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制卷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 研究院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种。 2.请将所有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巴黎恐怖袭击让人们认识到,现时恐怖主义虽是针对某国具体实施行动,但本质 上并不以国家为 。因此,任何 的想法,甚至站在所谓的文明冲 突框架下对暴恐采取」 政策,到头来将被证明不过是在恐怖名单上的排 序比较靠后而已。 A.界限隔岸观火妥协 B.界限隔岸观火绥靖 C.界线置身事外绥靖 D.界线置身事外妥协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山林中行走,脚下踏的,不是泥泞腥臭的泥土,而是凋零飘落的桃花,它 们虽已风华不再,清香却依旧不绝如缕。 B.我国高校每年有数万项科研成果通过验收,可只有极少一部分转化为实际生 产力,高校科技研究成果推广步履维艰。 C.近日,85岁的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获得诺奖的消息路人皆知,这是第一位中 国公民在本土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 民族间的形体语言,许多形式看起来相同,但表达的意思却南辕北辙,如果 不了解其间的差异,就可能会闹笑话。 3.下列诗歌中的桃花,与例句中的桃花喻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新秋。桃花眼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 A.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B.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C.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 D.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下面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王主编说:“李先生,奉上新近刚出的一本拙著,请批评,请惠存!” B.拜读了您的大作,恕我直言,这篇论文的逻辑性有问题,说服力不强。 C.我公司新近推出一款多功能豆浆机,竭诚欢迎新老加盟商来人来电垂询 D.对学生话剧团要上马排练经典话剧《雷雨》这事,学校一定会鼎力支持 5.对下面两张问卷调查统计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1)您希望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吗? 对象项选 学生 市民 ①非常希望 19.08% 11.90% 希望 68.79% 59.52%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 2016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制卷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 研究院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共 16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种。 2.请将所有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巴黎恐怖袭击让人们认识到,现时恐怖主义虽是针对某国具体实施行动,但本质 上并不以国家为 。因此,任何 的想法,甚至站在所谓的文明冲 突框架下对暴恐采取 政策,到头来将被证明不过是在恐怖名单上的排 序比较靠后而已。 A.界限 隔岸观火 妥协 B.界限 隔岸观火 绥靖 C.界线 置身事外 绥靖 D.界线 置身事外 妥协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在山林中行走,脚下踏的,不是泥泞腥臭的泥土,而是凋零飘落的桃花,它 们虽已风华不再,清香却依旧不绝如缕。 B.我国高校每年有数万项科研成果通过验收,可只有极少一部分转化为实际生 产力,高校科技研究成果推广步履维艰。 C.近日,85 岁的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获得诺奖的消息路人皆知,这是第一位中 国公民在本土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 D.民族间的形体语言,许多形式看起来相同,但表达的意思却南辕北辙,如果 不了解其间的差异,就可能会闹笑话。 