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测 0D 值:将接种 0 h、 12 h、24 h、36 h、48 h、60 h 不同时间的菌悬液摇均匀 后于 560nm 波长、1cm 比色皿中测定 0D 值。比色测定时,用以未接种的培养基作空白对照, 并将 0D 值填入表中,最终确定最佳培养基的组成及发酵时间。 五.思考题 (1)比浊计数在生产实践中有何应用价值? (2)本实验为什么采用 560nm 波长测定酵母菌悬液的光密度?如果你在实验中需要测定 大肠杆菌生长的 0D 值,你将如何选择波长? 实验四 细菌增殖曲线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细菌数量的测量了解大肠杆菌的生物特征和规律,绘制生长曲线图 二.实验原理 大多数细菌的繁殖速率很快,在合适的条件下,一定时期的大肠杆菌细胞每 20mln 分 裂一次。将一定量的细菌转入新鲜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细胞要经历延迟期、 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或生长速率为 纵坐标作图所绘制的曲线称为该细菌的生长曲线。不同的细菌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 线不同,同样的细菌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所绘制的生长曲线也不相同。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 了解其生长繁殖规律,这对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有效地利用和控制细菌的生长具有重要意 义。 三.菌种与培养基 菌种:大肠杆菌 种子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发酵培养基:葡萄糖 2g/L,Nacl 2g/L,Na2HPO4 1.6 g/L, (NH4)2SO4 1.6g/L,调 pH 至 7.2。 四.仪器 光电比色计,摇床,冰箱 五.操作步骤 1、将在种子培养基中培养 20 h 的培养液 3000rpm 离心 10min 倾去上层液,加入无菌的 生理盐水,成均匀液,细胞数系 109 /m1。 2.取 10 个盛发酵培养液的三角瓶,各接 3m1 菌液作种子,在摇床上相同位置 30℃振 荡培养,并立即取下一瓶为 0 时的增殖状态.之后于培养 1、2、3、4、5、6、7、8、9 各取 一瓶,约 9 个间隔的菌液分别吸取 5m1 菌于无菌试管中,置 4℃下保存。 3.用没接种的培养液为空白对照,将上述菌液于波长 600nm 处比色,但要求消光度在 0.3 一 0.6 之间,若超过,用未接种培养液适当稀释。 六.实验结果: 1.结果 (1) 将测定的 OD600 值填入下表 培养时间(h) 对照 0 1.5 3 4 5 6 7 8 9 10 12 光密度值 OD600 (2)以菌悬液 0D 值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绘出大肠杆菌培养的增殖曲线.
(4)测 0D 值:将接种 0 h、 12 h、24 h、36 h、48 h、60 h 不同时间的菌悬液摇均匀 后于 560nm 波长、1cm 比色皿中测定 0D 值。比色测定时,用以未接种的培养基作空白对照, 并将 0D 值填入表中,最终确定最佳培养基的组成及发酵时间。 五.思考题 (1)比浊计数在生产实践中有何应用价值? (2)本实验为什么采用 560nm 波长测定酵母菌悬液的光密度?如果你在实验中需要测定 大肠杆菌生长的 0D 值,你将如何选择波长? 实验四 细菌增殖曲线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通过细菌数量的测量了解大肠杆菌的生物特征和规律,绘制生长曲线图 二.实验原理 大多数细菌的繁殖速率很快,在合适的条件下,一定时期的大肠杆菌细胞每 20mln 分 裂一次。将一定量的细菌转入新鲜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细胞要经历延迟期、 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或生长速率为 纵坐标作图所绘制的曲线称为该细菌的生长曲线。不同的细菌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 线不同,同样的细菌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所绘制的生长曲线也不相同。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 了解其生长繁殖规律,这对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有效地利用和控制细菌的生长具有重要意 义。 三.菌种与培养基 菌种:大肠杆菌 种子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发酵培养基:葡萄糖 2g/L,Nacl 2g/L,Na2HPO4 1.6 g/L, (NH4)2SO4 1.6g/L,调 pH 至 7.2。 四.仪器 光电比色计,摇床,冰箱 五.操作步骤 1、将在种子培养基中培养 20 h 的培养液 3000rpm 离心 10min 倾去上层液,加入无菌的 生理盐水,成均匀液,细胞数系 109 /m1。 2.取 10 个盛发酵培养液的三角瓶,各接 3m1 菌液作种子,在摇床上相同位置 30℃振 荡培养,并立即取下一瓶为 0 时的增殖状态.之后于培养 1、2、3、4、5、6、7、8、9 各取 一瓶,约 9 个间隔的菌液分别吸取 5m1 菌于无菌试管中,置 4℃下保存。 3.用没接种的培养液为空白对照,将上述菌液于波长 600nm 处比色,但要求消光度在 0.3 一 0.6 之间,若超过,用未接种培养液适当稀释。 六.实验结果: 1.结果 (1) 将测定的 OD600 值填入下表 培养时间(h) 对照 0 1.5 3 4 5 6 7 8 9 10 12 光密度值 OD600 (2)以菌悬液 0D 值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绘出大肠杆菌培养的增殖曲线.
