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2012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 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噱(xue)头 纾(shu)解 捅娄子 冒然行事 B.出糗(qi) 扎(za)针 没缘份 年之 计 C.趑(z1)趄 模(m)样 摄相机 沧海桑 田 D.巨擘(bo) 着(zhu6)重 座上客 指手画脚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拿着最低工资的“临时工”,带领状态低迷的纽约尼克斯队连创佳绩,登上 《时代》杂志封面,成为风靡一时的明星,而他的华裔身份更让他在海峡两岸成 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B.韩寒不妨放松心态,姑且当作是在网上挨了块板砖,挡回去就是,对于麦田, 希望能有所反思,今后对人下论断要谨慎,毕竟从质疑到诋毁只有一步之遥。 C.李教授是这所知名大学的顶梁柱,每年都要接受几项重要科硏课题,为了按 时结题,他深居简出、宵衣旰食,拖着疲惫的身躯与时间赛跑。 D.近年来,我们很少在电视屏幕上见到杨丽萍的身影,媒体关于她的报道可谓 凤毛麟角,这次在《雀之恋》中重见她的舞姿,很多人不禁问道:你都在忙什么?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一直以来都说中华民族乃“礼仪之邦”,那么何谓礼?东汉刘熙《释名》 “礼者,体也 得事体也。” B.当人们热议中国崛起面临的种种障碍时,似乎忽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 那就是我们需要 种怎样的国民心态 C.一个衡量人类幸福的新指标应包含这些维度:经济和工作保障、健康、教育、 个人环境和工 作环境、安全感和尊重、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宜人的自然环境、以及人身安全。 D.今年的“围观”活动,方舟子首当其冲,当《成都商报》记者告知他被“围 观”之事时,他大为高兴,连说几声“欢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无论“ipad”商标侵权案和“乔丹”名誉侵权案的最终结果如何,小商标引 发的“利害”给 中国企业带来的思考和影响都是深远的。 B.法国车没有德国车那种精密的设计,日本车那种完美的技术,但你一眼就能 认出法国车,因 为它个性十足,设计独特,更重要的是它的舒适的原因
江西省宜春市 2012 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 间 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36 分) 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噱(xué)头 纾(shū)解 捅娄子 冒然行事 B.出糗(qiǔ) 扎(zā)针 没缘份 一年之 计 C.趑(zī)趄 模(mú)样 摄相机 沧海桑 田 D.巨擘(bò) 着(zhuó)重 座上客 指手画脚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拿着最低工资的“临时工”,带领状态低迷的纽约尼克斯队连创佳绩,登上 《时代》杂志封面,成为风靡一时的明星,而他的华裔身份更让他在海峡两岸成 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B.韩寒不妨放松心态,姑且当作是在网上挨了块板砖,挡回去就是,对于麦田, 希望能有所反思,今后对人下论断要谨慎,毕竟从质疑到诋毁只有一步之遥。 C.李教授是这所知名大学的顶梁柱,每年都要接受几项重要科研课题,为了按 时结题,他深居简出、宵衣旰食,拖着疲惫的身躯与时间赛跑。 D.近年来,我们很少在电视屏幕上见到杨丽萍的身影,媒体关于她的报道可谓 凤毛麟角,这次在《雀之恋》中重见她的舞姿,很多人不禁问道:你都在忙什么?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一直以来都说中华民族乃“礼仪之邦”,那么何谓礼?东汉刘熙《释名》: “礼者,体也, 得事体也。” B.当人们热议中国崛起面临的种种障碍时,似乎忽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 那就是我们需要 一种怎样的国民心态。 C.一个衡量人类幸福的新指标应包含这些维度:经济和工作保障、健康、教育、 个人环境和工 作环境、安全感和尊重、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宜人的自然环境、以及人身安全。 D.今年的“围观”活动,方舟子首当其冲,当《成都商报》记者告知他被“围 观”之事时,他大为高兴,连说几声“欢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无论“ipad”商标侵权案和“乔丹”名誉侵权案的最终结果如何,小商标引 发的“利害”给 中国企业带来的思考和影响都是深远的。 B.法国车没有德国车那种精密的设计,日本车那种完美的技术,但你一眼就能 认出法国车,因 为它个性十足,设计独特,更重要的是它的舒适的原因
