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音虚词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后】才,方才。 复音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 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了”。 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 而已(《师说》) ·②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 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 游》)
• 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 而已(《师说》) • ②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 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 游》)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 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了
二、“以”的用法 (一)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③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荆轲刺秦王》)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③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荆轲刺秦王》) 1、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译为:因为,由于。 二、“以”的用法 (一)介词
2.表示处置。译为:把。 ①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②农人告予以春及《归去来兮辞》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④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 言报项王。《鸿门宴》 ⑤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孔雀东 南飞》
①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②农人告予以春及《归去来兮辞》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④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 言报项王。《鸿门宴》 ⑤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孔雀东 南飞》 2.表示处置。译为:把
3.表示工具。译为:用,用来,拿。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 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④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 ⑤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 之武退秦师》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 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劝学》 ④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 ⑤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 之武退秦师》 3.表示工具。译为:用,用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