3.下列诗歌中的桃花,与例句中的桃花喻意相同的一项是(3 分) 例句: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新秋。桃花眼里汪汪泪, 忍到更深枕上流。 A.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B.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C.浅色桃花亚短墙,不因风送也闻香。凝情尽日君知否,还似红儿淡薄妆。 D.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下面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 分) A.王主编说:“李先生,奉上新近刚出的一本拙著,请批评,请惠存!” B.拜读了您的大作,恕我直言,这篇论文的逻辑性有问题,说服力不强。 C.我公司新近推出一款多功能豆浆机,竭诚欢迎新老加盟商来人来电垂询。 D.对学生话剧团要上马排练经典话剧《雷雨》这事,学校一定会鼎力支持 5.对下面两张问卷调查统计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 分) (1)您希望开设礼仪教育的课程吗? 对 象 项 选 学生 市民 ①非常希望 19.08% 11.90% ②希望 68.79% 59.52%
③不希望 5.20% 5.95% ④无所谓 6.93% (2)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 象选项 学生 市民 ①家庭 20.23% ②学校 9.83% 8.92% ③社会 4.62% 11.13% ④以上都是 65.32% 58.33% 调查显示,在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这个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的大多 数人都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 B.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调查显示学生与市民中的多数认为礼仪 教育应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 C.学生与市民都认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家庭是最重要的礼仪 教育承担者,然后依次为社会和学校 D.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与市民对礼仪教育的认识虽有诸多相同之处,但 差异也明显,对礼仪教育的需求,学生意愿更强烈。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何氏仆录 毛奇龄 邑何氏仆方相。何氏两世入御史台,家富。相效犬马走,积赐钱若干缗。何氏 中落,出诸仆。相亦以例出,乃发前所赐钱营贩。耗敝筋力,凡数岁,贸田园若 干。忽谓其弟曰:“吾,何氏仆也,将老何氏矣。虽然,予固方氏子,予不可不 为人后。予弟有子,当后予!”削木,著名字,如既死者,予羡财若干;而以身 与田园归何氏焉 王师°渡浙江,江上军溃,兵入城,何氏谋走避,而难守者,谓:“相卫家人出 城,己主守可乎?”相曰:“不然。郎虽贫,广额丰颐,又何氏也,为众所耳目, 恐死,死则家人谁主者?卫家人者,郎也。以辎从、第宅、器仗责奴已矣。”叩 头别。城破,诸坊人凡以仆守家,而眚其主所者释之。相不告,死。 齐于氏曰:“江上军溃时,军无守者,而相独为何氏守其家,可不哀乎?凡人 进事人,退则亦自爱其身。向使相既出,自营其余财,终老于外,谁则厌之? 或者好言致主,指画慷慨,其忠诚似亦可信:及一旦有急,而阴鬻其事;甚或予 敌以主者,悲哉!闻方相,亦少愧矣!” (选自《西河集》卷一一八) 【注】①邑:浙江萧山,与作者同邑。②王师:指清军。③齐于氏:作者的号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③不希望 5.20% 5.95% ④无所谓 6.93% 22.62% (2)您认为礼仪教育的承担者应该是 对 象 选 项 学生 市民 ①家庭 20.23% 22.62% ②学校 9.83% 8.92% ③社会 4.62% 11.13% ④以上都是 65.32% 58.33% A.调查显示,在是否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这个问题上,学生与市民中的大多 数人都希望开设礼仪教育课程。 B.在礼仪教育承担者的问题上,调查显示学生与市民中的多数认为礼仪 教育应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 C.学生与市民都认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家庭是最重要的礼仪 教育承担者,然后依次为社会和学校。 