C.当中国的“神舟八号”航天器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时,预示着中国在太 空这个最后的边疆开始新一轮探索高潮 D.网络的虚拟性往往会降低人的责任意识,但认为在虚拟世界中就可以罔顾他 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从而降低言行的责任意识,是一种早就该走出的心理误区。 5.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其根本就是文化的自 觉 ①这种自觉还是一种日常生活的实践,不关注和参与日常生活,就不会有真正有 生命力的文化产品 ②对于以文化为业的人来说,文化自觉尤其重要 ③这种文化自觉首先是自我的身份认同,要与各种权力保持适度的距离 ④这种自觉更是一种责任,要对本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负责 ⑤这种自觉也是一种自信,如果不能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充满兴趣和信心,就无法 真诚的投入其中 A.③④①⑤② B.③⑤④①② ②③⑤④① D.②③①⑤④ 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虽然老是顶撞孔子,但耿直忠厚,孔子一直很喜欢他。子路死了以后, 孔子发出感叹说: “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 B.斯本罗知道大卫和自己女儿多拉订婚的消息后非常高兴,虽然第二天就因病 去世了,但他们 还是在多拉家人的支持下结了婚。(《大卫·科波菲尔》) C.警察局差使老小姐米旭诺刺探伏脱冷的身份,米旭诺在饮料中下麻药使伏脱 冷不省人事,终 于发现伏脱冷是一名苦役犯。(《高老头》 D.觉慧瞒着家人参加了《新青年》的工作,撰文介绍新文化运动,攻击旧制度 和旧思想,虽然 离家庭越来越远,但始终没有忘记鸣凤。(《家》)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意境 杜道明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意境。意境既是中国古 典园林的内涵、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 意境的基本特征是,以有形表现无形,以物质表现精神,以有限表现无 限,以实境表现虚境,使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想象中的无限丰富形象相统一,使真 实景象与它所暗示、象征的虚境融为一体。中国古典园林在处理时空的问题上, 与诗画有相通之处。由于园景和诗境、画境一样,在美学上共同追求“境生于象 外”的艺术境界,因此这三者都具有以有限空间描写无限空间的艺术创作原理。 园林的意境和风貌主要取决于造园家的文化素养,这也是许多名园出自 文人画家之手的原因。而著名的造园家几乎都工于绘事,擅长诗赋。在造园过程
C.当中国的“神舟八号 ”航天器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时,预示着中国在太 空这个最后的边疆开始新一轮探索高潮。 D.网络的虚拟性往往会降低人的责任意识,但认为在虚拟世界中就可以罔顾他 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从而降低言行的责任意识,是一种早就该走出的心理误区。 5.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其根本就是文化的自 觉。 。 ①这种自觉还是一种日常生活的实践,不关注和参与日常生活,就不会有真正有 生命力的文化产品 ②对于以文化为业的人来说,文化自觉尤其重要 ③这种文化自觉首先是自我的身份认同,要与各种权力保持适度的距离 ④这种自觉更是一种责任,要对本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负责 ⑤这种自觉也是一种自信,如果不能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充满兴趣和信心,就无法 真诚的投入其中 A.③④①⑤② B.③⑤④①② C. ②③⑤④① D.②③①⑤④ 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路虽然老是顶撞孔子,但耿直忠厚,孔子一直很喜欢他。子路死了以后, 孔子发出感叹说: “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 B.