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各种极不均匀电场气隙,均可按其电极的对称程度分别选用“棒一棒”或“棒一板”两种典型间隙的击穿特性曲线来估算其电气强度。以棒一棒、棒一板为例一棒一棒:可模拟导线对导线,完全对称一棒一板:可模拟导线对大地,最大的不对称性一注意:电极对称程度、极间距离均影响气隙的击穿特性。一其它类型不均匀电场气隙击穿特性介于这两种之间。实验结果显示:极间距离较小时,棒电极头部形状对气隙击穿电压有一定影响:极间距离较大时,棒电极头部形状对气隙击穿电压基本没有影响
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各种极不均匀电场气隙,均可按 其电极的对称程度分别选用“棒-棒”或“棒-板”两种 典型间隙的击穿特性曲线来估算其电气强度。 ⚫ 以棒-棒、棒-板为例 – 棒-棒:可模拟导线对导线,完全对称 – 棒-板:可模拟导线对大地,最大的不对称性 – 注意:电极对称程度、极间距离均影响气隙的击穿 特性。 – 其它类型不均匀电场气隙击穿特性介于这两种之间。 17 实验结果显示,极间距离较小时,棒电极头部形状对气隙击穿电压有 一定影响;极间距离较大时,棒电极头部形状对气隙击穿电压基本没 有影响
2.2.1直流电压间隙距离0~10cm直流电压作用下,不对称的极不140A"n均匀电场存在明显极性效应。负极性棒板120100负极性棒-板>棒-棒>正极棒棒80性棒-板。60说明:不对称的极不均匀正极性棒板40电场击穿有极性效应,对称1520的极不均匀电场击穿极性效10应不明显,可忽略。d(em)图2-“棒一板”和“棒摔”交流电压下空气间隙的直流击穿电压特性曲线U-市穿电压d一极间距离击穿与此相18近
负极性棒板 棒棒 正极性棒板 负极性棒-板>棒-棒>正极 性棒-板。 说明:不对称的极不均匀 电场击穿有极性效应,对称 的极不均匀电场击穿极性效 应不明显,可忽略。 交流电压下 击穿与此相 近 2.2.1直流电压 间隙距离0~10cm 18 直流电压作用下,不对称的极不 均匀电场存在明显极性效应
12001050H长间隙下,棒板间隙的负极性直流900拉上AA750击穿电压明显高于正极性直流击穿600电压。450300负极性下,击穿场强降至10kV/cm;150正极性下,击穿场强降至4.5kV/cm;050100150200250300均远小于均匀场的击穿场强30kV/cmd(cm)图2-5“棒一板”长气隙的直流击穿电压特性曲线
◼ 长间隙下,棒-板间隙的负极性直流 击穿电压明显高于正极性直流击穿 电压。 ◼ 负极性下,击穿场强降至10kV/cm; 正极性下,击穿场强降至4.5kV/cm; 均远小于均匀场的击穿场强30kV/cm
2.2.2工频交流电压工频击穿电压试验方法:口在工频交流电压下测量气隙的击穿电压时,通常是将电压慢慢升高,直至发生击穿。升压的速率一般控制在每秒升高预期击穿电压值的3%左右。口各种气隙的工频击穿电压的分散性一般不大,标准偏差不会超过2%~3%
2.2.2工频交流电压 工频击穿电压试验方法: 在工频交流电压下测量气隙的击穿电压时,通 常是将电压慢慢升高,直至发生击穿。升压的速率 一般控制在每秒升高预期击穿电压值的3%左右。 各种气隙的工频击穿电压的分散性一般不大, 标准偏差不会超过2%~3%
棒棒间隙1100Up(kv)口由于极性效应,“棒-板”气隙的10002009006150击穿总是发生在棒极为正极性的那80010050700半周的峰值附近,其工频击穿电压M60020.301040dcm)的峰值与正极性直流击穿电压相近5500400,甚至稍小。300200棒板间隙口由于棒-棒气隙相对均匀一些,棒100V050100150200250一棒气隙的工频击穿电压比棒板气d(cm)隙的工频击穿电压高。图2-6棒间隙的工频击穿电压有效值与气隙长度的关系曲线
由于棒-棒气隙相对均匀一些,棒 -棒气隙的工频击穿电压比棒板气 隙的工频击穿电压高。 由于极性效应, “棒-板”气隙的 击穿总是发生在棒极为正极性的那 半周的峰值附近,其工频击穿电压 的峰值与正极性直流击穿电压相近 ,甚至稍小。 棒棒间隙 棒板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