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读理解
古诗词阅读理解
提高“理解把握古诗词内容 和作者的感情倾向”的能力
提高“理解把握古诗词内容 和作者的感情倾向”的能力
2009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7-8题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诗中的“王孙”指的是 测量目标】(文言文阅读能力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晚来秋”紧扣标题,点明时间。 B“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诗歌所绘景色如画,清新自然 D诗歌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 测量目标】(文言文阅读能力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 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2009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7-8题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诗中的“王孙”指的是______ 【测量目标】(文言文阅读能力·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 A “晚来秋”紧扣标题,点明时间。 B “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 C 诗歌所绘景色如画,清新自然。 D 诗歌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 【测量目标】 (文言文阅读能力·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 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2010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羨鱼情。 7、诗中“太清”的意思是 。(2分) 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考查对诗歌内容,主旨的理解。)
2010年(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7、诗中“太清”的意思是 。(2分) 8、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B “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 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 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考查对诗歌内容,主旨的理解。)
古诗词课内讲读篇目(20) 3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32《望岳》(唐·杜甫) 33《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宋苏轼) 34《黄鹤楼》(唐·崔颢) 35《山居秋暝》(唐·王维) 36《送友人》(唐·李白) 37《登高》(唐杜甫) 38《卖炭翁》(唐·白居易) 3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40《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古诗词课内讲读篇目(20) 3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32《望岳》(唐·杜甫) 33《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宋·苏轼) 34《黄鹤楼》(唐·崔颢) 35《山居秋暝》(唐·王维) 36《送友人》(唐·李白) 37《登高》(唐·杜甫) 38《卖炭翁》(唐·白居易) 3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40《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