斯本罗知道大卫和自己女儿多拉订婚的消息后非常高兴,虽然第二天就因病 去世了,但他们 还是在多拉家人的支持下结了婚。(《大卫·科波菲尔》) C.警察局差使老小姐米旭诺刺探伏脱冷的身份,米旭诺在饮料中下麻药使伏脱 冷不省人事,终 于发现伏脱冷是一名苦役犯。(《高老头》) D.觉慧瞒着家人参加了《新青年》的工作,撰文介绍新文化运动,攻击旧制度 和旧思想,虽然 离家庭越来越远,但始终没有忘记鸣凤。(《家》)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意境 杜道明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有意境。意境既是中国古 典园林的内涵、传统风格和特色的核心,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 意境的基本特征是,以有形表现无形,以物质表现精神,以有限表现无 限,以实境表现虚境,使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想象中的无限丰富形象相统一,使真 实景象与它所暗示、象征的虚境融为一体。中国古典园林在处理时空的问题上, 与诗画有相通之处。由于园景和诗境、画境一样,在美学上共同追求“境生于象 外”的艺术境界,因此这三者都具有以有限空间描写无限空间的艺术创作原理。 园林的意境和风貌主要取决于造园家的文化素养,这也是许多名园出自 文人画家之手的原因。而著名的造园家几乎都工于绘事,擅长诗赋。在造园过程
中,诗赋、绘画艺术的合理运用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这就使园林艺术 和山水画、田园文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园林的山水布局、建筑及小品的安排,以 及花木栽植,往往借用山水画论,而风景主题的意境构思、匾额、楹联等,又常 常受到山水田园诗的启发。这种特殊的关系使中国古典园林每每散发出浓浓的诗 情画意。因此,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但园林的意境与 诗、画又有不同,诗画的意境是借助于语言或线条、色彩构成的:而园林的意境 是借助于实际景物与空间构成的。不过在美学上三者又有共同之处,即都追求境 生象外,情景交融 中国历代园林的设计者和建造者,因地制宜、别出心裁地营造了许多园 林,虽然各不相同,却有一个共同点:游览者无论站在园林中的哪个点上,眼前 总是一幅完美的图面。中国古典园林十分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亭台轩榭的布局 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也正是为了营造诗情画意的意境。要充分领 略园林“入诗”“入画”的意味,不仅要熟悉中国古典园林的常见手法和布局, 还要用心体会风景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园林意境的产生,离不开具体而真实的景物。这些景物由建筑、山石、 水体、花木构成,是有形、有限、有比例的,是给人直接感知的空间;而由景所 产生的人的想象空间,却是无形、无限,无比例的。园林意境的产生,同样离不 开人的思想感情的参与。无论造园家如何精心设计、布局,唯一的目的就是在特 定的时空里最大限度地刺激游客的“心”,促使其生情、生意。唯有心物契合, 情景合一,园林的意境方能酝酿生成。而园林景物对游人情感的激发,主要是通 过人的眼、耳、鼻三个感官。作用于眼睛的主要是园林的景点,这些景点的构成 要素是建筑、山石、水体、花木等。作用于耳的信息,主要反映在园林以声音为 特点的景点上。如秋雨梧桐是人间说不完道不尽的悲欢离合的典型;残荷雨声代 表着一种忆旧怀亲的伤感愁绪;雨打芭蕉则表达一种轻愁、一种无奈的思念之情 作用于鼻的信息,则主要体现在园林内植物的芳香。如春天有扑鼻的桃李芬芳, 夏日有袭人的荷花清香,秋季有浓郁的丹桂飘香,冬天有浮动的腊梅暗香 中国古典园林重视“写意”手法的运用,一山一石都耐人寻味,给人留 下充分的联想和回味的余地。一块小石,便有山壑气象:;一勺清水,便有江海气 象;一草一木,便有森林气象。而园林的布局设景,又尽量避免形成一览无余的 视觉效果,使人在有限的园林空间内,仿佛置身于变幻的仙境中,从而形成一种 含蓄幽深、形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园林之美多多,最本质者在于意境之美。 (摘自《中国文化研究》2011,有删改) 7.下列关于“意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和特色。 B.意境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由于客观景物的诱发在头脑中产生的一种艺术境 界 C.使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想象中的无限丰富形象相统一,是意境的基本特征。 D.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由自然界的砂、石、水、土、植物、动物等材料构成。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园林和诗赋、绘画一样,都追求“境生象外、情景交融”的意境。 B.园林艺术和诗画艺术相通,造园者是否精通山水画论决定着古典园林的意境 风貌
