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 有机化学 任课班级: 动医20112班,20123班 任课教师: 韦文珍 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有机教研室 2011一一2012学年第二学期
石 河 子 大 学 教 案 课程名称: 有机化学 任课班级: 动医 20112 班,20123 班 任课教师: 韦 文 珍 化学化工 学院 化学 系 有机 教研室 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
姓名 韦文珍 职称剧教授总学时 48 使用教材 傅建熙主编《有机化学》(第三版)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基本 课程 理论,为后续课程及将来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在教 教学 材内容安排及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 目的 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章次 名 学时 1 有机化学概念、有机物特性、分类构性相关规则 2 3 开链烃一一烷、烯炔的结构、命名、性质、构象 6 学 环烃、脂环烃、芳烃一一命名、性质、休克尔规则 6 旋光异构旋光性、构性关系、费歇尔式、命名 时 6 卤代烃一一命名、分类、性质、反应历程 分 1 醇、酚、醚一一命名、性质、代表性化合物 8 醛、酮、醒一一分类、命名、结构、性质,醒类简介 4 配 9 羧酸、取代酸、羧酸衍生物 4 10 含氮有机化合物一一分类、命名、性质 11 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及生物碱 3 13 碳水化合物—一单糖、双糖、多糖的结构和性质 14 氨基酸、蛋白质、核酸 油脂和类脂化合物
姓 名 韦文珍 职 称 副教授 总学时 48 使用教材 傅建熙主编《有机化学》(第三版)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基本 理论,为后续课程及将来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在教 材内容安排及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 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学 时 分 配 章 次 章 名 学 时 1 有机化学概念、有机物特性、分类构性相关规则 2 3 开链烃—— 烷、烯炔的结构、命名、性质、构象 6 4 环烃、脂环烃、芳烃——命名、性质、休克尔规则 6 5 旋光异构 旋光性、构性关系、费歇尔式、命名 3 6 卤代烃 —— 命名、分类、性质、反应历程 3 7 醇、酚、醚——命名、性质、代表性化合物 4 8 醛、酮、醌——分类、命名、结构、性质,醌类简介 4 9 羧酸、取代酸、羧酸衍生物 4 10 含氮有机化合物——分类、命名、性质 4 11 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 1 12 杂环化合物及生物碱 3 13 碳水化合物——单糖、双糖、多糖的结构和性质 4 14 氨基酸、蛋白质、核酸 3 15 油脂和类脂化合物 1
2012年2月29日 章节 §1绪论§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本质及构性关系(共2学时)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涵义及有机物的一般特性: 教学 目的 2.初步掌握共价键的本质、属性、分类、特征: 3.了解有机化合物的表示方法及分类方法、能识别常见的官能团: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三、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 教 四、有机物的结构式及其表示方法: 学 内 五、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容 六、酸碱的电子理论: 七、有机化合物的构性相关规则(自学) 八、有机化合物构性相关分析的解析程序(自学) 九、有机化学与农林科学的关系(自学) 教学重点、 重点: 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及其表示方法。 难点及教 难点: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 学方法 教法:讲授+多媒体课件+板书等 作业、思考 1.作业:p291(24)6) 题(讨论 2.辅助教材 题)、阅读 李炳奇刘红主编新疆大学出版社《基础化学学习指导》 材料 1.本次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课 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 记 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3.其它:本次教学内容中“键的杂化”部分有一定难度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1页
2012 年 2 月 29 日 章节 §1 绪论 §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本质及构性关系 (共 2 学时) 教 学 目 的 1.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涵义及有机物的一般特性; 2. 初步掌握共价键的本质、属性、分类、特征; 3.了解有机化合物的表示方法及分类方法、能识别常见的官能团; 教 学 内 容 一、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二、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三、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 四、有机物的结构式及其表示方法; 五、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六、酸碱的电子理论; 七、有机化合物的构性相关规则(自学) 八、有机化合物构性相关分析的解析程序(自学) 九、有机化学与农林科学的关系(自学) 教学重点、 难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 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及其表示方法。 难点: 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 教法:讲授 + 多媒体课件 + 板书等 作业、思考 题(讨论 题)、阅读 材料 1. 作业:p29 1 ⑵⑷⑹ 2. 辅助教材: 李炳奇 刘 红主编 新疆大学出版社 《基础化学学习指导》 课 后 记 1. 本次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 : ②较紧张:√ ③未完成: ④其他: 2. 学生课堂纪律: ①良好 √ ②一般 ③较差: 3.其它:本次教学内容中“键的杂化”部分有一定难度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1 页