D.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与市民对礼仪教育的认识虽有诸多相同之处,但 差异也明显,对礼仪教育的需求,学生意愿更强烈。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 何氏仆录 毛奇龄 邑①何氏仆方相。何氏两世入御史台,家富。相效犬马走,积赐钱若干缗。何氏 中落,出诸仆。相亦以例出,乃发前所赐钱营贩。耗敝筋力,凡数岁,贸田园若 干。忽谓其弟曰:“吾,何氏仆也,将老何氏矣。虽然,予固方氏子,予不可不 为人后。予弟有子,当后予!”削木,著名字,如既死者,予羡财若干;而以身 与田园归何氏焉。 王师②渡浙江,江上军溃,兵入城,何氏谋走避,而难守者,谓:“相卫家人出 城,己主守可乎?”相曰:“不然。郎虽贫,广额丰颐,又何氏也,为众所耳目, 恐死,死则家人谁主者?卫家人者,郎也。以辎从、第宅、器仗责奴已矣。”叩 头别。城破,诸坊人凡以仆守家,而告其主所者释之。相不告,死。 齐于氏③曰:“江上军溃时,军无守者,而相独为何氏守其家,可不哀乎?凡人, 进事人,退则亦自爱其身。向使相既出,自营其余财,终老于外,谁则厌之?又 或者好言致主,指画慷慨,其忠诚似亦可信;及一旦有急,而阴鬻其事;甚或予 敌以主者,悲哉!闻方相,亦少愧矣!” (选自《西河集》卷一一八) 【注】①邑:浙江萧山,与作者同邑。②王师:指清军。③齐于氏:作者的号。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何氏仆也,将老何氏矣 老:终老 B.予弟有子,当后予 后:后人 C.退则亦自爱其身 爱:爱惜 D.及一旦有急,而阴鬻其事鬻:出卖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相削了块木牌,写下自己的名字,表示在方家,自己如同已经死了一样 B.何家因家道中落,遣散仆人。几年后,方相却带着所买的田园返回了何家。 C.清军入城,何家主人难以守护家院,就与方相商量,责成方相留下看护。 D.方相认为何氏相貌不凡,又是世家大族,会被众人关注,性命难保。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相亦以例出,乃发前所赐钱营贩。(4分) (2)城破,诸坊人凡以仆守家,而告其主所者释之。(4分) 9.作者刻画了一个“忠诚”的仆人形象,用意是什么?简要概括。(5分) 古诗词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回答问题 如梦令·建康作 赵鼎0 烟雨满江风细,江上危楼独倚。歌罢楚云空,楼下依前流水。迢递,迢递,目送 孤鸿千里。 【注】①赵鼎(1085-1147),山西闻喜县人,南宋高宗时政治家、名相、词人 (1)小首小令写于春天,从哪些意象可以看出?(2分) (2)简要赏析三、四两句的表达效果。(3分) (3)全词最后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6分)
A.何氏仆也,将老何氏矣 老:终老 B.予弟有子,当后予 后:后人 C.退则亦自爱其身 爱:爱惜 D.及一旦有急,而阴鬻其事 鬻:出卖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方相削了块木牌,写下自己的名字,表示在方家,自己如同已经死了一样。 B.何家因家道中落,遣散仆人。几年后,方相却带着所买的田园返回了何家。 C.清军入城,何家主人难以守护家院,就与方相商量,责成方相留下看护。 D.方相认为何氏相貌不凡,又是世家大族,会被众人关注,性命难保。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⑴相亦以例出,乃发前所赐钱营贩。(4 分) ⑵城破,诸坊人凡以仆守家,而告其主所者释之。(4 分) 9.作者刻画了一个“忠诚”的仆人形象,用意是什么?简要概括。(5 分) 三、古诗词阅读(10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回答问题。 如梦令·建康作 赵鼎① 烟雨满江风细,江上危楼独倚。歌罢楚云空,楼下依前流水。迢递,迢递,目送 孤鸿千里。 【注】①赵鼎(1085-1147),山西闻喜县人,南宋高宗时政治家、名相、词人。 ⑴小首小令写于春天,从哪些意象可以看出?(2 分) ⑵简要赏析三、四两句的表达效果。(3 分) ⑶全词最后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6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不思其反。(《诗经·氓》) (2)定乎内外之分, (庄子《逍遥游》) (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郦道元《三峡》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 (6)无言独上西楼,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 欢》) (7)死生契阔, (《诗经·邶风·击鼓》) 任重而道远。