中,诗赋、绘画艺术的合理运用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这就使园林艺术 和山水画、田园文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园林的山水布局、建筑及小品的安排,以 及花木栽植,往往借用山水画论,而风景主题的意境构思、匾额、楹联等,又常 常受到山水田园诗的启发。这种特殊的关系使中国古典园林每每散发出浓浓的诗 情画意。因此,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但园林的意境与 诗、画又有不同,诗画的意境是借助于语言或线条、色彩构成的;而园林的意境 是借助于实际景物与空间构成的。不过在美学上三者又有共同之处,即都追求境 生象外,情景交融。 中国历代园林的设计者和建造者,因地制宜、别出心裁地营造了许多园 林,虽然各不相同,却有一个共同点:游览者无论站在园林中的哪个点上,眼前 总是一幅完美的图面。中国古典园林十分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亭台轩榭的布局、 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也正是为了营造诗情画意的意境。要充分领 略园林“入诗”“入画”的意味,不仅要熟悉中国古典园林的常见手法和布局, 还要用心体会风景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园林意境的产生,离不开具体而真实的景物。这些景物由建筑、山石、 水体、花木构成,是有形、有限、有比例的,是给人直接感知的空间;而由景所 产生的人的想象空间,却是无形、无限,无比例的。园林意境的产生,同样离不 开人的思想感情的参与。无论造园家如何精心设计、布局,唯一的目的就是在特 定的时空里最大限度地刺激游客的“心”,促使其生情、生意。唯有心物契合, 情景合一,园林的意境方能酝酿生成。而园林景物对游人情感的激发,主要是通 过人的眼、耳、鼻三个感官。作用于眼睛的主要是园林的景点,这些景点的构成 要素是建筑、山石、水体、花木等。作用于耳的信息,主要反映在园林以声音为 特点的景点上。如秋雨梧桐是人间说不完道不尽的悲欢离合的典型;残荷雨声代 表着一种忆旧怀亲的伤感愁绪;雨打芭蕉则表达一种轻愁、一种无奈的思念之情。 作用于鼻的信息,则主要体现在园林内植物的芳香。如春天有扑鼻的桃李芬芳, 夏日有袭人的荷花清香,秋季有浓郁的丹桂飘香,冬天有浮动的腊梅暗香。 中国古典园林重视“写意”手法的运用,一山一石都耐人寻味,给人留 下充分的联想和回味的余地。一块小石,便有山壑气象;一勺清水,便有江海气 象;一草一木,便有森林气象。而园林的布局设景,又尽量避免形成一览无余的 视觉效果,使人在有限的园林空间内,仿佛置身于变幻的仙境中,从而形成一种 含蓄幽深、形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园林之美多多,最本质者在于意境之美。 (摘自《中国文化研究》2011,有删改) 7.下列关于“意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和特色。 B.意境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由于客观景物的诱发在头脑中产生的一种艺术境 界。 C.使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想象中的无限丰富形象相统一,是意境的基本特征。 D.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由自然界的砂、石、水、土、植物、动物等材料构成。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分析,有错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典园林和诗赋、绘画一样,都追求“境生象外、情景交融”的意境。 B.园林艺术和诗画艺术相通,造园者是否精通山水画论决定着古典园林的意境 风貌