2012年3月1日 章节 §4开链烃(2学时/共6学时) 1.掌握烷烃的命名: 教学 2.掌握烷烃的同分异构及构象式的写法(纽曼式、透视式): 目的 3.掌握烷烃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烷烃的卤代反应历程。 教 第一节烷烃的命名 学 第二节烷烃的异构现象和构象 内 第三节烷烃的构性相关分析 容 第四节 烷烃的性质 重点:烷烃的命名:烷烃的同分异构及构象式的写法(纽曼式): 教学重点、 烷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难点及教 难点:烷烃的构象式的写法(纽曼式):烷烃的卤代反应历程 学方法 教法:讲授+多媒体课件+板书等 作业、思考 (一)本章作业(p101-104) 题(讨论 1.(34800:2.(26(7):7.(2)3:12.(1)(8)、G0: 题)、阅读 14.16.(12:17.(2:21. 材料 (二)辅助教材: 李炳奇刘红主编新疆大学出版社《基础化学学习指导》 1.本次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课后记 ①顺利:√②较紧张: ③未完成:④其他: 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3.其它:课堂教学内容需课下通过作业、练习等形式加以巩固。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2页
2012 年 3 月 1 日 章节 §4 开 链 烃 ( 2 学时/共 6 学时 ) 教 学 目 的 1.掌握烷烃的命名; 2.掌握烷烃的同分异构及构象式的写法(纽曼式、透视式); 3.掌握烷烃的主要化学性质,理解烷烃的卤代反应历程。 教 学 内 容 第一节 烷烃的命名 第二节 烷烃的异构现象和构象 第三节 烷烃的构性相关分析 第四节 烷烃的性质 教学重点、 难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烷烃的命名;烷烃的同分异构及构象式的写法(纽曼式); 烷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难点:烷烃的构象式的写法(纽曼式);烷烃的卤代反应历程 教法:讲授 + 多媒体课件 + 板书等 作业、思考 题(讨论 题)、阅读 材料 (一)本章作业(p101-104) 1.⑶⑷⑻⑿; 2.⑵⑹⑺; 7.⑵⑶; 12.⑴~⑻、⑽; 14. 16.⑴⑵; 17.⑵; 21. (二)辅助教材: 李炳奇 刘 红主编 新疆大学出版社 《基础化学学习指导》 课 后 记 1. 本次教学内容完成情况: ①顺利 :√ ②较紧张: ③未完成: ④其他: 2. 学生课堂纪律: ①良好 √ ②一般 ③较差: 3.其它:课堂教学内容需课下通过作业、练习等形式加以巩固。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2 页
2012年3月6日 章节 §4开链烃(2学时/供6学时) 1.掌握烯烃、炔烃的命名(包括Z/E命名): 教学 2.掌握烯烃的同分异构, 目的 3.掌握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4.理解“马氏规则”及其理论解释: 教 第五节烯烃与炔烃的分类及命名 学 第六节烯烃和炔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内 第七节烯烃和炔烃的构性相关分析 容 第八节烯烃和炔烃的性质 重点:烯烃、炔烃的命名(包括Z/E命名):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 烯烃的鉴别: 难点及教 难点:“马氏规则”及其理论解释与应用 学方法 教法:讲授+多媒体课件+板书等 作业、思考 (一)本章作业(p101-104) 题(讨论 1.(3(4)(802:2.(2(6(7):7.(2)3): 题)、阅读 12.(1)~(8)、00:14.16.(1)2):17.(2):21. 材料 (二)辅助教材: 李炳奇刘红主编新疆大学出版社《基础化学学习指导》 1.本次完成情况: 课后记 ①顺利:√②较紧张:③未完成:④其他 2.学生课堂纪律:①良好√②一般③较差: 3.其它:课堂教学内容需课下通过作业、练习等形式加以巩固。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3页
2012 年 3 月 6 日 章节 §4 开 链 烃 ( 2 学时/共 6 学时 ) 教 学 目 的 1. 掌握烯烃、炔烃的命名(包括 Z/E 命名); 2. 掌握烯烃的同分异构, 3. 掌握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4. 理解 “马氏规则”及其理论解释; 教 学 内 容 第五节 烯烃与炔烃的分类及命名 第六节 烯烃和炔烃的同分异构现象 第七节 烯烃和炔烃的构性相关分析 第八节 烯烃和炔烃的性质 教学重点、 难点及教 学方法 重点:烯烃、炔烃的命名(包括 Z/E 命名);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烯烃的鉴别; 难点:“马氏规则”及其理论解释与应用 教法:讲授 + 多媒体课件 + 板书等 作业、思考 题(讨论 题)、阅读 材料 (一)本章作业(p101-104) 1.⑶⑷⑻⑿; 2.⑵⑹⑺; 7.⑵⑶; 12.⑴~⑻、⑽; 14. 16.⑴⑵; 17.⑵; 21. (二)辅助教材: 李炳奇 刘 红主编 新疆大学出版社 《基础化学学习指导》 课 后 记 1. 本次完成情况: ①顺利 :√ ②较紧张: ③未完成: ④其他: 2. 学生课堂纪律: ①良好 √ ②一般 ③较差: 3.其它:课堂教学内容需课下通过作业、练习等形式加以巩固。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