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超临界流体萃取 原理和工艺
一、超临界萃取的基本原理 超临界流体具 E 有选择性溶解物质 的能力,并随着临 界条件(T,P)而 T尼 变化。超临界流体 可从混合物中有选 择地溶解其中的某 些组分,然后通过 减压,升温或吸附 将其分离析出。 压力/Pa
超临界流体具 有选择性溶解物质 的能力,并随着临 界条件(T,P)而 变化。超临界流体 可从混合物中有选 择地溶解其中的某 些组分,然后通过 减压,升温或吸附 将其分离析出。 一、超临界萃取的基本原理
1、超临界流体的选择性 超临界萃取剂的临界温度越接近操作温度,则溶 解度越大。临界温度相同的萃取剂,与被萃取溶 质化学性质越相似,溶解能力越大。因此应该选 取与被萃取溶质相近的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 Heat
❖超临界萃取剂的临界温度越接近操作温度,则溶 解度越大。临界温度相同的萃取剂,与被萃取溶 质化学性质越相似,溶解能力越大。因此应该选 取与被萃取溶质相近的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 1、超临界流体的选择性 Heat
超临界流体的溶解性能与其密度密切相关。通常物 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C与超临界流体的密度。 之间具有如下关系,即 InC-kno+m k和m的数值与超临界流体及溶质的性质有关,式中k为 正数,即溶解度随超临界流体密度的增大而增加。 因此被萃取溶质化学性质与超临界流体的化学性质越 接近,溶解能力越强。反之,溶解能力弱
超临界流体的溶解性能与其密度密切相关。通常物 质在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C 与超临界流体的密度ρ 之间具有如下关系,即 lnC=klnρ+m k 和m 的数值与超临界流体及溶质的性质有关,式中k 为 正数,即溶解度随超临界流体密度的增大而增加。 因此被萃取溶质化学性质与超临界流体的化学性质越 接近,溶解能力越强。反之,溶解能力弱
图为不同物质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 1000 ◆ 的溶解度。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正是利 100 用相似相溶原理,将混合物中的某一组 10 份溶解,然后通过降压或升温的方法, 使超临界流体的密度降低,其溶解度降 低,或者变成普通气体状态,被溶解 0.2 0.5 1.0 (萃取)的物质就会析出。从而从混合 p103(kg·m) 物中得以分离。因此,若适当选择作为 1.甘氨酸;2.弗朗鼠李甙:3.大黄素: 4.对羟基苯甲酸;5.1,8-二羟基蒽醌; 萃取剂的超临界流体,就能够对多组分 6.水杨酸;7.苯甲酸 物系的组分进行有选择地溶解,从而达 到萃取分离的目的
图为不同物质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 的溶解度。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正是利 用相似相溶原理,将混合物中的某一组 份溶解,然后通过降压或升温的方法, 使超临界流体的密度降低,其溶解度降 低,或者变成普通气体状态,被溶解 (萃取)的物质就会析出。从而从混合 物中得以分离。因此,若适当选择作为 萃取剂的超临界流体,就能够对多组分 物系的组分进行有选择地溶解,从而达 到萃取分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