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 有机化学() 任课班级 化工2010-1,2,3,4班 任课教师 谢建伟 化学化工学院应化系有机化学课程组 二0一一二0一二学年第二学期
石 河 子 大 学 教 案 课程名称 有 机 化 学(二) 任课班级 化工 2010-1,2,3,4 班 任课教师 谢 建 伟 化学化工学院应化系有机化学课程组 二 O 一一---二 O 一二学年第二学期
姓名 谢建伟 职称 副教授总学时32 使用教材 有机化学 李东风李炳奇主编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各 课 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命名、性质、相互联系及 基本的合成方法。了解并掌握重要的有机结构理论、 程 基本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 教 想、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 学 学思维能力、洞察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 目 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为后续课程及将来从事 的 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章次 章名 学时 第11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 4 学 第12章 羧酸衍生物 6 第13章 有机含氨化合物 6 时 第14章 杂环化合物 第15章 糖类化合物 分 第16章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第17章 周环反应 配
姓名 谢建伟 职称 副教授 总学时 32 使用教材 有机化学 李东风 李炳奇 主编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通过 该 课程 的 学习 ,使学 生 系统 、扎 实 地掌 握 各 类有 机 化合 物 的结 构 特征 、命 名 、性质 、相 互联 系 及 基本 的 合成 方 法。 了 解并 掌 握重 要 的有 机 结构 理 论 、 基 本 的 有 机 化 学 反 应 机 理 。 培 养 学 生 的 爱 国 主 义 思 想 、理 论 联系 实 际的 作 风 、实事 求 是的 科 学态 度 、科 学思 维 能力 、洞 察能 力 、理 解能 力 、分析 问 题和 解 决 问题 的 能力 以 及创 新 能力 等 。为后 续 课程 及 将来 从 事 工作和科学研究打 下 必要 的 基础 ; 学 时 分 配 章 次 章 名 学时 第 11 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 4 第 12 章 羧酸衍生物 6 第 13 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6 第 14 章 杂环化合物 4 第 15 章 糖类化合物 4 第 16 章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 4 第 17 章 周环反应 4
2012年2月27日 教学 1、掌握羧酸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 目的 2、了解羧酸的化学性质。 第11章羧酸和取代羧酸(2学时) 11.1羧酸 教 11.1.1羧酸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11.1.2羧酸的化学性质 1.酸性 内 2.羧酸衍生物的生成 容 1)酰卤的生成;2)酸酐的生成 3)酯的生成;4)酰胺的生成 3.还原反应;4.脱羧反应;5.a-氢原子的卤代反应 教学重 教学重点:羧酸的结构、命名、化学性质」 点、难 教学难点:羧酸的化学性质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总结;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
2012 年 2 月 27 日 教 学 目 的 1、掌握羧酸的结构、命名 和物 理 性质 。 2、了解羧酸的化学性质。 教 学 内 容 第 11 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2 学时 ) 11.1 羧酸 11.1.1 羧酸 的结 构 与物理性质 11.1.2 羧酸 的化 学 性质 1.酸性 2.羧酸衍生物的 生 成 1)酰卤的生成; 2) 酸 酐 的生 成 ; 3)酯的生成;4)酰 胺 的 生成 3.还原反应;4.脱羧 反 应; 5.α- 氢 原子 的 卤代 反 应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羧酸的结构、命名 、 化学 性 质。 教学难点:羧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总结;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
