角天空,默默地放射自己的光和热,温 暖着、滋润着人们的心灵,教他们如何爱、如何为弱小者和善良者献出心力,既 不高调,亦不卑微,一百年不间断,以一以贯之的从容和平淡,燃烧自己,烛照 世间。这样的人,在这一百年中,即使不是仅见,恐怕也是极为罕见的。 ②冰心是世纪的同龄人,也是世纪的见证人。清王朝覆灭时,她是少年;五四新 文化运动时,她是青年;整个中年时期在离乱和忧患中度过。动荡和苦难,造就 了她成熟的人生。饱经忧患的她,极大地延长了中年期。她似乎在向世人昭示, 人的生命有多么大的承受力,她坚强地活着,体验那超乎想像的苦难并战胜它, 从充满噩梦的昨日,直至舒展开放的今日。 ③在冰心的文学世界里,大海和母亲是支持这个世界全部丰富性的两个基本意 象。母亲的意象,是包容在大海这个大的意象之中的。冰心曾在诗中向造物者祈 求,倘若生命中只有一次“极乐的片刻”,那么,她的愿望便是:“我在母亲的 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春水》) ④在冰心的诗中,我、母亲、大海是三位一体的。人类各式各样的爱中,母爱最 纯真、也最伟大。母亲对儿女之爱无须特意表现,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子 女对于母亲之爱的怀想与礼赞也如此。这是排斥了一切势利考虑之后的无私、无 邪、无欲的高贵情感。冰心从母爱出发,推己及人,以一片婉转女儿心,传达出 人间的万种柔情。 ⑤大海博大涵容,它的宽广胸襟可以装下世间一切的苦厄、欢愉和忧思。它静如 明镜,动有狂澜。在它碧波万顷的宁静中,包蕴着震天撼地的伟力。它的激情也 是内蕴的,却夜以继日地起伏涌动,若人的生命之树常青!诚然,这位昔日的南 国闺秀,有着一颗晶莹柔婉的女儿心,对母亲、对兄弟、对友人、对弱者;而大 海的博大、雄健、恒久,却从另一面衬托了这位世纪老人的高远和伟大。 ⑥在文学经历上,冰心是五四新文学的同龄人。她说过,是五四运动那“强烈的 时代思潮把我卷出了狭小的家庭和教会学校的门槛,使我由模糊而慢慢地看出了 在我周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中的种种问题。这里面有血有泪,有凌辱 和呻吟,压迫和呼唤”。冰心称这股新文化运动的思潮是“电光后的一声惊雷”, 把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她的创作活动始于 1919 年,一直延伸到世纪末。 五四运动中涌现了一批狂飙突进的猛将,如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他们是登高 一呼从者如云的英雄式的人物。冰心不是这类英雄式的人物,她更“平常”,但 她响应和参与了这种英雄业绩的创造和建设。她和“五四”一代人有着共同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