C.中国古典园林常常借声音现象传达个人的情感意绪,赋予它们动人心弦的情 感美特征 D.园林意境的产生既离不开具体而真实的景物,也离不开人的思想感情的参与。 9.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园林与诗、画关系密切,甚至可以说它就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 B.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任何一座建筑小品,实际上都代表了造园家的人格理想。 C.只要眼、耳、鼻感官健全的人就都可以充分领略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魅力 D.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魅力,既取决于设计师的匠心独运,也取决于观赏者的 想象再创造。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张辅,字世伟,南阳西鄂人,汉河间相衡之后也。少有干局,不为豪强所屈。时 强弩将军庞宗,西州大姓,护军赵浚,宗妇族也,故僮仆放纵,为百姓所患。辅 绳之,杀其二奴,又夺宗田二百余顷以给贫户,一县称之。转山阳令,太尉陈准 家僮亦暴横,辅复击杀之。 后转御史中丞。时积弩将军孟观与明威将军郝彦不协,而观因军事害彦,又 贾谧、潘岳、石崇等共相引重,义阳王司马威有诈冒事,辅并纠劾之。梁州刺史 杨欣有姊丧,未经旬,车骑长史韩预强聘其女为妻。辅为中正,贬预以清风俗, 论者称之。用孙秀执权,威构辅于秀,秀惑之,将绳辅以法。辅与秀笺曰:“辅 徒知希慕古人,当官而行,不复自知小为身计。今义阳王诚弘恕,不以介意。然 辅母年七十六,常见忧虑,恐辅将以怨疾获罪。愿明公留神省察辅前后行事,是 国之愚臣而已。”秀虽凶狡,知辅雅正,为威所诬,乃止。 后迁冯翊太守。是时长沙王乂以河间王颗专制关中,有不臣之迹,言于惠帝 密诏雍州刺史刘沈、秦州刺史皇甫重使讨颙。于是沈等与颙战于长安,辅遂将兵 救颙,沈等败绩。颙德之,乃以辅代重为秦州刺史。当赴颙之难,金城太守游楷 亦皆有功。辅转梁州刺史,不之官。楷闻辅之还,不时迎辅,阴图之。又杀天水 太守封尚,欲扬威西土。召陇西太守韩稚会议,未决,稚子朴有武干,斩异议者, 即收兵伐辅,辅与稚战于遮多谷口,辅军败绩。 辅尝论班固、司马迁云:“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班 固叙二百年事乃八十万言,烦省不同,不如迁一也。良史述事,善足以奖劝,恶 足以监诫,人道之常。中流小事,亦无取焉,而班皆书之,不如二也。毁贬晁错, 伤忠臣之道,不如三也。迁既造创,固又因循,难易益不同矣。”(《晋 书·列传》三十) 10.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贾谧、潘岳、石崇等共相引重 引:引荐,荐举 B.然辅母年七十六,常见忧虑 见:看见 C.颙德之,乃以辅代重为秦州刺史 德:感激 D.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 举:清晰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而观因军事害彦 ②因人之力而敝 之,不仁 B.①班固叙二百年事乃八十万言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①转梁州刺史,不之官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为
C.中国古典园林常常借声音现象传达个人的情感意绪,赋予它们动人心弦的情 感美特征: D.园林意境的产生既离不开具体而真实的景物,也离不开人的思想感情的参与。 9.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典园林与诗、画关系密切,甚至可以说它就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 B.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任何一座建筑小品,实际上都代表了造园家的人格理想。 C.只要眼、耳、鼻感官健全的人就都可以充分领略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魅力。 D.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魅力,既取决于设计师的匠心独运,也取决于观赏者的 想象再创造。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张辅,字世伟,南阳西鄂人,汉河间相衡之后也。少有干局,不为豪强所屈。时 强弩将军庞宗,西州大姓,护军赵浚,宗妇族也,故僮仆放纵,为百姓所患。辅 绳之,杀其二奴,又夺宗田二百余顷以给贫户,一县称之。转山阳令,太尉陈准 家僮亦暴横,辅复击杀之。 后转御史中丞。时积弩将军孟观与明威将军郝彦不协,而观因军事害彦,又 贾谧、潘岳、石崇等共相引重,义阳王司马威有诈冒事,辅并纠劾之。梁州刺史 杨欣有姊丧,未经旬,车骑长史韩预强聘其女为妻。辅为中正,贬预以清风俗, 论者称之。用孙秀执权,威构辅于秀,秀惑之,将绳辅以法。辅与秀笺曰:“辅 徒知希慕古人,当官而行,不复自知小为身计。今义阳王诚弘恕,不以介意。然 辅母年七十六,常见忧虑,恐辅将以怨疾获罪。愿明公留神省察辅前后行事,是 国之愚臣而已。”秀虽凶狡,知辅雅正,为威所诬,乃止。 后迁冯翊太守。是时长沙王乂以河间王颙专制关中,有不臣之迹,言于惠帝, 密诏雍州刺史刘沈、秦州刺史皇甫重使讨颙。