作业:P1-331,3,4 作业、思 思考题:预习下节内容。 考题(讨 阅读材料:1、邢其毅徐瑞秋裴伟伟编.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答与 论题)、阅 解题示例(第一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读材料 2、曾绍琼有机化学(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唐玉海有机化学(21世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1)顺利 (②)较紧张 (3)未完成(④)其他 题 2、作业完成情况 后 (1)良好 (2)一般 (3)较差 (4)未交 记 3、学生课堂纪律: (1)良好 (②)一般 (3)较差 4、教学体会: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1页 2012年2月29日 教学 1、掌握羧酸的化学性质。 目的 2、了解取代羧酸的理化性质。 第11章羧酸和取代羧酸(2学时) 11.1.3羧酸的来源与制备 1.烃的氧化;2.伯醇和醛的氧化法;3.酮的氧化;4.格氏试 剂与C02作用;5.腈的水解;6.由丙二酸酯、乙酰乙酸乙酯合成 学 11.2取代羧酸 内 11.2.1羟基酸 11.2.2羰基酸 容 11.3重要的羧酸类化合物 1.甲酸;2.乙酸;3.乙二酸;4.山梨酸;5.苯甲酸;6.邻苯二甲酸: 7.乳酸;8苹果酸;9.酒石酸;10.柠檬酸;11.水杨酸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作 业:P371-373 1,3,4 思 考 题:预习下节内容。 阅读材料:1、邢 其 毅 徐瑞秋 裴 伟 伟编. 基础 有 机 化学 习 题解 答 与 解题示例(第一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 98 2、曾绍琼. 有机化学(第 4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3、唐玉海. 有机化学(21 世纪).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题 后 记 1、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1)顺利 (2)较紧张 (3)未完成 (4)其他 2、作业完成情况 (1)良好 (2)一般 (3)较差 (4)未交 3、学生课堂纪律: (1)良好 (2)一般 (3)较差 4、教学体会: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1 页 2012 年 2 月 29 日 教 学 目 的 1、掌握羧酸的化学性质。 2、了解取代羧酸的理化性质。 教 学 内 容 第 11 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2 学时 ) 11.1.3 羧酸的来源与制 备 1.烃 的 氧化 ; 2.伯 醇 和醛 的 氧 化 法 ;3.酮的氧化;4.格氏试 剂与 CO2 作用;5.腈的 水 解; 6.由 丙 二酸 酯 、乙 酰 乙酸 乙 酯合 成 11.2 取代羧酸 11.2.1 羟基酸 11.2.2 羰基酸 11.3 重要的羧酸类化合物 1.甲酸 ;2.乙酸;3.乙二酸;4.山梨 酸 ;5.苯甲 酸 ;6.邻苯 二 甲酸 ; 7.乳酸;8.苹 果 酸; 9.酒 石 酸; 10.柠檬 酸 ;11.水杨酸
教学重 教学重点:羧酸化学性质。 点、难 教学难点:羧酸化学性质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方法:提问;讲授;练习;讨论:总结;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 作业、思 作业:P3235,6,12 考题(讨 论题)、阅 思考题:总结本节内容,预习下节内容。 读材料 阅读材料:同前。 1、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1)顺利 (2)较紧张 (3)未完成(4)其他 题 2、作业完成情况 后 (1)良好 (②)一般 (3)较差 (4)未交 记 3、学生课堂纪律 (1)良好 (②)一般 (3)较差 4、教学体会: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2页 2012年3月5日 教学 1、掌握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目的 2、了解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教 第12章羧酸衍生物(2学时) 12.1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学 12.2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1水解反应(酰氯、酸酐、酯、酰胺的水解) 2醇解反应(酰氯、酸酐、酯的醇解) 3氨解反应(酰氯、酸酐、酯的氨解) 4.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及机理
教学重 点、难 点及教 学方法 教学重点:羧酸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羧酸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提问;讲授;练习;讨论;总结;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阅 读材料 作 业: P372-373 5,6,12 思考题: 总结本节内容,预习下节内容。 阅读材料:同前。 题 后 记 1、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1)顺利 (2)较紧张 (3)未完成 (4)其他 2、作业完成情况 (1)良好 (2)一般 (3)较差 (4)未交 3、学生课堂纪律: (1)良好 (2)一般 (3)较差 4、教学体会: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2 页 2012 年 3 月 5 日 教 学 目 的 1、掌握羧酸衍生物的物理 性质 。 2、了解羧酸衍生物的化学 性质 。 教 学 内 容 第 12 章 羧酸衍生物(2 学时 ) 12.1 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12.2 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1.水解反应(酰 氯 、酸 酐 、酯 、 酰胺 的 水解 ) 2.醇解反应(酰 氯 、酸 酐 、酯 的 醇解 ) 3.氨解反应(酰 氯 、酸 酐 、酯 的 氨解 ) 4.衍生物之间的 相 互转 化 关系 及 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