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发展脉络 古诗鉴赏讲座一:了解古代诗词概貌 存讲讲吧!3 第40页
1 古代诗词发展脉络 古诗鉴赏讲座一:了解古代诗词概貌 第40页
先秦:《诗经》、楚辞 两汉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一汉乐府、南北朝乐府、文人诗 歌一“三曹”东晋陶渊明 初唐:四杰—王、杨、卢、骆 盛唐:李白、杜甫;山水田园诗派—王孟;边塞诗 古代诗词 唐派——高岑 中唐:白居易—新乐府刘禹锡 晚唐:、小李杜 北宋——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 南宋——李清照、辛弃疾、陆游、姜夔 米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 婉的派:担水(中、秦观、贺、李4)等 格律派: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 元:马致远、张养浩
2 古 代 诗 词 先秦:《诗经》、楚辞 两汉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文人诗 歌—“三曹”、 东晋陶渊明 唐 宋 元:马致远、张养浩 初唐:四杰——王、杨、卢、骆 盛唐:李白、杜甫;山水田园诗派——王孟;边塞诗 派——高岑 中唐:白居易——新乐府刘禹锡 晚唐:、小李杜 北宋——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 南宋——李清照、辛弃疾、陆游、姜夔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 婉约派:柳永( )、秦观、贺铸、李清照( )等 格律派: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
唐诗的发畏脉络 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从唐朝建立到唐玄宗即位。这是唐诗的 准备阶段。在风格、意境、声律等诸多方面为盛唐 诗歌高峰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占统治地位的仍 是齐、梁的颓靡遗风。“四杰”和陈子昂出现后, 诗风才逐渐改变,他们在继承南朝的艺术技巧方面 和建立五、七言律诗的格律和体制上,有着不容埋 没的功劳。陈子昂继承汉魏风骨来开辟唐诗的领域, 上承阮籍、曹植,下开李白、杜甫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3 唐诗的发展脉络 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从唐朝建立到唐玄宗即位。这是唐诗的 准备阶段。在风格、意境、声律等诸多方面为盛唐 诗歌高峰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占统治地位的仍 是齐、梁的颓靡遗风。 “四杰”和陈子昂出现后, 诗风才逐渐改变,他们在继承南朝的艺术技巧方面 和建立五、七言律诗的格律和体制上,有着不容埋 没的功劳。陈子昂继承汉魏风骨来开辟唐诗的领域, 上承阮籍、曹植,下开李白、杜甫。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代表诗人: 初唐四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杨炯《从军行》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卢照邻《长安古意》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陈子昆《感遇诗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4 代表诗人: 初唐四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杨炯《从军行》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卢照邻《长安古意》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盛唐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诗达到了巅峰。文学 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 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 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 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如果以创作方法来 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 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自为代表 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
5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诗达到了巅峰。文学 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 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 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 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如果以创作方法来 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 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 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 盛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