于是沈等与颙战于长安,辅遂将兵 救颙,沈等败绩。颙德之,乃以辅代重为秦州刺史。当赴颙之难,金城太守游楷 亦皆有功。辅转梁州刺史,不之官。楷闻辅之还,不时迎辅,阴图之。又杀天水 太守封尚,欲扬威西土。召陇西太守韩稚会议,未决,稚子朴有武干,斩异议者, 即收兵伐辅,辅与稚战于遮多谷口,辅军败绩。 辅尝论班固、司马迁云:“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班 固叙二百年事乃八十万言,烦省不同,不如迁一也。良史述事,善足以奖劝,恶 足以监诫,人道之常。中流小事,亦无取焉,而班皆书之,不如二也。毁贬晁错, 伤忠臣之道,不如三也。迁既造创,固又因循,难易益不同矣。” (《晋 书·列传》三十) 10.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贾谧、潘岳、石崇等共相引重 引:引荐,荐举 B. 然辅母年七十六,常见忧虑 见:看见 C.颙德之,乃以辅代重为秦州刺史 德:感激 D.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 举:清晰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而观因军事害彦 ②因人之力而敝 之,不仁 B.①班固叙二百年事乃八十万言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①转梁州刺史,不之官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 为
D.①贬预以清风俗 ②所谓华山洞 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辅“不畏权势”的一组是( ①夺宗田二百余顷以给贫户②太尉陈准家僮亦暴横,辅复击杀 之③辅遂将兵救颙 ④辅并纠劾之 ⑤辅徒知希慕古人,当官而 ⑥贬预以清风俗 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⑤ ①②④⑥ D.①③④⑥ 第Ⅱ卷(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威构辅于秀,秀惑之,将绳辅以法。(4分) 译 文 (2)楷闻辅之还,不时迎辅,阴图之。(4分) 译 文 (3)迁既造创,固又因循,难易益不同矣。(4分) 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早花 [唐]杜甫 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 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 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 直苦风尘暗,谁忧容鬓催。 【注】①西京安稳未:公元763年10月,吐蕃攻陷西京长安,焚掠一空。代宗先 期奔陕州,至12月方还都。②风尘:比喻战乱。 (1)这首诗的中间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2)简要分析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心情。(4分)
D.①贬预以清风俗 ②所谓华山洞 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辅“不畏权势”的一组是( ) ①夺宗田二百余顷以给贫户 ②太尉陈准家僮亦暴横,辅复击杀 之 ③辅遂将兵救颙 ④辅并纠劾之 ⑤辅徒知希慕古人,当官而 行 ⑥贬预以清风俗 A.①②③⑥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⑥ D. ①③④⑥ 第Ⅱ 卷(共 114 分) 四、(28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 分) (1) 威构辅于秀,秀惑之,将绳辅以法。(4 分) 译 文: (2) 楷闻辅之还,不时迎辅,阴图之。(4 分) 译 文: (3)迁既造创,固又因循,难易益不同矣。(4 分) 译 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 分) 早 花 [唐]杜甫 西京安稳未①?不见一人来! 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 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 直苦风尘②暗,谁忧容鬓催。 【注】①西京安稳未:公元 763 年 10 月,吐蕃攻陷西京长安,焚掠一空。代宗先 期奔陕州,至 12 月方还都。②风尘:比喻战乱。 (1)这首诗的中间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 分) 答: (2)简要分析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心情。(4 分)