(《论语》)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2~15题 凤凰眼 田双伶 ①茶人老陆,经营茶叶多年。他不像别的茶商忙着谈生意,而是每天端 着紫砂壶,乐呵呵地和人品茶对弈,颇具陆羽遗风 ②可做生意毕竟不是品茶,这不,命运偏偏给了他一个大玩笑。老陆的仓库 里囤积了一百多吨的普洱茶,说是囤积,其实是阴错阳差留下的。原来他通过茶 城右邻老江的介绍,一时冲动,用本来准备买房子的钱从一家破产的茶厂买了整 个仓库的陈茶 ③就是那次买茶的冲动,让他这几年的日子艰难起来。他的店里绿茶、花茶 销路都不错,普洱却无人问津,他只好用卖绿茶的钱养亏损的普洱。老江眼瞅着 老陆的生意冷清,心里惭愧得很,见着老陆就自责,而老陆却冲他摆手,连声赞 叹杯里泡的凤凰沱:你看看,色泽褐红汤色明亮,你尝尝,香气馥郁回味尤甘, 好茶啊。别愁,总会有懂茶的人来的。 ④一天,在茶城闲转悠了半天的那个人进了他的茶店。那人说是台湾来的, 用浓重的闽南口音和老陆聊普洱经,又品了几种陈年的普洱,临走时老陆连卖带 送地给了他两块印有“1975”的凤凰沱茶 ⑤过了没几天,老陆接到一个电话,那个买凤凰沱的台湾人说,你那里还有 多少这种茶?老陆笑着说,几十吨呢,够你要的。第二天那人就签单订货,而且 还拉起了长线。 ⑥谁也没想到普洱开始热销,价格扶摇直上,老陆专销普洱自然占了风头。 茶城的人都知道老陆发了财,但不见暴发的样子,他背个包跑到山里的茶场,对 着满目的青绿,悠哉地晒太阳或是摆兵布垒和人下棋去了。 ⑦春末的一天,忽然有人来茶城搜集凤凰沱茶。那人看来是个行家,说,看 这种茶主要是看包装上凤凰的眼睛,双眼皮的是上品。几家茶商忙回去翻仓库 倒是找出了几摞。老陆在一旁听了,也回到仓库把那些存货翻出,确实挑出不少 双眼皮的凤凰沱,他看看茶饼上的红凤凰,撕开看看内飞的纸质和字体,又掰了 块碎茶,放到杯里泡了,仔细啜饮。末了,他随手将茶饼扔到了茶垛上 ⑧双眼皮儿的凤凰沱茶一时成为珍品,价格猛涨,可这种茶全茶城只有老陆的库 存多,但他却不卖。几个茶庄的人都来找他,说老陆你被钱烧了还是怎么了?市 场上双眼皮的凤凰沱都空了,你还压着不卖?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 ,不思其反。 (《诗经·氓》) ⑵定乎内外之分, 。 (庄子《逍遥游》) ⑶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 (郦道元《三峡》) ⑷ ,以手抚膺坐长叹。 (李白《蜀道难》) ⑸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 ⑹无言独上西楼,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 欢》) ⑺死生契阔, 。 (《诗经·邶风·击鼓》) ⑻ ,任重而道远。(《论语》) 五、现代文阅读(一)(20 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 12~15 题 凤 凰 眼 田双伶 ①茶人老陆,经营茶叶多年。他不像别的茶商忙着谈生意,而是每天端 着紫砂壶,乐呵呵地和人品茶对弈,颇具陆羽遗风。 ②可做生意毕竟不是品茶,这不,命运偏偏给了他一个大玩笑。老陆的仓库 里囤积了一百多吨的普洱茶,说是囤积,其实是阴错阳差留下的。原来他通过茶 城右邻老江的介绍,一时冲动,用本来准备买房子的钱从一家破产的茶厂买了整 个仓库的陈茶。 ③就是那次买茶的冲动,让他这几年的日子艰难起来。他的店里绿茶、花茶 销路都不错,普洱却无人问津,他只好用卖绿茶的钱养亏损的普洱。老江眼瞅着 老陆的生意冷清,心里惭愧得很,见着老陆就自责,而老陆却冲他摆手,连声赞 叹杯里泡的凤凰沱:你看看,色泽褐红汤色明亮,你尝尝,香气馥郁回味尤甘, 好茶啊。别愁,总会有懂茶的人来的。 ④一天,在茶城闲转悠了半天的那个人进了他的茶店。那人说是台湾来的, 用浓重的闽南口音和老陆聊普洱经,又品了几种陈年的普洱,临走时老陆连卖带 送地给了他两块印有“1975”的凤凰沱茶。 ⑤过了没几天,老陆接到一个电话,那个买凤凰沱的台湾人说,你那里还有 多少这种茶?老陆笑着说,几十吨呢,够你要的。第二天那人就签单订货,而且 还拉起了长线。 ⑥谁也没想到普洱开始热销,价格扶摇直上,老陆专销普洱自然占了风头。 茶城的人都知道老陆发了财,但不见暴发的样子,他背个包跑到山里的茶场,对 着满目的青绿,悠哉地晒太阳或是摆兵布垒和人下棋去了。 ⑦春末的一天,忽然有人来茶城搜集凤凰沱茶。那人看来是个行家,说,看 这种茶主要是看包装上凤凰的眼睛,双眼皮的是上品。几家茶商忙回去翻仓库, 倒是找出了几摞。老陆在一旁听了,也回到仓库把那些存货翻出,确实挑出不少 双眼皮的凤凰沱,他看看茶饼上的红凤凰,撕开看看内飞的纸质和字体,又掰了 块碎茶,放到杯里泡了,仔细啜饮。末了,他随手将茶饼扔到了茶垛上。 ⑧双眼皮儿的凤凰沱茶一时成为珍品,价格猛涨,可这种茶全茶城只有老陆的库 存多,但他却不卖。几个茶庄的人都来找他,说老陆你被钱烧了还是怎么了?市 场上双眼皮的凤凰沱都空了,你还压着不卖?