七.思考题 (1) 如果用活菌计数法制作生长曲线,你认为会有什么不同?两者各有什么优缺点? (2) 细菌生长繁殖所经历的四个时期中,哪个时期其代时最短?若细胞密度为 103/m1,培 养 4.5h 后,其密度高达 2×108/m 3,请计算出其代时。 (3) 次生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在哪个时期?根据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采用哪些措施可使 次生代谢产物积累更多? 实验五 木霉 T6 淀粉酶的固态发酵实验 1.实验目的 了解和掌握木霉 T6 菌株在发酵过程中淀粉酶活力、还原糖和蛋白质浓度的时间变化曲 线和测定方法。 2. 基本原理 淀粉酶有催化淀粉水解的作用,能从淀粉分子非还原性末端开始,分解 a-1,4-葡萄 糖苷键生成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还原糖与 3、5-二硝基水杨酸共热,3、5-二硝基水 杨酸被还原为 3-氨基-5-硝基水杨酸(棕红色物质),还原糖则被氧化成糖酸及其它物质。 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深浅的程度呈一定的比例关系,可在 722 型分 光光度计 540 nm 波长测定棕红色物质的吸光度值。查标准曲线计算,可求出发酵液中还原 糖的含量,从而求出淀粉酶的活力。 3.培养基 培养基(250mL):麸皮 7g ,面粉 0.5g,NaNO3 0.15g,营养盐 6.5mL,pH 自然。 营养盐配方(g/L):KH2PO4 3.0;(NH4)2SO4 2.0;Cacl2 0.5;MgSO4.7H2O 0.5;Cocl2 0.003; FeSO4 .7H2O 0.0075;ZnSO4 0.002; pH5~6。 四.实验方法: 1.还原糖的测定 (1)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 9 支干燥试管,编号,按下表所示的量,精确浓度为 1.00 mg/ml 的葡萄糖标准液和 3, 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表中单位为 ml。 表 1 还原糖标准曲线制作 管号 加入试剂 0 1 2 3 4 5 6 7 8 葡萄糖标准液 0 0.2 0.4 0.6 0.8 1.0 1.2 1.6 2.0 蒸馏水 2 1.8 1.6 1.4 1.2 1.0 0.8 0.4 0 培养时间(h) OD600 值 0
七.思考题 (1) 如果用活菌计数法制作生长曲线,你认为会有什么不同?两者各有什么优缺点? (2) 细菌生长繁殖所经历的四个时期中,哪个时期其代时最短?若细胞密度为 103/m1,培 养 4.5h 后,其密度高达 2×108/m 3,请计算出其代时。 (3) 次生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在哪个时期?根据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采用哪些措施可使 次生代谢产物积累更多? 实验五 木霉 T6 淀粉酶的固态发酵实验 1.实验目的 了解和掌握木霉 T6 菌株在发酵过程中淀粉酶活力、还原糖和蛋白质浓度的时间变化曲 线和测定方法。 2. 基本原理 淀粉酶有催化淀粉水解的作用,能从淀粉分子非还原性末端开始,分解 a-1,4-葡萄 糖苷键生成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还原糖与 3、5-二硝基水杨酸共热,3、5-二硝基水 杨酸被还原为 3-氨基-5-硝基水杨酸(棕红色物质),还原糖则被氧化成糖酸及其它物质。 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深浅的程度呈一定的比例关系,可在 722 型分 光光度计 540 nm 波长测定棕红色物质的吸光度值。查标准曲线计算,可求出发酵液中还原 糖的含量,从而求出淀粉酶的活力。 3.培养基 培养基(250mL):麸皮 7g ,面粉 0.5g,NaNO3 0.15g,营养盐 6.5mL,pH 自然。 营养盐配方(g/L):KH2PO4 3.0;(NH4)2SO4 2.0;Cacl2 0.5;MgSO4.7H2O 0.5;Cocl2 0.003; FeSO4 .7H2O 0.0075;ZnSO4 0.002; pH5~6。 四.实验方法: 1.还原糖的测定 (1)标准曲线的制作 取 9 支干燥试管,编号,按下表所示的量,精确浓度为 1.00 mg/ml 的葡萄糖标准液和 3, 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表中单位为 ml。 表 1 还原糖标准曲线制作 管号 加入试剂 0 1 2 3 4 5 6 7 8 葡萄糖标准液 0 0.2 0.4 0.6 0.8 1.0 1.2 1.6 2.0 蒸馏水 2 1.8 1.6 1.4 1.2 1.0 0.8 0.4 0 培养时间(h) OD600 值 0