⑨老江也劝他,你那几年受够了压货的苦,还不趁着行情好卖个好价钱补补亏 空 ⑩老陆说,一样的风凰沱,为什么还要分出个贵贱糊弄人呢? α话说得僵了,茶城的人来调货,老陆阴沉着脸抱着紫砂壶走了。几家茶庄 的人恨巴巴地说,老陆这次还要囤积,等着卖高价呢。 ⑩突然有人说,有几家老客户收到了老陆的凤凰沱,价格没变。茶商们都快 疯了,就是找不着老陆。他们要把老陆恨死了。 3只有老江知道老陆的性子,在他常去的茶场找到了他。老陆正在和一个茶 农下棋。老江说,茶城的人都快被凤凰沱搞疯了,等着算你的账呢,你还有心在 这儿下棋? 0老陆磕了磕烟斗,说,什么单眼皮双眼皮的,那是印刷时的错影。普洱茶 的标志,是它的外包装和内飞。我看过,这两种内飞的纸质字体都是一样的,味 道也没有丝毫差别。买茶卖茶不能只靠标贴,还要用自己的嗅觉和味觉,靠个什 么单眼皮双眼皮的噱头去赚钱,算什么做生意?做我们这行的,外行卖外行,图 个热闹;内行卖外行,讲究实诚;外行卖内行,学个门道儿;内行卖内行,以心 换心。你看看,这满山的茶都是云雾所养,天涵之地盖之人育之,除了制茶工艺 上的不同价格上有个区别,有什么贵贱之分? 05老江张口结舌望着他半天没愣过神,老陆忽然止住了话问他,你看什么 看 06老江笑了,嘿嘿,没事儿,我看看你是单眼皮儿还是双眼皮儿 (有删改) 注:内飞:压于普洱茶茶饼中起防伪作用的纸片标识。 12小说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具体说明。(4分) 13小说围绕普洱茶设置了哪些波澜?试分条简述。(6分) 14依据小说具体内容,概括老陆的性格特点。(4分) 15试探究小说以“凤凰眼”为题的深刻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①说来说去,做人最难的事还是对付自己 ②自己不易对付,因为对付自己的道理有一个模棱性,从一方面看 个人不可无自尊心,不可无人格。从另一方面看,他不可有妄自尊大心,不可任 私心成见支配。总之,他自视不宜太小,却又不宜太大,难处就在调剂安排,恰 到好处。 ③自己不易对付,因为不容易认识,正如有力不能自举,有目不能自视。 ④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于自己我们是当局者而不是旁观者,我们不 能跳开“我”来看世界,来看“我”,没有透视所必需的距离,不能取正确观照 所必需的冷静的客观态度,也就要执迷,认不清自己,只任私心、成见、虚荣、 幻觉种种势力支配,把自己的真实面目弄得完全颠倒错乱。我们像蚕一样,作茧 自缚,而这茧就是自己对于自己所错认出来的幻象。真正有自知之明的人实在不
⑨老江也劝他,你那几年受够了压货的苦,还不趁着行情好卖个好价钱补补亏 空? ⑩老陆说,一样的凤凰沱,为什么还要分出个贵贱糊弄人呢? ⑾话说得僵了,茶城的人来调货,老陆阴沉着脸抱着紫砂壶走了。几家茶庄 的人恨巴巴地说,老陆这次还要囤积,等着卖高价呢。 ⑿突然有人说,有几家老客户收到了老陆的凤凰沱,价格没变。茶商们都快 疯了,就是找不着老陆。他们要把老陆恨死了。 ⒀只有老江知道老陆的性子,在他常去的茶场找到了他。老陆正在和一个茶 农下棋。老江说,茶城的人都快被凤凰沱搞疯了,等着算你的账呢,你还有心在 这儿下棋? ⒁老陆磕了磕烟斗,说,什么单眼皮双眼皮的,那是印刷时的错影。普洱茶 的标志,是它的外包装和内飞。我看过,这两种内飞的纸质字体都是一样的,味 道也没有丝毫差别。买茶卖茶不能只靠标贴,还要用自己的嗅觉和味觉,靠个什 么单眼皮双眼皮的噱头去赚钱,算什么做生意?做我们这行的,外行卖外行,图 个热闹;内行卖外行,讲究实诚;外行卖内行,学个门道儿;内行卖内行,以心 换心。你看看,这满山的茶都是云雾所养,天涵之地盖之人育之,除了制茶工艺 上的不同价格上有个区别,有什么贵贱之分? ⒂老江张口结舌望着他半天没愣过神,老陆忽然止住了话问他,你看什么 看? ⒃老江笑了,嘿嘿,没事儿,我看看你是单眼皮儿还是双眼皮儿。 (有删改) 注:内飞:压于普洱茶茶饼中起防伪作用的纸片标识。 12 小说第二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具体说明。(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小说围绕普洱茶设置了哪些波澜?试分条简述。(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依据小说具体内容,概括老陆的性格特点。(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试探究小说以“凤凰眼”为题的深刻意蕴。(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二)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①说来说去,做人最难的事还是对付自己。 ②自己不易对付,因为对付自己的道理有一个模棱性,从一方面看,一 个人不可无自尊心,不可无人格。从另一方面看,他不可有妄自尊大心,不可任 私心成见支配。总之,他自视不宜太小,却又不宜太大,难处就在调剂安排,恰 到好处。 ③自己不易对付,因为不容易认识,正如有力不能自举,有目不能自视。 ④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于自己我们是当局者而不是旁观者,我们不 能跳开“我”来看世界,来看“我”,没有透视所必需的距离,不能取正确观照 所必需的冷静的客观态度,也就要执迷,认不清自己,只任私心、成见、虚荣、 幻觉种种势力支配,把自己的真实面目弄得完全颠倒错乱。我们像蚕一样,作茧 自缚,而这茧就是自己对于自己所错认出来的幻象。真正有自知之明的人实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