3、5-二硝基 水杨酸试剂 3 3 3 3 3 3 3 3 3 总体积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将各管摇匀,戴上小漏斗,在沸水浴中加热 5 min,立即用冷水冷水冷却至室温,再向 各管中加入蒸馏水至 20.5 ml,用橡皮塞塞住管口,颠倒混匀。切勿用力振摇,引入气泡。 在 540 nm 波长下,以 0 号管为空白,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 1-8 号管的吸光度值。以吸光度 值为纵坐标,葡萄糖毫克数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发酵液中残留还原糖的测定 发酵液单层滤纸过滤,滤液 0.2 ml 定容至 100 ml,500 倍稀释至含糖量 2-8 mg/100ml 为试样。 取 4 支干燥试管,编号,按表 2 所示的量,精确加入待测液和试剂(ml) 表 2 还原糖的测定 管号 项目 空白 还原糖 0 1 2 3 样品量 0 2.0 2.0 2.0 蒸馏水 2.0 0 0 0 3、5-二硝基 水杨酸试剂 3 3 3 3 总体积 5.0 5.0 5.0 5.0 加完试剂后,其余操作步骤与制作葡萄糖标准曲线时的相同,测定出各管溶液 的吸光度值。 (3)计算 以管 1、2、3 的吸光度值的平均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还原糖毫克数, 按下式计算样品中还原糖的百分含量: 2.氨基态氮的测定 (1)取发酵滤液 5.00 ml,置于 100 ml 烧杯中,加入 15 ml 水,磁力搅拌器搅拌 5 min 后, 将电位计插入烧杯中,用 0.1 mol/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酸度计指示 pH=8.20,此为游离 酸度,不予计量。加入 10.0 ml 甲醛溶液,立即混匀,速用 0.1 mol/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 酸度计指示 pH=9.20,计下消耗 NaOH 标准溶液的毫升数。同时用水做空白实验。 (2)计算 氨基氮(%)=(V-V0)×N×0.014× 20/5×100 式中: V——加甲醛后试液消耗氢氧化钠体积,ml; V0——加甲醛后空白液消耗氢氧化钠体积,ml; M—— 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0.014——与 1.00mlNaOH 标准溶液相当的氮的质量,g; (3)淀粉酶活力的测定及计算: CK 样品 1 样品 2 样品 3 底物(mL) 0.5 0.5 0.5 0.5 酶液(mL) 0 0.5 0.5 0.5 沸水浴 10min DNS(mL) 3 3 3 3 酶液(mL) 0.5 0 0 0 蒸馏水 加蒸馏水至 20. 5mL
3、5-二硝基 水杨酸试剂 3 3 3 3 3 3 3 3 3 总体积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将各管摇匀,戴上小漏斗,在沸水浴中加热 5 min,立即用冷水冷水冷却至室温,再向 各管中加入蒸馏水至 20.5 ml,用橡皮塞塞住管口,颠倒混匀。切勿用力振摇,引入气泡。 在 540 nm 波长下,以 0 号管为空白,在分光光度计上测定 1-8 号管的吸光度值。以吸光度 值为纵坐标,葡萄糖毫克数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发酵液中残留还原糖的测定 发酵液单层滤纸过滤,滤液 0.2 ml 定容至 100 ml,500 倍稀释至含糖量 2-8 mg/100ml 为试样。 取 4 支干燥试管,编号,按表 2 所示的量,精确加入待测液和试剂(ml) 表 2 还原糖的测定 管号 项目 空白 还原糖 0 1 2 3 样品量 0 2.0 2.0 2.0 蒸馏水 2.0 0 0 0 3、5-二硝基 水杨酸试剂 3 3 3 3 总体积 5.0 5.0 5.0 5.0 加完试剂后,其余操作步骤与制作葡萄糖标准曲线时的相同,测定出各管溶液 的吸光度值。 (3)计算 以管 1、2、3 的吸光度值的平均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还原糖毫克数, 按下式计算样品中还原糖的百分含量: 2.氨基态氮的测定 (1)取发酵滤液 5.00 ml,置于 100 ml 烧杯中,加入 15 ml 水,磁力搅拌器搅拌 5 min 后, 将电位计插入烧杯中,用 0.1 mol/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酸度计指示 pH=8.20,此为游离 酸度,不予计量。加入 10.0 ml 甲醛溶液,立即混匀,速用 0.1 mol/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 酸度计指示 pH=9.20,计下消耗 NaOH 标准溶液的毫升数。同时用水做空白实验。 (2)计算 氨基氮(%)=(V-V0)×N×0.014× 20/5×100 式中: V——加甲醛后试液消耗氢氧化钠体积,ml; V0——加甲醛后空白液消耗氢氧化钠体积,ml; M—— 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0.014——与 1.00mlNaOH 标准溶液相当的氮的质量,g; (3)淀粉酶活力的测定及计算: CK 样品 1 样品 2 样品 3 底物(mL) 0.5 0.5 0.5 0.5 酶液(mL) 0 0.5 0.5 0.5 沸水浴 10min DNS(mL) 3 3 3 3 酶液(mL) 0.5 0 0 0 蒸馏水 加蒸馏水至 20. 5mL
550nm 处测 OD 值 OD1 OD2 OD3 淀粉酶活力(IU/g 干培养基):本实验条件下,每分钟释放出 1umol 还原糖所需要的酶量称为一 个酶活力单位。 IU/g 干培养基= * *1000* * * OD n v k M t 其中:n――稀释倍数;v――浸提比(mL/g 干培养基); k――斜率;M――葡萄糖的分子量; t――反应时间(10min);1000――转换系数 五.操作步骤: 1.配制培养基,灭菌,冷却。 2.冷却后接种,并搅拌 均匀,置于 28℃培养箱进行培养。 3.每隔 24h 取样,用 0.2M 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6.0)按一定的浸提比 进行浸提 1h,离心得粗酶液。共取样 6 次。 4.分别测定酶液中淀粉酶活力、还原糖和蛋白质含量。 六.实验结果: 1.以还原糖浓度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绘出不同时间还原糖的变化曲线。 2.以氨基态氮浓度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绘出不同时间氨基态氮的变化曲线。 3.以淀粉酶活力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绘出不同时间淀粉酶活力的变化曲线。 七.思考题 1、测定淀粉酶可采用哪些方法? 2、比较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异同点。 实验六 小型连续发酵实验 一.实验目的 0 0 0 培养时间(h) 还原糖 (mg/mL) 培养时间(h) 氨基态氮 (mg/mL) 培养时间(h) 淀粉酶活力 ( IU/g 干培养基 )
550nm 处测 OD 值 OD1 OD2 OD3 淀粉酶活力(IU/g 干培养基):本实验条件下,每分钟释放出 1umol 还原糖所需要的酶量称为一 个酶活力单位。 IU/g 干培养基= * *1000* * * OD n v k M t 其中:n――稀释倍数;v――浸提比(mL/g 干培养基); k――斜率;M――葡萄糖的分子量; t――反应时间(10min);1000――转换系数 五.操作步骤: 1.配制培养基,灭菌,冷却。 2.冷却后接种,并搅拌 均匀,置于 28℃培养箱进行培养。 3.每隔 24h 取样,用 0.2M 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6.0)按一定的浸提比 进行浸提 1h,离心得粗酶液。共取样 6 次。 4.分别测定酶液中淀粉酶活力、还原糖和蛋白质含量。 六.实验结果: 1.以还原糖浓度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绘出不同时间还原糖的变化曲线。 2.以氨基态氮浓度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绘出不同时间氨基态氮的变化曲线。 3.以淀粉酶活力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绘出不同时间淀粉酶活力的变化曲线。 七.思考题 1、测定淀粉酶可采用哪些方法? 2、比较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异同点。 实验六 小型连续发酵实验 一.实验目的 0 0 0 培养时间(h) 还原糖 (mg/mL) 培养时间(h) 氨基态氮 (mg/mL) 培养时间(h) 淀粉酶活力 ( IU/g 干培养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